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与传播
——以福建畲族服饰文化为例

2022-12-07张译丹邓瑾萱卢晓静

文教资料 2022年15期
关键词:服饰文化畲族原文

张译丹 邓瑾萱 卢晓静

(闽江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发展的见证,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以及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国家一直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十四五”规划建议强调,要加强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

翻译是连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世界的重要桥梁。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仍处在探索阶段,实证研究有待于深入,才能满足社会发展,中外交流日益频繁的需要。福建畲族服饰文化展现了绚丽的民族文化符号,能令人领略到独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然而,中英双语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畲族服饰文化走向世界,让世人了解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障碍。以翻译为主要渠道的外宣能够助力畲族服饰文化“走出去”,因此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基于此,本文从非物质文化外宣原则和文化翻译观角度,挖掘畲族服饰蕴含的文化底蕴,探讨如何贴切地实现畲族服饰文化负载词英译,达到促进民族服饰对外传播和发展,同时让世界了解被列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福建畲族服饰文化的魅力,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一、非物质文化外宣翻译应对原则

外宣翻译,广义上指社会各领域有关对外宣传方面的翻译活动,狭义上指各种政府文件公告、社会媒体报道、对外宣传画册、展馆资料和公共场所宣传告示标牌等实用文体的语篇翻译。本文探讨的是狭义范围的外宣翻译。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识。它们是民族个性、审美习惯和精神体现的“活文化”。“非遗”外宣翻译目的是要服务于“非遗”的发展,助力传承与保护,促进对外传播。翻译中,要让目的语读者对内涵丰富的“非遗”了解更加全面深入,需要建立认同感。[2]源语和目的语读者即受众,在国家的社会历史、风俗习惯、生活环境、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外宣翻译质量的提升不仅是要从单词拼写、语法错误,不合英语规范等浅层次方面进行调整,更深层次是要对汉英民族的话语方式、修辞和接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和研究。

鉴于译文受众的不同,外宣翻译应该遵循受众认可接受的话语方式。在翻译中,兼顾本身的可信度和信息的表述方式,以原文为基础,根据具体语境,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努力建立认同。黄友义先生提出的“外宣三贴近”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可以有效提升“非遗”的对外传播效果。[3]

二、文化翻译观

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以英国学者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为代表的文化学派提出了“文化翻译观”[4]。文化翻译观是在对当代社会经济文化需求和翻译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反思的前提下,主张最大限度地实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交流。他们认为翻译是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下的文化交流活动,包括文化内部和跨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不是静止的语言行为,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还包括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习俗、信仰等的传达。

他们主张不能为了追求译文的易懂性而以牺牲原文风貌为前提。译文不仅要体现“同”,还要显示“异”,也就是说,译文的最终目标不是消除文化差异,而是要将那些差异呈现出来,才能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这样的译文才算忠实于原文。文化翻译观突破并拓展了传统上所认为的翻译中的语言单位,即单词、词组和句子。提出了文化是翻译单位。因此,要求译者不是简单地关注语篇,而要注重文化传递,尽量保留源语文化的特点。

文化翻译观以文化为翻译基本单位,可以有效地指导畲族服饰文化翻译与实践。文化负载词英译需要以文化为基本,达到突破语言限制、促进文化交流的目的。文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原则和文化翻译观指导下,探讨如何优化畲族服饰文化负载词英译,让世界了解福建畲族服饰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三、福建畲族服饰文化外宣翻译策略

畲族服饰文化负载词多,民族特色语言较多,在海外鲜为人知,国外英文资料极其匮乏。国内对畲族服饰文化翻译的研究较少,空缺颇大,文化挖掘力度不够深。在上述的“外宣三贴近”原则和文化翻译观指导下,我们结合国家级“非遗”福建畲族服饰文化英译探讨外宣翻译的策略与方法。限于篇幅,这里将探讨以下几个翻译策略:释义法、增补法、删减法和改写法。[5]

(一)释义法

畲族服饰文化表述常会出现富有民族特色的词汇(例如比喻和成语)。对此翻译,如果采取增补又会使译文显得太累赘,为了使译文简洁明了,又不减少对原文信息的传达,翻译中可根据语境的需求,采取释义的方法。释义法是指舍去原文的具体形象,直接将原文的意思和内涵用目的语读者熟悉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助于受众对原文信息的正确理解。

1. 兰观衫

部分畲族会将带有花边的凤凰装称为“兰观衫”,如果将其直译为“Langguan Shan”,则无法清晰地向目的语读者传达兰观衫的内涵和特色,造成理解困难。这里可以采用释义处理为“Languan dress with lace style”。

用释义法解释兰观衫有以下几点优势:首先,读者能够直截了当地明白带有花边纹样的凤凰装的样式特点,很好地将畲语的特点和该种凤凰装的样式特点相结合;其次,文本可以传达所要传达的信息给读者,保护源语的语言特色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传播效果。采用释义法更贴近读者阅读习惯和思维逻辑,帮助目的语读者更快地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意思,尽可能让读者通过文本了解到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样貌特点,助推向海外传播中国的“非遗”文化。

2. 角隅纹样

角隅纹样是一种根据所需装饰物件的长短、宽扁等形状进行艺术创作的似角纹样,用作装饰女子的围裙。英文中没有直接对应“角隅纹样”意思的单词。因此,在翻译时译为“the decorative pattern in the corner”或者“the trim of a clothing”较为恰当,将“角隅纹样”用符合英文表达习惯的句式进行阐释。帮助读者快速理解文化负载词的内涵和特点。

(二)增补法

目的语读者对源语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经济和文化特点、人民生活和风俗习惯常常并不了解甚至毫无所知,因此要从目的语读者能否理解的角度去考虑译文表达,对一些特殊的名词和表达,用目的语读者熟悉的方式进行增补,以求译文自然易懂。需要注意的是,增补不增意。

忠实表达原文的意思的基础上,增补一些词语,使译文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例如,畲族服饰文化的汉译英时,增加连词的情况是常见的,因为英语的连词比汉语使用得多。冠词的情况更是如此。请看以下例子。

畲族女子常用一种叫“绣罗帕”的头饰装扮自己,如果直接翻译为“Xiuluo handkerchief”会让外国读者误以为这是一种手帕,而实际上的绣罗帕却是头饰。因此,在外宣翻译时,应该译为“Xiuluo handkerchief,a kind of women’s headdress.”在“Xiuluo handkerchief”后注释出绣罗帕的样式,表明这是一种头饰而非手帕。使用增补法翻译既保留了绣罗帕形态的特点,又让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到它作为头饰的功能特点。

另一个畲族女性极具民族特色的头饰——“髻”,若只将其直译为意思是“冠状头饰”意思的英语单词“tiara”,难以体现出“髻”高耸凤冠的特点。我们将其增补为“Ji, a headdress made of red wool around the head in the shape of a phoenix crown,which the women usually wear it on their wedding day.”这突出了它是一种红色毛线编织而成的冠状头饰,也表明它的功能——畲族女子结婚时佩戴的头饰。

增补法的译文虽然较长,但该种译法能很好地解释说明文化负载词的内涵与特色,这更有利于中国“非遗”在英文受众中得到认可,从而助力“非遗”文化“走出去”。

(三)删减法

原文中如果有一些表达不含有实质信息,而且属于汉语行文特有的套话,那么,在翻译中可以进行适当删减。

例如,在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畲族馆开馆的报道中“这标志着承载全省近40万畲族同胞重托与梦想的福州三坊七巷‘畲族馆’隆重开馆”[6]的修饰词“重托”“隆重”,虽然在中文表达法中能够很好地增强句子的感情色彩,但在英文表达中就显得较为累赘,特别是报道类的文章,应追求简洁明了。这句话可以译为“This marks the opening of the She Museum in Three Quarters and Seven Lanes, Fuzhou, which carries the hopes and dreams of nearly 400,000 She compatriots in the province.”删减法有利于保留源语特色和译文可接受性之间的平衡。

请再看一个例子。“我们应该更加注意在传承与保护中对人才的培养,只有拥有优秀的人才畲族服饰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也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人才畲族服饰才有延续发展发扬光大的一天。”该句运用排比使中文句子对仗工整,增强气势,但若完全翻译会显得译文冗长,难以抓住重点。此类表达观点的句子应精简明确。我们在译文中将原文里的“只有”删除,把译文的重点放在“对人才的培养”上,译为:“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nurturing of talents in the inheritance and preservation of Chinese culture,which will help to promote the preservation and continued development of the costume culture of the She ethnic group.”删减原文的连词,译文不仅忠实传达了原文意思,也显得简洁明了,避免了冗余。

(四)改写法

改写法是指为实现译文预期目的,让处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目的语读者接受译文,根据语境,对原文宣传内容进行重组和调整。例如,“凝聚畲族力量,发展畲族经济,传承畲族文化,扩大畲族影响,实现共同发展”[6]。根据改写法可以译为“We need to unite the strength of the She ethnic group in order to promote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will be conducive to the inheritance of the culture of the She ethnic group and expand its influence, ultimately achieving the goal of common development.”译文在句子之间增添了更多的逻辑词,使得前后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紧密和明显,更符合英语的逻辑关系。

再如,“畲族的凤凰装是畲族人民审美取向的集中体现”[7]。这个句子中“集中体现”是典型的中文表达习惯,但英文表达中并无确切对应的词语进行翻译,因此适当改写该句,调整句子内容以帮助翻译文本更加通畅易懂。我们可以译为“The phoenix costume of the She ethnic group is highly cohesive with the aesthetic orientation of the She people.”将原文的名词短语“集中体现”改写为译文中的形容词短语“is highly cohesive with”,符合英语读者阅读习惯。

英文表达较为直接,中文表达更为婉转,使用改写法将句子表述得更为直接以贴合英文表达习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意思。请再看这个例子,“目前,我们对福建畲族服饰的保护和传承上,做得还远远不够”[8]。该句有典型的中文表达习惯“还远远不够”,我们在翻译成英文的时候表达为“We can still do better”更为贴切。本句可译为“Nowadays,we can still do better to preserve and pass on the costume of the She ethic group in Fujian.”本句翻译将原文表述得更为直白,符合英文表达逻辑,使译文更加通畅,贴合目的语读者的思维逻辑。

因此,在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称和表达法翻译成英文时,改写法的翻译策略能有效关联中国特色与国际标准的表达,这样有助于中国非遗文化更好地走出国门。

四、结语

外宣翻译已成为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外宣传重要的途径之一,目的是要让译文话语及其呈现方式能对受众产生文化感染力,民族认知度得到有效提升。让世界正确理解中国,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目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大,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国家形象也随之提高。因此,译者更要具备充分的受众意识,灵活运用翻译策略,提高自身修辞运用能力,用目的语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

猜你喜欢

服饰文化畲族原文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甘丹颇章时期藏族服饰文化解读
畲族三月三
净美雪顿·美好生活——西藏民族服装与服饰文化展演活动盛大举办
畲族民歌
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视阈下的符号化消费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