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高职护理专业病理教学的应用效果*

2022-12-06陈峰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1期
关键词:导图实验组知识点

陈峰杰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基础医学部,河南 安阳 455000)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探讨疾病本质的医学基础学科。该课程教学内容多,各种病理变化各具特点又有错综复杂的联系。传统病理教学以讲授法为主,教师往往更关注具体知识的传授,知识点密集,容易忽视知识间的内部联系。学生学习时也只关注具体的知识点,缺乏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对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容易认识混乱。面对内容多且抽象的病理学课程,如何更加有效地组织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结构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将思维导图引入医学课程中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5]。鉴于思维导图在病理教学的应用较少,本文旨在探讨思维导图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为高职病理学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9年4月—5月,选取河南护理职业学院2019级护理1班作为实验组,该组共有68人,其中男生5人,女生63人,2019级护理2班作为对照组,该组共有学生69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62人,2组学生均为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录取入学,2组的年龄、性别及高考成绩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教学方法 本研究为同期随机对照研究。选取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四章病理学总论内容作为实验的教学内容。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教师按照课前学生进行预习-PPT多媒体授课与提问-课后布置作业-学生复习-考核的方式进行。实验组采取思维导图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先利用课余时间培训学生思维导图相关知识和绘制方法。让每位学生各自绘制已学内容的思维导图,教师逐一检查并评定,保证每位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课前教师在紧扣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设计教案和制作课件。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将课堂主题相关思维导图发给每位学生,引导学生按思维导图模式进行课前预习并鼓励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分支。课堂学习阶段:教师用思维导图与PPT相结合的方式讲述知识点与重难点,引导学生用主题、一级分支、二级分支概括本次课程主要内容与具体知识点,要求学生课后进一步完善思维导图。课堂展示阶段:下次课前预留5 min随机选取1名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展示与点评,帮助学生回顾知识要点,修正不足之处。课后反馈阶段:教师回收并阅读学生的思维导图,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查缺补漏,进一步巩固知识。2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内容、任课教师和教学进度均一致。

1.3 教学效果评价

1.3.1 实验组问卷调查 提前设计好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为目前教学方法对提升学习积极性的影响、对提高学习效率的影响、对增强师生互动的影响、对构建知识体系和提升临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每个问题有3个选项,即有效、无效、不确定。开放性问题1个:目前教学方法的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建议。问卷完成后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68份,回收有效问卷68份。

1.3.2 单元测试 针对所学内容,采用同样的试卷对2组学生进行同步单元测试。试卷题型为选择题30个、名词解释题5个、简答题2个。

2 结果

2.1 实验组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大多数学生认为思维导图能够提升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师生互动,有利于知识体系的构建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见表1。

表1 实验组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评价 [例(%)]

2.2 单元测试成绩比较 实验组平均成绩(80.2±5.1)分,对照组平均成绩(73.5±6.4)分,实验组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是由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博赞发明的一种集图形、色彩、线条、文字于一身的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思维导图可以按照章节内容,利用关键词、图形等要素,通过线条连接绘制各知识点之间的网络结构,将需要学习的内容转变为清晰的知识结构图,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呈现出知识间的层次结构和内部联系。因操作简便,思维导图已经广泛应用在医学教育的多个学科中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1 思维导图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教学设计中引入思维导图,一方面可以从宏观上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理清课堂授课思路,重点与难点脉络清楚,快速熟悉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思维导图可以从细节上将教学内容进行具体明确,通过发散性思维更全面地组织授课内容,完善相关知识。教学设计阶段使用思维导图,可以让教师更为科学合理地调整教学顺序和时间安排,使教学设计井井有条,课堂授课游刃有余。思维导图的引入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2 思维导图在教学课堂中的运用 在病理学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把单调枯燥的文字语言凝练成简便易懂的图形、符号等,简洁明了地把抽象的病理知识层次化和清晰化,提升学生学习兴趣[6]。思维导图将复杂的病理过程用一幅图表简要概括,将复杂内容简单化,将知识点完整地连贯起来学习与记忆,提高了学生学习课程内容的理解能力[7]。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可以形象、直观地展示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学生紧跟教师思路,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考逻辑、提高专业能力和学术能力,提高终身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8]。思维导图的制作与运用,使护生在理论与实践的反复结合中对问题的思考不断深入和强化,学会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的医学思维能力[9]。本研究也进一步证实,在医学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

3.3 思维导图在课后复习中的运用 课后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记录教师的教学内容,对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总结和整理,梳理所学内容,建立起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各个章节内容精简成由关键词及其联系所组成的一张张思维导图,形成知识网络。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是学生对知识有效加工和整合的过程,也是对所学知识查漏补缺的过程,可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并积极认真思考,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充分掌握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层级逻辑关系,充分利用左脑和右脑,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参与度、提高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成绩。思维导图使学生会更加科学地管理及利用时间,提升学习效率和主观能动性[10],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后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可以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研究[11]证明,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能够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水平。

3.4 思维导图对评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作用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方法,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高效率的记忆、理解和分析。课后教师要求并鼓励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并回收、批改学生的思维导图,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学习漏洞和认识误区,而且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改进课堂教学方案。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中,思维导图能够清晰地体现学习内容的逻辑关系,通过展现思考过程加深记忆,其语言概括性强、要点明确,可加快知识的积累速度,减轻护生学习负担[12]。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病理学理论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说明将思维导图融入病理课堂的教学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验组学生课堂表现更为活跃,学习兴趣明显比对照组学生高,学生在课堂上会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5 思维导图在构建学习型团队和师生交流沟通中的作用 将思维导图引入病理教学,学生通过合作共同绘制思维导图,锻炼了沟通能力,有利于形成团结合作的教学机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13]。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积极地做正面引导,指导和回答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中所遇到的问题,师生交流自由,使学生有较大的发挥自我的空间。思维导图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可提高学生接收信息的能力及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层层推进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可建立良好的教学互动,强化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主动性。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知识表征工具,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等特点,能够将内隐的思维过程具体化、外显化。在病理学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不仅能帮助教师理清授课思路,优化教学设计,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清晰把握所学知识构架,从整体上思考问题,及时掌握教学重点,进一步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思维导图融合到医学专业的教学中是一种高效的教学策略和模式[14],如何将思维导图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应用优势,将是今后病理教学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导图实验组知识点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思维导图在历史知识复习中的应用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