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肝健脾祛湿排浊法配合针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

2022-12-06赖江云汪芳仂潘建英查荏芬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1期
关键词:脂肪性疏肝肝病

赖江云 汪芳仂 潘建英 查荏芬 陈 华

(上饶市婺源县中医院消化内科,江西 上饶 33320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和病程迁延的特点,临床早期无特异性症状,部分可出现食欲不振、肝区胀满表现,若诊疗不及时,不仅会诱发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还会影响其他肝病进展,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目前临床针对NAFLD治疗多采用常规西药控制疾病进展并辅以生活干预,但收效甚微[1]。而近几年,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治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多方肯定[2]。既往宋寿龙等[3]采用中医祛湿疗肝法合刺络泻血疗法治疗NAFLD取得良好效果。鉴于此,为进一步了解中医技术在NAFLD治疗中的价值,本次研究特采取疏肝健脾祛湿排浊法配合针刺治疗NAFLD,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经验,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收集时间选择在2020年1月—2020年6月,将就诊于上饶市婺源县中医院消化内科的40例NAFLD患者按自愿原则分组。观察组20例中,男女例数分别为12例和8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8.51±1.42)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为5年,平均病程(2.54±0.08)年。对照组20例中,男女例数分别为15例和5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58.83±1.64)岁;病程最短为7个月,最长为5年,平均病程(2.59±0.09)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更新版》[4]中相关标准:(1)近1年男性饮酒乙醇量<每周140 g,女性<每周70 g或无饮酒史;(2)经影像学检查或肝活检组织学改变符合相关标准;(3)除药物性肝病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点疾病。

1.3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同意参与本次研究;(2)符合上述诊断标准;(3)认知功能正常且主诉完整;(4)无过敏反应。排除标准:(1)过敏体质或存在相关禁忌证;(2)合并传染性疾病、血液病或皮肤病者;(3)短期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者;(4)资料缺失及随访脱落者;(5)认知缺陷或存在严重精神性疾病者。

1.4 治疗方法 用药前,由专业医护人员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并控制饮食,做好情绪疏导和健康宣教。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药物选择为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010]2粒/次,日3次,以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组联合疏肝健脾祛湿排浊法和针刺治疗:(1)疏肝健脾祛湿排浊法为自拟方,其药物组成为柴胡、郁金、白术、荷叶、生山楂、大黄各10 g,赤芍、茯苓、泽泻、丹参各15 g,枳壳、决明子各20 g,单次煎服200 mL,饭后口服,日2次。(2)针刺选择2组穴位交替使用,首组穴位包括曲池、关元、丰隆、阴陵泉、足三里、合谷和三阴交,次组穴位包括天枢、太溪、太冲、肾俞和关元,针刺前取0.30 mm×40 mm华佗牌一次性使用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常规消毒,其中肾俞、关元和足三里采用提插补法,太冲、太溪、合谷和三阴交以提插泄法,若肝郁气滞可加行间穴,行泻法;若瘀血内阻可加血海、地机;若痰湿困脾可加商丘、公孙;若肝肾两虚可加照海、太溪和复溜,行补法,每次针刺留针30 min,日1次,以10次为1个疗程,单次疗程结束后休息3~5 d后重复。2组均治疗2个月。

1.5 观察指标 (1)肝功能:于患者用药前1 d和治疗结束后24 h内取空腹静脉血2 mL,以湘鑫TDL420离心机离心(离心半径20 cm,转速4000 r/min,离心5 min)处理后取上清液,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进行测定。(2)中医证候积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相关内容评定症状变化,包括正常、轻度、中度和重度,总分30分,分值越低改善越好。(3)疗效:根据患者症状恢复情况、影像学检查结果和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判定疗效。治疗结束时患者症状体征恢复,肝功能正常且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90%表示治愈;症状、体征显著改善,肝功能趋于正常,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70%且<90%表示显效;症状有所改善,B超显示脂肪肝声像图较治疗前好转,证候积分减少≥40%且<70%表示有效;症状无变化、持续加重或各指标未达上述标准表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肝功能分析 观察组治疗后ALT、AST和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非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肝功能比较

2.2 中医证候积分 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非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证候积分比较 分)

2.3 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9/20)高于对照组的65%(1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非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NAFLD诱因复杂,临床根据其特点将其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NAFLD和继发性NAFLD,前者病因多和遗传易感性以及胰岛素抵抗有关,后者则是多种特殊原因所致。近几年,随着人们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转变,肥胖人数比例逐渐增大,在此背景下NAFLD发生率显著提升,严重危害居民健康[6]。而针对NAFLD目前以基础性治疗为主,包括制定合理饮食方案、加强有氧运动以及药物维持控制等,这些方法虽能够达到一定效果,但部分患者预后改善效果不佳。后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疗法的普及,大量学者开始将中医技术用于NAFLD的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7,8]。

中医学认为,NAFLD属于“痰浊”“胁痛”范畴,多由饮酒过度、肥胖或感受湿热疫毒、久病体虚所致,临床当以活血化痰、健脾消导、疏肝解郁为治疗原则。本次研究中以自拟方剂疏肝健脾消脂汤治疗,其方中柴胡、赤芍和枳壳可疏肝理气解郁;白术、茯苓能健脾化湿;大黄可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丹参有活血化瘀之效;决明子、荷叶以及生山楂可健脾消食,诸药合用可健脾益气、疏肝解郁、活血通络,对于改善患者肝功能和调节患者血脂有重要帮助。针刺是中医常用技法,其原理是将针具按照一定角度刺入体内并通过不同手法对特定穴位进行刺激,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目的。本次研究以2组穴位交叉治疗,其中丰隆可调理脾胃,足三里强化脾胃运化,阴陵泉清化湿热,曲池、合谷能燥化湿热,各穴配伍,可强肝肾、祛湿邪,与药物配合使用能够强化治疗效果,缩短患者康复周期[9]。分析2组肝功能发现,观察组治疗后ALT、AST和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以中医汤剂和针刺配合治疗相较于传统西药更能够改善患者肝功能,其结果和梁恩富[10]的研究相符。由此可见,中医疗法在NAFLD治疗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NAFLD治疗中联合疏肝健脾祛湿排浊法和针刺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疗效,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脂肪性疏肝肝病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任何类型的咖啡都或能降低慢性肝病风险
piRNA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禁食疗法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郭朋主任医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经验
疏肝祛瘀方对兔膝早期骨关节炎软骨组织形态学影响的研究
疏肝健脾活血法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