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我国公民道德建设问题探究

2022-12-07马文雅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公民道德家风公民

马文雅

(华中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2001年9月,党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首次在文件中正式提出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概念。2019年10月,党中央颁布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供了理论指南,促进了新时代的公民道德发展。与追求实现自我价值和塑造完美人格的个体道德不同,作为普遍性的道德要求,公民道德是对公民这一社会主体身份的道德要求。每个公民必然是一个个体的人,并且在现代社会中,个体道德以公民道德为其基本内容……公民道德关涉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要求,体现的是对社会公共生活秩序及其公正性的追求[1]。

1 公民道德渊源

1.1 中国传统道德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2]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需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作为公民道德建设根基和源泉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以儒家学说为代表,儒家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准则是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论语 》中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3]149爱人就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人相处要友善仁爱,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国际社会中体现为一种人道主义精神,这种“仁爱之德”发展到今天,仍旧塑造和滋养着我国的公民道德。子曰:“义者,宜也。”[3]281其指的是为人处世应有衡量自己行为的合理道义。我国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的一大任务就是平衡好“义利”关系,帮助公民确立良好的义利观。“礼”是一种外在的制度标准,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3]139即,不做不合乎礼的事情,教育人们要知礼节、懂礼貌。“礼”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利于中国在国际上展现礼仪之邦的风采。“智”是对知识和智慧的崇尚与尊重,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32虚心学习,实事求是才是大智慧,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思考,不断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实现自我价值。“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础,子曰:“民无信不立”[3]143,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必须继承发扬“信”的传统道德。“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精神超越时代的限制,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挥重要价值,我们应赋予它崭新的时代特征,构建新时代的公民道德。

1.2 西方公民道德思想

公民道德思想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希腊时期“城邦”诞生之初,思想家便开始深入探讨公民道德及其教育问题。在古希腊人看来,“城邦”所满足的是人更高层次的需要,“城邦”所规定的道德规范是最具普遍性的规范。亚里士多德[4]认为人是政治性动物,“城邦”的善高于个人的善,强调“城邦”至上,公民“就是参与法庭审判和行政统治的人”。古希腊“城邦”政治开创了公民权利的先例,首次将公民生活与道德相结合。中世纪时期,个体并不作为公民存在,他们只是上帝的子民、封建君主的仆人,直到十一世纪末期,参与国家政治的市民阶层才出现。近代以来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兴起,人们才逐步从关注“神”转变为关注“人”,肯定人性、追求平等,政府作为“必要的恶”,为防止公民道德及其他权利受到损害,故形成以公民为主体的“契约”思想,强调人的价值。到了现代,公民的政治伦理关系通常情况下是通过权利与义务表现出来,同时,关于公民道德的理解也会因个体对公民概念理解的不同而产生差异,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共和主义之间争论不断,现代公民意识随之不断发展。

1.3 马克思的公民道德思想

虽然马克思没有提出专门的公民道德理论,但我们可以从他关于公民与道德的论述中理解他的公民道德思想。马克思认为在资产阶级社会,资本家和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平等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工人作为公民不可能真正享受自由和平等,并且马克思立足于实践,从社会经济关系这一现实理解出道德,认为是他们从自己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的伦理观念。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不存在超越阶级和历史的道德,也不存在抽象的道德准则。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货币来衡量,贫富成为评判道德高低的依据,“在信用业的范围内……对一个得不到信贷的人,不仅简单地判决他是贫穷的,而且还在道德上判决他不配得到信任。”[5]资本主义社会所谓的自由平等只是一种虚假道德,真实的道德才能体现自由平等,在社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 公民道德建设困境之因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着一些诸如金钱至上、社会公德淡化、诚信危机等道德缺失现象的挑战。

2.1 市场经济的影响

市场经济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公民道德滑坡的现象。资本“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在300%的利润驱使下,它就愿意承受被绞杀的风险,犯下所有罪恶”。新冠肺炎期间,有人利欲熏心大发国难财,投机倒把倒卖酒精和口罩,甚至制作假酒精和假口罩等医疗物资;有人囤积生活必需品涨价粮食和蔬菜;等等。这种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的价值观严重损害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在市场经济下,人与人相处只注重个人利益,唯利是图,抛弃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公德,人际关系冷漠,同时享乐主义盛行,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使得人们沉溺在物欲的安逸中,忽视了精神层面的追求,不再积极努力地去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目标;加之市场经济的相应法律不够完善,执法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公民法律知识和守法意识的缺乏,加大了建设公民道德的难度。

2.2 价值多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相互碰撞。西方国家凭借自己的经济政治实力不断渗透西方价值观,鼓吹政治多元化,还打着“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旗号贬低中国社会的公平正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同时,现代性的理性精神在中国还没有深入人心,但后现代主义思潮已经进入中国,使得一 些缺乏理性的国人盲目地接受后现代主义,否定道德的终极标准,怀疑一切普遍价值和规范,丧失社会信仰,否认道德共识,变得更加非理性化。有的人不再追求精神生活的愉悦和享受,反而将物质享受作为生活目标,在道德虚无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的影响下,认为道德是无用的,怀疑个人道德的重要性,淡化了社会理想,不关心国家前途,对社会主流道德文化的认同逐渐弱化。当前我国进入新时代,社会正由传统的熟人社会转向现代的陌生人社会,熟人交往圈的道德约束能力大大降低。尽管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是在精神信仰方面的满足感仍然十分匮乏,人与人之间越发冷漠,各人自扫门前雪,导致人与人社会交往关系的异化,社会公德意识欠缺。

2.3 民族历史的影响

从鸦片战争开始,一次次战争的失败和外交的失利,严重瓦解了中国人的文化自尊心,使其陷入了自我认同和文化认同的混乱中。随着“全盘西化”思潮的盛行,人们认为西方现代优于中国传统,社会出现问题的原因源于传统文化,否认传统文化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价值贡献,如胡适所言:“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6]这种观点严重阻碍了人们对传统优秀道德的传承,对传统的否定就是对本民族的否定,容易造成文化自卑心理。人民公社化主张“一大二公”,过度强调集体利益,忽视乃至损害个人现实需要,不利于集体主义的道德建设;十年“文革”大肆破坏了传统文化,摧毁了道德传统,传统道德根基遭到严重质疑。“文革”把道德修养污名化,以阶级斗争为纲,人与人之间相互斗争,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一些人的道德处于无根状态,陷入了道德困境,为了一己私利随意对他人上纲上线,迫害知识分子,导致人们对自己的文化失望、对社会失望。对于“文革”这类人性恶的集大成,我们必须直面历史、自我反省、吸取教训。中国人民自近代以来多次遭遇挫折和磨难,不可避免地出现文化自卑心理,甚至开始质疑中华民族在种族层面的品性。尽管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但是中国人民这种文化自卑心理还是没有完全消除,道德缺位和道德冷漠问题仍然凸显,这为当前培育公民的道德自信、进行公民道德建设和凝聚民族精神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3 公民道德建设路径之寻

3.1 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培育公民道德自觉

《纲要》明确指出:“要精心选树时代楷模、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综合运用宣讲报告、事迹报道、专题节目、文艺作品、公益广告等形式,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7]

首先,在明晰道德标准的前提下,尊重公民的个性发展,增加榜样选择类型的层次性。同时,在宣传道德榜样时要保证真实性,道德榜样人物的宣传报道要在保证基本事迹真实的基础上做到细节真实、背景真实以及整体真实[8]。不能标榜完美人设,过度渲染夸大模范事迹,有缺点的道德模范更容易拉近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成为可以学、能够学的道德标杆。

其次,创新宣传方式。运用新媒体拓宽宣传渠道,增加传播的即时性,扩大传播范围。通过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兴网络平台,改变原有单一的说教方式,运用多样的表现形式进行双向互动,提高公民的参与性。同时还可以利用虚拟实践技术,开拓网络虚拟空间,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摆脱物理时空的束缚,通过真实的情境再现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提高历史人物的时代吸引力,再通过类似“中国英烈网”等虚拟场域进行祭奠活动,强化公民对英雄的敬佩感,使公民真正体会到历史榜样的宝贵品质,尽可能发挥历史人物的巨大引领作用。

最后,建立健全道德模范的关爱关怀制度,对道德模范进行物质奖励和荣誉表彰。虽然提倡物质奖励会产生功利化倾向,但是利大于弊,政府如果能对道德模范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肯定,就能够形成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能更大程度上激励公民向道德模范学习,促进公民形成正确的理论认知和道德自觉,在实践中将道德外化于行,弘扬社会正气。

3.2 重视家风育人功能,提高公民道德认同

家风作为一种绵延传承的生活作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它兼具传承性和时代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家庭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可从以下层面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首先,要重视家庭的场域作用。就公民道德品质的培育与提升而言,家风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增强公民对家风德育价值的认知,一方面能够熏陶后代的价值观念,端正后代的道德行为,另一方面能够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使得优良家风与时俱进,焕发新的生命力。

其次,每个家庭成员应提高自身的主体意识,积极主动去了解和感悟自身的家风文化,如观看《谢谢了,我的家》等家风类节目,感受“诚信、爱国、奉献”等优良家风的力量,引起内心的反思与共鸣;肯定自身在家风传承过程中的价值,认同并坚守家风承载的价值导向,积极参与家风传承与建设;通过发挥家风的约束力,规范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思想素质和行为活动,知行一致,传承和贯彻优良家风的风范风尚。

最后,社会要加大对家风建设的宣传力度,丰富和创新有关家风的艺术创作方法,通过家风文化节、征集家风故事、进行家风绘画比赛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陶冶公民的审美情操,加大公民对家风的关注度。在强化公民家风育人作用的基础上,以家风促社风,形成社会良好风气,实现家庭小场域和社会大场域的良性互动和双向支持。

3.3 强化法律保障作用,增强公民道德规范

《纲要》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营造全社会讲法治、重道德的良好环境,引导人们增强法治意识,坚守道德底线。”[7]道德和法律作为社会的规范系统,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首先,通过立法明确道德内容。最底线的道德要求如果不通过立法确定下来,单凭道德的软约束极大可能伤害他人或危害社会。以“国家意志”确认的公民道德就是一种法律规范,只有明确了道德内容,才能增加道德的具体性和践行力。

其次,灵活执法和司法。在道德内容随着立法被不断明确和具体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在贯彻践行道德要求时,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惩戒不合法律要求的社会行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道德的要求也会产生变化,立法由于其严谨性可能无法及时满足人们的道德需要,相关人员要依据相应制度,强化自身的专业能力,平衡二者关系,通过结合政治底线、主流社会价值观和社会民意的包容度,灵活进行执法和司法行为。

最后,加强法制教育,全民守法。法律作为正义的化身,不应只是人们惧怕的惩罚制度,而应是每个公民自愿追求的“应当”。通过加强法制教育,使公民领悟到现实中不存在绝对的自由,自由是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即只有在法律承认的范围内、在明确自身权利义务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真正地去追求自由美好的社会生活。同时,公民由于法律意识的提高,从客体他律升华为主体自觉,敬畏并认可法律,自发自觉遵守法律,法律准则不断渗透公民的精神意识层面,达到普遍法律规范和个人道德要求的统一,以法律推进道德建设发展,真正发挥法律的教育意义。

4 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要求也包含着对道德建设的要求。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一个长期工程,具有复杂性、系统性、艰巨性的特点。进行公民道德建设对于解决当前现代性焦虑、诚信缺失、价值观扭曲等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有助于凝聚中华民族力量,保障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猜你喜欢

公民道德家风公民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传统仁爱思想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契合关系与糅合机制的探究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分析——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系列论文之二
家风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十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