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课程模式下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监测研究

2022-12-06杨爱茜刘存生张海燕李宁宁魏晓芸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负荷体育课体育教师

杨爱茜 刘存生 李 辉 张海燕 李宁宁 魏晓芸

(衡水学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1 传统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监测存在障碍

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依据教学经验以及学生在课上的表现来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很少有量化的数据来支撑。有研究认为,学生在体育教学及训练过程中的心跳应达到120~160次/分,且在该状态下保持10分钟运动时间才能达到最佳运动效果。传统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1 学校对体育课重视程度不足。多年来,体育课在中学阶段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甚至被其他课程占用,存在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学校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体育课的重要作用与日俱增,各学校对其重视程度也明显增加。因此,只有学校、教师以及社会充分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发展体育教学。

1.2 体育教师对运动负荷关注度不高。由于中学体育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特殊性,体育教师往往更关注课堂内容的适用性,教学过程中对运动负荷的关注度不够,而且缺乏运动负荷监测设备,所以很多中学体育课教学效果欠佳。

1.3 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足。目前,由于中学生面临升学,学业压力较大,学生的大部分精力都在语数外等文化课程上,对于体育课的学习没有积极主动性,对于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不足。

2 体育教学中实时运动监测对于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性

2.1 适宜运动负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运动能力。有研究指明,不同运动强度阈值下,对于运动能力的影响是不同的,体育课的运动密度应在75%左右,所采用的运动强度应使学生运动中心率达140~160次/min。当前体育教育课程正在从传统的“以技能为中心”的模式向“以倡导从中等到剧烈体育活动的健康为中心”的模式转变。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运动负荷水平保持在适宜的状态下,这样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

2.2 通过运动负荷的监测及时调节教学内容,保证教学效果。传统的体育课教学中,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运动负荷的监测和评价只能靠体育教师主观去判断,但是,体育教师精力有限,学生数量一般都比较多,教师不能完全关注到每一名学生上课时的运动状态,而引入智慧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负荷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控每一名学生的运动负荷,教师通过上传的数据对学生的运动状态一目了然,为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指导,并且学生也能随时获得自己的各项运动指标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运动强度。运动负荷监测系统在具体的教学中更加直接、科学、有效。通过后台云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教师通过量化的运动数据能够准确地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将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并进行不同强度和不同内容的学习指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3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研究表明,学生在安静状态以及小、中、大不同运动负荷状态下注意力集中状态具有显著差异,学生在中等运动负荷下的注意集中表现最好,生理与心理表现处于积极稳定的良好状态。合理的运动负荷是提高学生唤醒水平的有效措施,也是引起学生注意、保证学生注意集中的有效方式,能进一步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运动负荷监测系统,学生都能够随时关注自己的运动负荷水平,通过自身的感受来调整运动的强度,从而使运动强度保持最佳水平。

3 体育教学中的运动监测方法

3.1 观察法。体育运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观察学生的各种表现,如出汗、呼吸快慢、运动反应等,学生运动负荷适中,会有出汗现象,学生的表情自然,呼吸稍快,并且动作反映灵敏,动作完成情况良好时,说明学生的运动负荷适中。如果学生在课上表情轻松自然,没有出汗,呼吸与安静时没有太大差异时,说明学生的运动负荷水平较低。反之,如果出现面部表情痛苦,大汗淋漓,同时伴有呼吸异常急促,学生的动作不能很好完成时,说明运动负荷水平过高。这是教师初步了解学生运动负荷最直接的方法。

3.2 询问法。询问法是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一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发现学生有异常的表现,往往都会对学生身体感受进行询问,通过学生的回复来判断学生所处的运动负荷水平,如果学生回复“还好”“可以”等肯定性语言,说明学生的运动负荷适中,如果回复“太累了”或者“好轻松”等语言,说明运动负荷较高或者较低。

3.3 运动后恢复情况。在学生运动结束后,通过身体恢复状态来判断运动负荷水平。如果学生在体育课结束后出现疲劳现象,但是能够表现出很好的精神状态,睡眠良好,肌肉疲劳以及酸痛能够在休息后得到恢复,说明体育课上的运动负荷适中;如果学生在体育课结束后表现为全身疲劳,影响睡眠,精力不旺盛,肌肉的疲劳与酸痛不能很好的得到缓解,说明运动负荷较大;如果学生在体育课后,身体和精神都与以往没有明显差异,说明学生在体育课中运动负荷较少。就目前中学体育教学来看,很多学生在体育课后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疲劳感,说明很多课程的运动负荷水平较低。

3.4 心率监控法。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佩戴运动手环,实时监控学生在运动时的心率。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准确的监测运动负荷水平的方法,并且佩戴运动手环是非常便捷的一种方式,教师能够随时监控到所有学生在运动时的心率,对于心率过高和过低学生能够及时进行提醒,提高体育课的运动效果。但是目前的障碍是,学校对于佩戴手环的费用支出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4 结语

关于运动负荷的监测系统目前还不完善,在教学中的实施更是少之更少,所以急需完善运动负荷的监测系统,并逐步运用到实际的体育教学中,保证学生在体育课中的运动负荷水平,提升运动效果。运动负荷监测系统的完善和实施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密切配合,并且涉及到学生运动的原始数据,这就要求教师以及相关负责人员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数据保密,使获取的数据能够真正为体育科学研究服务,从而推动整个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负荷体育课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Opening flexible resources by integrating energy systems: A review of flexibility for the modern power system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体育课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