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课堂路径探析

2022-12-06陈迪哲王儒年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华思政传统

陈迪哲,王儒年

(中国药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亦源远流长。文化事关一个民族的荣辱兴衰,是一个国家夯实国际竞争力的精神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文化力量培养和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它构成了文化自信的内核,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伟大实践中,同时将持续为发扬创新中华文化发挥优势力量。青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希望,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专业知识的强健者,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和民族振兴梦想的重要力量。因此,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加重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输入。将优秀文化继承和发扬光大是增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必经之路,也是培养全民族文化自信之所要。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起源于神农时代之前,是中华民族数千年风雨兼程所积累的精神总和。它以儒家、道家、佛家等教化礼仪为内容核心,以百家思想为辅助内容,所包含的不仅是各地的风俗习惯、传统工艺、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其中所附有展现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与精神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其构成隶属关系,它指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拥有传承发扬价值,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具有科学性也具有无限价值的财富。

习总书记曾强调,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民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重要价值[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不仅对大学生自身品性发展具有重大帮助,也对当前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培养有重要影响。

1.1 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世界观

在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天人合一”的观点始终贯穿其中,各家学说都有一定阐释。这是中华文化中所蕴含的自然人文的智慧。“天人合一”所展现的是人们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理解,对于现今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也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也受到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同志的高度重视,在一些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及。

所谓“天”,即世间万物所具有的自然客观规律,“天人合一”说明二者的统一性,二者相互联系,是和谐的、不可分割的。《庄子·达生》中提及,天地即万事之父、之母,在有迹可循的中华文化中,人们对于自然一直是抱有尊敬态度的,甚至是抱有谦虚学习的态度的。《周易》中朗朗上口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警句,被很多家庭奉为家训,这展示了古人对自然的学习与尊重。古代诗人们也深谙此道,经常用自然来表达自己的心境。例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由自在,抑或是“泪眼问花,乱红飞去”的悲伤,不经意间显示的是物与人之间的相互融合与贯通。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观点,与马克思的人与自然观不谋而合。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正确认识并科学的运用自然规律。提到自然,生态问题也是务必重视的。不尊重自然得到的结果必然是可怕的。《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也提及人类对于大自然高高在上又自以为是的态度,实际上都遭受了大自然的报复。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问题也一直被关注。“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这是新时代生态文明红线的根本和依据,只有在尊重与保护自然的前提下,才能可持续地利用自然。

天人合一、 和谐共生的世界观走入大学生思政课堂,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尊重与保护自然的观念,更好地保护绿水青山。

1.2 坚韧不拔、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修才修德,修己安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人驻足的部分,同时是人类在尊重自然的基本生存态度上,对自我发展的更高要求。其中包含众多科学的对待生活的人生观。只有科学的价值取向与积极的生活态度在人生道路中得到践行,才能使人们的生活有意义[3]。因此,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与品格。在《论语·宪问》中有“修己以安人”的名言警句,用来教导人们有了崇高的修养之后自然就会变得更加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爱他人。之后才会有人与人的关爱,社会的大和谐。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的社会化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既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培养钻研精神,又要为即将进入社会做准备。这段过程有趣又很复杂,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坚韧不拔、积极进取的观念就将发挥作用。首先,对自身认识要充分且全面。“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如是说。要想克服面临的困难,要想清楚自己的初心,就要懂得自我完善,并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其次,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要学会攻坚克难,吃得苦中苦。接受天降大任的能人,无一不先经历恶劣环境,或是身心俱疲的考验。悬梁刺股、凿壁借光、闻鸡起舞的故事均是大学生耳熟能详的典故,也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最好证明。其中所体现的精神无一例外都是努力与坚韧,这才是克服困难的捷径。最后,也要学会自省与反思。“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在当今也未过时,在修才修德的过程中,自省与反思能够使大学生临危不乱,泰然处之,也能够更快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及时找出失误根本,调整策略,避免心理问题的出现,促进人生观的健全发展。

1.3 爱国感恩、淡泊名利的价值观

首先,“国者,家也。”爱国精神是人们从小要接受的精神教育,也是贯穿整个人生的教诲。意识形态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有效推进意识形态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精神的身影无处不在,最为鲜明的就是在古诗词中。爱国诗人在诗词中灌入了自己的满腔爱国热情,或以此抒发自己的精神抱负,或以此警醒世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诗词或笔力雄健,或沉郁苍凉,但每一句都体现的是铮铮铁骨,散发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他们无小我,只重大我,为国、为人民殚精竭虑。

其次,感恩自古以来是本民族秉承的优良传统。我们要感恩的是我们的国家,是我们的社会,是我们身边不断伸出援手的朋友。花木兰的故事就是典型,这位中国古代的巾帼英雄不仅走进中国学生课本,更值得骄傲的是被改编为动画走上了迪士尼的荧幕,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肯定。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当今,社会发展飞速,一些人的生活越来越趋向于功利化,学习工作也逐渐浮躁。然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告诫我们上善若水,淡泊名利,在人生努力的道路上,要取之有道,不能急功近利。对于大学生来说,立德为先,不为名利而损人利己是极其重要的。淡泊名利才能在学术研究上更踏实,才能以最真诚的态度积极进取,取得更多优秀创新成果,继而造福人类。

2 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困境

希尔斯指出了“传统”在人类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希尔斯在《论传统》中强调了传统是千古历史岁月中人们实践的结晶,是数代相承的习惯准则,更是对诸多不良行为的潜在感化力量[4]。然而即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但是现阶段大学生接受的传统文化教育少之又少。部分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并且在接受相关教育方面面临主客观多方困境,造成一部分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程度降低。

2.1 学习主动性的不足

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是树立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基础,而拥有丰厚的民族文化储备是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必要条件。如果人们对本民族文化不够了解,不进行深入认知与思考,那么对文化的认同度将降低,对民族文化产生怀疑,甚至对社会,对国家,对制度失去信心。

现阶段,在传统文化了解上,部分大学生知之甚少,不能真正明白其深刻含义,所以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远远不足。究其原因可以归结如下。首先,有一部分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原因。由于近代中国风雨飘摇,命途多舛,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一些仁人志士在救国图存的同时全盘否定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导致至今许多学生对传统文化没有正确的意识。他们以偏激的观点来看待,认为传统文化都是封建思想,是所谓的“心灵鸡汤”,是过时的文化,不值得学习。

其次,就当前社会状况来说,越是发达的城市,生活的节奏越快,一些大学生在这种紧张的节奏中变得浮躁。许多中国传统工艺是需要充足的时间来钻研学习完成的,而许多学生认为这是在耗时耗力,因此学习传统工艺的人逐渐变少,关注的人也寥寥无几。例如,直播现在是炙手可热的宣传工艺、售卖产品的方式,但是前段时间某著名高校大学生直播非物质物化遗产“建盏”数小时,观看人数却只有导师一人,令人唏嘘。实际上建盏工艺作为传统文化需要具有十足的耐心才能出现精品,我们要关注学习的是这些传统工艺传递出来的文化精神,这并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为了从这些精神中更好的沉淀自己。

最后,有些大学生在学习上抱有功利性态度,因此产生学习误区。他们只愿意学习专业性技能,而不愿学习人文精神。他们认为只有专业技能才能对他们将来的就业有好处,才能获取更多的名与利,继而买房买车。但是他们忽略的是人文知识带来的精神营养,带来的内化于心的品质,从这一点来说正是人文精神在支撑学生进行科研,也是人文精神增强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2.2 外来文化的冲击

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给外来文化在中国传播提供了一个便捷的途径。这有利于中外优秀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给中华民族文化增添了新的风采。然而,当今世界形势在不断调整之中,各个国家的战略博弈也在显形与隐形中不断进行,与以往不同的是,文化的输出也成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全球化语境下,外来文化在传入中国时鱼龙混杂,不是所有文化都应该被吸收的。如果大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知识储备缺乏,认知不足,那么就很容易被外来文化影响,从而不分对错地全盘接收外来文化。“群羊心理”也由此产生。过洋节、吃西餐被认为是时尚的标志,是上流社会的标签,人人追求西方文化,甚至移民到异国他邦生活也成为潮流。而反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有时被边缘化。

目前,大学生群体表现出的是追求“快餐文化”而不屑于了解中国古典名著。同时,大学生们热衷于追求美国大片、泡沫韩剧、日本动漫,而京剧戏曲、唐诗宋词相较于这些更具视觉冲击性的外来文化失去了吸引力。这也告诫我们发扬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创新宣传方式。

2.3 完整教育体系的缺乏

现行教育格局下,与许多大学生的心理类似,许多高校,尤其是专业型高校重视科技与专业教育,而不重视人文教育。对于人文教育开设的也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教育部规定的高校学生必修课,缺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开设。一些高校盲目追求升学率与就业率,对专业技能课程做到尽善尽美,与此同时却忘记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数大学生从小接受的仅有碎片化教育,而缺乏完整的教育体系。大学生们大多不清楚其中的构成要素。即使是对传统文化中的某一元素感兴趣,也没有哪门课程能使其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学习。对于“碎片化教育”,《论语》这本饱含传统文化思想的著作是典型例子。在大学生的义务教育和高中学习阶段,课本中都涉及《论语》 的内容,每个大学生也都能背出其中的名言名句,但是通读《论语》原著的人却是少之又少。课本中只是将《论语》中的内容碎片化,将几则名句挑出让学生学习,而在课下学生也大都不会主动完整学习并理解其中精神。对于其他传统工艺、传统艺术、经典名著更是如此,学生们了解的仅仅只有皮毛,而不能接受完整的教育,就不能深刻理解内涵及其所传达的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其中各个分支都可以开设一门课程。大学阶段,没有了语文课的加持,学生们能够接受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渠道愈加狭窄。众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没有类似于传统科学、传统工艺的课程,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只有上述提及的高校学生必修课。然而这些课程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的挖掘,没有最大限度地展现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与价值,因此,不能作为传统文化学习的专业课程。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课堂路径分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将其中深刻内涵灌输进被教育者内心,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荣誉感,使得被教育者内化于心,并且外化于行的过程。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因此,必须对思政课堂进行完善,使之更贴合新时代大学生心理,更符合社会发展现状。

3.1 开展特色化、完整化课堂

为响应国家所提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的号召,许多高校在思政课程中进行了创新。课堂教学是高校进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2019年8月中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5],对全国高校提出课程改革的要求。于是创新思政课堂,使之更生动有趣成为讨论的热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琴棋书画样样均沾,专业文化与精神文化俱存。因此对其进行更加完整、精彩的教育,就恰好能够满足思政课堂创新的需求。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课堂可以根据具体内容进行分类,也可以根据高校所在地的文化进行特色化专门化教育,利用“粉丝文化”效应,让学生喜欢上特色文化,自然就会吸引到感兴趣学生前来学习。有了特色化的课堂,在教师备课后形成的就是一门完整的课程[6]。例如,可以开展“中华民族服饰演进”课程,在课堂上通过讲解服饰的演变,分析各朝各代的特点,以及各朝代服饰所展示出的优秀文化。此类课程甚至可以联系学校“汉服社”“唐装社”等社团进行实物演示,通过视觉与思想双重冲击达到师生知识共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学生心中,丰富他们的民族文化知识。组织学生集体观看《诗词大会》 等传统文化类节目也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他具体内容均可根据其文化特点开设相应特色课程。例如,河南省所推出的《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节目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登上热搜后引起一片叫好,吸粉无数。

与此同时,另一个引人注意的途径是与学生所学专业相融合,从大班集体教育改为小班化教学,打造有个体特色的思政课堂。例如:为工程类学生介绍中国古代、近代的桥梁、道路等工程方面发展史以及对今天的影响; 为医学类学生重点讲述人民的抗疫史,使他们增添自豪感与责任心等。

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来传授优秀传统文化,在确保知识性的基础上,增加趣味性,更易使学生理解,也能够让学生明白传统文化不是与自己所学专业毫不相关的,在潜移默化中引起学生的重视。

3.2 联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

“行之,明也。”实践在大学生的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不能只有书面讲解,还要通过实践使学生亲身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即在注重第一课堂教学成果的同时,还要结合第二课堂共同进行。

第一课堂指的是教师根据大纲及课本,按照课时数实施教学任务的课堂,这也是被广泛接受的教学活动。第二课堂则是其延伸,并且占有重要地位,指的是在学生学时计划之外参加的各类具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这里所说的实践活动不是一切课外活动,而是与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它肩负深化第一课堂学习内容,促进学生消化吸收的主要任务,能够有效地将第一课堂的书本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兴趣爱好。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课堂如果单单依靠第一课堂教师的讲解,不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因而要联动第二课堂进行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千年积累而成,也形成了各地特色理念。每个地方的博物馆、文化馆等都有对传统文化的记载[7]。处于现代化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们要想深入体会这些精神,必须要结合第一课堂的内容灌输与第二课堂的亲身体会。例如,带领学生们参观博物馆,了解当时人们留下的物品,利用3D、VR 技术还原当时场景,学生们在身临其境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先辈们的智慧与拼搏精神。

我国高校的大学生群体都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是怀抱浓浓的地域文化构成体。高校应该利用好这一点开展特色实践活动。例如,学校可以开展分地域的特色传统文化宣传大赛,由来自不同省市的学生们组队宣传家乡传统文化,在宣传讲解中加入竞争精神,能够起到更有效的作用。这种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使学生们对各地传统文化愈加了解,继而产生深入了解的兴趣。

这些都是使大学生在思政学习过程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理解吸收,增强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荣誉感,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达到的效果。

4 结语

丰富大学生思政课堂是当代思政教育的使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政课堂不容忽视。以上所提出的培养路径具有针对性,只有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才能使高校思政工作更深入进行,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培养出德才兼备、担当大任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中华思政传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思政课“需求侧”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