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商文化促进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析
2022-12-06袁年英
袁年英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5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郎加明在《创新的奥秘》中指出“对于创新来说,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创新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朽动力,创业是在一定精神指导下将创新理念变为现实,创业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源动力。埃克里·莱斯在《精益创业》中指出“我们身处的商业时代有两大主题:互联网化和全球化。各类企业都要学会利用互联网和市场的差异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中存在或潜在的各种需求。”新时代青年,无论是市场差异化需求的挖掘能力还是数字信息应用能力,都是其应具有的基本能力与优势。青年创新创业不仅是青年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更是经济社会尤其是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 粤商精神的文化内涵
粤商在我国历史悠久,是我国经济尤其是近现代商贸流通中的最主要的企业群体之一,对我国改革开放影响巨大。粤商包括广府商帮、潮汕商帮、客家商帮、雷州商帮,以及其余商帮。粤商有着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他们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创造出独特的南粤文明和粤商文化。面对21世纪国内外经济发展格局的不断变化,粤商不断与时俱进、博采众长,倾力打造新粤商精神,推动了粤港澳乃至中国商界健康、快速、和谐发展。
1.1 务实进取的创业精神
务实即讲求实效。务实进取是粤商精神之根。粤商可以不分场合,不求形式,但求实效。不管是谈判桌上还是茶座歌厅,也不管是口头形式还是书面形式,他们言行一致,对于投资、经营和收益,他们均会很务实。无论是“胡氏铁匠铺”的胡师结及其子女,还是从两张办公桌起家办“海印”的邵建明、“何植记鞋厂”的何炳父子、长堤大马路“胜记”创始人温万年……他们都脚踏实地,务实肯干,从小做起。1979年,白云电气的创始人胡师结回到胡社村,傍祖宅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手工打铁作坊,4 个儿子和一个小女儿相继放弃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的“铁饭碗”,回到自家的铁作坊帮忙。胡师结不畏缩艰辛,顺势而为,务实肯干,从土生土长的小小铁匠,一步步走来,逐渐成长为大国工匠,不仅成就了白云电器的一番大事业,更是用自己的实践再一次演绎了粤商务实进取的创业精神。邵建明,广东海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1990年,他大学毕业后用手上仅有的5 000 元钱购买了两部直线电话和两张办公桌,开始了其创业征程。“明道”“取势”和“优术”是邵建明经营哲学之精髓,更是粤商文化和粤商精神在邵建明创新创业实践中的继承和发展。
1.2 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自古以来,粤商都是敢为人先,勇于试新、接受新事物、挑战新行业的杰出代表。从唐代赴南洋、澳洲及南北美洲经商立业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粤商秉承着敢闯敢拼的创新精神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社会潮流。其间涌现了无数杰出代表,如陈凯旋,在永远创业的理想信念的指引下,将创新作为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带领立白集团从“三间房创业”开始,到如今建成中国日化领域名列前茅的日化王国,演绎了粤商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本色,传承和发扬了粤商之优秀文化,进而成为粤商的典型代表[1]。
1.3 开放包容的革新精神
了解粤商文化的人都知道,粤商开放包容的革新精神不仅成就粤商之辉煌,更是造福了全国乃至全世界。1840年鸦片战争后,广州作为对外开放的口岸之一,不仅让欧美等国家走进来,还主动通过经商、留学等多种方式走出去。长期以来,粤商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心怀,吸引国内外资源到广东来,不仅成就了广东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更在一定程度上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树立了典范。广东省“十三五”规划提出要营造“优化创新环境,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社会氛围”。《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规定,“引导社会培育创新精神,形成崇尚创新、勇于突破、激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
2 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
长期以来,粤港澳凭借其便利的海运、河运、丰富的海产、亚热带果品等,为粤港澳人提供了丰富的商机,造就了粤商敢于冒险,敢于创新进取的特质。发展到现在,创新创业活动在推进粤港澳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过程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青年作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储备库引导体量庞大,作为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思维活跃、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术技能,是粤港澳创新创业持久动力的重要源泉之一,是推动粤港澳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力量。因此,注重青年的创新创业引导,鼓励青年创新创业,培养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技术技能创新型人才,就成为提升粤港澳创新创业活力的重要因素。青年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自然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2.1 青年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不足
大量实践表明,尽管粤港澳地区有着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氛围,然而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引导、观念等影响,青年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仍然不足。高校应届毕业生尤其是高职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表明,90%以上的高职毕业生毕业后选择就业而不是创业。在校期间,虽然各高校为了激励学生创新创业从资金、师资等多方面着手加以引导,但90%以上仅以完成相关任务或获得相关学分为目的。从创新创业的作品来看,同质化现象严重。所有这些无不说明,无论是创新意识还是创业能力都还不能较好地满足青年从事创新创业实质性活动的需要[2]。
2.2 青年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形式化
近年来,随着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出台,创新创业引导在社会各界陆续展开,有些地方还成立了专门机构及配备专门师资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引导。然而实践中,以参加比赛获奖和获得相应证书为目的的创新创业引导屡见不鲜。“以赛促教”更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主要模式,所有这些难免让创新创业只停留在纸上。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年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效果和效率,自去年起,“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已要求所有参赛项目必须是已经落地实施了的项目,这应是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青年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形式化,进而防止这种形式化进一步发展的表现[3]。
2.3 缺失激励青年创新创业的文化
文化作为一种长期积累下来的精神理念,是影响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粤商有着开放包容的特质,但对于新时代的青年而言,创新创业仍然是比较艰难而个别的事情。找份工作,完成相关就业登记工作,简单省事。至于创新创业导师,众多导师连自己都没有创新创业经历,开展创新创业引导时,以教为主,以填鸭式知识讲授为主,学完后去参加个比赛,获个奖,足以。而家长认为,虽然对自己小孩的职业没什么特别的要求,但自己的小孩毕竟还小,创新创业太辛苦了,还是先找份工作,锻炼锻炼,积累一下经验再说。
3 粤商文化在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粤商又称为广东商帮,从地域维度来看,粤商包含“粤地”和“粤籍”两个方面。“粤地”即在广东省境内的经营群体,包括广东本土人和非广东本土人。“粤籍”即在外地经营的广东籍贯的商人。凭借靠海及偏远的特殊地理位置,自西汉开始,广州就是南部中国商品的重要集散地。宋代,广州发展成了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到了近代,尤其是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凭借其毗邻东南亚、香港、台湾等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国家政策优势下,在传承传统粤商文化的同时,融合时代文明,与时俱进,进而逐渐开创了诚信、创新、效率、和谐的粤商文化新局面[4]。
3.1 粤商文化引领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指引着人们实践行动的方向并为人们的实践行动提供不朽的动力。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一种实践行动,自然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引领。否则,方向不明,动力不足,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会物质力量匮乏,更会精神力量不足。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人、一个群体乃至一个民族,不仅物质上要富有,精神上更要富有,只有这样,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5]。
粤商文化作为粤商在长期的经商处世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种被普遍认可的精神力量,在其所涵盖的范围内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导向和整合作用。粤商文化之开放、包容、务实的精神不仅营造了人言必称商,人人皆商,全民皆商的良好创新创业环境,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成功粤商,更指引着其覆盖范围内的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粤商“敢为天下先”“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其文化精神在实践中与时俱进,在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粤商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诚信”“创新”“效率”“和谐”新粤商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粤港澳青年作为生活在粤商文化核心范围内的新生一代,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传承与发扬粤商文化的需要,是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实践中,粤商文化精神不仅激励着无数成功的粤商精益求精,不断开拓创新;更进一步引领着新生一代脚踏实地,勇攀高峰[6]。
3.2 粤商文化为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营造有利的环境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事物来说的,是指围绕着某一事物并对其产生、发展和灭亡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往往是受特定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人文环境则是在人们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利的环境促进事物的发展,不利的环境不仅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甚至还会为事物的发展增添障碍,进而阻碍事物的发展。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仅有优越的区位自然环境,更有优秀的以粤商文化为核心的人文环境。查阅历史不难发现,自西汉以来,粤港澳尤其是广州凭借其临海的区位优势就是通往世界各地的重要之地。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粤港澳尤其是广州再一次充分发挥其地利之优势,从而引领广东乃至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在新时代,粤港澳地区的区位优势不仅为粤港澳青年的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更为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的落实和检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其次,粤商文化作为粤港澳地区人文环境的核心,其务实、开放、包容、创新之精神,不仅让创新创业行为广为接受,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粤商前赴后继,开拓创新。在粤商文化的引领下,粤商大小通吃,无论是街头小作坊、路边小商小贩,只要有利可收,都有可能让粤商扬起创新创业梦想之帆。在粤商文化里,生意无大小,只要有效率,就是胜者。这里不仅创新创业者乐意去拼去闯,父母、家人及社会对创新创业者也是极其尊重、包容与支持的,从而为创新创业者营造了和谐的人文环境,并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的杰出粤商,也为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据调查,创新创业引导不仅是粤港澳青年在校期间的必修课,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比赛、做电商、拍短视频等创新创业实践中的青年越来越多,并且效率也越来越高。
3.3 粤商文化为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可参考的典范
顺势而为,趁势而上是粤商文化的特质。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惠顾下,涌现出大批粤商的典范。新时代是创新创业的时代,粤港澳地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不仅有很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更有大批优秀的创新创业的种子。据调查,有超5%的粤港澳高职毕业生选择毕业后去创业。青年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在国家及地方各级政策的引导下,秉承粤商文化的务实精神,从身边能做的事情做起,走出有自身特色的创业之路。如学社区矫正专业的青年凭借自己的专业优势,从毒品防范与警示引导着手,与社区合作开展禁毒宣传引导;学畜牧畜医专业的青年凭借自己的专业特长,瞄准当前火热的宠物市场,开宠物美容院或托养所;学电子商务专业的青年开网店等。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榜样给人的行为带来无穷的力量。在优秀的粤商文化的熏陶下,在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地方政策的普照下,粤商凭着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走出了自己成功的创新创业之路。如,靠5 000 元起家的TCL 的创始人李东生。作为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批高考生,李东生从华南工学院无线电系毕业后,放弃了分配的机关职位,靠着几个人凑起来的5 000 元,从一个租来的小仓库起步,走出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于1968年带领23 人以每人出资50 元的借款方式开始创业,历经50年,使美的从一个乡镇小厂成为世界500 强企业,何享健与美的集团的成功是粤商与改革开放一起进步的缩影。李东生、何享健的成功是在粤商文化的引领下茁壮成长的优秀典范。在成功之前,他们或许跟众多粤港澳青年一样,但他们又不一样。他们的不一样就在于他们凭着自己一颗创新创业之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开拓创新,既成就了自己,又造福了社会。
4 结语
文化是根,文化是本。粤商文化是在粤商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逐渐沉淀和发展起来的,是粤商创新创业实践之精神指导和不朽动力。传承和弘扬粤商文化,充分发挥粤商文化的引领作用,不仅为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了精神指引,更为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营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从而较好地激发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高了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效果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