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农机一线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探究
2022-12-07高修美袁家盈隋学娟李爱胜李晓
高修美 袁家盈 隋学娟 李爱胜 李晓
2021年是“乡村振兴”元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意味着乡村振兴大业正式拉开帷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国家配套的一系列的新政策下,抢抓新机遇,加强农机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引起了管理者们的广泛关注。农机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加强农机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对推动农机化工作顺利开展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调动农机一线人员的工作热情,在工作中发挥主导性、创造性作用,努力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农机行业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它是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农机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也就是对农机拥有的组织或个人、作业操作人员进行科学管理引导规划分配,强化人力、物力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的管理模式。
农机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对农机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管理人员应了解农机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加强农机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农机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加快农机化发展。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要了解农机从业人员的现状。现阶段,农机化水平在全国来说,和国外先进农机化水平有所差距,国内地区差异也比较大,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和贫困边远地区、平原地区和丘陵山区差别甚大。有的地方农机化水平只是一个起步的过程,不能全程机械化,更不用提“两全两高”了;农机大户、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成为先进农机的使用者、推行者,也逐步代替了传统的家庭农机作业;从单家单户农机作业到跨区作业,订单作业,土地转包作业,农产品运输、储存、初加工一条龙社会化服务,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目前农机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就是针对现有的农机大户、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组织开展指导管理。二是要提高一线农机人员的生活水平,强化他们对农机致富的信心和通过农机作业、研发改进达到改善生活的目的和实现理想目标的动力。目前,农机作业条件差,收入相对较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农作物价格低、投入大,人工价格高、油价较高、收益低,许多人不愿意从事农业劳动,更不愿意操作农机,对农机化工作没有信心。为更好地调动农机一线人员的积极性,必须加强对农机大户、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等农机一线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
二、农机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的重要性
(一)调动农机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性
农机从业人员在乡村振兴人才战略中占据的位置具有特殊性,应积极保障农机从业人员的有效运行,运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促进工作开展,提升管理的灵活性,保证农机一线从业人员能够在工作中脱颖而出,为当地农机化快速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提升农机化的工作效率
在农机化工作中,通过农机一线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提升农机从业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农机化快速发展,创造显著性成果。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培训、人才引进,引导支持农机一线人员进行农机的改进开发利用。简化科研成果转化程序,对农机发明专利申请进行简化与完善,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给予研发奖励和补助,从而为农机一线从业人员后续力量提供活力。
(三)加强农机一线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
加强农机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实现对农机一线农机从业人员的管控,促使农机人力资源管理与当前农机化要求相匹配,显现出农机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的优势。而加强农机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将这种优势进一步提升,保障农机化在乡村振兴下持续快速发展。
三、农机一线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方式不科学
农机一线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缺乏重视,导致农机一线从业人员主观能动性不高。工作管理模式不够科学,工作效率难以提升,影响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组织发展,也影响农机化快速发展。人才资源管理对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组织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组织管理人员往往缺少前瞻性,更没有合理规划,仅停留在单一农机作业上,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更是没有科学的管理和提升,对一些账目问题、机具维护管理问题等都是现用现抓,导致问题出现,影响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组织的有效运行。
(二)人力资源管理落后
随着现阶段农机化水平不断提升,关于农机一线从业人员人力管理的机制也跟随时代发生变化。从现阶段来看,工作过程中,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组织机制转变力度并不明显,依旧延续传统,管理混乱,必须建立适应实际农机化发展的农机一线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需要加强农机一线从业人员人力管理,表现在提高农机大局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加强纪律意识、安全意识。
(三)农机一线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落实
完善的制度能保证工作结合制度有效落实,并在工作中发挥出制度的效果。尽管当前农机一线从业人员不断改进工作模式,制定奖励机制,但是落实不到位,使得制度形同虚设。特别是一些刚起步的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组织,制度贴在墙上,说一套,做一套,缺乏有效监督落实,影响农机一线从业人员积极性,导致消极心态产生,对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组织的整体工作效率和安全作业造成影响。
四、完善农机一线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措施
(一)加强农机一线从业人员的荣辱感、使命感、责任感
在实际工作中,要强调农机一线从业人员对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组织的整体意识、主人翁意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管理重视程度,提升农机一线从业人员主观能动性,加快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组织发展,推进农机化快速发展。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对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组织发展的关键作用。提高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组织管理人员的发展意识,提升前瞻性、规划性,可通过表彰先进、颁发证书等方式认可一线农机人员的荣辱感、使命感、责任感。如组织参与农机土专家遴选、农机科研创新和参加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组织规划事项。
(二)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
建立完善考核奖励制度,应采取科学的方式,保证考核结果的准确性。保障考核的公平性,结合实际使考核工作更加完善。考核结果要及时公开公示,并按制度及时兑现,从而得到农机一线从业人员的认可,提升农机一线从业人员的积极性。考核结果要反映出农机一线从业人员学习科研创新成果、操作农机作业数据质量、机具维护管理与安全操作等多方面要素,确保完善真实。在完善农机一线从业人员管理机制的同时,结合从业人员的实际情况对考核结果作出全面的分析,确保人力管理机制在工作中发挥效果。如落实机具维护管理,汇总每天核实机具维护、查看随机工具,做到科学维护保养、机具状况良好,对安全作业无事故的记录,做出准确的考核,并予以奖励兑现,提高农机一线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要改善农机一线从业人员薪酬结构,完善保险与福利,为农机一线从业人员提供保险优惠项目,落实奖励等制度,充分发挥农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
(三)强化培训,做好“传帮带”
加强农机一线从业人员资源管理必须强化农机一线从业人员的学习培训。要为农机一线从业人员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满足农机一线从业人员的成就感。政府有关部门应为农机一线从业人员提供完善的相关政策技术咨询指导服务,通过服务帮助农机一线从业人员获取自身实践发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挖掘农机一线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并组织外出交流学习,开阔视野,提升知识广角,引进先进农机具和管理模式。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组织管理人员要通过与农机一线从业人员沟通获得重要信息,为工作开展提供帮助。要及时发现农机一线从业人员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其提供必要保障,确保正常作业。通过组织学习交流,引进人才,加强工作“传帮带”,为农机一线从业人员岗位储备高素质人才,推动农机化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为农机强国提供人才支撑。
(四)帮助做好农机组织、农机个人规划目标
农机合作社组织规划对农机合作社组织和农机一线从业人员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帮助农机组织做好规划,制定完善的计划,明确未来发展计划。让农机一线从业人员明确工作规划,朝着规划的目标奋力前行,实现农机组织和农机个人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