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青年视角下的大运河苏州段研学与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2022-12-06赵凤娟赵阳张春锐朱晓庆
赵凤娟,赵阳,张春锐,朱晓庆
(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苏州 215104)
跨文化传播不仅指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化主体的传播活动,也涉及各种文化要素及文化实体在社会中的配置、迁移、扩散、治理、影响等全部过程。 新时期的跨文化传播更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生态范式和特色话语体系。 中外青年的大运河苏州段研学是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理念下充分考虑到外国留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并进行受众分析而系统设计的文化交流项目,让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的单独个体在交流中获得情感和文化的认同。
1 中国大运河文化国内研学现状
1.1 大运河文化研学助力文化带和文化公园建设
姜师立在分析大运河旅游文化资源及大运河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精心打造大运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包括运河文化遗产研学游[1]。 姜海君以大运河扬州段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深入访谈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和PTA评价量表法等研究方法, 对大运河扬州段的研学旅行课程进行开发研究[2]。李玮在分析研学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资源、课程、体验、人才和宣传营销角度出发提出RCETM 发展策略,以研学旅游为抓手,加快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3]。 张惠认为,以区域协同的思维发展大运河遗产旅游, 是体现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统一性以及旅游体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必然选择, 也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任务[4]。大运河研学助力大运河遗产保护和文旅深度融合的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1.2 大运河文化研学线路亟待开发和实践
2016年,教育部等11 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意见肯定了一些地区开展研学旅行取得的成效,同时也指出,一些地区在推进研学旅行过程中,“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 协调机制不完善、 责任机制不健全、 安全保障不规范等问题,制约了研学旅行有效开展”,明确主要任务是“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健全经费筹措机制,建立安全责任体系”[5]。
2022年,依托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研学大运河云平台”开展的“壮游大运河研学(一期)”项目,通过江苏省素质学分认定。该项目包含120 个研学点,涵盖58 个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27 处河道遗产所在城市和36 座运河城市的红色文旅[6]。目前,运河城市的大运河研学线路尚未充分设计, 远远不能满足广大青年研学个性化和国际化需求。 中外青年大运河研学项目的发展, 对促进该地区旅游产业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对大运河文化对外传播和提升城市的国际化形象都有重要意义。
2 中外青年视角下的大运河苏州段研学与文化传播特色
2.1 大运河文化研学项目体现“五W 模式”
美国学者H·拉斯维尔于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传播模式五要素,即“五W 模式”。这五个W 分别是:Who (谁),Says What (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 To Whom (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 (有什么效果)。
在中外青年大运河研学项目中,“五W 模式”具体体现在:Who-即传播主体, 主要是研学导师和当代青年;Says What-即传播内容,是大运河苏州段研学和文化传播的内容, 包括大运河苏州段运河故道和遗产点段,融合苏州水文化、城墙文化、食文化、博物馆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In Which Channel-即传播渠道,包括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图片传播、画面传播、声音传播等; To Whom-即传播对象,是对中国文化和大运河文化感兴趣的国内外受众, 特别是中外青年; With What Effect-即传播效果,通过文化传播,激发国内外受众对大运河文化的浓厚兴趣,增强人们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意识。
2.2 大运河苏州段研学与文化传播特色分析
2.2.1 研学和文化传播内容的整合性
中外青年大运河苏州段研学在传播内容、 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上把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相结合,融通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 跨越信息文化和行为文化。 苏州是运河沿线城市中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苏州也是大运河沿线流经区域最多、遗产最丰富的城市之一。 大运河苏州段遗产由4 条运河故道和7 个遗产点段组成。 苏州一直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古韵今风吸引全国各地游客, 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不断推进,近年新建成的吴中博物馆(吴文化博物馆)、苏州博物馆西馆、吴江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浒墅关古镇蚕里街区等已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中外青年大运河研学和传播内容既包括地方文化特色,又融合了现代文化与流行文化,在“运河十景”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基础上,融合苏州水文化、城墙文化、古镇文化、食文化、博物馆文化、非遗传承项目等,整合多元化的大运河生态资源。
2.2.2 体验式和探究式文化传播特色
中外青年从当代青年的视角来体验和探究大运河文化,设计研学线路,通过走访调查、实地拍摄、研讨探索等方式, 体验和记录中外青年眼中的大运河苏州段。 以“平江路-昆曲体验-盘门-夜游古运河”线路为例,河道与街巷纵横的河网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特色,“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平江路成为中外青年眼中的“江南”代表。在平江路上,青年们扮演《牡丹亭》中的角色,体验昆曲的水磨调。水陆盘门、瑞光寺塔、吴门桥并称为“盘门三景”。“水陆相半、沿洄屈曲”的高大城门,城墙上遍布的射孔、闸口、绞关石等各种防御设施,让中外青年看到了苏州城的铁血与豪情。 到了晚上, 青年们坐船夜游古运河,夜游盘门,感受月亮升起后的江南韵味。
这条线路的研学主题为“水”和“建筑”。 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研究, 带着问题和任务多角度思考和探究历史现象,是研学的重要内容。青年们注意到平江路的河道干净,路上看不到保护环境的标语,无论原住民还是游客都很自觉地守护着这条古街, 保护着水资源,于是思考大运河和现代人的关系。今天的大运河苏州段河道每天有船只通过, 仍然发挥着交通运输的作用,体现其时代价值。交通运输带来物质上的富足,实现文化上的交流融合,带来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美好生活。 青年们对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进行了探究,发现粉墙黛瓦设计的初衷其实是为了防潮。江南多雨水,梅雨季节屋内会有返潮现象,当时苏州百姓负担不起昂贵的彩色建筑外观, 而石灰是那时最好的防腐防潮材料。
2.2.3 研学和文化传播效果的深入性
通过大运河苏州段研学, 中外青年及时整理图文,拍摄制作研学短视频、Vlog、微电影和手绘地图,提高了实践创新能力。 中外青年发布研学短视频和Vlog,收获好评,获得成就感,激发了自身和国内外受众对大运河文化的兴趣, 从而达到研学和文化传播效果。
研学团队成员Arlette 是来自苏州友城刚果(布)黑角市的一名来华留学生,她在制作的Vlog 中这样写道:"Hi! Everyone. Welcome to my YouTube channel. In today's video, I'm going to show you some places in China. And I want you to follow this video and discover step by step." "Here we are. We are asking the way." "Finally, we've done visiting places and it's 5 p.m. As you can see, it's dark and we are going back home. It's been a long day but I enjoy. Thank you for following. See you in next video. I love you so much!"。留学生制作的Vlog 用第一人称视角记录所见所闻,内容丰富有趣,话语互动充分,把自己体验中国文化的新鲜感、兴奋之情传递给观众,满足国内外受众的好奇心。 “他者”视角传播真实立体的大运河文化,传播效果深入人心。
3 大运河苏州段研学和文化传播建议
3.1 加强研学导师队伍建设
2019年,中国旅行社协会发布《研学旅行指导师(中小学)专业标准》(T/ CATS001—2019),以满足研学旅行市场和创新需要为目标, 对研学旅行指导师专业素养提出了基本要求, 是研学旅行指导师实施研学旅行教育活动的基本规范[7]。中外青年的大运河研学导师专业标准, 可以参考《研学旅行指导师(中小学)专业标准》,如有条件,研学导师可参加研学旅行指导师培训并取得研学旅行指导师证书。
良好的师资是研学的保障, 需打造一支思想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研学导师队伍。 高校教师、退休学者、 对苏州文化和运河文化感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都可以成为大运河研学导师。 苏州已有一支规模较大的高素质志愿者队伍, 遍布苏州各大博物馆和一些社会公益性组织, 正发挥着对外传播苏州文化的重要作用。 2021年,苏州大运河保护青年志愿服务总队和10 支“运河十景”志愿者分队成立,他们也将成为大运河研学导师, 为大运河保护和文化传播助力。
3.2 确保研学和传播内容的准确性
2021年11月,来自上海的三位女士到苏游玩,返沪后核酸检测阳性,各地进入警备状态,同时公布了她们在苏州去过的景点, 包括甪直保圣寺和吴中博物馆。但在一些紧急通知中出现“吴忠博物馆”“宝善寺”等文字错误,甚至以讹传讹,值得我们思考。吴中博物馆(吴文化博物馆)位于苏州市吴中区,澹台湖景区边, 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宝带桥遗产点西南侧, 是苏州第一座全面展示吴地文化的地方性特色博物馆。 甪直保圣寺,原名保圣教寺,是江南一座著名的千年古刹,而宝善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又名巴拉奇如德庙。 可见“吴中”和“吴忠”,“保圣寺”和“宝善寺”相差甚远。 因此,研学和传播内容务必经得起推敲,否则容易让人一头雾水,文化传播效果将大打折扣。
3.3 注重文化传播渠道的多样化
大运河文化传播应采用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充分运用传统媒体、自媒体、社交媒体等全媒体渠道。《中国大运河》(2014年)和《大运河》(2016年)纪录片陆续播出; 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远方的家》栏目推出大型系列旅游节目《大运河》;2021年,《我与大运河》在央视17频道黄金时段首播。 2021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推出江苏苏州特辑, 详细介绍了苏州这座江南腹心城市,体现苏州的包容、浪漫和潮流。 大运河相关微信公众号,如“世界运河名城”“苏州大运河”“运河网”“中国大运河”“大运河传播”“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研学大运河”等,发布大运河新闻资讯、大运河研究成果等,普及大运河文化知识,推广地方运河文化旅游。
短视频具有社交属性和内容丰富、 便于传播等优点,已成为当今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中外青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好运河故事, 同时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国外YouTube等平台发布大运河文化相关研学短视频和Vlog。 苏州各博物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苏州日报的“引力播”, 喜马拉雅等新媒体已经加入大运河文化传播。苏州各区、街道微信公众号,如姑苏区的“姑苏古城”、吴门桥街道的“亲水吴门”、双塔街道的“文化双塔”、平江街道的“精彩平江”等,可以定期发布大运河相关内容,给中外青年研学成果提供发布渠道。开展运河主题活动、画展、诗学、名人研学、博物馆讲座、社区大运河研学等项目,设计大运河文创产品、运河宴等,激发人们的兴趣,打造大运河文化IP。
4 结语
在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公园建设的背景下,大运河研学推动大运河文化传承和传播,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学和文化传播需不断创新内容和传播模式, 善于采用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青年参与其中、乐在其中,不断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加强研学导师队伍建设,结合中外青年学生发展特点,设计具有运河文化特色的线路和研学主题, 为中外青年提供文化内涵丰富且符合青年认知发展特点的个性化、 国际化研学产品, 满足中外青年对文化体验的深度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