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阳还五汤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

2022-12-07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石菖蒲水蛭补阳

李 梦

金华市金东区第二人民医院 浙江 金华 321035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功效益气活血、逐瘀通络,是治疗中风之名方。笔者以此方加减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取效较好,择案介绍如下。

1 眩晕、郁证案

施某,男,69岁。2019年12月9日初诊。主诉:坠落伤后头晕3年,情绪低落、失眠1年。病史:患者3年前不慎高处坠落,头晕作胀,起坐时明显。1年前出现情绪低落、神疲乏力、自汗少寐。久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氟西汀片,效果不显。刻下:面白不华,舌胖大、色淡暗、舌下络脉黯紫、苔薄白,脉缓无力。动脉造影(CTA)提示:左侧椎动脉起始部闭塞。西医诊断:左侧椎动脉闭塞;颈椎骨折。中医诊断:眩晕;郁证。处方: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煅牡蛎各30g,当归、石菖蒲各12g,赤芍10g,地龙、桃仁、川芎、红花各6g,水蛭3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二诊:患者头晕、自汗减轻,胃纳略振,舌淡黯、苔薄白、舌下络脉淡紫,脉细弱。守前方,黄芪改为60g,加白术、熟地各15g,柴胡、香附、枳壳各12g。14剂。三诊,患者起坐无虞,头晕好转,精神日振,寐安,纳欠佳。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前方去水蛭、煅牡蛎,加广木香12g。继服14剂。其后药不断,以隔7日服1剂,继服6个月。

按:该患者高龄气衰,兼之伤久,气虚无力鼓动血运,血行不畅成瘀,气血上升受阻,清窍被蒙,形成气虚血瘀型眩晕。郁证,病位在脑,涉及肝脾。一诊,以补阳还五汤加味,虚实并治。配伍地龙、水蛭善行专攻,引药入络;石菖蒲祛痰开窍、安神定志;煅牡蛎收敛止汗。二诊,服药后有效而不显,遂将黄芪加量至60g,峻补气分,使机体阳气行尽全身经脉,使瘀去而新血生。方中活血通络之药用量小,寓“不在逐瘀以活血,重在补气以活血”之意。增白术健脾止汗,熟地养血,柴胡、香附、枳壳疏肝行气解郁。三诊:瘀消汗止,故去水蛭、煅牡蛎;因熟地粘腻碍胃,予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

2 眩晕、呆病案

王某,男,77岁。2017年7月20日初诊。主诉:头晕伴健忘2年,加重伴嗜睡1月。病史: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头晕、健忘,1月前症状加重,伴嗜睡乏力、迟钝懒言。既往有胃溃疡、胃间质瘤病史。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拜阿司匹林肠溶片、盐酸多奈哌齐片3周,无显效,遂未诊。刻下:面色㿠白无华,舌淡胖、舌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涩。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提示:右侧颈内动脉狭窄大于80%。西医诊断:颈内动脉狭窄;血管性痴呆;胃溃疡;胃间质瘤。予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60g,白术、茯苓各15g,当归12g,赤芍10g,桃仁、地龙、红花、川芎各6g。14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二诊:患者头晕减,面润泽,纳振。舌瘀点淡,脉细。前方增石菖蒲、人参片(另炖)各9g。14剂。三诊:头晕偶发、健忘减,乏力嗜睡好转。舌淡,脉细。前方增酸枣仁12g,远志10g。继服14剂。后继服三诊方药,隔7日服1剂,继服6个月。

按:近年研究表明,胃肠道菌群紊乱可导致大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增高,从而在血管性痴呆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1]。该患者胃溃疡10余年,素体脾虚,脾失健运,加之高龄气衰,气血生化乏源,气虚成瘀,血瘀脑络致清窍闭塞、元神失聪。补阳还五汤主要治疗脑血管类疾病,且有改善认知行为功能。一诊,以补阳还五汤为主方,加白术、茯苓益气健脾,使补气不致壅滞,祛瘀不伤正气。南宋医家陈言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指出“脾主意与思”,治疗健忘,增强记忆,心窍宜开,脾土宜静,调理脾土是重要环节[2]。二诊,增人参补心气,石菖蒲开心窍,两相协同,收强记之效。三诊:加远志温养心气、酸枣仁养血安神,增益智之效。

值得一提的是,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该案两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治愈后随访2~4年,均无病情反复。考虑与沿用补阳还五汤的独特服用方法相关,《医林改错》强调:“若服此方,愈后药不可断,或隔三五日吃一付,或七八日吃一付,不吃恐将来得气厥症。”

猜你喜欢

石菖蒲水蛭补阳
楚王自赐鹭鸶餐一一话说水蛭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石菖蒲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析
水蛭炮制前后质量分析
小“吸血鬼”水蛭
石菖蒲挥发油SFE-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石菖蒲生甘草护听力
萆薢、石菖蒲药 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最佳配伍比例的药效学研究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