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视域下广西非遗的国际传播
——以“壮族三月三”为例

2022-12-06雷雨晴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0期
关键词:壮族跨文化留学生

雷雨晴

(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 530222)

广西确立“加快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战略目标以来, 以建设成全国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示范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枢纽为努力目标。跨文化教育是促进对文化多样性的相互尊重与理解的教育,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跨文化教育下探讨广西非遗文化国际传播问题, 有利于广西建成中华文化走向东盟的主力省区。

1 研究背景

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我国西南部连接东盟地区的海陆通道枢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被赋予了“三大定位”的重要地位。 广西充分利用沿海、沿边的区位优势, 成为我国富有活力的少数民族对外开放地区,发挥了中国对东盟国家前沿窗口的重要作用,在教育合作与文化交流上与东盟保持着高度活跃的状态。 自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依托经济领域的深化合作,广西与东盟10 国积极开展教育合作。截至2021年6月,东盟国家来桂留学生达1.6 万人, 广西成为接收东盟国家留学生最多的省区之一。自治区连续举办“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论坛”“中国—东盟大学智库联盟论坛”等学术论坛,促进教育领域内更广泛的合作对话。文化交流领域形成了长期的系统性的活动, 中国与东盟地区合作举办的各类艺术文化节与文艺展演活动加强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与发展。

广西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区内有137 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及壮锦、铜鼓、风雨桥、刘三姐歌谣、壮族霜降节等各具独异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壮族三月三”作为最广为人知的经典地域文化符号, 已逐渐形成了广西特有的集民族文化、群众体育、风情旅游、特色消费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品牌[1]。凭借广西与东盟地区深化的合作关系, 广西的非遗文化在对外传播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并且在对外传播的途径中积极参与创新创作,与现代传媒技术相融合,焕发出与时俱进的新活力,既扩大广西区域性文化的影响力与美誉度,同时也反向地对少数民族非遗文化本身进行更好的保护与发展。 该文基于已有研究,以“壮族三月三”为例,从跨文化视域出发, 探讨跨文化教育对广西非遗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意义, 并提出推进广西非遗文化向外传播的策略, 以推动广西区域性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

2 跨文化教育对非遗国际传播的重要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的主题大会上首次提出了“跨文化教育”的概念, 认为跨文化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和公民设计的, 促进对文化多样性的相互尊重与理解和丰富多彩的教育[2]。跨文化教育目的在于多元文化在异己思维中相互理解与包容, 其内容体现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 而跨文化教育的过程则体现了文化交流中的开放性和互动性。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使得异质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成为必然。文化融合一方面,促进了文化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另一方面,造成了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不平等现象。 民族地区的非遗文化相对于主流文化来说, 本就处于更为弱势的地位,我们在文化交流与融合过程中,应重视通过跨文化教育培养异己思维及应对他者文化的能力,保证非遗文化在文化族群间积极交流, 同时警惕一体化对弱势文化的威胁。

根据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及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 被不断再创造,为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 非遗文化通过对外传播过程中与异质文化进行合作交流,从而维持活力与生命力。 然而,作为现代社会中的弱势文化, 非遗文化在与其他文化交流过程中更容易面临被干扰的威胁。 跨文化教育中对他者文化的尊重与理解将帮助非遗文化传播过程中既积极主动参与交流,又避免被强势文化干扰而失去特异性。

跨文化教育对于非遗的意义, 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非遗保护主要针对少数民族文化,这些处于濒危阶段的文化依靠自身力量难以维系, 需要借助强大的主体文化力量来维持并传承,“非遗保护不仅是主体文明对濒危文化的跨越式抢救, 更是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对话合作与交流”[3];其二,非遗需要与他族文化对话交流才能保持鲜活生命力,在交流中发展,在传播中壮大,避免在一体化进程中失去其特异性与独立性,让中国民族特色文化成为世界共享的文明, 不仅促进特色文化的新生与繁荣,也为人类的多元化建设做出相应贡献[4]。 因此,跨文化的教育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无论是关于非遗自身的保护还是面向国际的传播, 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3 跨文化教育下“壮族三月三”国际传播现状

3.1 广西非遗文化国际传播的条件

广西非遗文化向东南亚地区“走出去”具有地缘优势、民族亲缘、历史机遇等条件。首先,广西非遗在东南亚传播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国家地区水陆相连的省区。 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 广西较早地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地缘经济及政治合作的开放窗口, 进而开启了长期的教育合作与文化交流。其次,广西少数民族与东南亚多个民族同源。人类学、民族学多项研究表明广西的壮族与泰国的泰族、 越南的侬族共同起源于百越民族中的西瓯、 骆越, 同源民族的亲缘关系和历史传承,使得广西与东盟共具较多文化认同理念,保持着长期的友好稳定关系[5]。最后,“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广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广西在教育和文化上与东盟国家保持着高度频繁的交流。

3.2 “壮族三月三”国际传播现状

高校是人才培养单位, 是多元文化碰撞频繁的场合,也是实践跨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广西高校依托地缘优势、民族亲缘、历史机遇等条件,与东南亚各国有着频繁的教育与人文合作,并通过学术研究、课程设置、校园活动、校外交流等形式促进广西非遗国际传播,取得一定成效。

3.2.1 学术科研助力民族非遗传播

依托高校成立的相关科研中心, 积极投入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及非遗文化面向东南亚的相关研究中。 例如,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中国南方与东南亚跨境民族研究基地等科研中心, 为国内乃至东南亚地区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 科研项目集中于广西少数民族与东盟国家少数民族的亲缘研究、 边境地区跨国民族文化互动、文化比较研究等。对于广西民俗非遗文化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区域内的保护与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将关注目光投射在跨区域乃至跨国境的文化输出,为“壮族三月三”等广西独具民族特色的非遗项目面向东南亚进行跨境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支持。

在中国与东盟各国各地区合作举办的学术论坛中,关于非遗文化国际传播的热度逐渐提高。第十五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上,与会人员就“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为题展开讨论,并分享了在艺术教育领域深化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 保护中国—东盟跨境民族共有非遗等观点及建议; 第三届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论坛上, 各国学者达成共识推动民族文化平等对话, 传播中国及东盟各国以和谐为核心的文化理念。 各国学者从教育合作的角度出发, 对民族文化交流及非遗文化跨国传播进行讨论与研究,体现了研究者们对广西区域性、民族性文化的关注, 推动广西优秀的非遗文化通过跨文化教育的途径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

3.2.2 “壮族三月三”再创作成果由校园走向国际

高校中各专业教学内容主动与非遗结合, 使传统的非遗艺术在教研教改过程中焕发新生。“非遗进课堂”等主题活动让非遗与传统教学内容相融合,让师生们在课堂中探索非遗之美。 部分高校与专业在课程的设计与实践中有意识地将广西非遗融入其中,形成一系列教研成果,高校成为非遗创新与再创作的有力阵地。 例如,广西艺术学院师生以“壮族三月三”中的歌圩、铜鼓等作为创作灵感,通过现代社会的艺术表现手法, 创作出许多独具广西民族风情的文艺作品,参与“中国—东盟音乐周”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让“壮族三月三”这一非遗元素在海外绽放光彩。 师生们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内容的创新与再创作,使非遗创作不再局限于课堂中、校园中,而是走向现代国际舞台,为国际观众讲述好广西故事。高校作为传媒技术与手段创新的前沿地带, 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将非遗传播与媒体创新相结合, 探讨非遗传播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 例如,2018年广西大学召开民族新闻与文化传播创新研讨会, 关注民族地区文化传播创新;2021年广西民族大学与自治区合作成立的“中国—东盟(广西)广电视听艺术创作中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广西民族文化传播做出更大贡献。 高校教育中关于非遗内容创作与传媒手段的创新, 让非遗在跨文化意识的指导下与多学科、多文化融通交流,为非遗文化在国际的传播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3.2.3 留学生文化教育融入“壮族三月三”内容

留学生是天然的跨文化交流群体, 在异国学习生活过程中接触到的留学国家文化, 使他们具备更为敏感的跨文化意识。 针对留学生的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皆属于跨文化教育范畴。 广西各高校留学生教育中除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 还设置了形式多样的具有广西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让留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广西优秀的民俗非遗文化。例如,广西大学每年举办的“三月三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广西外国语学院曾组织留学生前往武鸣参加骆越祖母王祭祀大典。 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让留学生们对原汁原味的“三月三”节日盛典有了更深了解,从而进一步联络广西壮族与东南亚同源民族间的情谊, 促进国际间民族文化的友好互动。

在桂留学生们还积极参与到校外举办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广西每年定期地举办中国—东盟文化艺术周等活动,时常可见留学生们活跃其中的身影。留学生们在文艺汇演与交流中,体验了山歌、铜鼓表演、“壮族三月三”节日习俗等,这既是对广西优秀民族文化的实地学习,也是在实践中培养跨文化意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壮族三月三”这一广西经典符号在东盟青少年当中的影响力。

4 “壮族三月三”国际传播的跨文化教育推进策略

目前广西高校在本科阶段都开设了民俗文化课程, 然而课程内容的编排主要还是对广西地区具备特色的非遗内容做一种拼盘式的介绍,不够细致。非遗文化虽跨学科进入到艺术、 传媒等学科中的专业课程,但是仍缺乏系统性。留学生教育中的文化课程对地域性文化引入不足。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推进“壮族三月三”国际传播的文化教育策略。

4.1 加强多学科融通合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认定、选取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涉及学科和专家学术背景包括人类学、 民俗学、历史学、民族学、艺术学、语言学、民间文学、音乐学[6]。非遗本身所涉及多种学科背景, 使其成为多学科之间的交叉地带,而当非遗进入到国际传播领域时,则又会与社会学、翻译学、传播学、跨文化研究等学科产生紧密交集。 “壮族三月三”是一项集对歌、歌圩、体育、祭祖、酬神等多种民俗于一体的少数民族传统节庆。 需要社会学、民族学、文学等学科对其活动的性质、内涵及特点进行研究,并对其中适合在海外环境传播的内容有所择取; 文学及艺术学可以对里面的传说故事及歌舞等艺术形式加以创作;“壮族三月三”是在本土少数民族环境中生根发芽的非遗文化,相关术语、 文化内容需要根据海外语境来对其进行恰当译介; 传统民俗非遗文化在海外的传播还需要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以更好地在年轻受众中传播。在这一过程中, 跨文化意识需从头至尾贯穿每一个环节, 只有运用跨文化知识在不同的文化主体间构建理想互动,才能保证非遗的国际传播取得良好效果。

非遗传播所涉及学科之间知识结构断裂, 使得现有研究并不能对非遗发展与传播的实际需求做出灵敏反应。相较于已然制度化的学科,我们可以通过课程优化, 根据社会的反馈及需求调整非遗相关的教育内容, 以此实现多学科在非遗研究上的有机联系。 广西区内高校在本科阶段现已开设民俗文化课程, 建议民俗文化课程在内容选取上有所侧重,以“壮族三月三”等已成为广西经典文化符号的非遗民俗为主,同时使教学纵深化,从该项非遗的内涵与特点、保护与发展、文艺创作与创新、跨文化传播现状等方面入手, 加大课程整体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另外,在教学手段上重视实践性,辅以田野调查等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综合认知能力,培养多元思维与整体思维。

4.2 优化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方式

文化部与教育部共同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该计划旨在提高非遗传承人群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提高工艺设计与开发水平。随着“一带一路” 倡议的开展及中国对文化软实力进步的追求,非遗工作应在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上承担起“走出去”的文化交流任务,对非遗传承人群的培养模式应与时俱进,除了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跨文化意识” 应成为对非遗传承人群能力培养的第四维度。

对非遗传承人群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应遵循“文化自觉”的原则。非遗传承人群既要提高对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创新能力,也要具备跨越民族、放眼国际的视野;既忠于传统文化内涵,也积极了解境外文化观念及受众思维模式。 在对非遗传承人的培训中可引入跨文化传播等内容, 了解其他国家及地区非遗传播的优秀案例,探讨非遗与文旅、文创等产业合作发展的方式与方法; 聘请高校中相关专业学者开展相关讲座, 指导传承人们运用跨文化意识去思考非遗的传播问题;组织研讨会,聘请其他非遗传承人代表共同参与研讨,交流民俗非遗向外传播的有效经验。此外, 承担培训任务的高校与企业及文化管理部门携手合作,共享外事资源,构建具有对外交往功能的服务平台,为非遗的国际传播提供便利条件。

4.3 丰富留学生文化教育内容与形式

目前,广西高校留学生的文化课程中,对地域性的非遗民俗文化的摄取仍显不足。 非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 体现着中国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精髓, 学习非遗文化将帮助留学生们真正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习惯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高级阶段的留学生课程中可增加广西区域性的非遗文化课程,课程内容的设置做到“区域性”“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结合。 如无条件,则可在原有的中国文化课程中加入区域性的非遗文化内容, 并充分利用地域资源,通过实地调查、走访等校外实践形式加深对广西本土优秀文化的认识。

面向留学生的非遗教育形式不局限于课堂,可以是博物馆参观、音乐戏剧鉴赏、运动会等形式。“三月三”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可在各高校中推广,有趣的竞技体育可以激发留学生的参与热情, 从而主动地体验壮乡风情和民族文化。 广西区内 “壮族三月三”公共假日期间,各市均举办涵盖文化、体育等方面的趣味活动, 学校可组织留学生参与到这些文化活动中,身临其境地体验这一欢乐佳节的文化盛宴。此外,学校还可与区内民族民俗文化博物馆、非遗项目体验基地等合作,打造校外实践基地,进一步丰富留学生对中国非遗文化的研学形式。

5 结语

“壮族三月三”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广西优秀民俗非遗文化,它展示着广西民族特色魅力,承担着搭建中外交流桥梁的任务。 在广西与东盟地区合作继续深化的背景之下,以“壮族三月三”为代表的非遗文化的国际传播在地缘、 亲缘等优势条件的支持下得到了有效推进。 充分利用广西与东盟地区的教育合作,通过学科合作、优化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留学生文化教育等方式,增强文化传播主体的跨文化意识,将有助于提高广西非遗的国际影响力, 传播广西故事,进一步培养广西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壮族跨文化留学生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Cat’s book》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壮族山歌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