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措施分析
2022-12-07保雨,陈磊
保 雨,陈 磊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寻甸 655200)
0 引言
非洲猪瘟疫情在非洲暴发后迅速蔓延,给中国养猪业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量猪群感染后立即死亡,造成养猪困难的问题,对规模化猪场的影响是巨大的。各级相关部门在处理疫情时,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疫情的蔓延。但我国地域广阔,疫情防控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从规模化传统猪场改造、猪场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规模化养猪场在安全管理方面应采取的一系列防控措施,以提高养猪场非洲猪瘟的防控能力。
1 非洲猪瘟的危害性及流行特点
1.1 非洲猪瘟的危害性
非洲猪瘟(ASF)是一种急性、严重、高度接触型非洲猪流感,也被称为“东非猪瘟”。非洲猪瘟首先在肯尼亚发现,然后传播到非洲。此后,疫情迅速蔓延,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非洲猪瘟病毒只发生在猪身上,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和直接接触病猪、饲料、饮水、餐盘和房屋、各种分泌物和粪便。当疫情暴发时,死亡率可达到100%。
1.2 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
非洲猪瘟病毒(ASFV)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播快,同时还表现为内脏器官和呼吸系统紊乱等现象。非洲猪瘟的症状与猪瘟、高热病等相似,表现为高烧(40℃~42℃)、食欲减退、痉挛、昏迷、短时间内死亡;亚急性病表现为咳嗽、抑郁、食欲减退以及耳朵、腹部、鼻子发绀或有出血点;慢性病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咳嗽、气短等呼吸道症状,有的还会出现早产、流产等症状。
2 非洲猪瘟防控现状
2.1 复发风险高
目前非洲猪瘟流行有一定的下降趋势,但是由于其传播范围广泛,难以控制,这种传染病可能会反复出现,而且在某些地区会出现扩散。
2.2 防控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部分中小规模养猪场的卫生设施未做好,外来人员、车辆管理不到位,安全水平不高,从而导致生物安全防护的等级较低。尤其是部分散养户对非洲猪瘟的识别意识低,加上随意处置发病猪,导致疫情快速蔓延。
2.3 野猪疫情趋于长期化
我国山地面积大,野生动物分布较广,非洲猪瘟在多地的野猪群内传播流行,并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另外,由于没有有效的监控措施,使得野猪可能会成为一种“移动病毒库”,从而造成“野猪—家猪”的恶性循环,对生猪养殖构成持续威胁。
3 规模化传统猪场的基础设施改造
3.1 完善猪场的布局,建立物理屏障
改造猪舍的目的是在猪舍和外界环境之间建立物理屏障。猪圈是猪场的第一道防线。传统的养猪场应首先进行自检,并加以改进,因为现代生物安全制度要求养猪场必须有完整的物理围栏,并将其作为与外界有效隔离的屏障,这是改革传统猪场生物安全制度的第一步。
在规模养殖方面,一般需要在隔离区、居民区、管理区和生产区4个区域规划养殖场,并根据技术要求划分4个区域:优先考虑地势和风向。居住小区周围可设置隔离设施,养殖场与居住小区完全隔离,阻断传染源传播。建立养殖加工区、养猪场、生产车间、消毒车间等,并在隔离区上下设置隔离区,防止疫情蔓延,避免交叉感染,将生产区域周围的设施隔离2.5 m左右;确定隔离范围时,应优先考虑需要隔离室和其他专业设备的低排泄物处理区域。还应指出的是,隔离区应距离生产区域80 m以上。养猪场在进行内部调整时,要设置污物和清洁通道,避免交叉污染。
3.2 建立废弃物处理场
结合大型养猪场的生产条件,配套建设死猪处理场,并引进深埋焚烧、农田消化等垃圾处理设施;引入有利于废弃物资再利用的回收模式,建立废弃物处理厂,如有机肥料厂、小型污水处理厂、沼气处理厂等。规模化猪场在处理废弃物时,应始终坚持“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目标,运用现代科技减少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3.3 改善场区设施及环境条件
规模化传统猪场在改善场区设施及环境条件过程中,要优化位置布局,引入物理性的隔离设施,使生活、办公空间严格分开,改善生产车间及工人住房。工厂道路硬化,生产区道路和下水道分开修建。改善进口隔离猪舍和卫生设施,对隔热房经常清洗检查,并加强相关设备和设施的管理。饲料库房、饲养室要安装防鸟、防鼠设备。
4 非洲猪瘟防控措施
4.1 加强部门配合
农业部门依法做好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的防治、控制和消灭工作,严格控制非洲猪瘟。要严肃处理非洲猪瘟地区的生猪及其产品进口,加强跨界电子商务产品的检验检疫,掌控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相关的舆论动态,严格控制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提高对疫区的野猪及其产品进行监测。另外,在市场监督管理中要加强对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储存、处理等各个环节的监控。农业和资源部确保将必要的土地用于预防和控制设施(如净化中心)的建设;公共安全部门和执法部门应对违反疫病防治和畜产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4.2 加强猪场引种的管理
对猪场的引种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要确保进境生猪检验检疫合格后,才能进行引种,避免感染猪群进入规模化猪场后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对需要跨省跨区引种的种猪,要事先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请批准,引进种猪前,应请专家进行健康评估,以确保猪群的健康水平高于引进种猪;仔猪和种猪应严格按规定处理。
4.3 加强对猪群的监控
在动物疾病控制中最大的困难是延迟发现,而早期诊断是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正确控制措施的关键。除了生物安全措施,猪和环境也应该同时受到监控。要求工作人员每天仔细监控每头猪的状况,监控可以检查当前生物安全措施的实施效果,以尽早发现异常,并在养猪场进行早期干预。若发现猪出现精神异常、全身发红、发热、食欲下降、流产、死亡等症状,应立即采样送实验室检查。猪鼻子、猪口部样本可以用盛有正常盐的填塞棒采集,并放置在盛有正常盐的采样管内,立即送实验室检测。
4.4 加强对人员、物资和车辆的管理
在进行人员、物资、车辆管理时,要禁止人员跨区域流动。必要时,应根据防疫工作的具体要求进行消毒,必须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消毒和隔离。养猪场禁止人员、猪肉及制品、非货场人员携带的物品进入猪场,饲料、配料经消毒后即可使用,还要禁止外来人员进入猪舍,要进行隔离、消毒,有些地方的活动必须遵循单向、有限范围的原则。猪场人员放假回厂,必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人员必须至少隔离24 h,才能返回工作地点,所携带的物品在猪舍内要严格消毒;饲料员严格执行消毒、换衣制度和程序。始终坚持专车管理的基本原则,即不得在不同区域交叉使用车辆,对车辆定期消毒。为运输车辆制定标准的车辆清洗消毒制度和规范,进入的车辆必须用高效消毒剂消毒,对车辆进行清洗、消毒、干燥;清理车辆和食物车辆必须分开,并配有专用车辆运输生猪。
4.5 加强引种、饲料及环境控制
1)引种控制。应该采取的办法是自行繁殖。要科学引进,对进口猪的安全进行全面监控。进口野猪必须在隔离场所隔离30 d,通过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保非洲猪瘟阴性,并对进口野猪精液进行检测。
2)饲料控制。必须建立严格的饲料筛选、采购和质量管理制度;饲料数据必须符合安全标准,不含有害物质;饲料的喂养必须严格控制,以确保饮食合理;同时,也可加入功能性饲料添加剂,以提高猪的免疫力。严格控制饲料的加工,确保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化合物的温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如喷雾干燥器进气温度不低于220℃,排气温度不低于80℃;严格控制饲料的运输和储存,引进专用车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消毒。进料后,应存放于干燥通风处,并在指定地点消毒。
3)环境控制。要掌握猪场周边环境和养殖情况,对猪场及周边道路交通环境进行定期消毒,防止水污染,定期进行监测、检测和评价,采用酸化消毒,也可用自来水,做好灭蝇、灭蚊、灭鼠、灭鸟等工作。
4.6 严格落实隔离制度和消毒制度
严格限制外来人员、车辆、生猪产品,进口猪要经过非洲猪瘟检验检疫,严格消毒后进入隔离区隔离观察45 d,才能分批饲养健康猪。病猪要及时送到隔离间隔离,按照规定安全处理死猪,禁止饲养者进入室内,禁止混合饲料和防疫器材,防止交叉感染。另外,在落实消毒制度中,要必须准备足够的消毒药品,定期更换消毒药箱,制作场所人员、车辆、物品严格执行消毒制度。生猪放养后,整个畜舍或空房和饲养设备必须彻底清洁消毒。如果猪生病或突然死亡,必须对围栏进行消毒。
5 结语
只要做好防疫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就能防止非洲猪瘟和其他疾病的传入,确保养猪场的安全。非洲猪瘟病毒是非洲猪瘟的一个重要致病因子,传染源包括车辆、肉制品、饲料、空气和其他野生动物等。研究发现,规模养猪、软蜱叮咬、与感染猪或被感染猪饮水或饲料的直接接触等都有可能感染非洲猪瘟。非洲猪瘟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持久战。规模化养猪场要想防患于未然,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对养猪场的产品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防止非洲猪瘟进入猪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