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在农业主题公园中的应用

2022-12-07冼宁刘雯雯

设计 2022年21期
关键词:主题公园农耕景观设计

冼宁 刘雯雯

摘要:本文基于地域文化视角探索了地域文化在农业主题性公园的应用,紧紧依托于地域文化对主题公园景观设计进行探索。在分析相关案例的同时对农业主题公园的设计进行探索。并从农业主题公园的功能布局和空间规划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地域文化 农业旅游 主题公园 景观设计 生态农业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J文章编号:1003-0069(2022)11-0040-04

Abstract: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culture,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in agricultural theme parks,and closely relies on regional culture to explore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theme parks. While analyzing relevant cases,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sign of agricultural theme park. It also studies the functional layout and spatial planning of agricultural theme park.

Keywords:Regional culture Agricultural tourism Theme parks Landscape desig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变得越发便捷。但这样快速的发展节奏也增大了人民的物质压力和精神压力。因此,一种向往农耕时代返璞归真的生活心理需求也日漸凸显,并以此获得心灵的慰藉[1]。

十八大报告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及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方面工作进行了重要的阐述。在该背景下,农业主题公园应运而生。农业主题公园是一种以农业为主题,涉及多种学科为理论指导的新型主题公园。但是在发展农业主题公园时如何将当地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环境以及地域文化融入到一起,避免景观千篇一律的窘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

一、相关概念厘定

(一)农业景观

农业景观通常被定义为草坪、农田、森林、绿篱和道路等多种景观元素的镶嵌体,即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可以观赏的部分。农业景观一般以自然景观为主要节点,结合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与独特的地域文化,从而设计出符合当地文化和需求的特色农业景观。景观生态学理论中农业景观有四个特性:空间异质性、循环再生性、人类主导性、价值多样性[3]。

空间异质性是指对各类景观单元的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的各种性状的变异程度。空间异质性是景观设计中的功能基础,它对空间格局的多样性处于决定性的地位。

循环再生性是指构成空间镶嵌体的不同景观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生物能源[4]。

人类主导性是指景观农业既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同时受到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并处于主导地位[5]。

价值多样性是指理想的景观农业具有多种价值,如人文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实用价值和教育价值等。

(二)农业主题公园

1.主题公园:主题公园泛指一类公园,并没有被十分严格地定义。根据目前的资料研究,可以把主题公园总结为一种为了满足不同旅游群体需求的多样化的休闲娱乐场所。它是具备多种特殊创意的内涵,融合了多种价值的主题公园[6]。

2.农业主题公园:农业主题公园是农业景观的表达方式之一,它依托于特定区域的地形地势,并结合了当地民俗风情和地域文化等要素。同时,它具备了文化旅游和创意农业的双重属性,成为了主题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3.休闲农业主题公园:休闲农业主题公园是传统生态观光园的一种升级模式。休闲农业主题公园可以被定义为以农业为主题,并将地域文化建筑设施田园景观等相融合的,同时可以向人们展示宣传、休闲、娱乐和教育等活动的游览胜地。

二、地域文化在农业主题公园中的表现和应用原则

(一)地域文化的影响和表现

1.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域性特征是在景观规划中非常重要的参考因素,它的形成是缓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当地特征的改变而改变,因而它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地域性包括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主体文化等因素,它影响一个区域内人群的生活方式以及当地农作物的生产方式,是在进行景观设计时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之一。

地域文化是构建独特农业景观的重要支点。地域性特色是一个地域独立于其它地域的主要标志之一。地域特色景观的特殊性包括: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地域文化的特殊性。地域特色景观影响着地域文化的形成,受其影响,地域文化具有功能性。

2.地域文化的表现:地域文化在一定的区域内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所形成的,是历史长期发展的所形成产物,它具有独特性。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自然地理角度看,我国地貌种类丰富,地域地形也多种多样。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有着不同的地域文化。从人文角度来看,上海、苏州、深圳等城市经济发达,当地人有大量时间研究文学;北京作为经济政治中心,消息传达便捷,当地人更容易接触时事热点;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城市作为粮食大省,民风淳朴,当地人们热情好客。不同的生活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经岁月的沉淀从而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特点。地域文化是设计中常用的元素之一。设计者基于对地貌特征的理解,巧妙地让设计与地域文化相结合。

(二)总体应用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农业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应注重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式和优势。同时,设计者应对自然资源和农业生态特征的地域特色进行调研,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资源,多采用地域植物营造景观,并在此基础上将地方特色重新整合,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农业景观设计[2]。

农业景观设计要突出地域特色,设计时应多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应该更好地宣传当地的地域文化,提高当地的辨识度。

2.设计创新原则: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将事物的层次推向新高度的必然要求。在农业景观设计中要适当地引入创新型技术,在宣传传统农业景观文化的同时,应该使游客了解现代新型农业发展的新趋势,领略领域发展的巨大进步[7]。

3.整体协调原则:主题休闲区和休闲娱乐体验区是农业主题公园的主体部分,园区之间既要相互独立保持其独立性,又要凸显空间规划的整体性。在总体规划下,各园区要相互协调相互衬托,使游客在理想环境中尽可能舒适地领略田园风光。

三、地域文化在农业主题公园设计中的表达

地域文化在农业景观中可以用抽象的方式和具体方式进行表达。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要遵循当地的自然要素,如水体要素和植物要素等,也要遵循当地的人文要素,如风土人情、民俗要素、建筑要素、铺装要素和色彩要素等。

在进行农业主题公园设计时,设计者应该巧妙地将设计与当地环境相融合,增进大众对于地域文化的认知,同时引起游客在情感方面的共鸣。

(一)良渚农夫乐园:荷兰库肯霍夫公园、良渚农夫乐园、沈阳稻梦空间稻米文化主题公园以及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在农业主题公园设计中比较有代表性。

良渚农夫乐园是中国第一个原创农耕文化主题公园,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良渚农夫乐园还是中国农耕文化主题公园的发源地。良渚农夫乐园既是对中国农耕文化的传承,又是对以往农业主题公园成功要素的整合。园区注重传统农业对旅游者的体验,致力于为游客创造一个具有浓厚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休闲欢乐天地(见图1)。

1.公园主题:良渚农夫乐园是以创意旅游理念打造的农耕文化主题公园,它带有浓厚的色彩冲击力和想象力,改变了传统公园原有的内涵和模式。园内按照功能分区分为六大主题公园,它们分别为爱情故事主题公园、水上主题乐园、梦幻主题乐园、美食娱乐主题公园、动物主题园和休闲度假主题公园[8](见图2)。

2.规划及特色:园内整体规划可以概括为一心、二轴、三环、六区。园内形成了以展示区为主题,将江南水景观和良渚独特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主题公园。而且,园内不仅融入了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旅游群体划分出许多区域,如观光景点、休闲区和科学教育区等(见图3)。良渚农夫乐园将现代的时尚潮流和农业特色相结合,这样的设计以游客的心理需要为出发点,更贴近游客的喜好[9]。

(二)库肯霍夫公园:库肯霍夫公园位于中心城市利瑟市,是世界上最大的球茎花卉花园,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每年的3月底到5月底甚至6月初,库肯霍夫公园都会举办花展,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游客前往(见图4)[10]。

1.整体景观:公园整体的景观设计手法遵循天然荒野为第一自然,田园风光为第二自然,人工园林为第三自然的宗旨。整体景观依托于自然形成的地势进行设计,采用了英式园林设计的手法,追求自然,没有浮夸的雕饰自然的展现园内景观。同时,园内布局利用植物自身的特点错落搭配,采取多层次的种植方式—圆形花坛,形成了真实的群植形态(见图5)。

2.空间分区:人工水域把公园分割成了7个区域,各个区域之间通过步道相连。其中,灵感花园主题最具特色(见图6),每年都会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设计(见表1)别有一番风味。园内根据使用群体的心理、行为需求等在流线附近的区域布置展厅、餐饮区、公厕、医务室和休息座椅等基础设施,这些设施与整体环境相互协调,可以让游客在游玩和休息之余欣赏到园内景色。库肯霍夫公园内还设有荷兰风情馆,展示了荷兰的民俗、民情等地域文化,如地标和特色自行车,体现出了库肯霍夫公园的民族文化元素。不同的主题、不同的设计风格和新颖的理念造就了库肯霍夫公园的多样化形式,这种多样化形式给人们带来了感官上的视觉享受,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游客前来游玩。

(三)沈阳稻梦空间稻米文化主题公园:沈阳稻梦空间稻米文化主题公园位于辽宁省沈阳市锡伯族镇,园区以独特的设计将旅游文化、农业稻米文化和锡伯文化相融合。该园的建成对沈阳城市建设和文化的结合宣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市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1.公园主题:该园是一个集观光、原稻种植、立体生产、加工、娱乐和科教于一体的主题创意农业产业园(见图7)。

2.规划及特色:整个公园分为生态自然区和体验区两个部分。在规划上,园内以农业稻米文化作为出发点,以锡伯文化为脉络,展现悠久的农耕历史。同时将稻田油画与农业相结合所形成的稻田景观成为了一种创新。在文化教育上园内以农业文化知识为基础,建立了全国中小学教育科学基地(见图8),并在体验区内设置了多种创意体验项目。

(四)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公园坐落于永联旅游景区内,被评为江苏省五星乡村旅游区。而且,它还是中国最大的农业文化主题公园。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公园再现了我國优秀的农耕文化精髓。

1.功能布局:经过改造完善后园内按照空间进行划分,设计该园的景观设计以水为脉络,将空间分割为六大区域。展现了当地的田园风光和7000年的农耕文化(见图9)。其中,肥米粒萌宠乐园和作坊区最具当地特色,它受到了全国各地外来游客的青睐。萌宠乐园区设有农耕雕塑群,向游客展示了耕作方式的演变。同时,肥米粒萌宠乐园安排的动物表演也受到了游客极大的好评。另一个最具特色的就是作坊区,作坊区是以江南特色为主题形成的一条商业街区,在此区域内能够看到传统地方手工业的制作流程,并且能购买到当地的特色用品,还能请到专业师傅亲自指点体验感受。

2.設计特色。(1)地域性文化的传承: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是我国最大的农耕文化园区,它以农耕文化为基础,以寓教于乐为目的,以文化教育和传承为核心,向人们展示了千百年的中国农耕文化(见图10)。(2)突出趣味和参与性:园内围绕农耕文化设计了种类丰富的体验项目,激发了游客的兴趣,使游客可以亲身参与到园内的活动表演或劳作中。这样的设计使游客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了解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增加了农耕文化知识。

(五)案例特色:经分析以上案例我们可以认识到农业主题公园的关键在于以农业为主题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融入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升华加入现代设计亮点。良渚农夫乐园、沈阳稻梦空间稻米文化主题公园以及江南农耕文化园是以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农业主题公园。库肯霍夫公园以地域文化特色为设计主线进行了农业公园的设计,以花卉为中心进行了整体规划布局,是当地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11]。几个主题公园都紧跟社会需求,并且带有一定的创新性。以库肯霍夫公园为例,它每年都更换不同的主题。良渚农夫乐园具有丰富的采摘体验区,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一定程度上能吸引大量的游客,并帮助游客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通常,人们对于农业类主题公园最喜欢的项目是采摘类[11]。其他项目如观赏类、农耕体验类、骑射体验类和摄影指导等也比较受欢迎。设计师在设计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工作,因为对于农业主题公园来说,它不仅能为游客提供了可以体验当地文化特色的休闲度假区,而且在展示当地独特文化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地域性特色农业景观设计要素及运用

(一)地域文化表现载体

1.突出民族特色:民族特色最能突显当地的文化形式,所以当地的民俗习惯和自然人文环境往往作为设计的重要参照之一。同时能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民族特色,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其中民族特色的表现形式有民间艺术作品、风俗习惯等。流传下来的当地的民间传说和艺术作品也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性和历史性,如苏州的刺绣艺术、云南的摩梭族走婚习俗、天津的杨柳青年画等。这些民族特色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充分体现了当地人的精神生活。因而设计者进行园内设计时可以通过结合民族特色元素进行设计,以便引起人们感情的共鸣。

2.借鉴历史元素:古诗词、艺术品、古代文物、神话传说、历史名人典故等元素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性和主题性。因此农业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要从当地的历史文化中寻找独特元素,对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3.运用乡土材料:乡土材料主要包括当地的木材、泥土、石材、植物、图案、花卉和铺装等。乡土材料的运用是农业主题公园地域性的显著标志之一。我们要善于运用乡土材料,使其与主题公园巧妙的结合。同时,在进行地域性农业主题公园设计时,要遵循生态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要巧妙地将自然脉络进与当地特色自然地融合。设计的作品要做到源于自然,来于自然,又胜于自然。

4.注重与时俱进: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设计要紧跟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进行农业主题公园景观规划时,设计者要适度创新,但创新的同时要考虑到不同的服务群体和社会因素。

(二)地域文化表现运用:在景观设计中可以采用直接表现法和间接表现法对设计中地域民俗习惯、传统文化特色和现代文明融入其中,创造出与环境和谐的生态农业景观,增强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识。

第一,植物表现载体。植物是天然的景观设计材料,美观与协调环境是它最突出的特征,地域景观植物可以让环境充满活力和地域归属感。第二,建筑表现载体。建筑物会随着地域文化的不同而相应的进行改变,建筑物的形态、材质和外部空间的搭配关系也会展现出地域文化的特征。因而在进行设计时要使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相融合,使景色和建筑融为一体。第三,景观小品表现载体。景观小品是农业主题公园设计中不可缺少的装饰要素。从地域文化中提取出显著特征的元素、符号等与景观小品巧妙地结合,表达出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地域文化在农业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需要切实遵循地域文化基本特征,对此区域的文化习俗和生产生活方式等真实情况开展有效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展现区域传统的文化生活,设计出符合人们需求的作品。

五、农业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策略

(一)合理选址,通过合理的选址,满足游客方便性、便捷性、合理性的需求[12]。以上四个案例的选址均位于城郊或乡村地带,交通便利,空间限定要素少,同时具备吸引游客的自然资源和地域文化特色基础。以地方农业为依托带动公园发展,以此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农业主题公园在设计时应注重地形设计、种植设计、道路景观设计、水景设计、设施设计、铺装设计等有机结合,根据地域文化特色体现自身特性。

(三)农业主题公园的建设发展应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全心全意为人设计。因此,在农业主题公园设计前,需要我们了解游客的需求真正做到以游客为中心的设计。

(四)景观设计与周围环境相搭配原则,农业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应注重周围特色景观的发展方式和优势。同时,设计者应对自然资源和当地生态特征的地域特色进行调研,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资源,多采用地域植物营造景观,并在此基础上将地方特色重新整合,挖掘当地的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大自然,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原则。

(五)在設计时要以农业的生产生活场景作为参照,以“直观性、中心性和可让人进入空间内部的参与性”为目标,并充分结合人的活动习惯,形成动静结合的多重场景空间。

结语

本文基于地域性农业主题公园的相关理论和设计策路,对地域文化在农业主题公园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以相关理论研究以及实际案例为着手点,探索出了影响地域特色景观设计的要素和设计策略。除此之外一些其他因素,如科学的运营模式、系统化的管理和游客的兴趣爱好等。这些因素在地域性主题公园的设计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我们在进行农业主题公园设计时要全面考虑,为建设有特色的创意主题公园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许俊,刘亮.基于地域特色的农业主题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探析以芹口农业主题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D].重庆:四川美术学院2018.02.28

[2]李念秋.地域文化在生态农业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花卉,2019(16):60-62.

[3]李函润.基于海绵城市理论下的住宅小区“慢回弹”景观设计初探[D]. 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6.

[4]卜岩枫.浙江省观光农业基于循环经济的景观异质性分析与景观格局优化[D].杭州:浙江大学,2006.

[5]陈颖.景观农业的内涵和构建[J].经济学家,2008(03):124-126.

[6]李成.南京市湖山休闲农业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7.

[7]谭倩.基于地域特色的农业主题公园景观规划探析[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7.

[8]唐立舟.杭州地区创意农业体验园规划设计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7.

[9]许俊.基于地域特色的农业主题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探析[D].重庆:四川美术学院,2018.

[10]孟萌.荷兰库肯霍夫公园的景观设计理念[J].现代园艺,2016(04):75-76.

[11]马青,郭曼曼,靳升,王韦丹.“物质-社会-文化”空间视角下的乡村规划[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3):239-245.

[12]彭熠萌.刘海荣.齐立海. 刘培辉.城乡融合背景下农业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7):41-44.

猜你喜欢

主题公园农耕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怎样用英语介绍主题公园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主题公园欢乐多
全球最大室内主题公园造价1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