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教研文化的探索与研究

2022-12-07尚小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1期
关键词:教研员教研文化

尚小丁

(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教研文化是一个特定性质的概念,追踪溯源,我们可以先从“文化”一词来理解。“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通常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在我国“文化”这个词是在西汉以后合成一个整词的,其本义就是“文治教化”,它代表对人性格的培养、品德人格的塑造,属于精神方面的词汇。直到后来社会不断发展,“文化”慢慢成为一个囊括诸多方面事物的一个总和概念,成为历来学者研究、讨论最多的对象。19世纪中叶以后,关于“文化”的理解有影响力的是英国的泰勒所提出的定义。他说:“所谓文化是指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古今中外的观点中,文化是属于精神范畴,其内涵是丰富的,但又是可以改变和建构的。而“教研”一词的含义,360百科指出,可以从知识管理视角、社会学视角、心理学视角三维度加以理解。知识管理视角指出,教研是PCK(TPACK)的转化、传播与利用;社会学视角教研是通心力与和而不同;心理学的角度,教研是再生力,支持他人提升和发展的心理能力称为再生力。由此,我们可以理解教研文化应是教研工作长时间实践探索而固化的思想内核,其内容包括教研工作者的价值观念、道德修养、专业知识、应遵循的工作准则以及工作方式习惯等,是一个综合体,是传播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手段。

1 教研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要素

教研文化的形成与积淀开始于我国的教研活动。从1952年至今,我国的教研活动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挫折期、恢复期、完善期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向我们诉说着教研文化形成与发展历程,总结得出,其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制约。

1.1 时代背景因素

我国的教研活动始于1952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暂定规程(草案)》和《小学暂行规程(草案)》首次对中小学教研组的设置做出详细规定。一直到1956年,也是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过渡时期,是教研文化形成的初创期。1957—1965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期和国民经济的调整与发展期,也是教研文化形成和积淀的发展期,在1957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教研组为主题的正式文件《中学教学研究组工作条例(草案)》,进一步规范了教研组的性质、定位和工作内容,为此我国教研文化处于一个发展期。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文革”十年,教研组织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教研工作无法开展,教研文化也萎靡不振,陷入低谷。1977年,恢复高考,教研工作也逐渐地再次走向正轨。1978年7月,教育部重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接着,各省教育科学研究部门也相继成立,并制订了工作条例,这标志着教研活动开始进入恢复阶段,教研文化也随之不断恢复和发展起来。1985—1999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教研组织的作用,规范了教研工作职能,教研工作向科学性、规范性发展,因此教研文化也逐步走向科学化、严谨化。从2000年新世纪的开始至今,教研文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育思潮的多元化的发展,以及教研活动任务变革,有了新的内容,内涵更为丰富,因此教研文化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完善创新的转型期[1]。

1.2 教研员对教研职能的认知水平

教研员是教研文化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实践者,独具特色的优质教研文化,首先来自教研员对自身工作职能的理解和正确认知。教研员作为课程落实的引领者、教学的研究者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者,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一个专业性的特殊职业群体,而且在中国教育史上史无前例,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延续到现在。国外没有“教研员”这一职业称谓,很多国家如荷兰、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的教育领域中都有教育督导人员,这类似我国教研员的职业群体,但他们很多教育督导人员都有行政职权。只有我国的教研员队伍是单独序列,只负责业务方面的研究指导。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教研员队伍对教研职能的正确认知和其教研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研文化是否先进。不同时期我国的教研员工作职能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教研文化也随之不断变迁。教研员的工作职能,依据国家文件要求共有5 次变化。其中在1978年的这一次变化尤其显著。

1978年,我国的发展逐步回到正轨,在基础教学中,提高教师质量不仅成了重中之重,而且是首要任务。这一时期教研员的工作职能分为3 个方面:第一,研究教学活动,组织开展教学改革,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参与编写教材、教学参考用书、各类复习资料等;第二,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着力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教学能力;第三,恢复高考制度后,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关注的焦点,研究考试、命制试题和组织各种统一考试,也成为教研员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上文中我们发现,教研职能的不断变化,是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不断变化的写照。对教研职能的正确理解和认知,是影响教研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之一。

2 新时代优秀教研文化形成所面临的问题

2.1 教研队伍的“两缺一少”问题

优秀教研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同时有很多时候要思考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研员队伍建设问题,是优秀教研文化形成的重要条件。没有优质的教研员队伍,就不会有优秀的教研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目前在我国的很多省市有完备的教研体系,形成了省、市、区(县)三级工作机制;每个学科都有专职的教研员。但队伍的建设依然存在很多典型性的问题。

2.1.1 教研员选聘工作“缺”科学统一的标准

把教师队伍中优秀的人员选聘到教研队伍中来,是目前建设优质教研员队伍的关键,并且势在必行,教研员是教育教学业务指导的主力军,是教育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要素之一。但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教研人员,还有很多是没有实践经验,但学历较高的人,纸上谈兵现象尤为严重,说的都对,但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与教师的工作在对接上出现问题。还有一些地区在选人用人上不公平,仍然存在着人情世故和专业不对口的现象,不能把品德高尚、业务精专的教师选入教研队伍中,使教研员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受到影响,也成了弱化教研员职业威信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一人影响了一个地区的一个学科的教育改革进程。

2.1.2 对教研员“缺”完备量化的考核督导标准

对教研员工作质量的优劣没有绩效考核,或者考核流于形式,很多教研员进入教研队伍后,真真正正地成了“铁饭碗”,一干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出现工作倦怠。无论教师队伍对其是否满意,都必须在忍耐中坚持。在一些地区明显存在教研员只能上不能下的现象。在教研活动的组织上、深入学校的指导中,“敷衍”“吃老本”现象非常严重,有些人员缺乏深入细致的思考,指导教师的语言千篇一律。在校本教研力度加大的同时,一些学校和教师甚至认为教研人员是可有可无的,对他们专业提升和成长无法给予相应的支持和更有力的帮助,有损教研员的职业尊严,极大弱化了其价值,同时更影响优秀教研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甚至形成了桎梏。

2.1.3 教研队伍“少”创造力

教研文化的推陈出新、教研文化的变革发展,都需要教研人创造性的工作与实践,没有创新,工作就如一潭死水,没有创新就很难跟上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步伐。因此新时代的教研工作呼唤创新。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看到的大多数还是“一成不变”“穿新鞋走老路”,队伍的发展和建设缺少鲜活的成长力。因此优化教研文化,需要教研队伍创造性地开展教研工作。

2.2 教研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不均衡问题

好的文化需要传承和发展,但不良文化也会传承和发展,受地区政治、经济、教育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教研水平不同,也致使教研文化形成和发展不均衡。有的地区重视教研工作,教研文化外在表现就十分丰富多彩,包括一些教研部门的楼廊文化、丰富的教研资源、教研部门历史馆的建立等都彰显着优质的教研文化氛围。但一些地区甚至都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教研人员配备不健全,有的是因岗设人,有的是因人设岗,还有的是一人多岗,一岗多人。教研风气混乱,严重污染了教研文化。

2.3 科技信息技术与教研文化融合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研文化中更应该注入新科技的元素,但目前由于教研队伍老龄化等问题的影响,教研文化和信息技术的融合还出现两层皮的现象,过重地运用信息技术与教研文化产品进行融合,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产品资源的手段和方式相对落后,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优质教研文化产品的应用与推广。

3 新时代优秀教研文化建设的建议

教研文化形成需要时间的积淀,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内化、升华。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研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具有本学科特点的教研文化,是教研工作者智慧的结晶和体现。针对以上问题,就如何建设和加强优秀的教研文化提出以下建议。

3.1 精准定位,澄清教研员的职业价值

随着时代的变迁、改革进程的推进,教研员这一角色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时代使命。教研员作为研修共同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职业角色充分理解,这是做好教研工作的前提,也是形成优秀教研文化的前提。《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 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教研机构在推进区域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诊断与改进、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培育推广优秀教学成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省级教研机构要加强对教研工作的统筹指导,市、县级教研机构要重心下移,深入学校、课堂、教师、学生之中,紧密联系教育教学一线开展实际研究,指导学校和教师加强校本教研。面对新时期的职责要求,教研员要在职业角色认知上迅速调整。从文化含义的三个视角,精准定位,不断澄清职业价值,做好引领者,做好传播者,做好促进者;及时总结教研过程中优秀的经验,去凝结教研智慧,不断积淀有丰富内涵的教研文化[2]。

教研员的教学研究、指导职能必须面向教师、学生、家庭和经济社会等广阔的社会公共空间,同时还要扩大服务内容,提供课程开发研究、教育科研、教师专业成长指导、服务经济社会等全面的教育公共服务。教研员必须将自己的职能实践与社会公共空间里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团体、学校等密切联系。教研员的专业生命力就在于通过教育教学服务育人,教研员的实践活动园地就在学校、社会等广阔的社会公共空间。教研员全面参与社会、公共服务于社会的职能愈来愈成为时代的呼唤。

3.2 开发优质的教研课程

教师面对的主体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成长发展中的人,教研员面对的主体对象是教师,教师也是处在人生不同成长和发展阶段中的人,正所谓 “活到老,学到老”,不仅在知识技能方面需要不断地学习,在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做更好的教师方面,更是需要不断学习和淬炼。教研员可根据教师的内在和外在需求,研发优质的教研课程,例如以教师职业成长为主的《教师职业生涯课程》、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的《研学课程》、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教育教学案例评析课程》,将课程打造成教研文化产品进行有效输出,利用大众传媒等方式,彰显教研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建立教研文化自信[3]。

3.3 创新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是教研文化的有力载体。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 的第八条提出了要创新教研工作方式。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教师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用区域教研、网络教研、综合教研、主题教研以及教学展示、现场指导、项目研究等多种方式,提升教研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创造力[4]。在文件中我们看出,国家对教研工作现状中的老、旧、沉的教研现状的改革力度和决心,因此教研人员只有在创新中才能找到更好的出路,才能“恪守”职业的尊严、教师的品格和道德修养,这些是教研文化的一部分。优势品格正向引导应融合在创新的教研活动之中,例如在学科教研活动中,组织教师参加学科赛课,是一种常见形式,在赛课的过程我们就可以创新教研方式,提升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和吸引力。根据教师队伍中所存在的典型品格问题,有意识地选择赛课主题,让赛课的主题能有利于参赛教师内在品格提升,例如面对教师不合群、自私自利的现象,可以在人文类学科中选择一些有利于矫正和调整教师的课题。教师备课是理解内化的过程,上课是强化提升的过程,让优秀的教研文化形成在润物无声之中[5]。

3.4 加强科学的管理

科学的管理是优秀教研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保障。我们各级部门要在落实教育部的文件上肯下功夫,真抓实干。针对标准,重新肃清教研队伍,为教育改革助力,为优质教研文化形成奠基。教研活动十分需要跟踪绩效的考核和科学的督导,考核和督导应该由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组成,提高工作力度,为教研员工作绩效建档。教研员队伍还需要引进竞争机制,教师有赛课,教研员也应该有业务能力的竞赛,从而促成教研员的工作积极状态,提升教研员的业务能力水平,为优秀教研文化的形成夯实基础[6]。

4 结语

综上所述,教研文化是教研工作一畦别样的风景。需要每一个教研工作者用汗水去解读其丰富的内涵,用实际行动去诠释工作中的密码。教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我们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教研员教研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做慧眼识珠的教研员
苦练内功强素质 务实求精促发展
教育从“心”开始——基于心理教研员的视角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谁远谁近?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