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海区农膜回收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2-12-06石秋瑾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残膜农膜农田

石秋瑾 刘 彤

(天津市静海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天津 静海 301600)

1 基本情况

地膜覆盖种植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的一项栽培技术。大量试验证明,覆膜种植能够改善和优化栽培条件,帮助作物抵御不良气候影响,使农作物取得早熟、高产、优质、高效的效果。静海区是天津市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区,近年来静海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发展地膜覆盖种植,区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得到了稳步提高。但在发展的同时,废弃农膜碎片被残留在土壤中,影响土壤的通透性,阻碍农作物吸收水分,妨碍根系生长,使耕地质量逐渐劣化,导致农作物大量减产,同时也威胁着农产品质量安全。

近年来,静海区每年覆膜种植的农作物约2.5万亩,按要求覆膜种植多少亩需要捡拾多少亩,年均农膜回收率要达到80%以上,但仍有近20%的农膜没有回收上来。2018~2021年,静海区共回收农田残膜352 t,其中只有159.31 t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并实现了资源化再利用,其余回收的农田残膜均在10个回收网点储存。这些农田残膜的堆积及残留在田间的农膜,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已成为制约本区农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突出问题。

2 农膜回收存在问题

2.1 农民环保意识较差。由于农村年轻劳动力大多不愿意从事农业劳动,土地耕种大部分由家里50岁以上的老人和妇女承担。这部分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接受新事物慢,没有环境保护意识。他们只知道农膜可以增产增收,认识不到农田残膜带来的危害。在这种意识的引导下,加之体力限制,很少有农民愿意主动清理耕地里的废弃农膜。

2.2 农膜回收利用工作落实不到位。在农膜回收处理工作中,区委、区政府虽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工作,但是落实到乡镇、网点和回收企业,特别是到乡镇一级,存在农膜回收属地管理职责不到位的问题。有的乡镇把农膜规范使用和废弃农膜回收利用作为重点工作,召开党委会进行专题研究,把任务下达到各村组并纳入各村业绩考核,乡镇有专人负责农膜常态化管理,定期监督检查,形成村级考核机制;有的乡镇只是在村干部会上讲一讲就算宣传发动了,由于乡镇事物繁杂,负责农膜管理的人员经常被抽调干其它应急工作,并未将农膜回收利用工作落实到村组,没形成考核机制,到时要个数就完事,导致乡镇间在工作落实上存在差距。

2.3 规范使用和回收利用农膜的监管力量弱。2020年9月1号施行的《农用薄膜管理办法》,对农用薄膜生产、销售、使用环节都提出了具体要求[1],规范地膜应为0.01 mm以上,每亩成本达200余元,约为普通农膜的3倍以上,出于成本考虑,部分农户仍倾向于使用旧标准农膜。根据调查,目前静海区市场上仍然存在严重的销售不合规格超薄地膜行为。国家农资经营市场放开后,个体户经营,多源头进货,哪样赚钱卖哪样,售假农膜一般不设账目,且数量不大,即使被查到,处罚的力度也不大,使得旧标准农膜使用屡禁不绝。同时,由于规范使用和回收利用农膜的监管部门人力和精力不足,相关部门间职责分工不清晰,配合不协调,存在推诿扯皮现象,难以形成合力,制约了农膜使用和回收利用监管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4 农膜回收利用成本高。①静海区目前有10个农田残膜回收网点,许多农膜使用者距离网点较远,残膜捡拾及交售所得不足以抵扣人工费及运输费,再加上很多外地种瓜户每年都变动租地地点,造成种瓜地块捡拾率不高;②由于农田残膜捡拾及储存补贴资金较低,使得农田残膜回收网点积极性不高;③农田残膜的再加工成本过高,利用率较低,影响了企业对于农田残膜的回收力度;④大量使用0.008 mm以下的超薄膜,强度低,易破碎,很难从土地中捡拾和进行清理,费时、费工、费力,导致农田残膜回收成本增高。

3 对策

3.1 搞好农膜回收利用宣传。为了防治农用薄膜污染,加强农用薄膜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使农膜使用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利用会议、标语及多媒体方式向农民群众宣传国家农田残膜治理的意义、重要性及政策法规,不断增强各类农业主体的法律意识[2],营造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农田残膜回收的浓厚氛围;总结本区地膜回收利用的好做法、好经验,形成典型模式和样板,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农田残膜回收利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积极发动群众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自觉捡拾回收农用残膜,并逐步形成常态化,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3.2 扎实推进农膜常态化管理。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农膜治理工作精神,区农业农村委(包括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区市场监管局、区生态环境局、区财政局等农膜管理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各自履行在农膜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利用、农膜补贴、资金验收各环节的管理责任,区农业农村委作为农膜回收利用牵头单位,认真制定农膜回收利用实施方案,及时开展农膜管理技术培训,定期召开部门协调会,通报农膜回收量及存储、处置情况,解决存在问题,并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各乡镇(街道)要积极落实属地管理职责,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建立农田地膜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将农业生产和地膜回收利用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做好地膜使用和回收统计工作,建立农膜回收台账,区委、区政府将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纳入乡镇一级绩效考核,以压实责任,推进工作落实,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形成农膜管理长效机制。

3.3 加大农膜回收利用执法力度。将农田残膜回收列为农业行政执法的重要内容,对经营者销售农用薄膜产品的标识、认证、计量等进行检查,同时对符合抽检要求的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抽检,进一步增强农资产品经营单位的依法经营意识,强化销售单位的责任。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农业农村委和区生态环境局牵头,开展联合执法,依法查处生产、销售伪劣农用地膜等行为,从源头上杜绝不合规格的农膜生产和流通。对未在农膜使用期限到期前捡拾田间的非全生物降解地膜废弃物、农膜回收率低于当年指标任务等的情形,由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进行查处,切实保护好广大农民的利益。

3.4 健全农膜回收利用扶持政策。一是出台农膜以旧换新政策,通过农膜以旧换新进一步增强旧农膜的回收和新农膜使用率;二是随着农业用工成本的提高,逐年提高农膜捡拾、网点储存、企业回收利用补贴标准,调动农膜回收积极性。对从事废弃农膜回收的农户、商贩、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等社会回收主体,按照制定的标准进行“以奖代补”,鼓励企业开展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稳定和巩固全区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市场,保障废弃农膜捡拾、收售、加工利用的产业链条有效运行;三是积极探索农膜回收与相关补贴的挂钩约束激励机制,如将粮食直补、设施栽培补贴与农膜回收补贴挂钩等。通过多措并举,进一步调动农民捡拾回收农田残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推进农田残膜回收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综上所述,农田残膜回收利用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农业系统工程,其核心就是在政策的保障下,以提高农民对农田残膜污染治理的认识为前提,采取利益驱动的方式,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同时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加强农膜质量监管和农膜回收利用执法力度,提升农田残膜资源化利用水平,以促进农用地膜的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残膜农膜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对策
如何提高残膜回收机械的拾净率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地表残膜回收机在西北成功应用
选购农膜时的注意事项
山西:加强废弃农膜回收利用
黑板像农田
宁夏研发出残膜机械化回收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