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少儿视角 抒写西沙军旅情怀
2022-12-07何思源
◆文/本刊记者 何思源
《蓝色暑假》陈俨 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22.8/32.00元
陈俨
海军少将,我国首位国防经济学博士。曾任西沙群岛海军部队政委、海军工程大学副政委、南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等职,中国海军第五批亚丁湾护航编队政委,全军优秀指挥军官,全军优秀党务工作者,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主要作品包括《大奔袭》《第一百个黎明》《七七级二班》等。
这是一本书写西沙军人及驻岛生活的儿童长篇小说,全书从青少年的视角出发,以西沙守岛军人的真实故事为线索,讲述了14岁的乔乔在西沙群岛过暑假的故事。在高温、高湿、高盐的飞沙岛,中暑的痛苦、台风的袭扰、断粮断水的困境让一个14岁的孩子真切地体验到大自然的多样性,认识到生活中还有严峻的一面。
在国内军事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人认为军事文学属于成人文学,希望少年儿童尽量远离战争的血腥、残酷,以及历史和现实的艰难、困苦、磨砺。经过多年探索,如今儿童文学主题创作已迈上新的台阶,对主旋律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入,创作目的更加明确,表现形式也更加多样,从纪实类到虚构类,从以小学年龄段为主到兼顾青少年和幼儿,更加丰富立体的作品体系已逐渐形成。在此背景下,军旅文学如何与儿童文学同构、如何面向当代孩子们创作军旅题材故事的文学命题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有越来越多的军旅作家投入到探讨和创作当中。
作为一部由西沙驻守军人创作的儿童长篇小说,《蓝色暑假》独具匠心地选择以孩子的视角去讲述西沙守岛官兵的故事,通过主人公乔乔与海岛官兵同吃同住77天的经历,将一代又一代西沙人倾其所有的默默坚守真切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作者陈俨把军人、海岛、军营和社会紧密相连,用自由发展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天性和军人的血性。书中没有用成人军事小说里那种咄咄逼人的目光审视人性的冷漠,而是着眼孩子的稚嫩、脆弱和可塑性,通过引导乔乔一步步重塑精神世界、重新诠释理想、深化对人生价值的理解,让读者感受到温暖爱意的同时,多层次、立体化地展现了海岛战士的忠诚与坚韧。
在访谈中,陈俨深入分享了首次尝试儿童文学创作面临的挑战和引发的思考,书中对乔乔、乔乔的父母和驻岛官兵群像在人物塑造上的技巧,以及用儿童文学题材去表现军旅生活和战士情感时,与之前创作的传统军旅题材作品的共通之处和新的探索。
《全国新书目》:收到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邀约时,您觉得哪些方面最具挑战性?
陈俨:当初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姜辉跟我提出能不能写一本儿童文学作品的时候,我是有点懵的。第一是我年龄不小了,快70岁的人了;第二是我长期在部队,跟孩子的接触并没有很多,包括我自己的孩子;第三是姜辉提出故事要和西沙有关系,怎么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很有难度。因为写儿童作品的时候,我首先要把自己变成孩子,同时也要用孩子的语言、思维和视角,否则就没法真正把握他们的脉搏和特质。还有一个就是儿童文学怎么能做到潜移默化而不是居高临下,给孩子的文学需要把视角放平,身段放平,理念放平,让他们更容易接受,这些在写作时都要时时刻刻装在脑子里。
《全国新书目》:创作之初哪些因素激起了您的创作热情?
陈俨:我的一个创作体会是先大量阅读,阅读时会产生灵感,过去生活中的一些经历、体验和想法,包括一些桥段,甚至一些很有意思的火花都会被调动出来。我想儿童文学创作也是一样,能够在阅读当中产生一些想法。姜辉好几次跟我谈起这个选题,我都没敢答应他,但这件事一直装在脑子里,读着读着突然有了灵感——就让一个孩子到西沙去,这样能够把这些故事像揉面一样很好地揉在一起,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就跟他说可以试试。
《全国新书目》:平时您是如何积累下来这么丰富的写作素材的?在构思和推敲情节时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故事?
陈俨:首先我对西沙海岛和海岛官兵都很熟悉,1999年国防大学博士毕业后我主动要求去了部队,第一个落脚点就是广东的海岛部队,在那里待了将近5年时间,然后又去西沙当了5年政委。第二就是我对海岛官兵们的家属也很熟悉,我在西沙每年过春节都要接一批家属和孩子上岛,然后机关会安排我给他们讲一次课,现场很多人都掉眼泪,因为我掌握了大量真实的故事,用的图片也都是我自己拍摄的。每张图片背后都有故事,一张一张娓娓道来,讲完之后效果非常好。
至于书中乔乔的原型是一位海军干部的孩子,他的爸爸妈妈托我把他带到岛上去,他在岛上拍摄的素材编辑成了一部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了。我想起了这个孩子,就把他的一些特点放在了乔乔身上,在人物设定上又把乔乔的爸爸写成了在西沙服役多年的优秀士兵,乔乔爸爸对孩子的期望像大多数军人一样,我自己当过兵,就希望我的孩子以后也要当兵。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冲突,因为家长的想法和孩子是不一样的,乔乔爸爸的形象其实代表了许多家长在子女教育上存在的一些缺陷、不足和理想化的东西。所以在这篇小说的前期创作过程中,着重讲述的就是丰富的西沙海岛生活、家属和孩子们的日常,以及现代家庭教育的一些理念和认识。
《全国新书目》:乔乔的父亲乔泽丹可以说是一个非典型军人老爸的形象,您在构思时是如何处理乔乔父亲对部队习惯的坚持和面对儿子逐渐强烈的自我意识也会适当让步这样与时俱进的反差的呢?
陈俨:这里我主要把握的是父子俩的互动和相互的改变。乔乔在岛上亲身体验了父亲当年的生活,在家里无论怎么跟孩子说西沙很美、西沙很苦、西沙军人很可爱,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都是没有概念的。他们体会不到在遥远的天边、孤悬海外的一个岛上,还有这样一群人过着这样的生活,那么你让他去一趟,他就会有改变。而孩子的改变也会让父亲产生新的想法,尽管我没有直接写出来,但在不轻于言表的父爱之下,乔泽丹也在一点一点发生着变化,这个变化当然是源于孩子。这也是为什么最后我写到乔乔用望远镜久久地望着那座岛,非常希望再回到父亲当年睡过的床上,听着机器的轰鸣声美美地睡上一觉,因为这个时候他真正接受了他的父亲,对他父亲产生了敬佩。当然,以后他不一定要回到岛上,但他情感上的变化和与父亲之间的互相理解、相互影响实际上都来自于这一趟西沙之行。
《全国新书目》:除了乔乔和他的父母,书中驻岛官兵的人物形象也都有血有肉、各具特点,您是如何在群像描写上引起读者共情的?
陈俨:书里的很多故事都是真实的,而且我有个习惯,写东西的时候喜欢把我熟悉的人的名字改一两个字,比方说沙雪亮,现实中这个人叫张雪亮。而且我在西沙当了5年政委,中建岛上的官兵说一两句话我就能知道是谁,都非常熟悉,这样就可以把不同人的性格特质提取出来,再往人物的设定上去贴去靠,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鲜明。
《全国新书目》:用儿童文学题材去表现雄浑、动人的军旅生活和战士们的情感,跟您之前创作的军旅题材作品有哪些不同之处?
陈俨:虽然写的都是军人,但是时代背景不同,比如《大奔袭》写的是上世纪70年代,那时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跟现在是有差异的,那个年代的军人跟现在西沙的这批军人也不一样。同样的,一个都市里的孩子和海岛上的官兵从外形、行为方式到言谈举止肯定不一样,这些是我力图区分开的。还有就是海岛上的生活其实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书中游戏玩家“纤纤玉指”这条线,其实部队里的很多人有非常时尚的爱好和很高超的技艺,但是为了当兵,他们选择了放下。所以书中华山对乔乔的影响才是真正的大,因为他心心念念甚至把她想象为“女神”的游戏高手,原来是这样一个留着大胡子的挺拔军人,在这样的铺垫下才有了书中那句“他连华山的呼吸都崇拜着”。
《全国新书目》:接下来您还有哪些创作计划?将来还会继续创作军旅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吗?
陈俨:我的下一本中篇小说集打算写一写经历过战争的军人,为此我专门到山西太原,采访当年的战士并且保存了录音、录像。我还在跟踪拍摄40个陆战队的女兵和20多个军人的家庭,从他们恋爱结婚生子到孩子长大,这个工作从2008年开始一直到现在,我最近有空就会整理手头海量的资料,因为这些题材都是我要跟踪一二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的东西,要把“战线”拉长,把它们放到时间里去酿造,写出来的东西才有温度、有厚度、有分量。
姜辉对亚丁湾护航也很感兴趣,我是第五批亚丁湾护航的政委,我儿子是第十批亚丁湾护航的干事,所以我们俩打算写本书叫《一五一十说护航》,提纲都列好了,这个写起来难度并不大。还有明年要出版的一本动物小说,叫《小波比和李鲣儿》,讲的是海岛上的动物和战士之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