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医大师郭诚杰乳乐方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经验传承*

2022-12-06张倩郭颖郭新荣史亚军周静杨华

现代中医药 2022年5期
关键词:合谷肝郁肝气

张倩 郭颖 郭新荣 史亚军 周静 杨华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

乳腺增生病(Mammary Gland Hyperplasia,MGH),是乳腺组织的既非肿瘤且非炎性的良性增生性疾病[1]。现代医学认为,诱发MGH的主要原因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机体性激素代谢紊乱[2]。中医谓之“乳癖”[3-4]。此病具有触痛、疼痛、肿块结节三大典型特征[5],发病人群为25~45岁女性最为常见。近年的数据调查显示,MGH呈现高发病率、高增长率和患者趋于年轻化的特点[6]。据国家药典记载,MGH占所有乳房疾病的70%以上[7],居首位。本病已被定为乳癌前病变,癌变率为2%~4%[8]。因此,及早诊疗MGH是预防乳腺癌的有效方法[9]。

1 郭诚杰国医大师对MGH的认识

郭诚杰老师(以下简称郭老师)认为此病多因情志内伤,肝气不舒,日久气滞血瘀,血行受阻,痰浊内停,不得消散,引发痰凝血瘀;或因肝气郁滞,日久化火,灼伤津液,重者则肝肾阴虚[10]。郭老师临床结合大多数患者的临床表现,推陈出新,将乳癖分为肝郁、肝火、肝肾阴虚、气血双虚四种证型分类辨治[12]。治疗该病的首要原则是遵循理气化痰,健脾疏肝,补血活血,倡导辨证论治,以肝为核心治疗乳癖[11]。郭老师根据“泻实补虚”的治则,创立了“疏、通、调、补”的治疗方案,并依法创制了方剂“乳乐方”[13]。“疏”“通”以泻实,“调”“补”以补虚。“疏”意为疏通与疏散,一方面有疏散及祛除外邪则病安的意思,一方面以疏肝为主,疏通肝气、柔养肝之阴津、补益肝血,调和肝气阴阳而达到治愈的目的;“通”指的是疏通经络、祛除邪实而气血通行,这样五脏六腑即能运作正常;“调”是指调和,通过调和经脉、气血、情志以及生活作息等,使患者心态恢复平和,从而转危为安;“补”指补益气血,提升人体的正气,固本扶元,提高身体抵抗力[4]。

2 乳乐方相关经验归纳与总结

2.1乳乐方处方与方解 乳乐方组成:柴胡9 g、当归10 g、白芍10 g、青皮9 g、香附9 g、莪术9 g、昆布15 g、淫羊藿12 g、延胡索9 g、黄芪15 g、茯苓10 g。其中,柴胡为君药,当归、白芍为臣药,青皮、香附、莪术、昆布、淫羊藿、延胡索为佐药,黄芪、茯苓为使药[4]。经加工制成散剂,用法为每日2次,每次10 g,温开水冲服。

乳乐方主要功效是疏肝理气、化痰软坚、活血止痛。此病病因为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所致,“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故方中君药选用柴胡,疏肝解郁,此药“轻清”,使得“胆气条达”“十一脏从之宣化”,凡是在肠胃心腹之中有气结者,都可化解14]。同时肝之疏泄,又可借助足少阳胆经为生发之主。肝郁气滞,肝不藏血,臣以白芍与当归,肝体阴而用阳,二者能够养肝柔肝,又能协同助力君药缓肝之急。当归被誉为“补血圣药”,是郭老师治疗MGH的核心药物之一[15]。柴胡配白芍君臣相配,一散一收,补肝体,助肝用,疏肝气,使肝整体达到阴阳平衡。肝气不舒,日久气滞血瘀,血行受阻,痰浊内停,不得消散,引发痰凝血瘀结于乳络,故佐以香附、青皮、莪术、昆布、淫羊藿、延胡索以软坚散结、行气活血。其中,香附与青皮共助君臣疏肝解郁,调畅气机。青皮能破气疏肝,香附乃妇科要药,李时珍誉为 “女科之主帅,气病之总司”[16],也是郭老师治疗MGH的核心单味药之一[17]。延胡索能行气并能活血化瘀,特别是可以发挥止痛作用;淫羊藿可以调理肝肾及温阳化湿;昆布发挥化痰软坚和散包消结作用;莪术可以破血破积聚,除去疾痛。肝木克脾土,日久脾胃虚弱,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故选用黄芪与茯苓共用,为使药,夯实脾土以抵御肝乘[18]。健脾胃,补益脾气,使中焦可以运化有度防止肝失疏泄[19]。纵观全方,通过疏肝解郁、行气活血、健脾化痰与活血养血,多种功效联合发力,进而治愈MGH。

2.2乳乐方临床辨证加减 临床上郭老师使用乳乐方贵在灵动化裁,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原方为基础进行辨症加减。若患者伴有气虚乏力,则酌情配伍黄芪、人参、白术、山药、党参、甘草等或加服四君子汤以健脾益气:若伴有血虚,可适当配伍阿胶、何首乌、熟地黄、龙眼肉等养血补血;若乳房局部出现发热,加用赤芍15 g,川芎9 g,蒲公英、金银花各20 g,枳壳10 g以活血清热;若合并明显血瘀者,加用桃仁、红花各10 g,丹参20 g,三七粉3~5 g以活血化瘀。

郭老师使用乳乐方也根据肿块硬度、是否可移动等灵活加减。常常加用抗癌类中药(如七叶一枝花、半枝莲、党参、灵芝等)[20],以防肿块恶化,注重治未病思想中的已病防变思想应用。另外,郭老师还注重给药方式的创新,对肝气郁结导致乳房局部有结节,可用药物离子液导入进行外用治疗[21]。

2.3乳乐方与针灸结合治疗应用 为了加强疏肝理气、化痰软坚、活血止痛的作用,郭老师在使用乳乐方内服或离子导入药液治疗的同时还常配合针刺疗法。针刺部位主要选择胃经,配穴多集中在脾胃、肝肾和冲任二脉,主要以乳房局部取穴为主,随证加减进行手法补泻之[22]。郭老师把针刺常用选穴作为基本处方,根据操作体位分两组,甲组仰卧位取双侧屋翳、合谷、期门穴位;乙组俯卧位取双侧肩井、天宗、肝俞穴位。两组穴交替进行,每天一次。每次留针20~30 min,行针补泻采用提插捻转法,以补虚泻实,留针期间行针3次。10次为一疗程,相邻两疗程间隔3 d。

郭老师根据乳癖的四种证型,针刺时在基本处方上进行辨证分型选穴,肝郁型配阳陵泉;肝火型去合谷,配侠溪与太冲;肝肾阴虚者去合谷、肝俞,配太溪、肾俞;气血双虚型去合谷,配刺脾俞、足三里。郭老师针刺处方也注重灵动化裁、辨症加减。若伴月经不调者去合谷,加刺三阴交;伴胸闷肩困者去合谷,加外关;偶尔选用双侧天宗、肝俞、足三里为甲组穴,膻中、双侧屋翳、合谷为乙组,并因人而异进行加减。

郭老师临床针刺讲究针具选择与针刺方法[23]。针刺时常选用0.35 mm×25 mm毫针的针具。对某些穴位针刺的方向、角度、深度、针刺感应有独到见解:如针刺屋翳穴时以针尖向外或向病所、针身与皮肤呈25°夹角斜刺进针,深度约1.5寸,使患者有胀感;针刺期门穴时针尖方向向外,进针时针身与皮肤约呈10度平刺,深度1.5寸,使患者有胀感;针刺肩井穴时针尖向前,平刺进针,深度约1寸,使患者出现胀麻感并向肩前放射;针刺天宗穴时针尖向外下方,进针时针身与皮肤约呈25°角倾斜刺入,深度约1.5寸,使患者有重度胀感。其余穴可按常规操作方法进行。行针多用捻转手法、平补平泻。

3 病案举例

李某,女,37岁,2008-07-10。初诊病史:双乳疼痛伴有肿块。患者之前乳房有刺痛感但未留意,近一年来疼痛加重如针刺样,尤其是生气后或经期前5 d疼痛更重,伴有烦躁易怒,去当地诊断为乳腺炎,给予肌注先锋5号与内服中药(未知),疗效不明显,查体:两侧乳房大小对称,右侧乳房外上项限可触及枣大的肿块,B超探测肿块大小约为3.0 cm×3.0 cm,精神正常,面色暗红,舌苔薄白略干,脉弦稍数。西医诊断:MGH;中医诊断:乳癖(肝郁型)。治法:活血散结,疏肝理气。首诊予乳乐方10剂,1剂/d,2次/剂,10 g/次,10剂为一疗程。服药一疗程后患者自觉情绪缓和,疼痛明显减轻。二诊予乳乐剂加浙贝母6 g,再服10剂,治疗后患者基本无胀痛,触诊肿块较前明显缩小。

按语:乳癖与肝郁气滞有关。肝主情志,最喜舒畅。患者因盛怒,怒气伤肝,而引发肝气郁结,肝气郁结则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乳房胀痛,气机不能正常调运,横克脾土,脾不运化,凝湿成痰,痰邪之浊阻滞乳络,经脉系统受阻则发病,且气郁日久而化火,则造成易怒,面色潮红,舌苔薄白干。针对乳癖发生的病因病机、治以疏肝理气、化痰、补气养阴之法,选用乳乐方剂治疗,以达肝气舒畅,行气散结,气血调和来获良效[21]。

4 小结

郭老师认为MGH多因情志内伤,肝气不舒,日久气滞血瘀,痰凝血瘀;或肝郁日久化火,灼伤津液,重者则肝肾阴虚。临床分为肝郁、肝火、肝肾阴虚、气血双虚四型。治疗遵循健脾疏肝、理气化痰,活血通络,倡导辨证论治。乳乐方全方,标本同治,体现了郭老师治疗MGH独具特色的学术特色。郭老师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祖国传统医学所研发的乳乐方及其针药结合疗法对该病具有显著的疗效,极大地缓解了患者的病痛和折磨,这充分展现了中医学的博大精深。但是,乳乐方及其加减方剂等治疗MGH的有效成分及药效机制仍有待探索,后续还需要结合指纹图谱、代谢组学、多项指标成分含量分析等多种技术,探究乳乐方及其加减方剂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为乳乐方的开发、应用及MGH的治疗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合谷肝郁肝气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柴芍六君汤加味结合自血疗法对脾虚肝郁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观察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肝气郁结是肝病吗?
改变肝郁体质,要想得开
自拟方结肠灵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谢旭善教授从肝气肝郁证论治胃脘痛经验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