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菌素对猩红热的临床疗效研究进展

2022-12-06唐卫静天津市静海区妇女儿童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天津3016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17期
关键词:热毒头孢菌素头孢

唐卫静(天津市静海区妇女儿童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天津 301600)

猩红热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从医学临床诸多实际案例来看,冬春交替时节是该病的高发期[1]。一旦携带致病菌的猩红热患者出现咳嗽、打喷嚏等行为,空气便会成为该致病菌的传播媒介,进而导致他人感染。除了空气传播以外,该致病菌亦可通过皮肤伤口或(和)产道发生感染[2]。儿童是猩红热的易感群体,尤其以5-15岁居多,因此亦被称之为小儿猩红热。大多数患者经有效治疗后均可得到良好的恢复,但从医学临床实际情况来看,有个别猩红热患儿的病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加重情况,甚至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并发症,比如,中毒性休克、呼吸窘迫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故此,对该病患者开展积极有效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亦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热点。抗生素是临床上广泛用以治疗该病的主要药物,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长期应用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甚至增加耐药菌株的产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猩红热当属“烂喉痧”范畴,中医药领域对于该病的临床治疗有着比较突出的疗效,且联合抗生素应用时具有增效减毒的功效,从而使得患者受益。鉴于此,本文通过综述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菌素对猩红热的临床疗效研究,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现作以下阐述。

1 猩红热病因及临床表现

1.1病因 猩红热主要是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该致病菌亦被称之为化脓性链球菌,可侵袭人体任意部位,且以侵袭上呼吸道最为常见。细菌自身菌体成分及其所产生的多种毒素以及蛋白酶均参与了猩红热发生、发展过程,继而导致了一系列化脓性、中毒性以及变态反应性病变。上述致病菌往往是通过呼吸道侵袭人体,最早会导致咽颊炎以及扁桃体炎的发生,随后在其产生的蛋白酶作用下,导致炎症的不断扩散并促使组织坏死,且因细菌感染产生的致热外毒素会引发全身毒血症表现。

1.2临床表现 (1)前驱期:患者往往起病急骤,有畏寒以及发热等症状,病情严重患者体温可升高至39℃-40℃,患者大多存在明显的头痛、咽喉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病症表现,部分婴幼儿患者有可能伴随惊厥。患者的软腭处会出现充血性水肿,并且伴随黏膜内疹。(2)出疹期:皮疹属于猩红热患者最为常见,亦是最为核心的症状之一。往往发生在起病后第1-2d,部分患者可在发病5d后出现上述症状。皮疹最早开始于耳后、颈底以及胸上部,且在短时间内快速蔓延至胸、背、上肢,最后波及下肢,少数患者发病数天之后皮疹蔓延全身。皮疹大多以点状充血性红疹为主,在按压之后,红疹有可能消失,但在压力消失后复现。病情严重患者可发现出血疹,患者往往有瘙痒感,且于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窝以及腹股沟部等)。此外,从中医临床学的角度来看,患者在患病初期,舌苔往往发白,舌乳头出现明显红肿情况,突出于白苔之外,且以舌尖和边缘处较为明显。在病情发展到3d左右时,白苔有可能出现自主脱落情况,但仍然有可能存在“杨梅舌”的病症表现,这是猩红热临床上最为突出的病症表现之一。皮疹普遍在48h内达至峰值,并在2-4d内彻底消失,病情严重的患者可持续多天。(3)恢复期:在患者皮疹消失后的7d,皮疹处皮肤有可能出现脱落情况,皮肤脱落的顺序比较明显,先出皮疹区域的皮肤最先蜕皮,后出皮疹区域的皮肤蜕皮时间会稍稍滞后。而且不同皮肤位置的蜕皮表现也存在明显差异性,比如,在手掌和足底的蜕皮类型主要是大片膜状、皲裂状蜕皮。通常情况下,蜕皮时间会长达15-30d。(4)类型:①普通型:绝大多数患者都属于该病症类型,病程大约持续为7d左右,主要以咽峡炎、皮疹等临床病症表现为主。②轻型:有低热或不发热表现,且全身症状轻,咽喉部的充血情况并不十分严重,全身各处皮疹数量偏少、色淡、不典型,可有少量片状脱皮,整个病程2-3d,易被漏诊。③中毒型:全身中毒症状显著,可表现为高热、剧吐、头痛以及皮疹等,个别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精神萎靡、神志不清情况,甚至有可能出现多脏器衰竭、败血症等更为严重的病症表现。④脓毒型:在伴随咽峡炎的同时,咽喉部位存在明显的黏膜坏死情况,并形成溃疡,有脓性假膜。可导致多种化脓性并发症以及败血症的发生,包括化脓性中耳炎等。⑤外科型或产科型:主要是由于病原菌经创口或产道侵袭,局部率先有皮疹表现,并逐渐涉及全身,但无咽炎表现,全身症状普遍较轻。

2 头孢菌素类药物概述

头孢菌素是20世纪中下叶开发出来的一种抗生素,具有抗菌谱较广、抗菌活性较强以及临床疗效较高、毒副作用较小等优势,其品种数量于所有抗生素中位居首位[5-6]。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以广谱抗生素为主,且在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治疗上效果显著,而对革兰阴性菌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稳定性不良,仅对流感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以及大肠埃希菌具有一定活性。往往被用于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其他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治疗中,主要药物包括头孢乙氰、头孢噻啶、头孢噻吩以及头孢氨苄等。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活性和第一代高度相似,其主要特点是对革兰阴性菌亦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以抗β-内酰胺酶强效以及抗菌谱广为主要特点,如大肠埃希菌以及奇异变形菌等革兰阳性菌可能对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耐受,而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对上述耐药菌株均有一定的作用,且对部分肠杆菌、奈瑟菌以及柠檬酸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其代表药物包括头孢尼西、头孢替坦以及头孢呋辛等。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特点包括下述几项:①抗菌活性强;②对β-内酰胺酶稳定;③抗革兰阴性菌活性相较于第二代更佳;④抗菌谱较广。然而,该代药物对分链球菌以及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等并无抗菌功效,常见品种包括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以及头孢哌酮等。第四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发出来,其对各种β-内酰胺酶稳定性较高,针对耐药菌株的活性明显优于第三代,且对青霉素结合蛋白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主要是通过革兰阴性菌外膜孔道快速扩散至细菌周围,且维持较高浓度。临床常见品种包括头孢吡肟、头孢噻利以及头孢唑兰等。

3 热毒宁注射液

热毒宁注射液的药物成分主要是中药药材,以青蒿、栀子以及金银花为主,可发挥清热凉血以及透散肌表的功效。该注射液中的每种中药药材属性和作用都不相同,其中,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栀子为佐药,可发挥解毒、清热以及凉血的功效[7-8]。上述诸药不仅在药物动力学方面无相互影响,且在药效方面相互协同,诸药共用可达清热解毒、疏风凉血之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现代药理学证实,热毒宁注射液可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ET-1)以及前列腺素E2(PGE2)等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进一步实现对内源性致热源的有效调控,最终达到解热的功效。同时,该药可对单核巨噬细胞的异常活化产生抑制作用,进一步使得内源性致热因子的释放受到抑制,最终导致cAMP水平的下降,实现体温的下降。此外,热毒宁注射液的药理作用非常适合猩红热的临床治疗需求,所含有的化合物于化学空间方面具有类药性质,尤其是木犀草素对A型流感病毒等具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9]。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10],青蒿以及青蒿素均有增强机体免疫力以及杀菌的功效,同时有效改善患者心肌供血以及提高心肌收缩功能。金银花中所含有木犀草素苷以及绿原酸等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且有抗炎解热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11]。栀子则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伤寒杆菌等的作用,具有镇痛镇静、改善睡眠、保护肝脏功能的功效[12-13]。

4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菌素治疗猩红热的相关研究

陈日霞[14]的一项有关热毒宁注射液与头孢菌素联合应用治疗猩红热的研究共纳入了68例猩红热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头孢菌素治疗,观察组则于对照组的基础上增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体温正常时间、症状控制时间、CRP正常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分别为(2.9±1.2)d、(3.5±1.4)d、(3.8±1.6)d、(6.1±2.2)d,均低于对照组的(4.1±1.15)d、(5.2±1.7)d、(5.4±1.9)d、(7.4±2.5)d。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略高于对照组的8.82%,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了在头孢菌素治疗的基础上增用热毒宁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张艳梅[15]的研究报道发现,热毒宁注射液与头孢菌素联合应用于猩红热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其中联合应用热毒宁注射液与头孢菌素的研究组患者的退热时间、皮疹消化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单纯应用头孢菌素的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充分证实了上述治疗方案应用于猩红热患者的有效性。同时,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对较低,这反映了研究组治疗方案的安全性。

李小虎[16-18]等人通过分析热毒宁注射液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联用治疗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其所设置的观察组通过热毒宁注射液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联用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单纯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8.57%;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细菌清除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82.35%。这充分表明了上述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此外,邢雪[19-20]等人的报道结果也存在类似的结论可以佐证。

5 小结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菌素对猩红热的临床治疗疗效较佳,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热毒头孢菌素头孢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头孢吡肟与头孢呋辛治疗癫痫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
头孢那么多,到底怎么选?
头孢菌素,代数越高不一定越好
四代头孢药功效各不同
不是所有的头孢,孩子都可以随便吃
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验案浅析
头孢菌素,四代一定比三代好吗
丁书文教授辨治老年高血压特色
热毒宁合阿齐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45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