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全球化”视域下中国足球归化外籍球员的策略与思考

2022-12-07朱赛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6期
关键词:归化球员足球

朱赛

(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南通 221000)

前言

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而存在,体育全球化与经济、政治的全球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且不可分割的。也正是因为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使得先前象征着国家民族主义,坚实不可逾越的国籍制度也逐渐放开。在男足整体战绩不尽人意,圆梦卡塔尔却在亚洲区12强突围赛接连遭遇重创的背景下,通过合情合理合规的途径尽快提高技战术水平,能在亚冠、亚洲杯、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中力求突破,“归化”外籍球员在这种高涨的呼声下顺势而生,“归化球员”能否带来意向中的良性效应成为足球界热议的话题。

1、中国足球归化外籍球员的历程与现状

近年来,中国足协在提升国足战斗力方面经历了许多尝试,从知名外籍教练员团队引进、重视青少年足球基础训练、举办各类各级别联赛等。其中,也包括了对有关外籍球员“归化”问题的探讨。2015年3月,时任全国政协委员的万安培表示,走合乎我国特色制度且得到《国籍法》支持的“归化”之路,是中国足球短期内寻求突破的必由之路。王牧与陈佳裕等人,随之依据合乎法律规定的条件完成了入籍。事实上,这一阶段在港澳台地区完成“归化”的球员技术与国足水平相当,劳民伤财的“归化”意义并不大。中国足协相继对《关于港澳特区和台湾地区球员参加2018年职业联赛有关规定的通知》予以否定,正是说明了这一点。当年度12月份,中国足协主要负责人杜兆才予以了强有力的回应称:“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优化配置竞技体育人力资源、顺应“归化”的时代发展客观规律,中国足协将探索出符合国内实际的引人政策,以此弥补国足以及国内足球联赛的短板。根据足协的顶层设计,先后包括北京国安、上海申花等试点俱乐部首先进行了尝试。被归化的运动员家族中,父母辈或祖父母辈至少有一人隶属于中国国籍的华裔血统,这也符合我国《国籍法》的相关规定。所谓“万事开头难”的“归化”探索道路,在中国男足首开先河。尽管引人的试点首先在个别中超俱乐部开启,具有显著市场化属性,但由于国内“归化”之路尚处在摸石头过河的初期阶段,相关政策和制度不甚完善,商业化目的和手段易在这个时候有可乘之机,足协必要引导和管控对于后续良性有序发展至关重要。

截至日前,包括在2022年世预赛12强比赛中披挂上阵的艾克森、李可,以及艾克森昔日俱乐部的黄金搭档阿兰,费尔南多、阿洛伊西奥、布朗宁等多名外籍球员已顺利完成归化。其中艾克森与阿兰这一对黄金组合曾被称作亚洲区顶级的锋线组合,而且上述6名归化球员均已入选大名单。调查数据可以得出,当前国足的归化对象以巴西籍球员居多,场上位置则以加强前场冲击力和得分能力的球员为主。

相信关注了中国男足预选赛的球迷一定不会忘记 “飞身堵枪眼”的阿洛伊西奥(洛国富)已过而立之年,场上的拼搏精神不输任何一位本土年轻球员,唯一的后防大将布朗宁(蒋光太)却在多场比赛中成为力保球门不失的“关键先生”,上演精彩门前救主,帮助国家队一次次化险为安。尽管最终的国家队战绩不尽如人意,但归化球员敢打敢拼的精神面貌的确值得称赞学习。虽然在“归化”的细节层面仍出现争论、投入与产出的不确定性等因素,但整体而言对于改善一直以来冠以“锋无力”的尴尬局面、提升目前国家队整体技战术水平,再度冲进世界杯决赛圈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2、中国足球归化外籍球员的策略与思考

2.1、民族主义与体育全球化发展共生共存

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以举国体制、独立自主发展为主,形成了有排外倾向的民族主义体育发展道路。除了民族主义受到冲击以外,在国际奥林匹克赛场上“为国出征”的政治意义也将被削弱。然而,从建设体育强国、提升优势项目的同时补齐项目短板方面考虑,积极融入社会化大环境是体育自身寻求更优发展的有利途径。“归化”外籍球员最大阻碍就在于民族主义与体育发展矛盾,这也使得“归化”道路注定曲折漫长。从我国竞技体育项目和高水平运动员整体协调发展角度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归化”外籍运动员和本国运动员“被归化”都是体育全球化发展趋势和潮流。

从本届冬奥会来看,中国代表团整体实力不俗,很大程度上跟归化华裔运动员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冰雪运动在我国起步较晚且运动人才相对紧缺,无论是追求项目普及推广还是短期内运动成绩的提高,归化之路都是规则制度许可范围内的捷径。男女冰球项目或成绩突飞猛进、或实现从无到有,在共计48名运动员当中,归化球员数量高达28人,他们在场上奋勇拼搏的精神实在鼓舞人心。另外,国人印象最深刻的当属“青蛙公主”谷爱凌,竞技场上用2金1银的优异成绩大放异彩的同时,操持一口相对标准的中国话更是拉近了与国人之间心与心的距离。整体而言,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优化配置人力资源、顺应时代发展客观规律,全球范围内各项目的优秀运动员通过赛事转会市场、“归化”渠道实现人才流动。“归化”外籍球员作为我国积极融入体育全球化的必然产物。

2.2、健全“引人”管理机制,完善“留人”政策制度

所谓“万事开头难”的“归化”探索先期在个别中超俱乐部开启,具有显著市场化属性,但由于国内“归化”之路尚处在摸石头过河的初期阶段,相关政策和制度不甚完善,商业化目的和手段容易在这个时候有可乘之机,足协必要的引导和管控对于后续良性有序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中国足球协会入籍球员管理暂行规定》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该规定的部分内容具有前瞻性,例如,“归化”前期的材料审核与操作规定,中期的国学熏陶和文化学习,以及后期的因势利导。目前,对于运动员的引援和“归化”,主要结合当下提升整体技战术能力的刚需或俱乐部之间体育产业化层面的较量,对于国内联赛水平提升、国家队战斗力提高、国足的社会关注度的增强等意义重大。人力资源市场化较浓厚的背景下,规范化的“引人”管理机制不仅可以解决燃眉之急,对于后期的人力管控、良性有序发展提供保障。

一方面要通过协议、合同的官方形式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及违约处理,包括薪资待遇、转会费用、参赛场次和兜底条款。另外,以人才引进政策的完善,将“要我留”转变为“我要留”。除了完善直接经济收入的薪资等次制度外,对有突出贡献的“关键先生”激励政策,家庭成员的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民生问题也要有相应体现。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伤病和竞技状态等共同影响下的“竞技黄金期”或长或短,退役安置和保障工作也是许多“归化”运动员关注的重点。因此,在完善国内运动员退役保障机制的基础上,兼顾外籍运动员的心理诉求和民俗文化特点。让他们身在中国、心在中国,切实融入到国足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来。

2.3、平衡归化球员和本土球员的关系,构建合理足球人才梯队

当前的球员“归化”,以破解长期以来“锋无力”的历史难题,寻求在进攻线上能够有所突破,外籍引援大都是28岁左右、已过当打之年的前场队员,至于实施“归化”以后,国足亟待解决的难题破解成效则无从知晓,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都是需要提前筹划并作出回答的问题。诚然,通过“归化”优秀外籍球员,进攻线上困境或将有所改善,但足球是同场竞技型的运动,需要团队之间的通力协作,加强进攻的同时后场的稳固防守及中场的前后呼应也是关键要素。纵观国足的许多大赛中,往往是体力分配、心理状态等多方因素造成的前紧后松状况,最后守不住胜利果实或无奈接连丢球,将落后比分扩大崩盘的局面。因此,我们除了需要赛场上个别位置上打造“关键先生”以外,教练组的能力和战术素养也至关重要。场上阵型的选择、阵容的布置,以及特殊时间段临时战术的灵活调整等,对于改变场上局势、甚至左右比赛结果意义重大。此外,运动员选材机制、人才库的储备、各级梯队的构建以及老中青的传帮带作用,从长远角度来看都是制胜因素。

国内足球领域的改革发展,除了受各级主管部门支持、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社会认同度提升、足球从业人员的自身努力几方面影响以外,运动项目自身的氛围打造、足球产业市场投入等等,共同制约了国足的更好更快发展。虽然当前国足的“归化”道路日趋成熟,至少从近一段时间以来冲击国际大赛的战绩来看并不理想,尤其是大年初一惨败越南比赛,一定程度上呈现成绩下滑趋势。“师夷长技以制夷”,唯有提升本土球员技战术水平才是根本。包括足协在内的多部门,也为“归化”的平衡与发展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既需要充分发挥外籍球员的多方面优势,又不能产生绝对的依赖性。健全青训工作的保障工作,为青训的好苗子提供更高的平台、打造更多元化的成才机制,适时到国家队各级梯队参与磨合,平衡球员的位置结构同时兼顾年龄结构,避免出现“青黄不接”的窘况。

3、结语

“归化”现象在某些竞技体育大国屡见不鲜,既是战略性人力资源投资又刺激了本国体育产业发展,且对于弥补一国的“短板”竞技体育项目或已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实现了“归化”的运动员自身,也可以通过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最大程度实现自我发展和人生追求的双丰收。与此同时,需明确“归化”运动员顺应了体育人才全球化流动的趋势,在融入这一国际化浪潮同时应遵循并适时变通国内现行法律,健全“引人”管理机制、完善“留人”政策制度,提高青训工作的成材率、注重不同年龄段球员的梯队建设、整合中西方文化交融影响下国脚间的协作关系,以期协同推动中国足球水平早日得到实质性提升。

猜你喜欢

归化球员足球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归化已成国际篮坛普遍现象
归化,切勿只盯着一时之需
我不只是球员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