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2022-12-07杨碧波

武汉广播影视 2022年7期
关键词:表演者框架个体

杨碧波

1922年欧文·戈夫曼出生在加拿大的曼维尔,1937年,25岁的他从多伦多大学毕业,8年后又在芝加哥大学顺利获得了博士学位。从那以后,他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社会学教授一职。1981-1982年期间,他成为美国社会学协会第73任主席,而后他60岁之际开始前往各地进行实地调查,他在社会学上的造诣远不止于此。经过长期的观察,他写出了他的第一部重要的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作为加拿大社会学家、作家,象征互动论和符号互动论代表人物,从属于芝加哥学派(侧重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社会学、心理学领域)。与他一样作为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的还有杜威、库利、米德、帕克等。他将《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当作一份研究报告手册,通过列举大量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例子来详述、引证作者的一种社会学观点——“拟剧理论”,原理是舞台演出的艺术,引申出符号互动论的相关研究成果,认为我们都需要有一个装扮的空间。在本书中,戈夫曼从“印象管理”的角度出发,从人类在自然背景下的社会互动特征的研究角度切入,他声称这一研究角度与方法对于任何社会机构都适用。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写作背后的故事十分有趣。欧文·戈夫曼在对兰岛社区生活的观察中发现有一个例子,岛上一对佃农出身的已婚夫妇经营着一家观光旅社,前两年夫妻二人被迫搁置自己原先的生活观,在旅馆中提供全套的中产阶级的服务,讲究着中产阶级的生活仪式。但从第三年开始,夫妻俩对他们所呈现的表演已不是那么不情愿了,等没有客人的时候他们不再抱怨,也不再像下等人一样打扫卫生,他们雇佣了好几位钟点工,包括厨房的厨子、房间里外的保洁和观光区修剪草坪的工人,他们自身已经成为了中产阶级,在表演中已经成了戏中的角色,他们享受着顾客所赋予他们的自我满足感。后来,欧文·戈夫曼又在军队的新兵中发现了另一个例证。新兵最初为了避免受体罚遵守军规,后来为了不给他的部队丢脸,最后为了得到长官与战友的尊重和赞赏而遵守军队纪律,逐步被体制化,把自我代入到角色中,分不清前台和后台。在这些观察的基础上,《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诞生。

戈夫曼在该书中向我们传达的主要观点:整个社会好比是一个大剧院,每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场景下都有一个演员或观众的身份,在前台表演或在后台表现自我。在前台区域中,每个人都借助着生活中的各种道具,或真情或假意地按着组织群体的规章约束、社会伦理道德以及社会法则共同限定的脚本演绎着自己的责任,履行着自己的义务。而在后台区域内,大家释放自我,呈现出与前台截然不同的表现或反应。书中提到的以戏剧的视角看待生活,演员们如何表演,相互配合的剧组共同维持表演所建立情境的过程,以及演员的印象管理,或理想化或误导,都是很有意思的,也是很新颖独特的,下面介绍书中的几个重要理论。

1、拟剧理论

关于拟剧理论,书中解释了一系列人与人之间互动的过程与原理,戈夫曼认为戏剧表演指的是自我呈现的主体试图控制他人印象的自我呈现行为,并根据不同的情境对自身行为进行管理。拟剧理论是通过对诸多舞台概念的解释而构建的,形成了自我呈现主体的表演框架。这一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社会互动的行为研究,与自我呈现行为关系密切,自我呈现行为是表演者人为构建的自我表现,而拟剧理论将其中人为构思的部分具化为表演依据的台本,为个体的自我呈现行为提供了依据。

2、印象管理理论

戈夫曼认为印象管理的目的在于一定程度上控制观众的想法,使观众作出符合自身预期的反应。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关于印象管理的研究更为广泛,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认为印象管理指表演者为建立或维持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或身份,从而与他人进行互动沟通。书中提出了用于研究的期望——价值模型。书中将前人对印象管理的研究进行总结梳理,形成有理论意义的因子分析,最终他们认为印象管理这一概念包括动机与建构两方面过程或成分。在对该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提出印象管理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呈现出的角色特性和个人属性。在人际交往中,个体会包装和美化自身形象,并通过采取策略整饬自身行为,以达成印象管理者预期的形象,并指出印象管理是个体传递个人形象的行为,它依托于特定的情境定义之中。戈夫曼在书中表示该理论是个体被认可和接受的方法论,在社会互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自我监控理论

自我监控是自我呈现研究的重要概念。如果说印象管理体现的是表演者外在呈现的策略,自我监控则体现的是个体内在本质的差异,是个体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总体把控,通过调整自身行为,达到预期目的的自我呈现。

自我监控理论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书中认为表演者在进行自我呈现过程中产生的自身表情、行为等方面的差异是由自我监控差异形成的,不同的人会根据不同的情境线索或内心情感来调控自我呈现行为。

戈夫曼认为人们为了促使他人可以对自己产生良好的评价,总是在某些更契合自己形象的社会情境中展现自己。这也就意味着,人们需要通过控制自己的外表,以及确定扮演的风格来给他人留下印象。这便是人们为获得社会效果而使用的策略。正如戈夫曼在书中所提到的,人们在宴请客人的时候总是端出精品菜肴,或者展现出更好的自己,以达到让人联想起世纪贵族宴会的目的。但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又过得极为俭朴,家庭表演者通过展现一种比他实际身份更高的等级地位迎合角色向上流动的趋势。在访谈过程中,多位被访者都表示他们会对自己在朋友圈中的角色形象实施巩固、确认以及管理行为,在发布内容时会对语言或者图片进行反复地精心修饰,使其符合个体塑造的一以贯之的角色形象。“朋友圈发出去只要0.1秒,但编辑文字可能得小半个小时。”“我不会随便发朋友圈的,我的高冷人设不能崩。”根据角色理论,认为个人所处的总体环境期望于他的行为,这些行为是被社会规范化了的,表现为希望他这样做、不希望他那样做。人们通常会按照他人的期望调整自己的行为并塑造自己,会在对他人态度的揣摩中不断调整自身所塑造的形象,采取种种自我约束的行为,对个体的角色形象进行管理。

社交媒体扩大了个人的社交边际,为用户提供了新的互动情境,为个体的角色尝试与转换提供了新的平台。社交媒体对传统媒介在内容生产、信息流动模式等方面的颠覆,及其在可用性、到达率、直接性等方面的优势特征,使用户拥有了在角色转换方面更大的自主权。“我在朋友圈有点像站军姿的感觉,就不由自主地端着,在微博就葛优躺了。”“我在朋友圈是老干部,在微博是键盘侠,就是怼。”人们在社交媒体重构的用户内容产出新秩序中,能够尝试不同的角色风格,塑造出新的角色形象,并通过在不同圈子中的角色转换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个体对社会声望、个人价值甚至是经济收益等方面的愿景。社交媒体为用户带来的尝试、转换不同角色的契机,使个体有机会探索自我的多种可能,发挥出自我的潜在价值。正如麦克卢汉所言,“为人类生活创造了新的经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式。

戏非戏,己非己。当人被拉进社交网络中去,不知戏为戏,亦不知己非己。社交媒体中的个体形象具有建构性、虚拟性、解放性,按照虚拟关系中的需求而构建出来的身份是一个不断转换、摸索、探视的弹性过程。人们可以自由转换身份和角色形象,在自我与角色、自我与虚拟之间进行自我的再造或再现,颠覆了传统中对身份的认同。在社交媒体中,个体形象的虚拟性特征显著。用户对其身份的塑造主要依靠主体的想象,再通过数字符号的形式加以呈现。虚拟的形象不受现实世界中行为规范与价值的束缚,言行不用承担“其他人在场”的压力,只以数字化的虚拟形式存在,事实上,明星的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恰恰是一种符号。所以,人设人设,他的本质不是人,而是设。

戈夫曼主要探讨的问题也正是当代社会很多明星和公众人物特别在意和关注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如何在互动的过程中,创造自身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

戈夫曼认为,任何社会设施都可以从印象控制的角度来进行有益的探索。这里包括特有的剧班与观众的概念,还有一种由礼仪与体面准则所统辖的表演风貌的假定。在这里,我们不难发现有后台区域与前台区域之分,前者为准备表演常规程序的地方,后者为呈现表演的地方。这些区域被加以控制,不能随便出入,之所以如此,是为了防止观众看到幕后,防止局外人涉足那些并非面对他们的表演。

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现存在一种表演框架。表演框架的作用是角色转换、理解与分析、沟通与交流。框架概念聚焦的是参与社会建构的主体认知,“人们藉由框架整合信息、了解事实,其形成与存在均无可避免。”框架的变动是灵活和脆弱的,在不同环境之中框架有着差异化的呈现方式,这里面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概念。

角色:一个极端是完全投入,另一个极端是完全未投入。

前台:包括舞台设置所给的表达性场景,也包括个人前台,身份标记下的行为举止、服装、身材外貌、种族特征。

戏剧实现:在互动过程中表达出他所希望传递的内容,引起他人的注意,甚至让他人有所感想。

理想化:理想化印象又叫片面印象,印象中的某些因素被忽视,有些因素被强化,理想化的过程带有迎合意味。

误传:表演者不等于角色,假扮前后身份地位变化巨大的时候,假扮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决定误传的概率,是为了自己或是集体利益影响观众心中对表演资格的信任,有时诚实的表演者也会误传。

受时代、环境、文化等原因的影响,每个经验主体的自身经历不尽相同,对框架的解读也存在着千差万别,所以不可能所有人都进入相同的框架。表演框架的形成依赖于对社会环境的理解,表演者受制于社会环境中的“道德”的规范,通过对环境的解读和分析形成自身的表演框架。例如,在19世纪的中国社会规训下,认为女子应该以家庭为主,操持家务、打理家庭、教育子女才是贤妻良母的规范。大多数女性在家中寻找自身立足之地,以家庭为天下,主要社交也集中于妇女之间、厅堂之下,对于社会时政、国家大事的接触相对较少。在这样一个社会规训下,大多数女性的一生便以此为目标,终其一生“表演”一位贤妻良母,无论“台前和幕后”,都因此而严格要求自己。

表演者通过对环境的理解形成对表演角色的要求,进而经过与表演角色的思想情感交流丰富其角色形象,这一系列形成框架的过程最终谱写成了舞台前的“剧本”。例如一位即将要扮演一名中年妇科主任的表演者,在其表演前要主动地去了解医生这一职业的相关信息,比如工作形象、工作内容、工作状态与氛围、医生的专业文化背景、社交圈层等等,甚至精准到年龄、性别、爱好、性格等各方面。一个优秀的表演者筹备表演角色时要细致到角色的方方面面,对于细节的把控是其敬业度和专业度的最佳体现。通过表演者对表演角色理解和交流,一份关于表演角色的特殊表演框架便应运而生,这便是表演者的“剧本”,表演者在表演前夕依据剧本练习角色表演,通过反复演练和角色交流,最终在“舞台”形成一个完美角色。框架是表演者对表演角色转换、理解、交流,同样也是观众对于舞台上行为内容的转换、理解、交流,框架是具体的也是抽象的,它是转换的集合、交流的中介、对话的平台,是主体与对象的衔接物,连接起主体的内部世界与外部时间。

在对社会的理解上,《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有十足的思考力量,它把注意力转移到了一个个具体的人上,转移到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从人与人之间最普通的对话、动作,在一颦一笑里洞察社会的秘密。

读完这本书,内心是有一些悲观的,在戈夫曼的书中对于中国社会的描述,“他们为了表现出孝敬而精心打扮,端庄得体也能表现出对他人的重视,也可以表达出尊敬的意思。因此,在父母面前,子女们很多不得体的动作只能小心翼翼地做或者不能做。 ”

他将中国传统的孝道也看作是子女针对父母所进行的一种表演,但对于我们而言,中国人心中所秉承的孝道并不是一种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的演出节目,而是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内化而成的民族品性,这就是我们所坚持的道德和美德,而无关乎个人形象的呈现。由此也可以窥见,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

读完这本书,内心是有产生怀疑的,在我们面对我们自己的时候,其实也是一种表演。我们会扮演我们想去成为的角色,并不断地自我鼓励,自我暗示,不断地激励自己去追寻或者创造生活的意义。在这这样的不断暗示下,我们会不断接近或者变成我们想要扮演的角色。所以在独自前行、自我怀疑的时候,我们选择相信自己的决定,并积极地进行自我暗示,这其实本质上就是一种对自己下意识的表演。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要在别人面前苦心经营的表演,更困难的是面对我们自己,坦然地与自我进行对话。尽管我们也曾动摇过、怀疑过和绝望过,然而等明天的太阳升起,我们又会再次重新拾起面具,面对别人,面对镜子里的自己。

猜你喜欢

表演者框架个体
有机框架材料的后合成交换
框架
声乐艺术实践中表演技巧的培养研究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手称扑克
我国在WYO框架下面对的贸易保护现状及应对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