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禽流感疫苗的种类及应用

2022-12-06何丽霞

畜禽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活疫苗亚型禽流感

何丽霞

(渠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渠县 635200)

0 引言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感染后引起的急性、烈性败血症为特点的传染病,以家禽较为常见,病禽以呼吸系统疾病和产蛋下降为亚临床症状[1]。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HPAI)以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死亡速度快等为特点,目前禽流感病毒的发生和流行不仅仅局限于威胁养殖业健康发展和造成经济损失,同时对公共卫生安全也造成威胁。

大多数国家对HPAI主要采取扑杀的政策,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2003年暴发的禽流感防控工作经验证实,采取扑杀加紧急免疫健康鸡群的对策能取得较好的防控效果,因此依靠疫苗免疫逐渐成为多个发展中国家防控HPAI的主要措施[2]。我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禽流感的防控工作以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保护公共卫生安全。自2004年以来全国大面积使用哈兽研研制的禽流感系列疫苗,使得AI得到较好的控制。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家禽免疫接种AIV疫苗后能够有效减少机体向外界的排毒量,在增加抵抗力的同时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目前生产上使用的疫苗种类繁多,如灭活全病毒疫苗、亚单位疫苗、重组疫苗、核酸疫苗等。

1 禽流感疫苗的种类

1.1 灭活疫苗

禽流感灭活疫苗是有效防控疫情的传统疫苗,一般用甲醛灭活AIV鸡胚增殖的尿囊液辅以佐剂制成,其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能预防同一血凝素(hemagglutinin,HA)类型的病毒引起的疫情,因此一直作为预防疫病的常用苗,灭活疫苗注射也是防控疫情传播的主要措施和关键环节。如20世纪60年代生产的纯化全毒粒疫苗,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免疫效果明确的特点。灭活疫苗改进后制备成多价亚型疫苗,如禽流感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6株和H9N2 Re-2株),一方面避免了亚型抗原之间的相互干扰,另一方面疫苗的免疫原性强,保护效力高。再者灭活疫苗便于储备,一旦确定疫病的亚型,可用于紧急预防接种[3]。灭活疫苗的不足之处在于免疫效果与剂量和疫苗中抗原含量有关,具有使用剂量大的缺点;同时疫苗制备需要添加佐剂,因此极大的提高了免疫成本;再者接种人员在点眼、滴鼻或肌内注射时要与禽直接接触,极大的提高了疫病扩散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灭活苗对诱导机体细胞免疫应答和黏膜免疫产生IgG的效果欠佳,无法有效抑制呼吸道中AIV病毒的复制。实践证实,我国生产的H5和H7亚型的禽流感灭活疫苗在仔鸡免疫7 d以后在血清中能测到相应的特异性抗体,随着时间增加,保护力有所上升,接种10 d后保护效率超过80%,14 d后基本能达到全群保护[4]。

1.2 减毒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是指病原体经人为处理后毒性减弱的同时仍保持较好的免疫原性,将其接种至体内不会引起发病,但是病原可在体内增殖,同时引起免疫反应,获得保护作用。有资料显示,流感H7N3减毒活疫苗具有抗H7N9病毒的保护作用,主要是由于H7N3血凝素分子中的B细胞和CTL表位与H7N9的一致性接近70%。

1.3 基因工程重组灭活苗

这种疫苗是利用DNA以及反向基因操作技术,在人工缺失某流行地区AIV毒株基因组中决定其高度致病性相关的核苷酸序列,再与其他流行毒株进行反向基因操作,进一步得到减毒的弱毒株,这种新毒株具有与流行地区病毒相同的抗原性,用其制备成灭活疫苗,重组的H5N1 Re-1株、Re-4株、Re-5株、Re-6株和利用它们研制的H5亚型二价灭活苗对2006年以后我国防控禽流感产生深远影响,也是使用较为广泛的疫苗。这类基因工程苗相较传统的灭活疫苗来说,生产安全性更高,更简单方便,免疫效果也明显提升。有资料显示,幼禽使用R4株和Re-5株的二价苗免疫接种后7 d,全群抗体合格率高达70%,且随着时间延长效价明显升高[5]。

1.4 亚单位疫苗

亚单位疫苗是指通过生物化学方法提取细菌、病毒的特殊蛋白质结构,筛选出具有免疫活性的片段制成的疫苗,禽流感的亚单位疫苗也是同样的原理,即提取AIV具有免疫原性的抗原蛋白质,再辅加适当的佐剂制备而成。这种疫苗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能够促使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但是其缺乏感染性的物质,蛋白组分单一,因此刺激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反应相对较弱,免疫保护时间持续较短,且制作成本高,因此使用范围不是很广泛。生产上常见的AIV亚单位疫苗主要采用的蛋白有HACD融合蛋白、HA蛋白的重组,后者产生的中和抗体水平更高,交叉保护反应更强[6]。

1.5 重组活载体疫苗

利用基因工程重组活载体疫苗是将毒性减弱的细菌或病毒作为载体,表达AIV的特定免疫活性因子,其具有成本低、免疫方便、效果持久的优点,而且大多数被选为载体的细菌或病毒(痘病毒、腺病毒)能插入多个基因片段。但是该项技术存在的问题是重组病毒的方法不够成熟,大多数情况下载体的免疫和目的抗原的免疫存在竞争的关系,目前痘病毒载体具有安全、稳定、外源基因表达效率高、廉价的优点,被广泛应用。禽流感-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重组二联活疫苗已经广泛用于临床,但是大量研究资料证实,该二联苗的免疫效果受到人为操作的影响[7]。

1.6 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是将编码AIV蛋白的基因导入动物体细胞内,通过宿主细胞表达合成抗原蛋白,进一步诱导宿主对该抗原蛋白产生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AI的目的。该种疫苗的优点为效果稳定、持续时间长,抗原蛋白在体内可同时产生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黏膜免疫。核酸疫苗制备简单,只需要克隆特定的抗原基因,不对蛋白进行表达和纯化,免疫使用的剂量很低即可产生和全病毒灭活苗一样的效果。其次,机体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引起的免疫力低下的动物使用核酸疫苗后仍可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再者,该疫苗使用不受母源抗体水平的干扰,易于保存和运输,在疫苗生产的过程中不会引起致病作用,也不需要培养大量的病原或载体,但是核酸疫苗存在一定的生物安全隐患,如携带抗生素基因[8]。

1.7 表位疫苗

表位疫苗是指用抗原表位制备的疫苗,其能诱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提高不同亚型AIV之间的交叉反应,AIV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表位筛选、免疫原性基因和免疫效果上,有学者使用AIV病毒的M1蛋白型特异性单抗筛选M13噬菌体展示的12肽随机肽库,结果筛选到M1蛋白的222~230位氨基酸序列,其构成了AIV特异性表位[9]。

1.8 其他新型疫苗

除上述疫苗外,还有转基因植物可食用疫苗、冷适应流感弱毒苗、RNA疫苗、复制缺陷型AIV病毒苗等多种新型疫苗。对于AIV来说,血清型较多,病毒容易发生变异,理想的疫苗应该具备制备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安全性好、免疫效果稳定持久、对多种亚型产生交叉保护效果的特点,这也是目前AI疫苗研制的方向[10]。

2 禽流感疫苗的使用

疫苗接种是有效预防禽流感的主要措施,尤其是HPAI,但是选择合理的疫苗,把握免疫的各个环节,才能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

2.1 生产上如何选择疫苗

2.1.1 种类特点

生产上首选灭活油乳剂疫苗预防AI,其具有免疫效果好、安全性高的特点,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只能通过注射进行免疫,操作环节稍有不慎将会影响免疫效果,目前哈兽研研制的禽新重二联活疫苗,采用负链RNA反向基因操作技术,完美的解决了上述问题,该疫苗具有安全性好、免疫效率高、使用方便、使用后对肉质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免疫方式灵活多样等特点。

2.1.2 亚型特点

在使用AIV疫苗时一定要先了解清楚,当地流行的AI是由哪种亚型的病毒引起的,选择同亚型的疫苗免疫接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情况不明或国家强制免疫工作中,一般都选择H5+H7亚型或其他必要的亚型二价或多价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2.1.3 与其他疫苗联用

单一的疫苗比多联和多价疫苗获得的免疫效果更好,但是在基层实际工作中,多数情况下会选择多联疫苗以达到降低免疫接种次数的目的。

2.2 不同剂型疫苗的使用特点

现阶段,我国畜禽养殖业朝着集约化、规模化的趋势稳步发展,但是散养仍占了很大比例,对于散养户来说,接种疫苗预防疫病是非常必要的,对于饲养期较短的家禽可在7~10日龄接种1次,对于养殖时间较长的种禽、蛋禽,可综合使用重组疫苗和灭活疫苗,在一免后间隔3周进行二免疫,在开产前进行二次加强免疫,之后每隔半年免疫1次。常用的AIV疫苗的使用程序如下。

1)油乳剂灭活苗:2周龄以上的蛋雏鸡、10日龄以上的肉仔鸡和成年鸡都可选择该种疫苗,注射部位可选择胸肌或颈背部下1/3处皮下注射。

2)基因工程活疫苗:禽新重组二联活疫苗能同时预防H5亚型AI和ND,主要用于蛋雏鸡和肉仔鸡,可用点眼、滴鼻、肌肉注射、饮水和喷雾等多种方法进行免疫,蛋雏鸡2~3周龄首免,间隔3周二免,开产前再加强免疫1次,开产后间隔3~4个月可再免疫1次,获得较高的免疫水平,肉雏鸡10~14日龄首免,间隔2周可进行二免[11]。

3 提高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的措施

3.1 制定免疫程序

在养殖过程中,根据当地禽流感疫情的流行情况、母源抗体水平、免疫间隔时间、免疫应答能力、疫苗种类、接种方法等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一般首免选择12~15日龄,蛋鸡根据HI抗体检测结果来指导二次免疫时间。在疫苗接种前后1周避免圈舍带禽消毒,以避免接种失败。

3.2 保证疫苗质量

疫苗质量是保证接种的关键,疫苗保存、运输不当会影响其正常性状和使用效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使用疫苗必须要遵循说明书中有关疫苗贮存、使用剂量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疫苗使用前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检查,核对疫苗抗原亚型、毒株、厂家、日期等信息,疫苗的用量不能随意降低或增加,剂量太低影响抗体产生,剂量过大容易产生免疫麻痹或副反应。稀释液的选择和用量需要准确掌握,如能采用点眼、滴鼻、注射途径的疫苗,稀释液可选择蒸馏水或生理盐水,饮水免疫使用凉白开,忌用含有消毒剂的自来水。如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 Re-11株+Re-12株,H7N9 H7-Re3株)疫苗要求2℃~8℃保存,如果冷冻会破坏疫苗的性状,影响疫苗的质量。疫苗使用前应在室温放置2 h,预温的疫苗避免了温度过低对机体产生的应激作用,油乳剂苗的黏稠度也会降低,更容易注射和吸收。

3.3 操作严谨

免疫接种的人员必须有足够的经验,熟练掌握疫苗的稀释、操作方法,减少连续注射器注射中产生的误差。使用活疫苗的针头选择7号,油苗为9号,如果针头太细,注射费事费力,容易损坏针头。同圈舍的鸡群每注射1 000羽需要更换针头,使用前必须严格消毒,避免产生交叉污染。

3.4 接种健康动物

健康的鸡群是禽流感免疫的基础,如果要免疫的禽群中已经出现了发病或可疑的疫病或鸡群营养状况不佳时要立即停止疫苗接种。

3.5 免疫后的处理

疫苗接种后的器械要及时严格消毒,疫苗空瓶和针头等废弃物需要焚烧或深埋处理。一般情况下,禽-新二联活疫苗接种3~5 d即可产生免疫力,油苗接种14 d后产免疫力,如果在接种的空白期出现严重的应激,会影响整个群体的免疫力,因此疫苗接种后要加强饲养管理,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等减少应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用HI监测免疫效果,根据禽群免疫抗体水平的高低来进行补免或调整免疫程序。

猜你喜欢

活疫苗亚型禽流感
2012—2018年长春市手足口病非肠道病毒A组71型肠道病毒V P1基因特征分析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诞生记
尖锐湿疣患者感染HPV亚型的研究及临床分析
什么是减毒活疫苗
Acknowledgment to reviewers—Nov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
禽流感
Pattern of acute poisoning in Jimma University Specialized Hospital, South West Ethiopia
发现禽流感
猪群免疫如何合理选择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