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里县农业社会化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2-12-07高武侠

农技服务 2022年8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社会化农户

高武侠,罗 秀

(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农村经营服务站,贵州 龙里 551200)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指贯穿农业生产作业链条,直接完成或协助完成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作业的社会化服务。2021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农经发(2021)2 号]文件,指出迫切需要加快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进一步引领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1]。龙里县作为贵州省2021年度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试点县,成功探索出“保、造、助、促、抓”五字诀创新推进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模式。“贵州三农”栏目聚焦龙里县刺梨社会化服务进行过专题报道,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主体经营收益低[2]、服务能力弱、监管难度大等。为龙里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通过对龙里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调研,分析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1 龙里县农业社会化服务现状

1.1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2021年,龙里县作为贵州省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试点县,紧紧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功能定位,坚持公益性服务和社会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性服务和综合性服务相协调,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行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以合作社为主,农业企业和家庭农场为辅助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建成,现有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点2个,服务主体24家,从业人员624人,拥有拖拉机、收割机、旋耕机、植保无人机等大中小型农机具684台件(套),建设育苗及农机具库棚12 860 m2,托管服务涉及水稻、油菜、蔬菜及刺梨等主导优势产业,实现耕、种、防、收、售各环节全覆盖,已成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机制。

1.2 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快速扩大

近年来,龙里县通过项目驱动,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逐步扩大,从2020年的666.67 hm2扩大到2021年的2 806.67 hm2,服务农户从2020年的1 986 户扩大到2021年的6 148户,服务主体从2020年的5家增加到2021年的24 家,服务主体大中小农机具保有量从2020年的378 台(套)增加到2021年的684台(套),服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1.3 农业社会化服务监督体系基本建成

在服务主体开展服务过程中,县镇两级对服务主体服务质量开展动态巡查,并明确专人受理服务对象投诉,对服务主体服务进度和质量进行监督,同时充分发挥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的项目管理功能,对主体服务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形成“县镇监管、群众监督、平台跟踪”的三位一体监督管理体系,切实维护了服务主体及对象双方的合法权益。

1.4 农户农业生产托管意愿逐步提高

服务主体通过为农户提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农户干不了、干了不划算”的难题,降低了小农户农业生产种植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户收入,农户购买生产服务意愿不断加强。初步统计,2021年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户平均生产成本减少94 元/667m2,户均增收600元,托管农户满意度达99.56%。

2 龙里县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一是部分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对自身发展定位不明晰,技术力量较薄弱,不能满足农户对当前社会化服务的需要,自身发展也存在诸多困难,对农户带动能力不足[3]。二是现有服务主体在产前、产中提供服务较多,而产后服务较薄弱,服务意识淡薄。如在2021年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中,仅有辣椒和刺梨托管服务涉及到产后的销售服务。

2.2 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小

据统计,龙里县2021年农业生产托管面积2 806.67 hm2,平均每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服务面积116.93 hm2,占村均承包耕地面积的30.42%。由此可见,当前服务主体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业务范围还较小且辐射能力较弱,促进小农户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作用尚不明显,把小农户引入特色现代农业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2.3 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经营收益少

在政府主导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中,服务价格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服务主体提供大量的公益性服务,增加了服务成本,减少了经营收益。如龙里县茶香有机刺梨专业合作社2021年按照400 元/667m2的项目服务指导价开展刺梨采摘和销售托管服务,采摘人工成本300 元/667m2,运输销售成本80元/667m2,利润仅有20元/667m2。

2.4 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

受地形地貌、土地破碎的影响,龙里县集中连片适合大型机械连续作业的耕地面积为3 233.33 hm2,其余耕地地块面积较小且平整度低,导致许多大型机械设备(如GPS播种机、大型深松机等)难以应用,组织连片实施较困难[4],直接导致服务作业成本增加,农户购买服务经济压力大,进一步削弱了服务主体服务能力。2021年全县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仅45.3%,与全国平均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2.5 农业社会化服务监管难度大

农业社会化服务监管主要存在3个问题:1)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是一个生产过程服务。通过痕迹管理,难以对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数量和质量进行精准监督和管理。2)服务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仅靠县镇巡查、农民监督,无法杜绝一些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开展服务过程中故意抬价或低价恶意竞争,侵害农民的利益。3)农业社会化服务缺少统一作业标准。仅采用调查问卷和电话抽查方式,难以对社会化服务组织作业质量进行监督评价。如2021年龙里县24 个社会化服务组织作业标准均是根据以前的作业标准自行制定的,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

3 龙里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对策

3.1 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环节和范围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整合各部门、各行业的涉农资金,重点培育扶持水稻、蔬菜、刺梨、茶叶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搭建从单一环节服务向综合性、全程性、一体化发展的服务平台[5],促进农业主导产业向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承接农业公益性服务,政府实行跟踪指导、限价收费、差额补贴,探索出一套符合实际的操作流程,实现农业产品、服务的双向有效流动和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服务,真正解决“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3.2 培育综合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

进一步整合生产资料供应、农业技术推广、产品购销等服务资源,重点培育一批服务功能全、组织能力强、运行管理规范的综合性服务组织,将各类专业性为农服务力量有序聚合在一起,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统筹开展订单种植、产销对接、质量追溯、信息交流、物流管理、品质评定等多功能、综合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动服务主体和服务对象形成紧密合作的利益共同体,建立服务对象与服务主体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

3.3 建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专业技术队伍

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技术咨询指导等服务,帮助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解决技术难题。强化典型引导和工作指导,把农业社会化服务纳入对各类主体的监管内容,对为农服务能力强、贡献大的主体优先给予扶持。鼓励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人员领办创办各类农业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为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持续充足的人才保障。

3.4 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监督管理

强化部门工作职能,切实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管理和指导,指导服务主体按照规范的服务流程和操作规程,分类建立服务台账和档案。加强对社会化服务主体履约情况的监管,将农户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对于群众普遍反映服务质量差、不按合同履约的服务主体及时取消服务资格。强化对服务主体监督检查,设立专门举报电话,随时接受群众举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社会化农户
建设门诊“老年友好型”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讨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建设服务体系 助力乡村振兴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