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肺论治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2022-12-07宾新铭肖钰雯江家乔蒋宇龙陈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13期
关键词:宣肺肺脏肺气

宾新铭,肖钰雯,江家乔,蒋宇龙,陈炜

(1.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0 引言

VD是常见的痴呆类型之一,多发生于脑梗死或者脑出血等脑血管意外以后,发病患者年龄常较大,多不小于60岁,起病可以非常急,如一些发生的部位较多或者发生的部位较关键的脑梗死,也可以起病缓慢,如一些发生在小的脑血管的梗死,呈波动性进展,表现为认知功能发生很严重的下降,同时可以见到一些脑血管意外的症状或者体征。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每年1000人中约有5到7人患有此病, 而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更高,每100人中约有1到3个发病[1]。随着老年化加重, 老年期痴呆的第二大病因已逐渐被VD所取代,阿尔茨海默病仍排列第一[2]。其已给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及家庭带来了严重影响。现代医学治疗VD多以病因治疗为主,如降低血脂、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等,此外还会使用一些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但是所有的治疗方法都不能治愈VD,或改变疾病的发病机制。而中医治疗痴呆疗效较为显著,中医认为痴呆多因衰老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情志内伤、浊毒侵脑等所致,虚、痰、瘀是其主要发病机理,病变部位在脑,其发病与肝脏、脾脏、肾脏和心脏这四个脏腑功能障碍有关,临床多从脾肾亏虚或痰浊瘀阻论治,病性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多见。痴呆涉及上述的四各脏腑,而鲜少提及到肺脏,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唐农教授乃广西名中医,其结合古今文献,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认为中医五脏与VD均有密切联系,肺脏功能失调亦是VD的起病机制之一,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应忽视,从肺立论,提出从肺论治,以益肺宣肺与降浊为法,拟出益肺宣肺降浊方治疗VD,效果显著,为临床防治VD提供了新思路[3]。

1 从肺论治VD的理论基础

1.1 肺的生理机能和生理特性与VD的关系

1.1.1 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呼吸之气,由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维持,肺气宣发,机体内的污浊之气可以呼出体外,肺气肃降,自然界的清气可以吸入机体之内。肺气的宣发肃降运行有序,呼清降浊,从而保证了脑窍功能的正常工作。反之,肺脏虚损,失于宣降,清气不能内入,致气虚则脑窍失养;浊气不能外出,上阻清窍,故发为痴呆的症状。轻则情感淡漠,神志恍惚,记忆减退,重则健忘颠倒,认知损害。肺脏能主持人全身之气,人全身之气的生成过程和运行过程都被肺所主。在《素问》里有提到肺脏是气得根本,肺气足够,那么就可以养护五脏及脑窍,肺气足,帮助肾脏贮藏精气,帮助脾脏把精气布散到全身,帮助心脏运行血液,帮助肝脏疏泄,帮助脑清明通达。反之,五脏和脑窍失于濡养,相互影响,则可出现髓海不足,神机失用,发为痴呆。

1.1.2 肺主行水

《素问•经脉别论》称之为“通调水道”,具体来说就是指肺脏拥有调控人的一身津液的功能。肺脏功能正常,肺气宣发有度,把津液输送到人体的上面和外面,上至头窍,濡养脑髓;肺气肃降有节,将津液向下向内输送至其他脏腑,并且把五脏六腑的污浊之液往下输送,通过膀胱排出体外。反之,上不能养脑,髓海不足,下不能排浊,神机使用。

1.1.3 肺主治节

肺主治节,具体是指肺脏拥有调控呼吸的功能,还能调控人体一身的气、血、津、液,肺气充盛,功能调和,则呼吸顺畅,气、血、津、液运行规律正常;肺气衰损,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不畅,可致神明失养,痰瘀阻窍,影响脑的正常机能。

1.1.4 肺在志为悲忧

中医认为人的情志与人的身体健康有密切联系,合适的情志表达能使生活更加丰富精彩,但是过度的悲忧、喜乐或者发怒却是不好的影响,长此以往,人的身体就会出现各种病症。肺对应五志中的悲忧,因悲忧对人的影响区别不大,所以同属于肺志。当人长久过度的悲伤或忧虑,就会影响肺脏的正常功能,如《素问•举痛论》曰:“悲则气消”,损伤肺精、肺气,《灵枢•本神》又曰:“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所以人过度悲忧还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肺精、肺气不足,气血运行受阻,上行阻塞脑络,导致脑窍失养,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神志异常的症状。故从五志方面考虑,从肺论治VD是较为合理的。

1.2 肺和心肾二脏与VD的关系

1.2.1 肺与心的关系

肺主一身之气,心主一身之血。肺通过“百脉”与心相连,人体的一身之血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再运行全身,心气是行血的基本动力,而血液的运行有赖于肺气的推动,如《难经•一难》云:“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肺脏具有辅助心脏运行血液的机能,同时肺司呼吸机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心主血脉。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之相傅辅助心之君主,君臣有序,人的机体运行亦有序。而肺气虚衰或壅塞,不能辅心行血,那么就会导致心脏运行血液的机能失调,血液运行不流畅,阻塞血脉,特别是阻滞脑络,损伤脑窍可发为VD。

1.2.2 肺与肾的关系

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肾主水,为水脏。肺气肃降的机能正常,能往肾输送津液,并把五脏六腑的污浊之液往下输送,通过膀胱排出体外。肺脏和肾脏的机能共同正常协调运行,能调控人体全身的津液,然二者机能失调则津液代谢障碍,上阻与脑窍,则可致神机失用。肺主司呼吸,肾主纳气,呼吸由肺所主,需肾纳气机能协调。肺气肃降,吸入清气,肾气摄纳,将吸入的清气下纳与肾,维持呼吸深度,如《景岳全书•杂证谟》曰:“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在五行中,肺是肾的母亲,肺脏中阴液充足,可以向下输送到肾脏,可以是肾脏的阴液亦充足;肾阴、肾阳是诸阴诸阳之本,肾阴肾阳充盛,上滋于肺,能资助肺阴肺阳。由上可见肺肾与VD的关系密切。

1.3 肺和大肠相表里与VD的关系

肺与大肠相表里,《素问》里说大肠是“传导之官”,肺气的肃降机能正常,可以帮助大肠的传导机能,有利于人体的糟粕排出体外,而大肠的传导机能正常,人体的糟粕能正常排出,亦有利于肺脏肃降机能的正常运行[4]。反之,肺气壅塞,失于肃降,则腑气不通,肠燥便秘,人体的糟粕不能排出,停留在肠腑,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浊毒,浊毒向上就会损害脑窍。腑气不通亦影响肺之宣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VD的发病中,腑滞浊留证出现的频率在40%至60%[5]。由此可见肺与大肠的关系和VD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1.4 中医经典著作中关于肺与VD的关系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路,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血充盛能上行濡养脑窍。而《灵枢·天年》曰:“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言善误”即痴呆的表现,由于肺气不足,髓海失养所致。《素问•调经论》曰:“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气血乱需要肺的宣发与肃降来纠正,所以痴呆的“喜忘”等症可考虑从肺论治。

2 从肺论治VD的实验研究

吴林等通过实验研究发现[6],益肺宣肺降浊方可能通过上调脑组织海马CaMPK-Ⅱ、突触蛋白表达,改善大鼠学习能力和记忆功能。而黄立武等研究发现[7-8],调节海马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可能是益肺宣肺降浊方治疗VD大鼠的作用机制之一。次年,他再研究发现[9],益肺宣肺浊方可以抑制VD大鼠脑内一氧化氮合酶。除此之外,黄立武等还研究发现此方能抑制大鼠脑内血红素氧化酶,进而起到治疗VD的效果。王晋平等通过实验研究后表示[10-11],上述方可以减少VD大鼠的神经细胞凋亡,提高海马PKA、P-CREB、BDNF、synapsin Ⅰ蛋白表达水平,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影响cAMP/PKA-CREB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王清碧等研究亦发现[12],上述方可以抑制细胞的凋亡,特别是海马区域的神经细胞,他们还发现方此可以增加两种蛋白的表达,及p-CREB蛋白和CREB蛋白。胡跃强等研究发现[13],温肺降浊方具有提高VD大鼠学习能力和记忆能例的功效。从肺论治VD的具有科学性,需要进一步系统研究其作用机制。

3 从肺论治VD的临床观察

唐农等通过107例患者临床试验发现[14-17],益肺宣肺降浊法治疗V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患者脑内神经递质水平、降低患者血清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调节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的水平有关。王晋平等通过观察发现[18,19],益肺宣肺降浊胶囊具有治疗VD患者的功效,它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VD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黄彬森等研究发现[20,21],益肺宣肺降浊颗粒可降低高敏C 反应蛋白的水平,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李天威、黄晓丹等亦进行了相关临床观察研究[22,23],他们的结果与上述的研究结果相近,相互佐证,说明益肺宣肺降浊方治疗VD疗效确切。

4 总结与展望

VD是脑血管疾病后的一种大脑神经退行性病变,在中医“痴呆”范畴,临床表现以记忆和认知损害,伴精神行为症状为特征, 病机主要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髓海失充,神志失养;或痰瘀火毒内阻,脑气与脏气不相连接,神机失用[24],涉及心肝脾肺肾五脏,虽然临床上多以脾肾亏虚或痰浊瘀阻论治,但从肺论治不失为一种新的治疗思路。肺主气司呼吸,主行水,宣发而肃降,其生理机能和生理特性与VD的发生发展均有密切联系,肺脏功能正常,五脏调和,则髓海充足,脑窍清明,肺脏功能不正常,五脏失调,则神机失用,发为VD。且肺与心肾二脏、肺与大肠和VD发生发展亦有重要关系,可见从肺论治VD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越来越多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亦证实从肺论治VD的可行性。

然而从肺论治VD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中一大原则就是中医的辨证论治,既要辩清肺脏病变的虚实,是气虚、阴虚, 还是痰阻、血瘀、浊毒滞腑,还要辩明脏腑兼病的问题。VD发病往往涉及多个脏腑,如脾土虚,脾土不生肺金;肝木盛,肝木侮金, 肝阳上亢;心肾阳虚,肺失温煦,痰凝血瘀;等等,皆可发为VD。临证当分主次,或治肺为主,兼治它脏,或治它脏为主,兼治肺脏。

由于现代医学防治VD的局限性,探讨新的治疗方法有其必要性,进一步研究从肺论治VD有利于拓宽思路,为临床防治VD提供新的参考方法。

猜你喜欢

宣肺肺脏肺气
宣肺止咳合剂对LPS 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AQP1 蛋白表达及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
肺脏超声在新生儿肺不张 肺实变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人到中年补肺气
人到中年补肺气
调肺气先要通鼻窍
干细胞移植让肺再生
提壶揭盖法治疗闭经的探讨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肺不通可以早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