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蚕桑科技文化研学旅行的实践与思考
——以湖南省蚕桑科技文化中心为例

2022-12-07刘昌文何小玲龙唐忠李一平

中国蚕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蚕桑研学科普

刘昌文 陈 璐 何小玲 张 英 龙唐忠 李一平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27)

研学旅行是近10年来出现的新名词,由我国古代游学、近代修学旅行逐步演变发展而来。研学旅行延续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1]。蚕桑科技文化是中华传统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涉及桑、蚕、茧、丝、文字、诗词歌赋等诸多领域,又涵盖种植业、养殖业、纺织工业、食品工业、生物医药、休闲旅游、文化产业等诸多产业和环节而备受研学旅行者的青睐。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在全国率先打造了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的省级蚕桑科技文化中心,并组建专业队伍,连续多年开展了蚕桑科技文化的研学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系统总结了湖南省蚕桑科技文化中心开展蚕桑科技文化研学实践的意义、主要成效与经验、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对策等,以期为我国蚕桑科技文化研学旅行实践活动提供借鉴与参考。

1 开展蚕桑科技文化研学旅行的意义

1.1 是传承发展中华蚕桑科技文化的需要

中国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是世界蚕桑的发源地,也是世界最大的茧丝绸生产大国,蚕桑茧丝产业一直是我国最具鲜明特色的产业,蚕桑科技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湖南省自古就是蚕桑繁盛的乐土,是蚕桑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取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前汉书·地理志》记载:“江夏郡辖十四县,首曰西陵,位于洞庭汉江一带。”由此可见,嫘祖是洞庭汉江一带人氏,为黄帝元妃后,教先民养蚕缫丝以制衣服,后人也尊称嫘祖为“先蚕”。1963年,湖南省衡东县霞流镇出土一尊桑蚕纹铜尊[2],高21.0 cm,口径15.5 cm,撇口上有蚕形纹饰,2条或3条为1组,栩栩如生,腹部主纹有4片图案化的桑叶,叶面内外均匀布满蠕动的幼蚕,经鉴定为春秋时期的产物。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仅49 g,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代表了西汉时期湖南省高度发达的养蚕、缫丝、织造工艺水平[3]。以桑蚕丝为主要原料的湘绣已传承2 000多年,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湖南的艺术名片之一。厚重的蚕桑文化需要传承与发展,开展蚕桑科技文化研学旅行,就是传承和弘扬蚕桑文化、宣传和普及蚕桑新科技、新产品、新模式的具体途径。

1.2 是中小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

2013年国务院颁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中首次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4]。《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基一〔2015〕4号)指出:要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和其他社会资源,结合研学旅行等活动组织学生学工学农[5]。2016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以下简称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自此研学旅行在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6]。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将劳动教育纳入了教育体系,并提出要创新劳动教育形式。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要求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为校外科普研学提供了新机遇[7]。

综观国家教育政策走向,蚕桑丝绸科技文化必将成为学生科普研学活动的重要载体。蚕是完全变态昆虫,蚕的一生历经蚕卵—孵化—幼虫—蜕皮—熟蚕—吐丝结茧—化蛹—成蛾—交尾—产卵,完成1个世代,代代相传,为人类提供精美的丝绸。以蚕喻人,可以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担当使命、热爱科学、奋发图强的精神。蚕桑文化研学旅行,让学生体验植桑养蚕、缫丝织布、蚕茧手工、制作蚕丝被、品尝蚕桑宴、采摘桑椹酿酒等,既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又能学以致用、培养技能,还能促进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促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3 是科研机构开展科普宣传与科研成果转化的需要

201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宣传工作的意见》,提出做好科技宣传工作[8]。2015年,中国科学院和科学技术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中国科学院科普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实施“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和“‘科学与中国’科学教育”计划[9]。2016年5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2017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技术部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普与创新文化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率超过10%、力争达到每60万人拥有一个科普场馆等目标[10]。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是我国著名的蚕桑科研机构。先后育成芙蓉×湘晖、洞·庭×碧·波和湘7920等一批标志性的蚕、桑品种,至今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又成功选育了锦绣1号、锦绣2号等抗性蚕品种和极具科普研学价值的湘彩黄1号、湘彩绿1号等天然彩色茧品种,研制开发了天然彩茧服饰、桑叶黑茶、桑叶猪肉、桑叶鸡蛋等多品类新产品,并建有含沔阳红、黑缟蚕、多星斑、龙角蚕、茶斑蚕等特种蚕在内400多个特色蚕品种的资源库和200多个桑树品种的资源圃,这一系列的科研成果需要进行宣传与推广,而通过在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建立科普场馆并长期稳定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就可以向市场宣传、推广蚕桑系列新品种、新产品和新技术,促进成果转化,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目的。

1.4 是蚕桑产业转型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蚕桑产业,围绕一棵树、一根丝,从种桑养蚕到烘茧缫丝,再到生产加工蚕丝被、真丝服装等家纺产品,虽然产业链条长,但产品研究和产业开发领域相对狭窄。随着高档化纤类替代产品的兴起,蚕丝类家纺产品的市场空间受到较大的冲击,而蚕丝面膜、缝纫手术线等生物医药材料,以及桑叶做畜禽饲料、桑叶茶,桑椹采摘和做桑椹酒、桑椹饮料,蚕桑作为中小学生科学探究的素材等方面的研究和产业化开发,为蚕桑产业的“立桑为业、多元化开发”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能。蚕桑产业的这一系列科研新产品通过科普研学活动的平台受到广大市场消费者的检验,反过来影响蚕桑产业和学科发展,并且可以产生引领性的作用和价值[11]。

2 开展蚕桑科技文化研学旅行的主要成效与经验

湖南省蚕桑科技文化中心是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于2016年开始建设、2018年在湖南省发改委立项建成的首家蚕桑科技文化研学实践和劳动基地,通过近6年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和经验。

2.1 主要成效

2.1.1 打造了国内首个高标准蚕桑科技文化研学旅行实践基地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利用自身的教学、科研成果优势和丰富的历史档案资料,把主办公楼闲置的4、5楼改造成了国内首家高标准专业化的“省级蚕桑科技文化中心”和“蚕桑乐园”,在拆迁场地上建起了“蚕宝宝梦工场”和“桑果果体验园”等互动体验场馆,场馆占地面积达11 630 m2;还在办公楼前坪树起湖南省首尊嫘祖雕像,在门厅挂起“一带一路”浮雕图,在办公楼后面修建大型汉白玉蚕桑历史文化墙;另外,在室内还有多媒体教室、环形投影播放厅、体感游戏区、4D摄影区、电子显微镜、蚕的幼虫模型、蚕的生命周期系列图片、现代蚕桑科研成果展柜、手摇式缫丝车、天然彩色蚕茧和各类蚕茧手工艺品等设施设备,把栽桑、采叶、喂蚕、做蚕茧艺术品、缫丝、纺线、织布、刺绣等全产业链各环节进行全面展示。通过人物雕塑、4D摄影和大量滚动播放图像等形式,从视觉和空间上立体展现了我国历史悠久的蚕桑丝绸文化和现代蚕桑科学;通过3D动画问答和蚕茧手工制作等环节,将知识科普和趣味互动完美结合,为中小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成果展示和素质拓展教育课程,成为集蚕桑产品收藏研究、科研成果展示、丝绸文化挖掘和蚕桑高效利用产品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展示馆和科普研学教育基地,受到社会各界好评。2018—2019年,先后获“湖南省蚕桑科普基地”“长沙市专业科普场馆”和“芙蓉区中小学生春秋游基地”授牌。

2.1.2 构建了适合中小学生的专业化蚕桑科技文化研学旅行课程体系 围绕“研”与“学”的目标,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年龄层次,研发了各种寓教于乐的蚕桑科技文化研学课程。主要包括:桑园趣味劳动体验课程,通过集体采摘桑叶,根据蚕宝宝的生长发育阶段来采集合适部位的桑叶,让学生学会辨别不同品种的桑树和不同成熟度的桑叶,以及认知桑叶的多种用途,培育团队协作精神;家蚕饲养劳动体验课程,主要是配合现行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以蚕为观察研究对象教学,通过学生亲自喂叶养蚕,让孩子们学会运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定量观察、采集数据、简单记录蚕体血液颜色与蚕丝颜色的对应关系等,用各种感官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特征,学会较长时间观察、记录生物生长与变化并进行描述,养成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并以不同方法获得普通彩茧和彩茧平板丝;蚕茧缫丝和手工体验课程,要求学生按照缫丝试验记录表,采用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自主研制的手摇缫丝车,并配备彩色蚕茧,完成缫丝的煮茧、索绪、手摇计数等全过程与计算丝长方法;彩茧平板丝用做绣底,缫丝得来的彩丝线为绣线,设计简易湘绣手工包,彩茧根据颜色不同,作为各种蚕茧手工花的原料,让学生制作色彩斑斓的蚕茧工艺品,以提升学生的快速学习、团队合作和动手实践能力;观看“爱的奉献——蚕宝宝的一生”科教片,以影像方式完整展示蚕的生命周期,并让学生根据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影像资料,参加养蚕知识过关检测,促进学生全面了解蚕宝宝的生长发育过程和特征,系统掌握养蚕方法,让学生坐得住、学得进、记得牢,以课内所学指导课外实践,以课外实践深化课内所学,不再局限于在封闭的课堂上学习知识,而是走进自然和社会,在实践中增长新知,在体验中健康成长。此外,还深入挖掘了溆浦蚕灯舞、花垣苗绣、桃源刺绣等湖南蚕桑文化,为湖南蚕桑科技文化研学旅行增添了鲜活、真实、直观的研学体验素材。

2.1.3 探索了多元化蚕桑科技文化研学旅行服务模式 经过多年探索,逐步形成了4种蚕桑科技文化研学旅行服务模式:一是散客自发来馆参观的服务模式。通过线上公众号、新闻媒体和桑果节宣传,部分学生家长自发或者通过旅行机构与蚕桑科技文化中心联系、预约,确定好时间后进行小规模接待、参观和体验,这种模式由于来客人数少,而且来自不同地域和单位,接待成本较高,服务质量难保障。二是由教育局或学校统一组织来馆参观的服务模式。如澧县教育局2019—2021年连续3年牵头举办“澧县中小学生蚕桑文化研学实践活动”,每年有20多所小学3 000多名小学生参加活动,同学们通过该活动特别是后续二十多天的在家一边养蚕一边写观察日记,对蚕桑科技文化有了深刻的感悟。这种研学模式参加人数多,各方领导重视,质量有保障,研学效果好,影响力大,是今后蚕桑科技文化研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三是研学导师进校园讲公开课的服务模式。选取有代表性的学校如省级示范学校等,合作开展蚕桑文化进校园活动。先后开展了“蚕桑文化进校园”“大自然的公开课”“走进蚕海桑田 践行春蚕精神”系列科普宣传活动,根据《科学》课教学要求,结合蚕桑品种选育实践,课堂讲解时展示大量实拍的蚕桑图片和视频,把研究成果搬进课堂。同时,对表现优异的学生,选取到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实地参观和予以表彰奖励。四是线上研学的服务模式。开通“蚕博士”微信公众号,适时发布蚕桑科技文化信息,并开通平台预约,及时发布研学旅行活动信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与湖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短时间内录制出蚕桑文化视频课程,在芒果卫视播出,形成了“线上学习+线下配送+在家养蚕”的创新模式,开创了国内蚕桑科普线上教育的先河。此外,从2019年开始,每年举办1届“蚕桑科技文化产业大会和桑果采摘节”活动,展示溆浦蚕灯舞,结合湘绣、苗绣、桃源刺绣等特点,设置绣法体验课程,还申请“蚕博士”注册商标,传承湖南地方特色蚕桑文化。通过以上措施,共接待来馆或进校研学体验学生5万余人次,发挥了蚕桑在科普研学、文化传承方面的独特功能。

2.2 主要经验

2.2.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科研单位开展研学旅行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虽然理论上科研人员被认为是“科学传播的第一发球员”,做好科普原本应当是其职责之一。但在现实中广泛存在着科研人员不愿和不会搞科普的现象,很多人甚至认为,科研人员搞科普是“不务正业”,导致许多科研单位不重视科普工作。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对蚕桑科技文化的研学旅行工作高度重视,为蚕桑科普研学推广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一是领导到位,主要领导亲自抓科普,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和科普同等重要”的指示精神,从硬件设施的打造,到科普研学活动的策划和开展,均全程参与,亲自部署;二是投入到位,先后投入资金300多万元用于硬件设施建设,其他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科普项目经费全部用于科普工作,而且还从所级“创新课题”和“青年课题”计划中支持科普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蚕桑科技文化创新工作,先后开发出了彩茧科普蚕套装、手摇缫丝机以及龙角茶斑蚕、黑缟红、绿皮绿茧蚕等创新蚕品种;三是人员到位,从全所调配热爱科普事业又年富力强的同志专门负责蚕桑科普工作,并鼓励其他科研人员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兼职开展科普工作,目前已组建起20人的专、兼职蚕桑科技文化研学导师队伍;四是政策到位,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人社部规〔2017〕4号)”等文件精神,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在保障专兼职人员社保、工资、医疗、职称晋升等待遇的基础上,绩效工资分配向在科普岗位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倾斜。

2.2.2 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蚕桑研学旅行活动不同于学校生物、科学实践、第二课堂等课程,学校的学科课程主要是教师的系统讲授和示范操作,学生真正动手的机会少之又少,而蚕桑科技文化研学亲临自然与实境,融合了农业、生物、化学、物理等多学科,可以就地取材,实地操作。为此,我们大量采用互动体验项目开展研学旅行,根据研学目的和来访群体的年龄层次、参观时间段和季节性等情况,设置相应的互动体验项目,让青少年近距离地接触蚕桑、体验蚕桑。来参加研学实践的大多数是小学生,普遍存在安全意识淡漠、好动、情绪不稳定、自我防护意识较差等特征,为了确保安全,避免擦伤摔伤、磕磕碰碰的情况发生,我们把每次的接待方案细化、优化到每一个环节,责任落实到每一名工作人员,包括参观路线、引导实践,以及人数控制、食堂原材料采购、卫生安全等,都做到事前有预案,事中有督促,事后有评估,从而确保了研学旅行活动开展的效果和全程安全。

2.2.3 整合资源,开放办馆 蚕桑研学涉及多个部门。《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明确指出由发展改革和旅游部门负责实施本纲要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由旅行社提供场地联系、线路安排、出行安排、导游保险等服务[4]。2016年开始,教育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教材〔2017〕4号)文件,指出可由教育部门自主遴选研学旅行基地并由学校自行组织或委托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从而形成了当前湖南研学市场由文旅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主导,以教育部门为主的格局[5]。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审时度势,分别向省文化和旅游、教育等部门申报研学基地,力求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并与长沙明珠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新康辉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践行未来教育有限公司、湖南孩真友趣成长教育有限公司等合作,立足蚕桑研学基地特色,开发周末游、周边游、亲子游、文化体验一日游等旅游路线,补充蚕桑研学旅行,保障基地游客的充足和运营的稳定。

3 蚕桑研学旅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3.1 主要问题

3.1.1 财政经费投入不足,制约研学实践工作开展 目前,湖南省蚕桑科技文化中心运作资金大体包括3块: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调剂的科研资金、争取科普项目经费和自营收入,其中前2块占绝大部分,主要用于研学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研学活动、人员工资等投入,而对于展品展项的研制、研学资源包的研发等经费投入不足,导致研学基地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受到较大影响,而且现有的研学场馆设施也未完全建设到位,接待能力与来访人数规模尚不完全相适应。

3.1.2 对外联系不够紧密,合作研学机制尚未形成 湖南省蚕桑科技文化中心要发挥其科普展教功能,更好地服务于公众,需要尽可能地融入社会,充分整合和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从科学的角度跟随或超前反映时代的信息。因此,就必须把工作热情延伸到社会更多的相关部门,尽可能多地与学校、旅游企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和力量。但目前,湖南蚕桑科技研学旅行工作与外界特别是教育部门的联系还不够紧密,还未形成稳定的合作渠道,影响了科普研学活动的可持续开展。

3.1.3 科普专业人才缺乏,服务理念能力亟待提升 目前,湖南省蚕桑科技文化中心虽然建立有20人的专职和兼职研学导师队伍,其中专职人员8人,兼职人员12人,但仍然存在人手不够和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遇到人数较多的研学团队来所参观研学就显得疲于应付、捉襟见肘。亟需增加人手并开展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以不断提升蚕桑研学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1.4 研学品牌打造不力,品牌效益有待更好发挥 湖南省蚕桑科普研学工作虽有比较高档的科普场馆和品牌形象支撑,在省内外已产生较大的影响力,但仍然缺乏品牌感。已注册的“蚕博士”商标的品牌影响力还不强,缺乏专业团队的整体包装策划和持续发力宣传,造成受众无法对科普场馆内的科普活动有系统的认知,影响研学活动的可持续开展。

3.2 主要对策

3.2.1 进一步提高认识,优化蚕桑科技文化研学旅行的政策环境 蚕桑文化研学活动是典型的公益事业,蚕桑科研机构开展蚕桑科技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能为公众提供直接接触科研成果孕育场所的渠道,让公众更快更好地了解我国目前蚕桑丝绸领域的前沿研究,直观感受其科研成果产生的过程,理应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听取蚕桑丝绸企业、研学旅行专业服务机构等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充分调研市场需求,从蚕桑丝绸产业、旅游、教育等不同角度,出台具体针对操作层面的政策文件,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同时,吸引社会资源投入科普事业。

3.2.2 进一步整合资源,开发蚕桑科技文化研学旅行的系列产品 研学旅行的核心价值是创造性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12]。因此,研学基地的目标受众是广大青少年,研学基地应加强与中小学正规教育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使中小学校成为研学基地的“大用户”。结合中小学的科学课程,开发一系列互动性和趣味性强的科普活动,如实验探究、手工制作、桑椹采摘、拍照摄影、问卷填写等,在进行环节设计时应尽量以参与者为主,科普者为辅,将想要研学的主题融入活动环节中,让参与者自发地接受,从而实现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3.2.3 进一步加强培训,打造蚕桑科技文化研学旅行的专业团队 相关部门应优化完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投身科普事业。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科研机构和大学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出台并严格执行将科学传播的业绩作为科研人员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的依据等文件,以及设立科普基金、科普人才计划、科普成果奖励等办法,让愿意做科普的人能做、敢做、做成科普,让摇摆不定的人愿意尝试参加科普讲座、科普活动或成为兼职科普研学导师,让坚决不做科普的人改变对科普的看法。加紧构建科普队伍的培训体系,制定好培训规划,在课程标准化构建的前提下,加强学帮带,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形成较为稳定的蚕桑丝绸研学旅行导师队伍。

3.2.4 进一步加强宣传,提升蚕桑科技文化研学旅行的品牌影响 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品牌塑造非常重要。要设计和强化蚕桑文化研学的专属品牌,以“蚕博士”LOGO为核心,加强在宣传海报、官网活动公告、微信及微博活动、汇报PPT、活动器材、活动手册、活动宣传单、活动礼品等所有与活动相关地方的宣传,增强活动宣传系统感,并有意识地打造科普活动品牌形象代言人,帮助参与者建立起形象代言人与活动品牌的直接联系,借形象代言人让“蚕博士”品牌深入人心,让公众对于湖南省的蚕桑文化研学品牌有更系统的认识。

猜你喜欢

蚕桑研学科普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助推高县蚕桑高质量发展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化实践路径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科普达人养成记
研学之旅
科普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