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艺术教学中的意义与实践
——以金属工艺课程群为例

2022-12-07潘子广

大观 2022年10期
关键词:传统工艺工艺传统

◇潘子广

文化传承是人类发展延续的重要基础,一个民族要想独立于其他民族,那么本民族独特的文化习俗是其重要的标志之一。但是在目前以高新科技、全球一体化等为主流的氛围下,很多看似“落后、费工、费时”的传统文化,很容易被忽略,甚至被排斥。不可否认现代科技的确是社会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但是其不应该是社会的全部,更不应该完全替代传统的人本思维。如果一味地片面强调新事物,排斥所谓的旧事物,势必会造成社会文化的突然断层,优秀的传统文化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都不应该被忽略。

艺术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门类。艺术源于生活,其对传统文化的依赖性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更强;艺术高于生活,具有一定的文化引领作用。文化自信离不开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学习在艺术设计学科中的意义

(一)从设计本身来讲

日用产品类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这类产品的使用体验感是评价设计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在产品设计之初设计师自身的参与感就会显得极为重要,现代学生缺乏的也正是这种体验感。比如,人类早期的尖底瓶、圆底盆这类的造型,之所以不是我们常规思维中的平底,实际上是跟它的功能和使用方式相关的。尖底或者圆底,相对于平底更容易插进某些质地松软的地面或者炭火之中,对于生活在冲积平原的古人来说,这种造型更实用。由此可见这些看似非常规的造型设计,实际上是来自生活的真实体验,并非只是为了所谓的美观、设计感等。

(二)从工艺创新来讲

所有新技术的开发都是建立在当时现有的技术层面上的,从而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没有什么新技术是凭空出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要想发明新技术,就必须先熟悉掌握传统技术,如果不能充分了解传统技术的局限和不足之处,技术创新就是无意义的。比如,陶器成型工艺,从捏制到盘条最后到拉坯,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从产品的消费使用来讲

虽然时代在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看似也是日新月异,但是从基本的生物角度来说,人类生存和延续的基本方式都还是一样的,人本身的生物结构并没有什么可见的变化。反倒是依赖于现代科技的很多非常规生活方式导致人们身体不适,进而产生很多“现代病”。比如,“空调病”“电脑病”等这些由于科技发展带来的外在环境改变而引起的病痛。传统的慢节奏的生活方式虽然看似原始,但是却是可以使人保持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之一。

(四)从以人为本来讲

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到现在积累了几千年的生活智慧,可以说是现代生活的基石。科技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的确可以给现代人提供更多可用的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甚至新的生活方式。但是必须认识到,社会的主体仍然是人,人的生物特性是不可以用机械、智能等非生物体来替代的。传承文化、开发智慧,正是人的生物特性的标志之一。

二、以传统文化学习为切入点对本科教学改革的实践尝试

我国传统文化种类繁多,似乎无从下手,但是如果依托于现在大学教育的分科模式,各专业教师在本专业课堂上分别普及与本专业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或许是可行的。

笔者主要从事金工、首饰类设计与工艺教学。金属工艺课程作为金属造型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目前更多的是偏向于工艺技术的教学,然而各种建模软件、3D打印等先进技术使得原本的“手工劳动”快速缩减并趋于消失。这也导致很多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偏向于各种软件的学习,忽视传统的动手能力以及传统工艺当中的在特殊条件下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的练习。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主观能动性低下,对外在环境的依赖性增强,甚至离开一定的科技条件就无法正常工作。

现在很多非史学专业学生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知之甚少,尤其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形态、工艺技术等更是了解较少。虽然有开设艺术史类的选修课程,但是大部分学生也只是将其当成一个学分工具,并不能真正从中了解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更谈不上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

各专业教师可以尝试在本专业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相关的传统文化讲解,虽然不是系统教授,但是也可以与当时的教学内容有所关联。这样学生们接受起来不会有太大的难度,另外也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当下的作品设计;同时这种应用型的学习方式反过来也可以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促使学生更为自觉、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优秀传统文化。

以下是笔者在三门不同的工艺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尝试。

(一)首饰铸造工艺课程

首饰铸造工艺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现代首饰铸造工艺、技术;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现代首饰铸造工艺流程并掌握部分基础单件铸造工艺。学习铸造工艺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铸造工艺本身的成型方法以及成型特点,进而使其在设计过程中对作品结构和形式有更多的思维路径,所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铸造方法是一个重要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讲授现代工艺中的常规铸造方式以及目前较为先进的科技手段等,同时讲解我国古代传统的铸造工艺,将传统与现代在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并以典型的青铜器“陶范铸造”为例,讲授从制“模”到制“范”,再到“熔金”“浇铸”“打磨”等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在当时条件下,工匠是如何进行大件器铸造以及精密纹样铸造的,并鼓励学生尝试使用这种原始的铸造技术进行相关创作。大部分学生在了解到传统模范铸造工艺流程之后,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并着手使用陶泥和石膏等进行制作传统“模、范”的试验。

这些知识点在讲授过程中并不刻意追求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分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创作意图、工艺实践的不同阶段以及学生不同的兴趣点,适时进行不同的讲解。这种模式基本不会打乱原有的教学计划,也不会对教师造成过重的备课压力,而学生在接受过程中也不会有被迫学习的压力。然而通过教师的讲授,感兴趣的学生会勇于尝试,而且在尝试过程中会发现很多问题,并且积极思考去解决问题,更为可贵的是有的学生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传统工匠是如何解决这类问题的,并主动在传统工艺中寻求解决方法。

教学实践过程也不一定必须去复制传统的工艺技术,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接触并了解传统文化,且敢于尝试将传统文化元素用于现代设计、创作之中,只要学生表现出兴趣和尝试的状态,即初步达到了普及传统文化的目的。因为只有当学生切实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才能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可以鼓励学生在毕业创作中尝试选择传统工艺作为基础思维。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积极主动寻找相关资料、做试验,甚至自制器具等。同时,也要提醒学生在创作时虽然可以以传统工艺为基础,但是不能禁锢在传统工艺的窠臼之中,要注意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活学活用,而不是死板地照搬复制。图1为笔者2018级学生梁王昭的作品,其采用树脂、大漆、磁铁等材料,以传统髹漆工艺为主要工艺,作品的内坯采用当前较为先进的3D打印工艺,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

(二)锻铜工艺基础课程

锻铜工艺基础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传统手工立体锻造;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金属立体锻造工艺及流程,并掌握基础立体锻造工艺。由于本课程本身就是以传统工艺为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基本的传统手工锻造技法之外,同时穿插讲解现代机械冲压及旋压工艺,同样是将传统与现代对比来讲。

另外还尝试引导学生在锻造实践过程中慢慢体会传统工匠在创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变化,以及在当时条件下的创作理念,引导学生放下当前浮躁的心理,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意义。

虽然这种心理建设并不能从正面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特点,但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增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首饰镶嵌工艺课程

首饰镶嵌工艺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常见的宝石镶嵌工艺;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常用的宝石镶嵌工艺及流程,并掌握简单包镶和爪镶工艺。严格来讲,常规的简单镶嵌工艺自古以来不管是工艺方法还是工具材料本身变化不大,所以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常见的简单宝石镶嵌工艺以及依托于现代高新技术的特殊镶嵌工艺之外,还给学生介绍了传统工艺中的错金工艺、螺钿工艺、鎏金工艺、花丝工艺,甚至包括纺织品中的缂丝工艺等类似镶嵌的各种工艺。并将传统与现代的工作环境、工具等对比来讲,以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众多的传统文化并不是相互孤立的,教师在讲授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综合思维。图2是笔者2018级学生韦雨萱的作品,她的创作灵感来自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青绿山水”的色彩和构图,并且特地使用了“青绿”颜料的原石——蓝铜矿。以这种方式将传统与现代结合,也不失为一种巧妙。

图1 周而复始 梁王昭

图2 它山之石 韦雨萱

综上所述,笔者将中国特色的文化思维、理性的工匠精神等我国优秀的传统理念贯穿于本科教学过程,并进行了一次尝试性实践,从学生的反馈结果来看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三、结语

当前大学生群体身心趋于成熟,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正是接受和理解专业知识的最佳时期。大学生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并且即将步入社会,通过正确的引导可以使其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相对客观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在大学课堂普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同时也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工艺传统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刍议现代工业设计对传统工艺的发展性继承
砖与竹
——印度传统工艺成就的家具系列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