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2022-12-07其美旦增
其美旦增
(阿里地区噶尔县狮泉河镇人民政府,西藏 噶尔 859400)
0 引言
目前断定胎衣不下的依据是:奶牛产后12 h内未将胎衣完全排出。引发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依据有关资料对胎衣不下原因做具体分析。
1 临床症状
奶牛产后可见部分胎衣脱垂于阴门之外,或者是胎衣全部留在子宫内。奶牛胎衣不下,胎衣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延长后,尤其是在夏季胎衣非常容易腐败分解,或者是因病菌侵蚀而产生感染,毒物被胎衣吸收并由此引发奶牛全身中毒现象,进而导致奶牛表现出精神沉郁、泌乳量下降、体温快速上升等。另外,也会导致奶牛不断弓腰努责,进而排出污红色腐臭恶露,在恶露中掺杂白色未腐烂的脉管,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奶牛的子宫内膜产生炎症,甚至导致奶牛产生败血症及乳房炎。
2 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
2.1 营养不均衡
调查研究发现,许多奶牛胎衣不下都与摄入的营养不充足、不均衡有关。奶牛在怀孕、生产期间身体消耗大,因此一定要为奶牛搭配好营养,让奶牛均衡摄入微量元素、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使奶牛有一个良好的体质,进而保证生产与下衣的顺利。但经调查发现许多奶牛在怀孕生产期间都存在营养不良、摄入营养不均等问题。维生素、矿物质等的缺失使奶牛子宫肌肉收缩无力,进而引起胎衣不下或乳热。另外经试验研究证实,VE、镁、钠等微量元素过高或过低也会影响奶牛胎衣不下率,是产后容易出现胎衣不下的情况。另外在营养摄入不足或营养不均衡的情况下奶牛的骨骼肌、乳头、瘤胃平滑肌等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2.2 饲料发霉
喂养的饲料关乎奶牛的身体健康也影响奶牛产后下衣率。调查发现当饲料搭配不合理或是饲料发生霉变,奶牛食用后身体就会出现一些状况。而在饲养过程中,饲料霉变是非常容易发生的。储藏饲料的环境空气不流通、饲料含水分过高、饲料保管不当均会导致饲料霉变,进而影响到奶牛身体状况,导致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概率增加。曾有报道指出,妊娠奶牛食用发霉青贮后,产后胎衣不下的概率能高达24.6%。所以一定要做好饲料的防霉变处理,饲养人员可将适量的霉菌吸附剂添加到饲料中以防饲料发生霉变,进而降低奶牛产后胎衣不下问题的发生概率。
2.3 运动少
研究发现,妊娠奶牛运动时间过短、运动量过少也会增加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概率。而如果在奶牛产前一个月就定期驱赶奶牛,增加奶牛运动量,奶牛的生产会更加顺利,胎衣下来的也会更加顺利。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尽可能给妊娠奶牛创造运动条件,通过适当运动促进奶牛血液循环畅通,子宫组织氧气增加,减少胎衣不下事件的发生。
2.4 应激引起
奶牛出现产后胎衣不下情况也与一些应激刺激有关。奶牛在分娩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应激干扰,如季节变化、温差变化等。这些冷热应激会影响奶牛身体状况,进而导致RFM发病率增加。有研究表明高温高湿会增加RFM发病率,且处于分娩过程中的奶牛对外部的应激干扰反应很大,即使一个细微的干扰都会导致分娩胎衣时胎衣排出速度减缓,甚至造成胎衣无法自然排出。若奶牛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受到外部应激干扰,那么子宫就会有力收缩,大量血液会在子宫收缩作用下从胎儿与母体胎盘中释放出来,绒毛与黏膜腺窝之间的作用力减小,胎衣顺利从母牛体内排出。但如果在分娩过程中受到应激刺激,那么奶牛子宫的收缩就会受到抑制,奶牛体内代谢紊乱,胎衣的排出会异常困难[1]。
2.5 助产不当
奶牛在完成分娩后,人工助产操作不当也是导致胎衣不下的一项重要因素。奶牛胎儿在子宫发育成熟时,奶牛母体与胎儿进行了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活动,奶牛子宫在一系列神经内分泌活动的刺激下,增强了对雌性激素、前列腺素以及催产素的敏感性,而奶牛子宫在CO和松弛素的作用下则可以抑制自身的收缩,同时有效调节子宫自身的收缩节律。调节机制的协作运行能够促使母牛发生产道和骨盆韧带松弛,奶牛子宫在分娩过程中产生了节律性的收缩。在分娩胎儿的过程中母体与成熟胎盘互相脱离,奶牛胎儿排出胎衣,如果在此过程中任一环节产生异变,比如奶牛分娩过程中的相关器官、组织及感受器未及时激活,这将会导致某些激素的分泌量不足,能量与氧气的供应也会受到明显阻碍,进而导致奶牛子宫收缩乏力,最终造成奶牛胎衣不下。
2.6 疾病
当奶牛患染上一些疾病时(胎盘发生病理变化),胎儿胎盘绒毛就无法顺利地从腺窝中脱落,胎衣无法顺利排出。奶牛在妊娠以及分娩期间胎盘发生病理变化的概率较大,并且疾病类型也比较多,如炎症、充血、水肿以及坏死等,这些胎盘病变会导致绒毛与腺窝之间的血液无法顺利排出。此外还有乳热症、子宫内膜炎以及酮病、霉菌感染等,这些疾病会引起胎盘发炎,胎盘发炎后结缔组织又会增生,最终导致胎儿胎盘与母体之间出现粘连,让胎衣无法顺利排出。
除上述原因外,年龄胎次、异常分娩也会导致胎衣不下。如奶牛年龄过大、胎次过多时,出现胎衣不下的概率就会增加。如果奶牛分娩时间过长,肌肉就会疲劳,子宫收缩会越来越无力,胎衣也就更不容易下。奶牛胎衣不下与胎儿体重也有关系。当胎儿体重在正常范围内时,奶牛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胎衣不下的概率就会较小,反之,奶牛胎衣不下问题的发生概率就会增加。如当胎儿体重过轻时(不足35 kg),母畜在生产时就会出现用力过轻过短的情况,这不利于胎衣的排出;当胎儿体重过大时,母畜会遇到用力持久过度的问题,最终造成子宫乏力胎衣无法顺利排出。
3 奶牛胎衣不下具体治疗方法
3.1 手术剥离
手术剥离是解决奶牛胎衣不下的一种有效措施。手术剥离法具有手术难度低、效果快等特点,所以应用比较广泛。手术剥离就是通过人力将母子胎盘强制分离,从而保护子宫内环境不受胎衣污染,让子宫内环境尽快得到净化,也让奶牛能尽快恢复。手术剥离法有优点但也有缺陷,如手术剥离过程中如果出现一点差错就会导致奶牛子宫受损或使奶牛子宫受到污染;若手术未将胎衣完全剥离,子宫将受到残留物的污染并出现子宫内膜炎。在临床治疗中,如果轻拉无法去除胎衣残留部分就不应再继续使用手术剥离法,以免奶牛子宫遭受到更多严重的伤害。
3.2 子宫局部治疗
如果奶牛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胎衣不下的问题,那么奶牛出现其他疾病的概率就会更大。如残留物会污染子宫引发子宫炎症等。所以当遇到胎衣不下问题时也可采用子宫局部治疗法。子宫局部治疗法简单来说就是给奶牛子宫内给药,适量给予防腐抑菌药与抗菌素,在治疗的同时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防止奶牛子宫出现炎症。目前最常用的子宫局部治疗法是子宫内灌注抗菌药。这种方法简单有效,可以较快地抑制住子宫内细菌,保护奶牛健康。向奶牛子宫灌注抗菌药时,四环素类药物是不错的选择,这类药物能对子宫内金属蛋白酶的活性产生一定的抑制分解作用,从而保障了子宫内部的清洁与健康。但需要注意的是,向奶牛子宫内灌注抗菌药物虽能起到清洁以及预防作用,但是却会对胎衣的正常排出产生影响。许多抗菌药只能浅层改善症状,不能提高繁殖性能。
3.3 全身治疗
全身治疗在某些情况下也比较适用。根据以往实践发现,有些胎衣不下的奶牛还会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对于有这种双重反映的奶牛,就需要全身使用抗菌素并进行输液,以快速缓解症状,解除母牛健康危机。全身治疗法具有子宫局部治疗法的功效,并且还能减少抗菌素的重复使用,所以也是一项比较科学可行的治疗技术。在给奶牛全身使用药物时,缩宫素与前列腺素是最常用到的药物。研究结果证明,给予待产奶牛适量的缩宫素或前列腺素,能够有效促进奶牛足弓收缩,尤其是在分娩后3 h就及时应用缩宫素能大大降低胎衣不下的发生概率,并有效提高母牛产后繁殖性能。
3.4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法在当前也有比较广泛的应用,相较于手术剥离等其他的治疗方法,中药治疗法虽然见效慢但却最安全,不会对奶牛子宫造成污染与伤害。中药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的主要思路是活血化淤,行气利水。给生产中母牛饮食适量的生化汤,能促进奶牛血液流通顺畅,获得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的效果。此外还有研究表明使用中药治疗奶牛还能有效提高奶牛的繁殖性能。
3.5 阴离子盐治疗
研究表明,体液酸碱度对RFM有重要影响,碱性环境下会破坏PTH的活性,使1,25-(OH)2D3合成受阻,并进一步让钙的重吸收受阻,最终降低奶牛对钙的有效调控。所以要想有效预防奶牛胎衣不下问题,就可给奶牛喂食适量的阴离子盐(将阴离子盐混合到饲料中)。母牛采食阴离子盐后,体液就会由碱性环境变为酸性环境,奶牛尿液中钙量会增加,血钙会降低,体内钙的调节机制会被启动,这样奶牛出现不下衣问题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3.6 激素治疗
在奶牛产后的24 h之内,对其肌肉实注射一次垂体后叶素100 IU,或者对奶牛注射一次15~20 mL的麦角新碱,也可以对奶牛注射8~10 mL的催产素,还可以在奶牛皮下注射乙烯雌酚或苯甲酸雌性二醇20 mg。以上这3种方法均可以在奶牛分娩完成之后单独使用,也可以将这几种方法联合进行使用,这样可以促使奶牛在产后保证其胎衣顺利脱出。
4 奶牛胎衣不下的预防办法
加强奶牛的饲料营养。为了促使奶牛的机体更加健康,保证奶牛全身张力大大增强,对奶牛的日粮供应需要更加均衡,因此这不仅需要充分注意精饲料和粗饲料的搭配比例,同时还要充分保证奶牛饲料的矿物质含量,维生素的供应也必不可少。
对奶牛临产之前的2~3周,在奶牛日料的供应中应该适当提高蛋白质的含量水平,同时降低钙的含量水平;在奶牛生产之前的7 d内,对年老体弱及有过胎衣不下病史的奶牛,应该对其肌肉注射1次VD3。对经产的母牛,不管母牛的体质是否强弱,应该在其生产完成之后立即补充钙、糖等物质,采取这样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奶牛在生产完成之后胎衣不下的发生。一般奶牛在完成生产之后应该立即对其注射25%的葡萄糖500 mL,同时还需要对奶牛注射含量为20%葡萄糖酸钙,并且将注射量控制在300~500 mL。
5 结语
奶牛胎衣不下危害巨大,出现胎衣不下问题后,奶牛的泌乳能力、繁殖性能都会大大降低,奶牛出现子宫蓄脓、子宫内膜炎等疾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奶牛发情、子宫复旧时间推迟,养殖人员的经济收益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在饲养奶牛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习、掌握奶牛胎衣不下原因,并对症下药,根据实际原因合理选用手术剥离、全身治疗、中药治疗等治疗方法实现对胎衣不下问题的有效预防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