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探讨
2022-12-08郭成军
郭成军
(荆州市机械电子工业学校,湖北荆州 434000)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独一无二的财富,是中国人的自豪。随着世界的开放,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经济的发展、外来思想的冲撞,让很多中国人“崇洋媚外”,精神世界产生了动摇和迷失。在中华民族全面发展的当下,国家提出素质教育、 爱国教育、思政教育[1]。中职学校作为中高等院校的中坚力量,发挥着教书育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担。不仅是一份职业和职责,更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国才能继续发展、强大[2]。
1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的目的
1.1 培养中职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传统文化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爱国的表现。正是一代又一代的爱国人士,在爱国精神的指引下奋力拼搏,中华民族才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近代,无数爱国将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爱国精神的指引下,为了民族的复兴、为了祖国的统一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身躯推翻了封建社会的枷锁,建立了新中国。而中职思政课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此种精神和情怀,在今天、未来,永不过时。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爱国精神传递给身边人、传递给下一代。将传统文化和思政课有机结合起来,让中职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和自豪,利用好自己所学技能在未来职业道路上勤奋努力、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1.2 培养中职学生先进的伦理道德思想
儒家思想以“仁”“礼”为重,孔子作为中国的思想家、政治家,为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仁、义、礼、智、信,简单的5 个字却字字珠玑。仁:让人在为人处世时存有恻隐之心、仁者之心,懂得什么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义:公平公正的道理,合乎正义;礼:尊老爱幼、长幼有序,做人做事都要遵守规则、遵守制度;智:为人处世,明白是非,不颠倒黑白,不耍小聪明;信:唯有信才能走得更远。如今这些伦理道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职思政教育在教学中要充分融合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思想,让学生继承和发扬优秀的道德精神,在生活中实践、运用。
1.3 培养中职学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提到自强不息,每个人都不陌生。中华民族正是凭着不认输、不服输的精神,战胜一次又一次的天灾人祸,推翻旧社会的压迫,赶走外国侵略者,建立新中国,这种精神无时不在激励着我们。随着社会的发展、 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和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思政教育要传承、 发扬的。在这个网络和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面对网红、流量、打赏,很难不被诱惑和动摇,甚至很多学生放弃学业,觉得自己当网红来钱快又容易,何必去苦苦读书、为月薪几千元勤苦奋斗呢?思政教师要及时纠正这些不正之风和错误思想,让中职生在步入社会时,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价值,对学生、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益处[3]。
2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的意义
2.1 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中职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三观”对未来人生道路非常重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在。如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在一般人理解就是老好人、不作为的意思。其实这种思想是在宣扬一种合适的、 让人更容易接受的为人处世的思想。中职学生很快就要走向社会,面对社会上的人和事,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学懂“中庸”思想,能够指导中职生在职场上保持良好的心态,“劳而不怨”勤劳做事,不要认为自己多做了而抱怨;“欲而不贪”,面对各种诱惑坚守自己做人的底线,不去贪图自身之外的财物和名利。
2.2 帮助中职生形成优良的品格
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注重个人品格修养,比如诚信、正直,如友善、敬业。这些优秀的品格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内涵,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更是一个人进入社会、走进职场的敲门砖、试金石。进入社会,无论是进入职场还是自己创业,诚信都要如影随形。诚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最基本的要求,没有了诚信,即使你再有本事、能力再强,领导不会重用,同事不会亲近,创业的路也不会走得太远。
2.3 提升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
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政治认同、职业精神、健全人格和法制意识[4]。这些教育的核心无不一一体现在传统文化之中。比如,一个人的健全人格,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德才兼备”“自强不息”等,在传统文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是思政课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要求。中华民族正是在这种优秀文化的引领下,以坚强不屈、奋发向上的精神赢得“脱贫攻坚战”、战胜新冠疫情,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正在向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迈进。中职学生更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3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的现状
3.1 中职学生的传统文化基础薄弱
中职学生相对来说,成绩一般,文化基础不高,学习缺乏兴趣和目的。在进入中职学校之前,心里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系统的学习、掌握传统文化知识。进入中职后,学生思想上简单地认为:学到一门技术是最重要的,只要有了一门像样的技术,毕业就能找到一份工作。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进入高中,面对家长的失望、同学的嘲笑、自己的失落,认为自己这辈子完了,对未来失去了希望,存在“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在这种极端错误的影响下,极少有学生去着重学习传统文化,即使是思政课也是应付考试,没有真正的走心去学习。
3.2 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缺乏融入
中职学校以培养各类技术人才为重点,不止学生、家长,甚至学校、教师都会存有这种思想,进而忽视了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思政课上,教师也是对着教材照本宣科,完成教学任务即可,备课时也是按照教材大纲的要求去准备,很难想到去拓展课本以外的传统文化,更不用谈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的融合了。学校对这种情况视而不见、避重就轻,认为只要技术专业课开展好就行。这种状况下,中职学生缺乏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跟不上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很难在社会上立有一席之地。
3.3 教师的文化素养有待提高
中职教育重视的是技术型人才,忽略了对传统文化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一些相对落后的中职院校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不高,在教师选用上往往将综合素质高、技术能力强的教师放在技术岗位上,忽视了思政课的重要性。要做到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教育相结合,教师自身的素养跟不上,一切都是空谈。深入中职学校,通过与一些学生交流不难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思政课呆板、无趣,“教师对着课本念、学生睡倒一大片”是目前一些中职学校思政课急需改变的地方。
4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的创新策略
4.1 学校要重视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
外来思想的冲击、浮躁思想的影响、金钱至上的追求,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种种不良影响。中职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和希望,是未来社会中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学校一定要重视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在思政教育用人方面,严把质量关,选用传统文化知识面广、 思想品德好、 责任心强的教育人才,尽善尽美的做好传统文化教学。
4.1.1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针对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思政课教学相结合的教育事业,学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完善规章制度,明确目标和方向。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明确自己职责,带着目的去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来讲,一是成立监督管理小组,深入学生,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给出公正客观的评价,真实了解思政教师的授课内容和质量;二是深入课堂,有目的性的选择部分教师的授课课堂,聆听授课教师是否抓住了思政教育的特点,能否将传统文化融合到教材中去;三是查看实效,注重收集每一届毕业生的信息和发展状况,了解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发展状况,纵向、横向比较学生对传统文化学到了多少,能否运用到生活中去;四是收集材料、善于总结、形成汇报,为学校以后传统文化教学提供可以参考的珍贵资料。
4.1.2 开展“学、比、拼”活动
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通过教学讲座展,让教师展示自己在教学方面的经验、心得,将好的经验在全校乃至更大范围内推广。对优秀教师,在职称、晋升、奖励等方面适当倾斜,让教师更有劲头去讲好传统文化,做传统文化的发扬者;让后进学先进,宣传优秀教师的经验、 事迹,在学校掀起“学、比、拼”的浪潮。
4.2 思政教师要转变观念、提升自我
教师的深度,决定着学生能够学到的知识的广度。如果教师都不爱这份职业,学生又怎能认真地去学习这门课程? 教师本身知识水平有限,学生要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概率也不会太大。因此,思政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与思政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站在为国为家的角度,提高思想站位和认识,将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下一代。日常工作中,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平。
4.2.1 丰富传统文化教学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丰厚,不是一本书、几节课能够涵盖的。教材的内容也只能展示文化的一小部分。教师备课时要认真、负责,翻阅收集大量资料,在依托书本教学的同时,为学生们拓展传统文化的知识面。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去大声地朗诵,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课堂上,转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提问,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学生们集思广益、相互学习,在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文化纪念馆,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国家传统文化的丰富,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4.2.2 更新教学理念
思政教师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增加有意思的故事情节,以风趣、幽默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比如,讲解何为仁礼道德时,引用“程门立雪”的典故。古时候有个叫杨时的人和他的同学在学习的时候遇到困惑,去找老师答疑解惑。当时是寒冬腊月,他们走到老师家时,恰好老师在休息。为了不打扰老师,他们两个恭敬地站在门外耐心地等待着,即使大雪纷飞也不为所动。不知在雪中站了多久,老师醒来时两个人身上已经有厚厚一层雪。从此以后,这个故事就被流传了下来,堪称尊师重道的典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礼仪是至关重要的,要有更高的要求,要严于律己、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一定会让学生聚精会神地去听讲、思考,既完成了书本教学,又向学生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经典,也加深了学生对礼仪、尊师重道的理解与认识[5]。
4.2.3 运用多媒体教学
网络化时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日益显现。通过多媒体教学,以视频、声音、图片的方式,让学生们直观地看到各类历史文物、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身临其境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多媒体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插上飞翔的翅膀,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引领学生去探索、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好现代教学工具,微信就是方便、快捷的一种。教师也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制作成小视频、小课件,以微课堂的形式发到班级群,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学习。学校广播也是传播中华文化的站点。可以利用大课间、午饭、晚饭时间,循环播放各种传统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4.2.4 善于进行教学反思
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只是用来读、背、写的,更要用来指导生活、塑造人格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思考怎样将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相结合,融入生活,让学生深度理解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以各类传统节日为参考,让学生在生活中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6]。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思政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背景下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这种结合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满足了中职学生发展的需求,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综合型人才,为日后走向社会、服务社会、传承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