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及培养对策
——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践研究
2022-12-06王睿谢永红内江师范学院公共实验教学中心
王睿 谢永红 内江师范学院公共实验教学中心
● 引言
面对大数据、虚拟仿真等新兴科技的冲击,加之教育现代化、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等政策要求,时代和社会对当代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一方面,《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有能在信息化环境中借助多媒体设备实施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另一方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加快教育的信息化改革,建立健全支撑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可见,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队伍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直接影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及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其中,师范教育作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起跑点和关键期,其培养成效直接关系到师范生对信息化教学环境和对未来教师职业生涯的适应力和掌控力。
● 调查设计
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四川省四所师范院校(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内江师范学院、绵阳师范学院)各专业的在读师范生。
2.调查工具
课题组以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为依据,以教育技术能力相关政策和标准为切入点,参考当前教育技术能力调查研究的测评体系和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师范生培养的实际情况,编制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测评问卷”。
经两轮试用和修订,在信度上,问卷整体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Alpha=0.966,技术素养、技术支持学习、技术支持教学三大维度的Cronbach"s Alpha值分别为0.871、0.952、0.932。在效度上,有细致的文献梳理、专家访谈及测试保障问卷的内容效度,有探索性因子(EFA)及验证性因子(CFA)分析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
● 问卷结果与分析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笔者从600份问卷中保留573份有效问卷,并对573位被试师范生卷进行基本情况统计,如下页表所示。
2.现状分析
(1)技术素养维度
数据显示,被试师范生首先不大喜欢主动关注或主动与人分享、探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合应用。会主动探讨相关新理念、新技术的占比33.68%,会主动使用线上课程和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占比37.87%,可见师范生对教育技术能力的态度和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其次,能熟练使用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占比31.94%,能排查并处理多媒体设备常见问题的占比20.6%,可见师范生对教学环境中相关软硬件的熟练掌握程度不够。最后,能熟练使用常用的办公或生活类软件,且非常注重上网文明和信息安全。
?
(2)技术支持学习维度
①自主学习情况:被试师范生有较好的资源获取意识和方法,也有不错的学习过程管理能力及自我反思能力。他们会留意本专业相关的网站或公众号,会使用备忘录、云盘等工具进行过程管理,也会适当抵抗信息干扰,及时反思并调整。②合作交流情况:90%以上的被试师范生能应用信息技术与师长、同学沟通交流,也能参与或组织在线文档、网络会议、线上测评等网络团队活动。③研究创新情况:被试师范生普遍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批判思维及数据分析能力。85%以上会主动思考如何用信息技术解决校园生活中的社团活动、班会、实验报告等问题,会考虑用不同媒体、不同平台、不同视角来辨析问题,以对问题形成宏观、成熟、清晰的认识。
(3)技术支持教学维度
①资源准备方面:被试师范生具备灵活准备信息化资源的能力,80%以上会至少一款图形图像及视音频软件工具,设计并制作过自己或他人认可的电子课件,但他们设计并录制微课或直播课的经验相对欠缺。②过程设计方面:被试师范生具备一定的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过程设计能力,熟悉至少一种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模式,能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灵活选择教学模式、教学工具、教学资源、评价方式等提升学习氛围,保障教学效果。③实践储备方面:多数被试师范生具备较好的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过程实施能力,有一定的教学机智,能将钉钉、雨课堂、腾讯课堂等用于备课或授课,能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实施课堂导入、授课、提问、抢答等课堂活动,能灵活处理课堂中突发的信息化事件。
3.影响因素
笔者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究被试师范生个人基本情况等因素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影响。检验结果如下:在T检验中,性别、毕业后是否打算从事教育行业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差异的影响不显著,P值均大于0.05。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专业类别、开始较频繁使用网络和电子设备的时期、就读专业是第几志愿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差异的影响不显著。但就不同年级而言:p=0.01,方差不齐,Welch检验中P=0.04<0.05,差异显著,继Tamhane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大四年级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就每天平均上网的不同时长而言:p=0.657,方差齐,ANOVA检验中P=0.01<0.05,差异显著,继LSD事后多重比较表明,平均每天上网“1~3小时”的师范生其教育技术能力显著高于其他上网时长的学生。就获取教育技术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途径而言:p=0.761,方差齐,ANOVA检验中P=0.038<0.05,差异显著,继LSD事后多重比较表明,师范类公共课程能显著促进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升。
4.调查结论
综上所述,被试师范生有较好的信息道德和信息安全意识,能较好地将信息技术与生活融合,具备不错的技术支持学习及技术支持教学的能力。但他们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应用等方面缺乏主动关注,对教学环境中相关软硬件的掌握不够熟练,对教育技术能力的态度、意识也有待进一步强化。就影响因素来看,分析显示四年的师范类课程及教育实习对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影响显著,其中师范类公共课程(如“现代教育技术”)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与其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长并不成正比,平均每天“1~3小时”较佳。此外,综合前期研究成果可知,我国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尚未受到社会的足够重视,其培养目标模糊,培养理念落后,形式和途径单一,内容远离中小学现场,脱离基础教育学科实际,课时紧缺,重教轻学,缺乏实验和实践,评价粗糙。
● 培养对策
1.政府部门
(1)规范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政府的政策和指导性文件是推进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因此,政府部门应首先出台具体的文件规范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帮助各院校明确培养目标,构建培养模式,完善培养内容,改进培养策略,革新评价方式。
(2)强化教育技术能力提升意识和舆论
政府部门可利用由上至下的组织模式,引导各省市、区县的大中小学校,共建教育技术能力提升项目。通过各级部门联动,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强化师范生提升自身教育技术能力的思想意识,帮助师范生充分认识教育技术能力对其自身职业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及时代、社会对其能力需求的迫切性,进而激发师范生对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内驱力。
2.学校
(1)师资队伍建设
各高校可考虑从教师数量和质量上保障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就数量而言,学校应配备足额的教育技术相关专业的专职教师,保障师范生教育技术相关课程的全方位开设,并确保课时充足。就质量而言,高校应从政策上倡导教师进修或自修,加强对在职教师进行立足学科的教育技术技能培训、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并可实行新老教师互帮互助策略。此外,高校还可以组建教学软硬件设备研究团队,设立相关名师工作室,专研软硬件设备及相关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同时也为全校师生提供软硬件教学设备的应用和维护指导,带领师生探索教育技术应用的新形势、新领域。
(2)课程建设
在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过程中,课程是主阵地。高校通常利用“大学计算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教学论”等课程对师范生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着重培养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为师范生后续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和发展提供坚实的知识和能力储备。“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着重培养教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实践操作技能,包括教育技术基础的相关理论。各院校应利用好校本资源和地方资源,突出其实践性和技术性内容的比重,以帮助师范生灵活运用教育技术理论与技能,化解他们对教学环境中相关软硬件及平台应用不熟练这一难题。“学科教学论”课程是培养师范生在具体学科中融合教育技术的一门专业课程,着重培养师范生在教育技术支撑下的课程教学设计、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及信息化教学改革等方面的能力。三者在知识与能力上逐步拔高,共同促进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提升。
此外,各院校也可以为师范生开设一些实践类的通识选修课程,鼓励师范专业的师生团队结合自身的学科、专长、技能等去申报、建设网络精品课程项目,让师范生参与网络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制作,体验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应用教育技术。
(3)实践应用
微格实训、教育实习及虚拟仿真实验等都是师范生打磨、提升教育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能针对性地解决调查结果中反映出来的师范生缺乏实践和实验的问题及对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不熟练、故障初筛能力弱等问题。与此同时,实践和实验还能增加师范生对专业教学工具的熟练度,强化对微课或直播课的应用,促进他们对智慧教学、移动教学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思考。
(4)多元评价
为应对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评价粗糙的问题,一方面,就教育技术相关课程的考核而言,课程的期末测试应与师范生的专业相匹配,突出学科特色,可采用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自评、他评及小组评等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得出课程的最终成绩。另一方面,就师范生试讲试教、微格实训等实践项目而言,不仅要考评师范生教态、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机智等方面的情况,也要考评师范生应用教育技术的情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或者教育教学综合能力。
3.教师
在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可凭借积累的教育技术经验,结合自身的学识、专长、技能等,探究教育技术新理论、新技术在学科里的创新应用,参与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方法探讨及资源分享,参加各级各类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大赛,以丰富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资源,为各学科各专业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提供最适切的经验、方法、技能和案例参考。
4.学生
一方面,师范生应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主动加强课后练习与探究;另一方面,应把握好校内提供的实践岗位,在实践中促进自身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此外,师范生也应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或社团,用兴趣带动自身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