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大学图书馆发展概述
2022-12-06张燕
张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 210044)
图书馆是人类智慧的集合体,有近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据记载,埃及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就有了图书馆。图书馆作为知识和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随着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存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正步入“互联网+”新时代,图书馆的功能和效果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革。
图书馆的教育功能显示出其巨大的潜力,许多国家已意识到图书馆教育功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而高校图书馆是国民教育的前沿阵地,直接面向国家的高等人才,应成为人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示范区[2]。高校的文化建设关键在于高校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在我国先进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是人类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本设施。图书馆的文献量、 服务水平和技术设备质量已成为衡量一所大学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准。
高校图书馆承担着学校的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职能,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加强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和馆藏建设,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优势,做好大学生的阅读德育、流通阅读指导和宣传引导工作,使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在高校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因此,新时期的高校图书馆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应加快混合型图书馆的建设,完善延伸服务,共享资源,加强合作,设立特色馆,不断创新,更有效地为大学生和整个社会服务。
1 “三位一体系统”:复合型图书馆的建设步伐加快
计算机技术、互联网和多媒体通信技术、高速宽带网络信息传输技术等一系列IT 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电子图书馆更倾向于馆藏知识载体的多样化、电子化和数字化。网络数据库、光盘、磁盘等非印刷品电子出版物的出现,使电子图书馆的发展有了技术和物质基础。图书馆的电子化发展将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第二次深化发展。然而,电子阅览室和网络数据库的发展也可以说是近年来电子图书馆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
新时代的数字图书馆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的数字资源库群,是进行分布式管理的信息和知识共享的计算机系统,它以多媒体数字资源、跨平台和跨语言网络访问、 计算机系统分布式管理和智能服务为主要特征,主要实现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共享。
由于我国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开发较晚,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更加必要和迫切。1995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开始跟踪国际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吸收了当代最先进的技术成果,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多次组织专家进行反复论证[3]。此后,国家计委于1997年批准了由北京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广东中山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和辽宁图书馆共同承担的“中国数字图书馆实验”项目。国家图书馆在此基础上于1998年7月正式实施“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于2000年4月18日在北京启动,并于2002年5月23日在北京召开了“数字图书馆与中国”研讨会。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已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数字图书馆建设开始在中国蓬勃发展,而高校图书馆应在其中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充分展现出数字图书馆的优越性。
在普及和优化数字图书馆应用的基础上,一些有实力的高校图书馆也应启动移动图书馆的建设。移动图书馆通过互联网和用户的笔记本电脑、 手机作为信息接收平台,为用户提供强大的信息资源服务。凭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智能移动设备的民用化,以及3G 网络的覆盖和发展,读者可随时随地享受图书馆的多元化服务。大学生是使用图书馆频率最高的群体,也是最容易接受新技术产品的群体,因此高校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移动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不仅可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还使读者在获取图书馆信息和服务方面具有更高的自主性和随意性。移动图书馆最初的设计理念是方便偏远地区读者使用图书馆资源,满足读者需求。移动互联网的创新是移动性,其内涵是实时性、私密性、便携性、准确性,它与互联网的创新不同。移动互联网的价值在于互联网的社会信息和移动性,这也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双重动力。第三代通信技术革命席卷全球,日本率先开通了3G业务,在21 世纪初向三家领先的通信公司发放了网络许可证。随后,日本在各个领域广泛进行了3G 技术的应用试验。日本还率先将3G 技术应用于图书馆,如书目检索系统,可以用手机上网,由富山大学研究,东京大学推出了在线目录查询服务,用户可通过互联网实现书目检索和借阅,还可向读者发送提醒、预约、续借等短信通知服务;韩国也推出了图书馆移动服务,读者不用到图书馆也能用手机进行书目检索、浏览、网上预约。目前,我国手机用户已达10 亿,这为移动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必要基础,日常需求中对完整的移动图书馆的需求也日益突出。
近年来,中国的移动图书馆建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北京理工大学于2003年12月3日开通了“图书馆短信服务系统”,成为国内首家利用手机短信催还图书的高校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于2005年推出移动图书馆服务,是国内最早的手机服务实践者,2010年已实现图书馆24h 自助服务。中国国家图书馆于2008年12月22日开通了“口袋国家图书馆”服务,及时为读者提供在线讲座、在线展览、在线阅读、图书推荐、讲座通知等服务,此后,国内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地开发手机图书馆应用,目前大部分图书馆已实现WAP 服务模式。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互联网+”时代的复合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和移动图书馆的有机结合,是在印刷文献和电子文献或虚拟文献共存的复杂环境中的共存和互补。传统服务和新兴移动信息服务将在更多图书馆中并存,两种服务相互补充、 相互促进,形成完整的线上线下服务模式体系,既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又符合读者意愿。作为一名普通读者,不仅可面对面地接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还可通过无线接入技术感受到方便快捷的移动信息服务。
2 服务扩展:明确功能定位
延伸服务是指,在图书馆的“高墙”外,大学图书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的服务。早在20 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韦斯特布鲁克和瓦拉达曼就将延伸服务定义为参考服务这一核心业务之外的图书馆服务。我们把图书馆的延伸服务限定为公共图书馆在原有服务的基础上,为吸引更多用户而不断开发的扩展服务。相比之下,大量高校图书馆在延伸服务方面提供的价值并不充分,远远落后于公共图书馆。
美国大学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创新,对我国大学图书馆更好地开展延伸服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目前美国大学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内容并不局限于单一的服务,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主要有参考文献服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现场参考和专业咨询服务)、学术研究服务(学期论文支持和教材编撰)、技能培训服务(新生培训和信息素养教育)及其他服务(各种讲座、研讨会、图书馆参观等)。我国的大学图书馆可通过借鉴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延伸服务,针对我国大学生的特点开展特色服务。
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延伸服务时,要合理安排时间空间,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在拓展服务内容的基础上,积极与学校有关部门合作。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高校图书馆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受到多种维度的考量。就功能定位而言,可采取多种途径的业务模式创新,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强大的目标支撑,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过程,同时融入必要的科学管理规章制度。积极的共建和共享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4]。
在提升硬件设施的同时,图书馆的工作仍是服务至上,以人为本。其中,馆员和读者构成了图书馆的两大群体。我们应以人为本,加强对馆员和读者的管理,充分调动人们积极性,激发人们创新意识,促进信息增值。而我们既要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综合人才,又要加强图书馆的文化建设,提高馆员的思想素质。要实行人才激励管理,开发和合理使用人才对图书馆的生存至关重要;要加强读者管理,要以读者服务为导向,从文献转移到知识,从馆员服务到读者自助服务。只有这样,图书馆才能快速发展。
为满足信息社会发展和信息交流过程的需要,图书馆应改变传统参考服务的运行机制,扩大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功能和规模,形成自己的业务范围、内容、组织机构和干部队伍;并广泛采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开展更多工作。如在实行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建立网站,为用户进行学科检索提供方便:一个电话或网上传真。为更好地帮助用户解决具体问题,高校图书馆除提供基础知识信息资源之外,还应开展融合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等工作,如融合和重组信息,所以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的服务是一种前瞻性的信息研究活动。
3 资源共享:加强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
传统图书馆存在多方面管理上的不足,严重制约其发展速度。人工查找文献的形式逐渐被机器检索取代。通过较先进的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图书馆中书籍的采购、编目和流通活动更便捷。读者通过搜索关键词等可迅速检索出具体书籍的存放位置及当前借阅情况。这也有利于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图书资料只需一次录入,便可多次进行信息输出,具有格式规范、条目清晰的优势;一方面,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采用人性化的业务流程,读者享受网上预约、提醒、新书推荐等服务,缓解了供需不协调的压力,减少了逾期归还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现代化的信息网络非常利于文献资源的使用和配置,实现网上协同采访、集中编目和馆际交流的功能,在数据统计上更加容易操作。可以说,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了图书馆的管理创新。
图书馆具有庞大的读者信息收集统计网络体系,在数据库内可分析出不同读者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针对其研究学习的方向,更个性化地做出推荐。如某位读者的书籍阅读率可用年化指标来衡量,从而绘制各月份的阅读率折线图,形成一份信息需求年度趋势图表。通过信息获取率,可统计该读者的研究或学习方向,以及信息获取的需求情况[5]。
此外,还有降低成本、信息互通、优势互补、方便用户、有效增值等途径,也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互联网+”时代从技术层面解决了传统形式下文献资源难以有效共享的问题。政府部门进行了宏观指导、统一规划和有效监管活动,采用法律形式约束图书馆管理行为,构建出更开放共享的局面。图书馆和信息界、各种网上信息检索系统、网络等实现了高质量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的有效手段包括联合采购、分工采集、保存共享、合作编目、相互借阅、文献传递等。信息资源共享的最佳模式是基于现代通信技术和标准化原则的文献信息安全系统。
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其强大的知识传播与信息交流能力,及文化熏陶、娱乐、健康等功能,让广大民众感受到图书馆对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自发认同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广东等地的图书馆进行了信息服务创新,不仅得到读者好评,也收获了政府部门的赞誉[6]。
4 建立特色型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勇立潮头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必须正确认识自己,认真分析环境,知己知彼,扬长避短,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在各种资本要素方面加强建设,创造和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从而做到有针对性地建设,开创图书馆发展的新局面。因此,图书馆的服务也将针对高校自身的特点,倾向于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
对现阶段大学图书馆来说,好的硬件设备和服务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很多高校图书馆投入到特色图书馆的建设。据调查,2013年上海66 所高校共有88 个特色数据库,占总数的32%。亮点之一是馆藏特色,国外一些大学图书馆以特色馆藏闻名,如剑桥大学图书馆和耶鲁大学图书馆。我国一些大学图书馆的馆藏特色突出,如何将这部分资源数字化,建立特色数据库是他们的重要任务。如复旦大学的“古籍检索系统”和“中华民国志”、华东师范大学的“全文电子书库”和“中国家谱数据库”等。
但是,高校图书馆的特色建设并不意味着政府不需要进行统一规划和监管。地方省市需要成立专项小组进行组织协调,以项目立项的形式实施,使多所高校建设分工合作。参与建设的高校图书馆应申报各自的专项,经批准后按子项目进行管理,并从课题组获得部分经费,其他经费应自行筹措。该项目采用集中管理、统一平台和标准、分散建库、集中服务、资源共享的模式。研究组负责对各子项目进行监督、指导和评估。特色数据库的统筹协调发展,既有效填补空缺,又能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共同建设特色数据库,实现特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整合。
做好调研和论证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准备工作,有关部门要严格选题。特色数据库建设是复杂艰巨的工程。在数据库建设之前,要经过广泛深入调研和认真论证,确保数据库建设的可行性,重点考察前期建设的数据库所拥有或预计拥有的资源丰富程度、内容系统性、完整程度、所需开发周期及数字化处理技术水平和能力、经费保障、人才队伍数字化建设经验、信息技术水平和能力等。
此外,标准化是高质量数据库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和基础。特色图书馆的建设标准应与现行标准接轨,如“中国数字图书馆标准建设” 项目中的一系列相关标准、 元数据索引格式规范、国际和国内的相关文献收录标准。此外,还需要制定一些规范,如信息资源异质整合检索规范、信息资源处理规范、专题文献元数据规范、专题数字对象规范、专题文献数据库描述规则等,保证读者能够准确、完整、快速地检索到所需信息,实现系统的后续发展和功能拓展。
5 结语
高校图书馆事业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全局和未来发展,而且与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密切相关。因此,图书馆建设必须成为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图书馆的发展方式是在“互联网+”时代对新兴技术、硬件和服务的平等使用。只有发挥自身优势,建设和振兴特色图书馆,才能在新时代的大潮中脱颖而出。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应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升级改造,立足于提升服务品质,并进一步强化管理创新,以高尚、卓越的文化引领全校师生的精神文明建设,从而深化对于校园优秀文化的传播,保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