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地区燕麦饲草栽培技术
2022-12-06刘汉丽李鹏霞丁考仁青石红梅马桂琳赵元芳杨江海宫玉霞才让闹日徐才让
刘汉丽,李鹏霞,丁考仁青,石红梅,马桂琳,赵元芳,杨江海,宫玉霞,才让闹日,徐才让
(甘南州畜牧工作站,甘肃 甘南 747000)
燕麦为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牧草。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的高寒地区,是优良的饲用麦类作物。草产量与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等特点让其成为高寒地区最常见的人工栽培牧草之一,深受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喜爱,也是高寒地区冬春枯草季节牲畜补饲牧草的重要来源。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持力度的加大,人工草地的建植,燕麦作为生态脆弱地区的主栽作物大量种植,高寒地区牧民群众利用“圈窝子”种植的饲草全部为燕麦品种,发展燕麦产业在高寒地区具有较大的潜力和前景。但目前该地区燕麦种植技术粗放、品种混杂严重,标准化生产水平低,燕麦生产广种薄收、管理粗放、收获原始、单产较低,品质差异较大,经济效益极不理想。通过对燕麦栽徐才让(1989-),男,甘肃临潭人,本科,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E-mail: 1156162285@qq.com,与第一位通讯作者具有同等贡献。
培技术的规范,为高寒地区建植和管理高产优质人工草地提供技术支撑,引导区域经济发展。
1 产地环境条件
产地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要求。土壤环境应符合GB15618的要求。水环境质量应符合GB5084的要求。
2 栽培技术
2.1 种子及其处理
2.1.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经审定并经过区域试验推广的优质、高产品种。
2.1.2 种子质量 播前要进行种子清选,质量要符合GB6141、GB6142规定的二级以上种子。
2.1.3 种子处理 播前选择晴朗无风天,摊厚约3~5 cm,晒种3~4 d,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提高种子发芽率。播前用内吸性药剂拌燕麦种子,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重量的0.3%或2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重量的2%进行种子包衣,防治燕麦红叶病。用2%戊唑醇按种子重量的0.1%~0.2%或 50%多菌灵按种子重量的0.2%~0.3%拌种,防治燕麦坚黑穗病。拌种用药应符合GB4285和GB /T 8321.5的规定。箭筈豌豆种子用干燥器温热处理,处理温度为30~35℃。
2.2 整地
种植地需在上年收获后早秋深耕,翻耕25~30 cm后耙茬,耙深12~15 cm,做到上虚下实,深浅一致,地平土碎,土壤细绵,活土层深厚,以利于播种、早出苗和出齐苗。
2.3 轮作倒茬
种植燕麦必须轮作倒茬,忌连茬,做到不重茬。根据当地种植的作物(多数为豆类、马铃薯、小麦、青稞)进行选择,燕麦耐贫瘠、抗逆性强,对于前茬要求不严,以马铃薯或豆科类植物较好。
2.4 施肥
2.4.1 燕麦单播 结合秋耕施农家肥(有机质含量大于8%)或等效生物有机肥30 000~45 000 kg/hm2,也可施112.5 kg/hm2磷酸二铵做基肥。结合播种施氮肥60~80 kg/hm2。
2.4.2 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 结合播种施112.5 kg/hm2磷酸二铵做种肥,生长期内不再追肥。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2.5 播种
2.5.1 播种时间 高寒地区寒冷阴湿,适宜播种期为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
2.5.2 播种密度 燕麦单播:播种量185~225 kg/hm2。播种密度以出苗500~600万株/hm2为宜。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播种量175~215 kg/hm2,燕麦与箭筈豌豆播种比例为7∶3。
2.5.3 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为3~5 cm,要求播种时种子均匀,不漏播,不断垄,深浅一致,播种后必须镇压以利出苗。
2.5.4 播种方法 燕麦单播:用机械条播或人工撒播,条播行距为15~20 cm左右。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将两种种子混匀后人工撒播。
2.6 田间管理
2.6.1 除草 分蘖期前后中耕除草一次,也可选用化学除草剂,每亩用75%巨星干悬浮剂1~1.8 g兑水30 kg,选晴天、无风、无露水时均匀喷施。药物使用应符合GB4285和GB/T 8321.5要求。
2.6.2 追肥 单播燕麦在燕麦分蘖期或拔节期结合降雨,追施氮肥75~150 kg/hm2。
3 收获
①用小型割晒机或人工收割;②单播燕麦草地应在灌浆期至乳熟期刈割;③)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草地应在燕麦孕穗期或乳熟初期刈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