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粮仓”进农家
——文化扶贫视域下农家书屋建设新路径探析

2022-12-06林玛磋冉光祯贾建瑞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粮仓书屋农家

林玛磋 冉光祯 贾建瑞

(成都师范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农家书屋工程自2005年开始试点到今为止,已经存在和发展17年了。星星散散遍布于全国各地的农家书屋,在解决农村人们看书问题、丰富农民日常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从2003年开始,我国政府开始提倡文化为“三农”服务,并主张用一种易懂、实用、安全的方式为农户提供文化共享的生活方式,因而农家书屋工程应运而生。至2015年,农家书屋工程已基本覆盖了全国各地的行政村,成为重要乡村公共文化设施之一,在维护广大农村民众的基础文化权利和促进乡村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农家书屋虽然在促进农业文明发展、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仍有不少障碍和问题,诸如资源环境老旧、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农村书屋效用的充分发挥,阻碍了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分析农家书屋建设存在问题,进行“文化粮仓”进农家新路径的探析和“文化粮仓”推进农村产业、生态、文化、教育发展的成效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 “农家书屋”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资金不充分、不稳定,导致资源更新不及时。由于资金不足导致图书资源和书屋设备不足,这就难以满足在发展较快的当今社会中人们对知识、信息的需求,以及民众对其他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资金短缺,势必造成书屋图书资源库存量较少,使得村民选择喜欢图书的适配度降低。

1.2 农家书屋资源设备陈旧,与农民需求不符。一是农村书屋的图书资源更新不及时、书屋内的图书类别与村民真正需求不一。二是迄今为止,有的地区还没有专门的房间或场所来专门安置农家书屋,或现有空间不适合改造为农家书屋,严重影响了书屋的布局和开放、书籍的摆放和容量。不确定的开放时间、狭小的阅读空间、陈旧的资源设备都会影响到书屋的阅读氛围,这也是农家书屋不能充分激发农村居民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动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1.3 宣传不到位,村民知晓率不高。农家书屋的软硬件配套设施不到位,农家书屋的宣传仅靠村委会或举办单一形式活动,这就造成了村民对书屋关注度不高,人流量减少,农家书屋的利用率降低。要采用多样化活动方式,结合当地特色进行活动安排。

1.4 服务体系制度不全,导致书屋运转不畅。管理制度不完善、工作流程不规范、人才缺乏等问题导致农家书屋服务制度不完善,致使书屋运转受阻。

1.5 认识不到位,农家书屋沦为形式。有些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员由村委会人员担任,由于村委会人少事多,致使农家书屋的开放时间不确定,从而逐渐导致鲜有读者前来读书,农村书屋利民便民的作用基本没有充分发挥。原本是拓宽公共文化服务渠道的利民便民工程却无奈沦为了“形象工程”。

2 “农家书屋”问题相应解决策略

2.1 拓宽资金来源,维持农村书屋良好运行。农村书屋本身具备公益性质,在农家书屋的后续建设上,采取政府扶持、社会捐助等原则,并充分协调社会各方力量,扩大农家书屋资金来源,为农家书屋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使农家书屋“活”起来,为建设书香乡村奠定基础。

2.2 注重村民需求,建设新媒体书屋。要注重农村居民现实需求,结合农村居民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时间,农家书屋应及时配备新媒体设备,如扫码借阅、异地借还,同时联通PC端、移动端,极大地提升图书借阅率及便捷性。建设电子图书库,实现纸质书与电子书版本同步更新。

2.3 因地制宜,科学配置书籍。当前有的农村书屋的图书针对性较差,距离村民现实需求也有很大的差距。相关配置人员可以根据村民调研情况进行书籍购置,如增加与农业种植技术、畜牧业养殖技术、儿童教育、生活知识相关的图书等,推进农村产业、文化、教育发展,这样不仅可大大提高书籍使用率,而且也可以极大减少图书类别混乱、滥竽充数等情况。可以定期开展有关农业的科技培训或知识普及活动,更好的为农业生产服务,扩大书屋的受益群。当然,还可以根据当地特色产业购置相应图书,如牧区配置有关畜牧养殖的书籍;农区配置农业知识、农作物种植的有关书籍;水产区配置有关渔业养殖的书籍,启发村民从书籍中找到致富门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鼓励农村中小学的图书馆或文化活动中心向民众开放,从而使大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4 加强宣传,扩大农家书屋的影响范围。与市、县、乡镇的图书馆建立合作关系,办理多级图书馆借阅一卡通。同时,举办多彩多样的文化活动,如在传统节假日,可由农家书屋开展农业知识培训活动、民族舞蹈比赛、书法手工比赛、美术作品或摄影展览等,由此扩大农家书屋宣传普及范围,激发村民的阅读兴趣,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在提高农村文化共享和农民精神生活的同时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良好思想道德风尚,普及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唤醒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3 “文化粮仓”进农家对农村的影响

3.1 “文化粮仓”对促进产业的积极影响。农家书屋是推动农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民提供智力支持的重要载体。为改变农家书屋建设不乐观的现状,我们可以探索线下与政府合作共营农家书屋,线上运营微信公众号来提供语音输入、在线听书等服务,传播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宣传特色文化产品;以“农家书屋+公众号+电商”的服务模式,对原有的农家书屋增加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和文化宣传等内容,农民可以在农家书屋缴纳部分租金,进行农产品寄卖,获取收益,获得的资金反过来也可以作为农家书屋的运营资金。“文化粮仓”既富脑袋又富口袋,满足了农民对文化知识的需求,增加了经济收入。

3.2 “文化粮仓”对保护生态的积极影响。普及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唤醒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农家书屋还可通过举办包括讲座、沙龙、公展、文艺汇演等公益活动,提高民众保护生态的意识。同时通过口口相传、言传身教的方式,营造出良好的阅读环境,提供各种思想、文化、道德教育,打造农民健康生活方式的“智性生活中心”。

3.3 “文化粮仓”对传播文化的积极影响。“村村有书屋,户户飘墨香。”农家书屋作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项目,有责任也有义务作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承者,让文化扶贫落到实处,改变传统的文化单一输出方式,避免文化扶贫变成文化救济,而是好好发挥其特征,使其自我更新、自我创新。同时也可以宣传地方特色传统民俗文化,使良好的人文氛围覆盖全村,培养并建立乡村社区优秀的家风和民风。

3.4 “文化粮仓”对兴旺教育的积极影响。积极打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道路,大力完善和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使这些惠民工程成为农民增长知识的平台,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和独立判断能力,提高民众对学习的需求程度,丰富头脑、扩大见识,增强民众的法治观念,发挥农家书屋在道德教育方面的教化作用,形成良好的法治德治氛围。

猜你喜欢

粮仓书屋农家
好粮仓就是硬底气
金口河区:守护“粮仓”织牢监督网
撂荒地变粮仓 有机种植出效益
西江月·农家早春
篽箖·上野书屋
看咱农家这丰收节
农家笑
农家旅社半夜惊魂
粮仓
梦幻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