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属医学高校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实施路径分析
——以湖北医药学院一流专业建设为例#
2022-12-06谢谨李涛陈明杨靖
谢谨 李涛 陈明 杨靖△
(1.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0;2.湖北医药学院全科医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3.湖北医药学院教务处,湖北 十堰 442000)
“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的实施,必须有大批一流医疗人才作为支撑,广大的省属医学院校的一流医学人才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湖北医药学院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正大力推进“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为建成高水平应用型一流区域大学奋斗。湖北医药学院作为省属普通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对地方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实践研究,具有一定的地方单医科普通高等院校的代表性。
1 建设背景分析
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转段的同时须同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9 年教育部正式启动“双万计划”,这既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从计划性向竞争性的转变,也反映了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更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自信[1]。“双万计划”聚焦本科专业点,致力于“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2]。近年,哈佛大学推进“通识教育改革”,麻省理工学院启动“新工程教育转型”,杜克大学实施“跨学科教学战略”,斯坦福大学发布“斯坦福 2025 计划”等,纵观美国等发达国家高校的本科教育改革,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改革以学校为单位,本科教育改革由大学自己负责,强调本科教育的整体性,改革一般不会具体到本科专业点。一流专业建设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健康中国的实现需要世界级医学领军人才,也需要广大地方医学高校培养一大批为基层、为三级诊疗制度顺利实施的卓越全科医生和扎根中国大地德艺双馨的卓越专科医生。
2 实施路径分析
2.1 实施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导向
目前,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省域“双一流”建设方案,多数聚焦“双一流”建设质量成效,其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社会声誉等方面,推进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建设。湖北医药学院所在的十堰市作为鄂豫陕渝毗领地区中心城市,辐射2600万人口,具有“一江净水永北送”和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使命,医疗健康保障相关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只能不断加强。湖北医药学院的专业建设已得到国家、省、市及周边地区的支持,正努力建设区域卫生中心城市,紧密联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入湖北省和十堰市的发展战略。
2.2 实施学生未来岗位胜任力全面发展导向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重点和关键在于对现有学生发展评价理念,内容,标准和方式进行解构和重建,引导学生朝着一流人才,精英人才的方向发展,实现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最初目标[3]。省属医学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必须体现“学生中心”,深入推进基于“未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医学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湖北医药学院坚持人才培养国家标准和学校实际结合,突出临床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建立以“学生中心”为特征的教育理念,以“交叉融通”为特征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积极发挥基层实践相对机会多的优势,结合本地的特殊病种和道地药材的优势积极引导本科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大学生科研项目获得国家挑战杯二等奖。
2.3 实施学生德才兼备产出目标导向
省属医学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必须体现“德才兼备、德学兼修”的一流人才产出目标导向,使学生“又红又专”。湖北医药学院实施有“温度”的本科教育,实施“三全育人”和“五个思政”,完成《学籍管理规定》、《学位实施条例》修订,严实开展学业预警和清理,提高学位授予挑战度,强化学业管理刚性约束,落实“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质量要求。
2.4 加强一流课程支撑
专业优劣在课程,改到深处是课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必须进行课堂革命,倡导教师进行激情教学,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4]。只有把一流课程建设好了,一流专业建设才能有底气,老师和学生是通过课程互动完成知识传授、情感交流、人格培养的,课程是人才培养衔接点、师生互动交融点。湖北医药学院对全体在校生开展课程教学问卷调查,针对学生专业学习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建设以“整合课程”为特征的课程体系,实施以“自主学习”为特征的教学方式和以“多元评价”为特征的考核方法。现有113门线上教学优质课程资源稳定服务于校内本科教学,获批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和17门省级一流课程,融合医学专业教育和服务健康中国内涵,致力于培养基层情感深厚、实践能力较强、职业道德高尚的医学适用人才。
2.5 加强一流师资支撑
一流的教师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关键,改到痛处是老师!打造一流师资队伍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应不断加强教育教学考核,重奖一线优秀教师。湖北医药学院重点培育建设专业负责人、课程主讲教师和省级以上教学团队,坚持教师必须成为“四有好老师”,做到“四个统一”,即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坚持学术无禁区、课堂有纪律、合作有底线,近2年获批11个省级教学团队和10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2.6 加强一流教研科研支撑
有情怀的教师,应时时把教学捧在手里、抱在怀里、扛在肩上、顶在头顶!尽管省属高校的科研水平不易靠前,教学、教研、科研,一个都不能少,需集中优势资源,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把教学改革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上[5,6]。湖北医药学院建成设施一流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实施教师教学能力轮训工程,已自助开发设计12门能力提升课程,每年开出20余期专题培训,推动课程团队培训全员化、教学研究常态化、教改产出全覆盖。科研反哺教学不仅要让学科前沿进展进课程,还要构建开放的实践创新教育体系,丰富课程内涵。
2.7 加强一流教学条件支撑
教育改变人生,网络改变教育,网络平台带来内容来源的转变和教学时空的延伸,凸显学生自主需求和教师主导地位,激发有活力、高效率的课程教学。但省属医学高校面临信息素养不足、资源不充分、内外驱动力不足、教学模式重复等共同问题[7]。湖北医药学院持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大力建设智慧教室,建成泛在学习空间,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校园网络学习新环境,鼓励学生修习网络课程学分,与超星、人卫慕课等平台合作引进优质资源和共建校本慕课,融合大数据学情分析形成教学-评估-反馈-改进的学习闭环。
3 建设思考与建议
随着“双万计划”的持续推进,省属医学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必将与国际高等教育最新发展潮流接轨,发展理念和发展标准同频共振。
3.1 加强顶层设计,集中优势力量
地方高校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应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抓手,实施分层发展战略,理顺校地协同机制,推进校际同类专业联盟[8]。在对照国标和研究政策的基础上,依据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全面优化培养方案和修订课程大纲,把新医科思维、大健康教育、立德树人内涵和学生中心思想融入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之中。湖北医药学院近2年实现了国家一流专业和国家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双突破,获批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学)和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麻醉学、口腔医学、药学、康复治疗学、医学影像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省级以上一流专业数占学校专业总数的近40%。
3.2 做实制度保证,体现持续改进
省属医学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必须体现“持续改进”,防止忽视和削弱本科教育,调整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改革创新创业教育[9,10]。仅仅要求二级学院重视教学并不能从根本上调动基层积极性,需不断探索学院办学实体改革、建立提高质量的内生机制,改变单纯依赖行政驱动局面,只有形成自下而上重视教学的动力,才能真正焕发改革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