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的“三种学生”
2022-12-07张颖
张颖
蔡元培先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实行了招收旁听生的政策,帮助那些家境贫困却又想继续深造的穷学生。这样一来,申请旁听生的学生接踵而来。
河南有个叫杜立冬的贫困生要求旁听,当去教务处申请时,却被告知“座位已满,不能再收”。杜立冬硬着头皮去找蔡元培。蔡元培见他紧张得满头大汗,安慰道:“你先坐下休息五分钟,五分钟后你再讲话。”
当杜立冬讲明原委后,蔡元培二话不说,就和他去了教务处,对教务处处长说:“多收一个学生总比少收一个好。如果说教室没座位了,那就请你现在带我去看看。”看到校长严肃的模样,教务处处长只好实话实说:“那些空座位我是想留给学校领导层的,我是怕到时你们应付不过来。”
蔡元培语气严肃地说:“这样做实在不妥,我们实行旁听生制度,本意就是为了帮助那些贫困生,而不是借此助长一些不良风气。请你们马上给这位同学安排座位,也好让他安心学习。”
后来,在蔡元培的推荐下,杜立冬以优异的成绩公费出国深造,学成后回到北大效力。
实行旁听生政策后,个别正式注册的学生便有了一些意见,形成了一种“自绝生”,竟对蔡元培提出要求:“废除考试,但要發文凭。”蔡元培听完他们的陈述后,并没有发火,而是请他们坐下,并为每人倒了一杯茶,这才不温不火地说道:“你们提建议可以,但要不考试还要拿文凭,这个要求我实难满足。如果要文凭,就得考试。如果不要文凭,就不要考试……但是走出校门后,绝不能称是北京大学的学生,同时也不能有北京大学毕业生的资格。”
绵里藏针的一席话,让这些“自绝生”哑口无声。他们出去嘀咕了一阵,然后对蔡元培说:“蔡先生,我们这样为难您,您还耐心加以劝导,让我们感到温暖如春。您放心,今后绝不会再为难您,只求您不要处分我们。”蔡元培微笑道:“你们都是我的学生,知错就改就好,我怎会处分你们呢?”
这次“风波”后的一天,蔡元培无意走进旁听生居住的一间屋子,看见一个衣着寒酸的年轻人,正借着微弱的灯光看书,旁边放着两个发硬的馒头。蔡元培问他叫什么,年轻人说:“我叫许文钦,因为穷,没有钱办旁听证,只好混进来当偷听生蹭课。”
蔡元培对他说:“你不要紧张,旁听证明天到我办公室去取,但现在,你要跟我去吃饭。”说着,就带他到一个小饭馆去吃饭。
许文钦饿坏了,旁若无人地大吃特吃,边吃边对蔡元培说:“蔡先生,我听人说北大是‘五公开,一是课堂公开,不管有没有学籍都随便听课。二是图书馆公开,可以随便进出。三是浴室公开,莲蓬头一天到晚都开着,什么人都只管去洗。四是运动场地公开,操场上外校学生有时比本校的还多。五是食堂公开,学生食堂都是包出去的,上饭馆和食堂价格一个样。北大校园里还有三种学生,一是正式生,一种是旁听生,还有一种就是像我这样的偷听生,未办手续,却大摇大摆地来校听课。”
蔡元培乐得呵呵直笑:“真有你们的,竟然总结得头头是道,把我听得都入迷了。”
蔡元培的“三种学生”像一缕春风,温暖了许多贫困学子的心,也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
(田龙华摘自《演讲与口才》2022年第3期,知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