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模式下《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建设与实践

2022-12-06卓国荣周红蕾穆洪云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4期
关键词:工作岗位校企职业

卓国荣,周红蕾,张 斌,穆洪云,彭 诚,李 玲,卢 炜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高职教育强调的是人才的实用性和技能性。课程建设是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是校企合作育人过程的重要环节;开展课程思政是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信息化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是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措施。我校较早在全国职业院校开设《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通过多年的校企合作开发并不断优化了项目课程教材,建设了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资源,持续开展了网络辅助教学实践,并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中,促进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所教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能够学以致用,达到了素养能力并重,校企协同三赢的效果。

1 开发基于校企合作的项目教材是课程建设起点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与途径。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明确指出: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学校设立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支持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到学校任教,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产业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探索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允许职业学校依法依规自主聘请兼职教师和确定兼职报酬。推动职业学校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职业学校实践假期制度,支持在职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

按照意见要求,课程教材开发是校企合作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课程建设的起点,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指出: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可定义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

开发校企合作课程项目教材前,要进行调研,与行业企业所对应的专家能手进行沟通交流,组建开发团队,然后理清课程内容所对应的工作岗位与职业技能要求,按照所对应的工作岗位的要求开发教材内容,将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融入教材中,对工作任务进行细致描述。按照开发思路,《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教材经历了不断完善提高的开发过程,课程教材开发团队由全国5所职业院校教师,行业知名企业(北京芭比堂动物医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AMC中心动物医院、派特宠物医院、安安宠医康丽宠物医院)的主治医师和院长,以及江苏省宠物行业诊疗协会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影像技术分会的专家组成,先后进行多次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分析研讨,确定了本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包括影像技师岗位(负责操作X线、摆位、摄片、推毛、超声保定等工作)与影像医师岗(负责读片分析、B超检查与分析、书写诊断报告等工作)。

按照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结合宠物医疗企业影像工作岗位工作任务的实际需求,以知识够用为基础,以素养与能力培养为核心,确定了本门课程的学习项目,每个项目下设具体工作任务与技能点,并根据行业的发展需求,不断将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确保课程教学内容够用、实用且与时俱进。按照选取的项目教学内容,以及对岗位的分析,所组建的课程团队合作编写《小动物影像技术》教材,所编写的教材将完成影像检查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融入其中,贴近岗位,学生只要学会即可在岗位中实际应用。目前本教材经过3次建设,引入了CT、MRI等企业最新技术,填补了高职教材在此领域的空白,该项目教材获得中华农业科教基金课程建设项目资助,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教材,“十三五”农业农村部规划教材,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被全国多所高职院校选为指定教材。

2 校企协同合作下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是信息化教学前提

校企合作开发网络课程资源是一种获得真实案例与工作过程教学资源的最好途径,企业有丰富的真实的影像案例,通过合作可以制做成真实的网络教学资源,这样学生在校期间也能接触临床,接触真实的生产案例,对于课程的认知与学习,起到很好的作用。

《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组建了一支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得到多家知名宠物企业的鼎立支持,通过与影像工作岗位的企业专家进行合作,2013年建设了《小动物影像技术》网络课程资源库,将开发的案例视频、教学课件、临床案例、实训优秀成果等全部课程内容上网,一方面不断提高本门课程主讲教师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获得企业提供的丰富的真实的影像案例、图片和视频等资源,掌握企业的技术水平和需求,使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网络课程内容能够紧跟行业发展,不断完善。本课程2019年立项为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课程团队建设了一百多部微课与配套教学课件,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建设了在线开放课程,面向全国的学习者免费开放,目前学习者已达一万多人次。

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使信息化教学成为常态,即使在疫情期间,也能够做到停课不停学,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使同学们随时学、反复学成为可能,保障了教学质量。

3 基于项目课程与网络资源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本课程在几年的建设与实践中,逐步完善了立体化教材与在线课程资源的建设,逐步挖掘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进行课程思政实践,逐步将信息化的手段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中。

课程团队通过研讨不断进行课程资源建设与课程思政点的开发与应用,教师观念得到不断转变,通过躬亲示范,以及润物细无声的细节,让学生们的职业素养、道德情操与爱国情怀得以提高,从而达到素养与能力并重。

同时教师的教打破了常规,改革和应用了多种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将课前-课中-课后有机衔接,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在教学中合理、灵活使用了教学资源库、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微信、QQ班级群、微信兴趣学习小组群、云课堂、慕课堂、腾讯课堂直播等信息化资源与手段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

课前同学们接收老师发布的课程任务,开展线上自学,完成课前学习内容,这样上课时学生才能带着问题进课堂,课中首先对课前知识进行分析,对课前同学们问题进行解答,这样为课中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课中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随时可以调动平台信息化资源进行教学,也可随时进行过程性测验与考核;课后发布课后任务,同学们可以在平台完成课后测试等知识,巩固所学,并随时可以与老师通过建立的信息化交流途径进行沟通。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创建的微信影像学习群,教师可以实时的将在宠物医院工作中接诊的临床真实病例的影像资源(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X线片、B超声像图、治疗处方、手术视频)等发送给学生,供学生探讨分析,获得真实的职业体验。通过云课堂或慕课堂的签到、讨论、头脑风暴、在线测试、抢答等功能的实施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监测学习效果。整个教学环节的实施培养了同学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其就业能力,将课堂和真实的岗位需求紧密的结合。

4 体会

基于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小动物影像技术教材开发、在线开放课程等资源建设与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受到教师、学生、企业的欢迎,达到了素养能力并重,校企协同三赢的效果,对培养宠物医学影像工作岗位所需求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起到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工作岗位校企职业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工作岗位分析的课程建设探讨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开年珠宝小惊喜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