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冀西北地区体育精准扶贫路径探析

2022-12-06李洪梅王媛媛曹焕男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西北地区场馆冰雪

李洪梅 王媛媛 曹焕男

(河北体育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前言

冀西北,即河北西北部,指的就是张家口地区。在确定2022年冬奥会举办地的2015年之前,张家口13个县中有12个国定和省定贫困县、1723个贫困村和43.89万贫困人口。贫困和摆脱贫困是冀西北发展面临的重要难题。自确定将与北京携手举办2022年冬奥会之后,张家口作为协办城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能否抓住奥运契机,把握后奥运时代的发展成为冀西北地区脱贫振兴实现超速发展的关键环节。

1、体育精准扶贫释义

体育扶贫是指依靠体育行政部门、体育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体育组织,充分利用各种与体育相关的手段和方法,发挥体育产业的带动作用,以实现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帮扶贫困地区居民脱贫致富的一种扶贫方式。体育扶贫有效发挥了体育的多重作用,既促进体育的深层次发展,提升贫困地区的体育教育水平、拓展体育产业规模,又使贫困地区经济上脱贫。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明确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并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为充分发挥体育行业在脱贫攻坚战中的特有优势,将体育扶贫纳入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和工作体系,实施体育扶贫工程,推动体育工作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进程,2018年7月30日,国家体育总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体育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该《意见》以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旨在2020年实现贫困地区体育基础设施和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一系列政策和文件明确了体育在脱贫攻坚中的独特作用,也为冀西北地区体育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

目前我国体育扶贫呈现多元化模式,扶贫主体多元化、扶贫手段多元化。体育扶贫过程中,无论是政府、企事业单位,还是社会组织或个人,都应积极参与,全面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增加资金投入、修建体育场地设施、丰富体育用品供给、传播体育知识、发展体育经济,以满足贫困地区居民的体育需求,保障其基本体育权利,并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体育精准扶贫注重帮扶的长期性和针对性,不仅能有效提升冀西北地区体育治理效果,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和体育人口素质,加速体育设施建设,还能从根本上强化体育认知和体育参与,助力培养地方特色体育项目及产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不断促进体育文化的塑造、再造及传播,对乡村振兴及打造美丽乡村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新时代冀西北地区体育精准扶贫的目标、核心及手段

2.1、目标——乡村振兴

十八大以后,国家高度重视扶贫工作,随着2013年“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张家口贯彻精准扶贫要求,在筹备冬奥会的“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171.24亿元,带动14.25万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多渠道实现贫困人口就业23.61万人,到2020年3月张家口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任务在建党百年之际圆满完成。自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21年,张家口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累计识别易致贫返贫对象2.2万人,全部落实针对性帮扶救助措施,深入开展精准扶贫,未发生返贫致贫现象,至此冀西北地区全面脱贫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新时代,体育精准扶贫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实现冀西北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包含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目标,其实质是要实现农村全面发展。体育精准扶贫对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的作用是非常直接的。体育在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能有效助力冀西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农村地区改革,推动城乡居民休闲、旅游、购物、娱乐一体式发展,带动当地的农产品开发,实现乡村面貌、乡村教育、居民体质的进一步改善。

2.2、核心——冰雪产业

体育发展,尤其是冰雪体育是张家口承办冬奥会过程中获得的巨大优势,利用冰雪体育产业的落地生根和奥运带来的红利,是冀西北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以冰雪产业为核心的体育精准扶贫可以有效地促进乡村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休闲旅游开发、文化融合发展和人才引进培养,完成冬奥会这一重要使命的同时,实现后奥运时代的长远发展。

目前冀西北地区已建成国际顶级冬奥场馆和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同时建成滑雪场9家、滑冰馆19座,创建冰雪运动特色学校80所、培训基地59家,建成两个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参与冰雪运动人次突破500万。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和 “3亿人上冰雪”的大背景下,当地的冰雪产业已经颇具规模,未来将继续发挥核心带动作用,促进冀西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发展。

2.3、手段——“冰雪体育+”

体育精准扶贫的手段多样,通常是通过体育场馆设施的援建、各类体育赛事开展、体育旅游开发、体育培训服务、体育小镇与体育产业园区的建设、体育与医疗养老的结合,体育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等方式来实现,各贫困或落后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和资源特点进行选择和组合。冀西北地区因独特的冰雪资源、地形地理优势和赛事经验,可采用多元化的扶贫方式和综合手段,发展冰雪经济,深度挖掘冬奥遗产,实现冰雪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3、新时代冀西北地区体育精准扶贫要求

3.1、创新模式

体育扶贫的核心模式是体育+赛事+旅游+教育,这是经过时间考验和实践检验的有效模式。新时代冀西北地区体育精准扶贫模式是在“体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以冰雪体育为核心的多元协同模式。此模式以冀西北地区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为依托,突出冬季冰雪体育特色,实现森林、草原、温泉、沙漠等生态资源的协同开发。在驻村帮扶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从线下到线上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帮扶方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融媒体平台进行全媒体营销宣传。冀西北地区的地(市)、县(市、区)、乡(镇)、村四级的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办、乡村振兴站(中心)等各级乡村振兴部门与相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和社会组织共同成立振兴联盟,与农业、旅游、交通、体育、教育等部门协同合作,建立合作机制,依托产学研一体化,以成果为导向,横向打通地域阻隔实现资源共享,树立振兴标杆。

3.2、激发内动力

我国传统的体育扶贫方式主要以提供免费的体育资源为主。通过政府拨款、体育彩票公益金、社会捐赠等形式满足场地、器材等方面的需求。扶贫初期,这种方式能快速提升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然而,长期依靠“外来”投入很难从根本上斩断“穷根”。乡村振兴靠的是人,只有人才振兴了,才能形成发展的内动力。体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不仅能直接满足体育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而且能整体提升居民的人力资源素质,培养人的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积极进取、永不言弃的精神。冀西北地区体育精准扶贫要把民族振兴、乡村振兴同体育精神、奥运精神融合传递,将外助力转化为内动力,从根本上调动居民的发展意愿、树立发展信心,才能打开冀西北地区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3.3、以投资建设向经营管理转变

在体育扶贫初期,冀西北地区修建了大量体育场地与设施,包括冬奥场馆、配套设施、训练基地、健身场地等类型,大大促进了当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基本实现了全面健身场地设施全覆盖。2021年后,冀西北地区已全面脱贫,体育“硬件”建设目标已基本完成,扶贫工作重点应尽快从建设转移到经营上来,提升现有体育器材、体育场馆的使用效率和运营水平,尤其要做好冬奥场馆的保值增值工作,加强场馆维护保养,打造场馆品牌,发挥标志性场馆的地标作用,深度开发场馆的无形资产,提升“软件”水平。同时,转变观念,增强经营管理者的市场意识、效益意识、创新意识、品牌意识、风险意识、生态意识,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把握时机,统筹人、财、物等要素,尽量以较少的成本,提供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产品。

3.4、注重提升服务品质

体育精准扶贫为贫困地区建设了体育场地场馆、开发了旅游带来了客流,发展了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可谓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体育扶贫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体育旅游开发,主要是体育赛事旅游和体育休闲旅游,这在冀西北地区的旅游开发中可以明显看出来。2019年张家口市出台《支持旅游扶贫的扶贫措施(试行)》,不仅对冀西北地区旅游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对扶贫有较强带动作用的景区、饭店、旅行社等经营主体进行资金奖励。这一措施在短期内能有效地刺激贫困地区的旅游发展,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旅游的长远发展问题。旅游的核心不仅是产品,还有服务。冀西北地区体育旅游资源丰富,但目前开发程度仍然难以满足大众的深层次需求。首先,新时代体育精准扶贫要继续丰富体育旅游产品类型,深度开发红色文化、历史遗迹、非遗传承、民俗风情、冬奥遗产等旅游资源,完善吃、住、行、娱、购等配套设施;其次,提升服务人员综合素质,在服务态度、服务技能、服务效率等方面打造优质服务团队,在洁净、舒适、安全的环境基础上注重提升游客体验感,增加旅程的便利性,提升整体服务品质。

4、新时代冀西北地区体育精准扶贫路径

新时代对我国体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出了新要求,河北省政府及张家口市政府的“十四五”规划中都明确了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目标,这也是后奥运会时代冀西北地区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充分发挥冬奥遗产作用,以冰雪场馆为基石,大力发展冰雪赛事、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制造、冰雪培训等行业实现冀西北地区的乡村振兴和体育振兴。

4.1、打造赛事品牌

首先,要打造冰雪赛事品牌。冬奥会的筹备和举办,促进了冀西北地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提升了国际形象,同时也是当地冰雪体育发展的直接动力。在冬奥遗产可持续发展计划下,通过在冬奥之城的奥运村、颁奖广场、竞赛场馆和其他非竞赛场馆等一些列场馆,特别是“雪如意”跳台等得到国际体育组织和社会各界高度评价的标志性竞赛场馆,举办一系列冰雪赛事来打造崇礼冬奥核心区成为国内国际冰雪赛事举办基地。无论竞技体育还是大众体育方面,冀西北都能拥有众多高知名度、高参与度、高水平的冰雪赛事品牌。高质量场馆与优美环境在举办各级各类赛事的同时,也便于进一步开发冰雪旅游、冰雪培训等相关产业,实现全产业链同步发展。另外,要注重发挥北京冬奥会中国知名运动员谷爱凌、苏翊鸣、武大靖等体育明星的影响力,利用融媒体平台加大宣传效果,提升赛事影响力和号召力,引领大众冰雪消费,加大赛事市场营销与市场开发,实现冰雪赛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其次,发展休闲体育赛事。利用冀西北地区的森林、草原、沙漠等资源,大力开发汽车拉力、山地马拉松、马术、户外徒步、定向越野、荒野求生、山地自行车、射箭等体育项目。各类体育赛事的乘数效应不仅能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能快速提升冀西北地区的政治形象和影响力。

4.2、丰富体育旅游线路

冰雪赛事与冰雪场馆能有效拉动冀西北地区的冰雪旅游。同时,高铁、高速贯通使京张具备了同城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下,依托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冀西北地区的冰雪、森林、草原、温泉等优势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可进一步开发,市场前景广阔。体育精准扶贫中将旅游线路与美丽乡村线路融合,沿场馆、沿交通、沿景区、打造多处观光停驻点,打造太子城冰雪小镇、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坝上草原生态旅游区、汽车拉力公园、官厅湿地公园等一批运动休闲基地,提升住宿、餐饮、购物、交通、医疗、商务等服务品质。同时,基于冀西北地区冬季冰雪与夏季草原,以民俗节庆为亮点,充分开发四季旅游线路,凸显冀西北民族、民俗、民情,建设更多富有特色的村镇吸引游客,带动农产品加工销售,增加乡村就业和居民收入,打造更多的美丽乡村。

4.3、传播冰雪文化

冰雪文化就是指在冰雪自然环境中从事日常生活的人们,以冰雪生态环境为基础所采取的或所创造的,具有冰雪符号的生活方式。冰雪文化既包括冰雪场馆、冰雪器材、冰雪装备等有形的物质文化,也包括冰雪历史、冰雪赛事、冰雪艺术、冰雪表演、冰雪规则等无形的精神文化。2022年冬奥会的筹备为冰雪文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新时代体育精准扶贫需要继续做好冰雪知识普及和冰雪文化传播,在浓厚的奥运氛围中,筹划组织好后续宣传推广和文化活动。如,张家口将着力打造的《老倌车》、《雪如意》等一批历史文化、冬奥冰雪题材重点剧目,持续推进冰雪大篷车、冰雪宣讲团等活动,进一步打造冬奥冠军行、冰雪直播间等线上线下推广活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加快推进融媒体发展,借助融媒体平台,实现冰雪文化繁荣发展。

4.4、提升冰雪制造水平

“十三五”期间,冀西北地区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宣化经济开发区引进项目82个、投产运营32个,已初步形成冰雪产业集群,基本实现了冰雪产业全链条贯通。同时,大量引进国外优质项目,拉动本地冰雪装备制造实现了质的飞跃。未来,冀西北地区应持续放大后奥运效应,加强冰雪产业供应链管理,打造具有本土特色、国际水平、面向全球的知名雪具品牌,增加冰雪产业链上游供给,拉动体育用品消费,拓展产品国际市场,增加产品出口。同时,冰雪装备制造行业还能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转化乡村劳动力,提高乡村居民收入,推进冰雪产业全链条高水平发展。

4.5、推进冰雪培训

冰雪产业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人才供给可以通过人才引进和本土培训两种方式得到满足。冀西北地区正大力实施的“111N”计划,即打造一批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开设一批冰雪运动相关行业学历教育,建设一批冰雪运动培训基地,培育N个国际一流的冰雪运动综合培训中心,不断扩大群众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该计划将建成100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并着力提升7家冰雪运动综合培训中心水平,支持职业资格培训和国际认证培训,高标准推进崇礼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体育精准扶贫将中,应以就业为导向将培训机会向贫困乡村倾斜,指定部分名额给予贫困户家庭,将冰雪培训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鼓励体育企业和院校招收贫困家庭子女,解决贫困家庭的教育问题和就业问题。

猜你喜欢

西北地区场馆冰雪
西北地区支护桩施工技术应用概述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空间环境因素对西北地区电离层空间特征影响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寒露
西北地区商业模式设计与实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