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视人类学视域下的纪实短视频与中国文化传播

2022-12-07王群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1期
关键词:人类学纪实影视

王群壹

(青岛电影学院,山东青岛 266520)

1 理论背景

1.1 影视人类学

影视人类学(也被译为“视觉人类学”或“影像人类学”)作为人类学学科的一门分支,是运用动态影像(即影视手段)来记录和表达人类学的知识与理念,描述人类社会的文化变迁,也对浩瀚丰富的人类学视觉作品进行学理研究与文化阐释[1]。

该学科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随着影像技术的诞生,西方人类学家开始使用这一新技术进行田野调查[2]。可以说,影视人类学在西方社会已有百年历史。而影视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最早的记录是在1926年,瑞典探险家斯文·安德斯·赫定(Sven Anders Hedin,1865—1952) 率考察团深入中国西北地区进行考察,这是中国学者参与影视人类片拍摄最早的记录[3]。1985年,“国际影视人类学委员会” 主席加拿大学者埃森·巴列克西将“Visual Anthropology”(译为“影视人类学”)这一学科名称带到中国,此后影视人类学被当作是一门学科,而不仅是一种研究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影视人类学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2000年之后,欧洲的影视人类学研究已由过去对异文化的关注,逐渐转向对本土的现代人日常生活的关注[4]。在中国,影视人类学的聚焦点也发生了类似的转变,而且人类学与社会学在题材和方法论上更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重合,不过两者在研究样本范围和侧重点上还是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1.2 纪实短视频

该文所研究的纪实短视频不是指单纯记录事实的短视频,而是在坚持真实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建构的短视频。

综合学术界和行业内多名专家学者对于短视频、微纪录片、纪录短片、纪实短视频的界定,笔者将相关定义进行了整理与筛选,认为:纪实短视频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是新媒体短视频内容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艺术创作角度,它属于新媒体纪录片范畴,可以说是微纪录片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自觉演化,具有微纪录片的创作特点和艺术性,以非虚构为主要拍摄手段,取材选自社会与自然,时长一般不超过25min;从生产与传播角度,较微纪录片而言,体现出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平台化的特征,传播渠道以移动终端和互联网为主。

2 研究缘起

在西方,自2005年YouTube 的成立,短视频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国的短视频行业萌芽于2011年,伴随着全球互联网产业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短视频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态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11 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6%,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6.9 个小时,中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44 亿,占网民整体的93.4%;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88 亿,占网民整体的87.8%。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内容和方式,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和庞大的受众群体,短视频平台除了给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之外,也是正在被挖掘的学习和研究的场所,短视频本身携带的文化属性也逐渐凸显出来,尤以纪实短视频为代表。人类学家朱靖江认为,“在当代中国,以快手、抖音为代表的移动短视频社区日渐成为值得参与观察的人类学‘虚拟田野’。移动短视频中自发的主位影像表达、超越地域的社群认同感及基于社交互信而形成的多种商业模式,是这一新视觉文化体系的重要特征”[5]。关于人类学的“虚拟田野”,笔者认为无论是抖音、快手等移动短视频社区,还是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抑或者是B 站、二更、一条等网络视频平台,均是极具价值的人类学研究田野。

3 人类学视角下的文化与中国文化

互联网的发展推进了文化全球化,但是这一全球化的过程并非近50年来方才登场,从人类学家研究的视角来看,世界随着欧洲和北美国家近500年来的对外扩张已然展开,显露在世人面前,而“文化”也随之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如果说早期人类学家研究的文化还是某一与世隔绝的民族文化,如霍皮人文化或萨摩亚人文化,那今天研究的文化则是多元的、复杂的,兼具流动、包容、人为建构等特征。

美国人类文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路易斯·克鲁伯(A.L.Kroeber,1876—1960)和克莱德·克拉克洪(C.Kluckhohn,1905—1960) 通过收录和分析160 多种文化的定义之后提出:“文化由显性和隐性的行为模式组成,通过符号的运用获得和传播,构成人类群体的独特成就,包括在人工制品中的体现;文化的本质核心包括传统的(比如历史衍生和选择)观念,尤指价值观念;文化系统可以被认为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同时,文化系统又可以被认为是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

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英国文化学家雷蒙·威廉斯(Raymond Henry Williams,1921—1988)认为文化有4 种主要的含义:(1)大量的艺术性作品与知识性作品;(2)一个精神与智力发展的过程;(3)人们赖以生存的价值观、习俗、信仰以及象征实践;(4)一套完整的生活方式。

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戴维·索罗斯比(David Throsby,1939—)在《文化政策经济学》提道:“文化”一词的范畴从艺术和传统扩展到了对于文化一词在人类学或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解读,它被看作一种生活方式,或是社会群体中的人们共享的(或许也会有所争论的)经验与价值。

美国学者约翰·奥莫亨德罗(John Omohundro)在《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提道:“文化是一群人通过习得,对其所作所为和每件事物的意义共有的认识。”

西方人谈及文化更侧重的是对理性的思考,而中国人对于文化的理解与自身的文化传统息息相关,中国传统文化崇尚道德和家本位,注重人与社会的关系。正如,1918年欧战结束,政治家梁启超(1873—1929)在与友人赴欧洲观察战后局势之后,放弃了西学为归的思想,认为东西文化应互取其精华[6]。他认为:“东方的学问,以精神为出发点;西方的学问,以物质为出发点。”

1921年,现代新儒家代表梁漱溟(1893—1988)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谈到文化时的观点:所谓一家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总括起来,不外三方面:精神生活方面,如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社会生活方面,我们对于周围的人——家族、朋友、社会、国家、世界之间的生活方法;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种种享用,人类对于自然界求生存的各种。1949年,梁漱溟在其著作《中国文化要义》中再次对文化进行定义:他认为俗常以文字、文学、思想、学术、教育、出版等为文化是狭义的,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是极其实在的东西;他认为中国文化是中国人自己的文化,有别于外来文化,就是特指中国人素昔生活所依靠之一切。笔者认为,梁漱溟先生眼中的中国文化是一个整体,具有联系性、日常性和广泛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经史子集,而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它是由中国人创造,进而塑造、影响了中国人。

1950年,史学家钱穆(1895—1990)在台湾师范大学做“文化学大义”演讲时提出:“文化指的是时空凝合的某一大群的生活之各部门各方面的整一全体”,“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

1986年,当代文化史家庞朴(1928—2015)将文化分为3 个层面:“文化,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可以包括人的一切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所创造的事事物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所形成的心理和行为。它包含着物的部分、心物结合的部分和心的部分。”庞先生对于文化的定义突出了“人”的作用。文化由人创造,而人又受文化滋养。

关于文化的定义一直在不断完善与延伸,现代作家余秋雨(1946—)在《何谓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而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成果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余先生关于集体人格的观点来源于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的“集体潜意识”概念,荣格提出:“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不是歌德创作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作了歌德。”这里的“浮士德”不是一个具体的人名,代表的是德意志民族的集体人格,象征着德意志的文化。正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少年闰土等人物形象,具有着鲜明的“国民性”特点,汇聚成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的集体人格。亦如作家龙应台(1952—)所描述的:“文化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他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 他怎么从卖菜的小贩手里接过找来的零钱? ”。

从人类学角度来看中国人的群像特征,显然在人类文化中的传统服饰、饮食习俗、传统音乐等更引人注目,所以这些内容也常是被人们所谈论的文化方面,但这些族群标志只是文化中的一小部分,文化还包含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正如美国教育家洛厄 尔(Abbott Lawrence Lowell,1856—1943)对 于 文化的感受:“就像用手去抓空气,你抓不到,但它又无处不在。”总之,通过对文化概念进行梳理,我们可以看出文化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它关乎民族,属于人类。文化的人类学含义较为广泛,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显得有些模糊,但是却有其不可或缺的用处与意义。

4 纪实短视频在中国文化建构下的特征

影视人类学最根本的研究对象是与人相关的一切,成果是非虚构影像。近年来,我们的社会文化呈现出视觉化的趋向,视觉元素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文化创造、表达和传播的重要手段,而视觉文化正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认知与价值体系。与以往任何时代相比,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可以与影像有如此紧密的联系,仅仅通过手机便可轻而易举地成为影像的创作者、传播者和接收者。

4.1 多元文化景观

纪实短视频相对于传统纪录片来说创作相对自由,非常适合多元文化的表达,主流文化、传统文化、精英文化、边缘文化等都可以通过纪实短视频进行表述与传播。纪实短视频中所展现的多元文化景观不仅开阔了民众的文化视野,也促进了社会情感与价值观的交流与分享。

因中国文化本身极具包容性,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过程中,始终秉承“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文化交流模式。中国人的基本价值取向也可以用刻在孔庙大成殿前的“中和位育”来体现,“中和”的观念在文化上表现为文化的宽容和共享。正如我们所知,犹太民族宗教观念强烈、个性鲜明,然而他们到了中国后却不自觉地大为同化。因此,纪实短视频与中国文化的结合,无疑将促进中国文化在本土的传承与跨文化的传播。

4.2 后现代文化

文化由人创造,人依赖世代积累传承下来的文化生活,人生命有限,然文化可亘古常存且在不断更新中永葆青春,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因此,无论是文化还是文化的传播形式都在不断地变化中。

社会学奠基人埃米尔·涂尔干(Émile Durkheim,1858—1917)认为“未来没有主题”。未来的世界发展太快,不断刷新着人们的认知,我们所处的时代被冠名为信息时代、科技时代、大数据时代等,总之这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社会形态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文化。技术的发展让社会的变迁更迭太快,在中国,现代化社会尚未最终定型,“后现代主义”的说法已经渗透到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进而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后现代文化具有“雅俗共赏、消费性、视觉化、类型化”等特征,且与大众传媒紧密联系。自短视频兴起之后,后现代文化的特征通过短视频得到了更为极致的凸显,体现出“去中心化、去宏观化、摒弃叙事传统、去距离化、多元化”等特征。

4.3 文化创造与公众表达

“影像文本”并非是“文字文本”的简单代替,相比“文字”而言“影像”在文化的创造、表达和传播方面更具灵活性、直观性、通识性、娱乐性、商业性和包容性等特征。

结合当下中国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与学习习惯,将纪实短视频与文化进行建构,通过视听载体进行文化输出与价值观的传递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一方面,我们需要明白:文化不同于文明,它包罗万象,既有阳春白雪,高居庙堂之上,也有市井炊烟,存在于生活烟火之中。另一方面,既然文化就在我们的日常烟火中,而短视频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那么将其注入更多的文化内容来进行正确的民众引导,则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5 总结与展望

纪实短视频与书籍、电影等其他文化传播媒介一样,是人们了解他者的一种方式,是沉思的工具。在观察与思考影视人类学视角下的纪实短视频与中国文化的建构会产生哪些效果之前,我们要知道文化不仅需要记录,也需要传播,在保证客观真实的基础上要具有可观性,这就要求一部好的纪实影片一定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效结合。因此,在当前泛娱乐、泛文化的社会背景下,纪实短视频作为文化的载体,要实现文化广泛而有效的传播,就要求其在保证真实感的同时,要体现出艺术性和故事性。

以“二更”“一条”纪实短视频为例,这两个新媒体短视频内容生产平台制作了大量的人物类纪实短视频,特别是都市类人物短视频。“二更”更多的是将视角聚焦到民生现状与社会热点问题,如《更城市》《最后一班地铁站》《新留守青年》 等系列短视频;相对而言,“一条”则聚焦的更多是中产阶级,如《一条艺术馆》《一条写故事》等系列短视频。这些纪实短视频犹如一面面镜子,照出了中国人精神深处的意志与迷茫,通过研究这些视频影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当下中国人怀揣怎样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们在生活上存在着哪些相似的裂痕(即文化失调),如何面对或者解决生活中的困境,笔者认为这些现状、困境与思考通过以视频的形式,较为直观地展示给世人,能够让人们有所启发、收获,在生活上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

与此同时,身处视听时代,相比纸媒,公众更倾向于浏览获取信息更为便捷的视听作品,而中国民间纪实短视频(如“二更”“一条”、李子柒短视频等)在海外Youtube、Meta(即Facebook)等社交平台上的传播,是海外人士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中国人类学家费孝通教授(1910—2005)提出的“文化自觉”理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指的就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每个民族应该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明其来历、形成过程、特色与发展趋势,这样才能促成世界文化多元共存、取长补短。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学者,首先,应该对自己的文化有一定的认识,才能助力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其次,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责无旁贷,在新媒体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应注重技术与文化的结合,将专业与行业对接,加强校企合作与产学研融合,为新媒体行业输送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在影视行业中起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专业技术引领的作用。

猜你喜欢

人类学纪实影视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逸入”与“生成”——音乐人类学表演研究的“交互”路径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对中国影视独特的爱
2015年省政协工作纪实
影视
混乱实验室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