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胜任力视角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研究

2022-12-07

文教资料 2022年15期
关键词:专业课育人思政

王 珏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

当前,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赋予高校的根本使命;具备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者有机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是新时期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新使命和新担当。那么,当前专业课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时普遍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又该如何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明确这些问题对于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效果,发挥好专业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至关重要。

一、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内涵

能力是指“能胜任某项工作或事务的主观条件”,教学能力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固定不变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老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锻炼成长起来的。”[1]教学能力呈现出动态性与发展性,是教师专业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完成角色职责、实现自身价值的必备条件。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将思政之盐润物无声地浸润在专业教学中,还是生硬地植入思政教学,关键在于任课教师是否具备胜任课程思政教学的能力。

胜任力(Competency)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ompetere”,其意为适任的、匹配的。1973年美国学者戴维·麦克莱兰(David C. McClelland)在学术界首次提出“胜任力”概念。他认为,胜任力是与工作或者绩效直接相关的能力、技能、特质、动机价值观等特征的集合,其体现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并与绩效紧密相关。[2]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和塞尼·M.斯潘塞博士(Lyle M. Spencer,Jr. ,Signe M. Spencer)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素质冰山模型”[3]。他们形象地把个体素质比喻为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其中知识和技能是属于显露在海面上的部分,一般指个体较容易被衡量和评估的基础素质要求。动机、驱动力、个性品质、态度等属于隐藏于海面下的素质,具有内隐性和独特性,是个体履行岗位职责绩效高低的关键因素。

学界关于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目前尚未有权威的定义,笔者暂且将其定义为:专业课教师为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顺利达成而从事教学活动所表现的一种心理特征与才能。它是新时期高校专业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个性特质、态度和价值观等。从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来讲,笔者认为可包括育人价值的认知能力、思政教学资源的挖掘能力、话语体系的转化能力、项目载体的创新能力及专业课教师的个性态度和内在动机等。

二、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现状

(一)同向育人价值的认知能力不足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所有学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全覆盖,构建起全员、全程、全方位协同的育人体系。近年来,高校普遍已经出台措施,促进广大专业课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建设成果也初见成效。但是仍有一部分教师抱有“职责有分工,术业有专攻。课程思政还是要以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为主,我作为专业课教师能做就做点,做不了,只要能把知识点教好,也就尽到职责了”这样的观点。根据教育部在2019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各校实际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学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军事课、心理健康教育等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一般占总学时的1/4[4],其余课程均为专业课或选修课。学生在校的绝大多数学习时间用于专业课。此外,广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场域还包括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第二、第三课堂,以及因互联网而延展的在线教学空间。在这些丰富的教育场域中,受高职院校内部运行机制模式的影响,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教学管理人员分别承担着各自的育人职责。因同向同行育人的教育理念尚未深入,专业课教师与其他高校育人主体主动沟通交流不够,信息整合分享不足,抓思政与搞专业“两张皮”的现象仍在一定层面存在,各类教师教育群体协同育人的整体合力被削弱,实际成效不够显著。专业课教师是否认同、践行课程思政的新理念,适应课程思政的新要求,是能否解决长期困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层次问题,构建学校育人新格局的关键。

(二)思政教学资源的挖掘能力不够

从各高职院校的实际建设情况来看,不少专业课教师在自觉且有针对性地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资源方面仍存在有心无力、力有不逮的情况。首先,专业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缺乏学深悟透、知行合一的底气和定力。其次,挖掘和提炼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际上是对专业课程的二次开发和提升。专业课教师,特别是行业企业引进的技术技能人才在知识储备、理论素养、教学教育技巧方面还有欠缺,缺乏专业课程二次深度开发能力。最后,目前思政教育资源存在挖掘不深、聚焦不准、提炼不精、个性不强的局面。一些思政教学资源较少的课程,往往出现以小充大、东拼西凑、生搬硬套、肤浅重复等现象,思政元素挖掘缺乏专业特色、课程特色、地域特色。

(三)有效话语体系的转化能力不强

“课程思政”是要在专业学习中“润物细无声”地实现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能力教育的价值统一。广大青年学生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着特有的身心发展特点。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已出现重简单植入、轻情感交融,重单向宣灌、轻双向互动,重形式迎合、轻价值引领等现实表现,即课程思政教学话语多以简单移植、显性教育为主,话语模式单一固化,对网络话语的吸收力度不够,不能有机地结合网络时代特征和生活话语气息,教学话语缺乏师生双向互动,没有引发学生在情感上的认同和思想上的触动。教师尚未通过显性的专业课程教学为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搭建有效的“桥梁”,在推动学生内在地将显性专业课程内容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融会贯通、学思悟践上缺乏有力抓手和载体,在落实真学、真信、真接受上还存在不少建设空间。

(四)开展课程思政的持久动力不足

当前,专业课教师已基本具有开展课程思政的思想意识和具体行动,但是明显还存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持久性不高的问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高职院校没有摆正教育评价“指挥棒”的位置,常常将论文、课题、获奖等作为考核、晋升的主要指标,而价值引领、育人成效等教育根本任务往往被列入软性指标,得不到重视和激励。一部分教师因自身课程思政建设素养不够,教学能力不足,学校培养、评价激励体系不健全,逐渐消磨了课程思政持久实践的热情,重回重科研、轻教学,重业绩成果、轻育人成效,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的老路。

三、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策略

(一)完善理念引导制度,入脑入心提升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学教师对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5]科学的教育理念是一个教师核心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日常教育教学行为起到至关重要的支配作用。[6]教师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崇高使命。[7]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认识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是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根本驱动力,也是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前提所在。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单元,是教师立德树人最直接、最主要的方式。每位专业课教师都应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自觉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拓宽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有机融合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育人价值目标,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坚守“主渠道”,筑牢“主阵地”,发挥课程思政“主力军”的作用。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高校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学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二是要持续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宣讲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完整且清晰地引导专业课教师认识到自身与思政课教师一同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教育广大教师严肃认真对待自己“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三是要利用教学比赛、案例评选、社会实践、品牌建设、评奖评优等一系列建设举措营造浓厚的课程思政建设氛围,从“阶段性推进”发展为“常态性实施”,不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育人的主动性和主体责任感。

(二)构建教师研修共同体,同向同行抓好精准培训

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实效与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专业能力水平等素质密切相关,是素质冰山模型中显性素质与隐性素质有机融合的结果。专业课教师在认识、理解、重构、融合具有思政元素的专业教学过程,也是其本身专业发展的过程。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8]

为解决好“教育者先受教育”的问题,高校首先要打破培训教育“一锅煮”的传统模式,应立足不同专业、不同对象、不同问题,通过专题培训、现场示范、体验式教学、沙龙研讨等多种模式创新培训载体,分层分类开展个性化、差异化培训,高质量推进课程思政能力建设校本培训。注重典型示范和榜样塑造,以点带面、以优促学。其次应打破思政学科和专业学科的界限,积极构建“专业课+思政课”教师育人研修共同体。从协同育人的共同价值愿景出发,由思政课教师补充、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专业课教师向思政课教师介绍、交流专业学科特色,双方在团体合作的互补互融中形成合力,不断提升挖掘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的广度和深度,持续优化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入教学的精度和效度,努力建构能够适应“课程思政”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和育人载体,使思想政治教育从“专人”转向“人人”,为所有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提供保障。

(三)实现话语体系转换,共情共鸣增强教学实效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信息化所造成的思想文化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化,以及西方各种错误思潮的多向度渗透,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挑战,消解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9]开展课程思政并非简单地融入思政元素,而是应坚持“方向上旗帜鲜明、方法上润物无声”,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与学生认知特点和价值需求相契合,与具体教学场景相适应,与教师自身教学风格相融合,努力达到如盐在水的教学境界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一方面依旧要把握专业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主线,深度发掘特色内容,积极运用体现微观叙事与生活气息的时代语言来诠释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保障学生获得精准的思想理论教育供给,激发大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内生动力和情感共鸣,使课程思政话语富有生气、更接地气,切实增强教学实效;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宽教育视野,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借助新兴传播载体的优势,以图片、视频、文字、声音等各种学生喜闻乐见、形象直观的语言符号来提升课程思政话语内容的亲和力,提升话语的“温度、信度、效度”。

(四)重构育人评价体系,践行见效落实激励机制

评价机制最早产生于工商管理领域,是对某一方案、行为的论证、测量与评估。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制度意识,善于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各项事业。”[10]为充分激发教师持久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动力,推动专业课程走向课程思政,我们必须破除“五唯”,扭转不科学的育人评价导向,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初心,建立健全教育评价激励机制,营造课程思政良好的制度环境。从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本身而言,笔者以为需要将教师的以德施教、以德立身和学生的认知提升、情感升华、价值观重塑等内容纳入其中,从教师教学的引导性、学生成长的发展性两个维度开展评价。教师教学引导性包括融合育人目标、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考评等观测点;学生成长发展性包括育人目标认可度、学习活动参与度、学习态度转变度、学习成果提高度、学习目标完成度、情感认知提升度等观测点,综合采用动态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等方式,制定更为精细和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时充分地反映学生成长成才情况。学校将育人成效等软目标,切实纳入教学评价的硬指标中,能促进教师践行教书育人使命进一步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从课程思政建设激励机制而言,高校应在教学能力大赛、教学名师、教坛新秀、教学成果奖、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基地建设等各类评选中加大育人评价权重,特别考查教学实效和育人成效,将各教学单位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情况纳入单位绩效考核评价,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专业课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