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产后的饲养管理与护理措施
2022-12-06汤国亮
汤国亮
辽宁省瓦房店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辽宁瓦房店 11630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奶牛养殖业发展迅速,但因为饲养管理与助产方式不当等问题,常会引发奶牛子宫内膜炎、产道损伤和胎衣不下等产后疾病,影响奶牛的产后恢复和正常发情,甚至出现不发情的问题,严重危害母牛的繁殖性能。
1 泌乳期奶牛的饲养管理
1.1 产后母牛的饲喂
产后应注意母牛的休息与能量的补充,产后3 d 内可给母牛饮用温水或者红糖水混拌的麸皮和食盐、钙等营养物质的稀汤,有助于体力恢复,可以有暖腹、充饥的作用并易于消化,可缓解刚生产过后奶牛肠道消化能力较弱的问题,大量补液还能增加腹压,有助于胎衣的排出。配方比例为麸皮1~2 kg,食盐100~150 g,碳酸钙50 g,加温水混匀至15 kg。不同于干奶期的母牛饲喂粗饲料,产后的母牛应注意精粗饲料的饲喂比例,精粗比在4∶6 为宜。另外,还应注意奶牛酮病等营养代谢疾病的预防,可在饲料中添加烟碱酸降低奶牛酮病的发生率[1]。母牛患有酮病的应单独饲喂青干草,降低奶牛的采食量以缓解疾病。此外,还可在日粮中适当添加一些微量元素,提高机体的恢复能力。
1.2 保证饲养环境卫生清洁
母牛产后免疫力较低,容易受到病原菌侵袭,感染疾病。母牛生产后应将饲舍进行清理、消毒处理,更换干净柔软的新鲜垫草,及时清除胎衣、使用过的器具等。待母牛生产后,应及时擦拭干净母牛外阴部,并将犊牛清洗擦拭干净,使用5%的碘酊对外伤和脐带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原菌污染导致母牛和犊牛患病。
1.3 减少应激的发生
母牛产后抵抗力低下,更容易出现应激反应。应保证产后奶牛生存环境安静舒适,没有噪音,温湿度适宜,防止产后着凉感冒。避免生人进入圈舍,尽量保证每天同一人饲喂母牛和犊牛。
1.4 产后母牛的饲养分区与监护
生产后的母牛应进行密切的健康监护,根据本场生产实际情况将母牛分送至合适区域观察,发现出现病症者及时诊疗,病症严重者则应快速送至诊疗区医治。患牛愈后并休药8 d 的可转至检测区,进行奶品质的检测,合格者即可转至正常养殖区。奶牛产后体质较弱,为防止突发疾病,应在撒料后进行健康情况巡视监测,根据采食、精神、走路以及肥瘦等状况评价其健康状态,及时发现疾病,进行诊断治疗。
2 奶牛产后护理要点
2.1 产后疾病预防与监测
在奶牛产后30 min 内,可使用80~100 IU 的缩宫素进行肌肉注射预防子宫出血,促进子宫收缩排出异物。新产牛产后应在产房观察3 d,若无异常,第一次挤奶过后可转移至监控区观察护理8 d,确保无疾病发生、奶品质合格、无药物残留后可移至上市牛棚[2]。在挤奶时应对乳房的充盈度进行监控,不足者应做好相应标记,由兽医进行检查治疗。产后10 d 中应每天进行体温监测,当体温达到或超过39.5 ℃时为发热状态,需要进行治疗,引起发热的病症大多由子宫炎和乳房炎引起,其中子宫炎占到发病的2/3,乳房炎占发病比例的1/5。对产后奶牛进行8~10 d 尿酮水平的监测。
2.2 母牛产后的乳房护理
产后几天内,母牛乳房机能尚未恢复完全,部分乳房处于水肿状态,若护理不当容易引发乳房炎。首先,乳房水肿的奶牛应注意挤奶量,产后第1 天不能将奶挤空,防止水肿加重、奶牛瘫痪甚至出现死亡。产后4 d 可增加挤奶量,每次挤奶过后进行乳房按摩。对于无症状的奶牛可增加挤奶量,挤奶时应对乳头、挤奶器等进行消毒,防止乳房感染。可使用毛巾热敷缓解奶牛乳头不通、出奶受阻等症。
3 奶牛产后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3.1 奶牛产后常见疾病
奶牛产后常见的疾病有产后瘫痪、胎衣不下、恶露异常、子宫炎、乳房炎、酮病、腐蹄病以及瘤胃扭转、胃溃疡等消化道疾病。其中,产道拉伤最为危险,通常引起体温升高和其他继发感染;乳房炎是奶牛产后的多发疾病,严重时会导致乳房坏死,降低产奶量;子宫炎和胎衣不下则会影响奶牛正常的发情和受胎情况,导致繁殖能力降低;奶牛酮病、产后瘫痪、腐蹄病、胃扭转等疾病也会对奶牛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应重点关注和监测。
3.2 奶牛产后疾病的预防措施
产后奶牛体况较弱,容易感染疾病,做好产后母牛的疾病预防极为重要。首先,应做好牛场消毒清洁工作,建立完善的消毒管理制度,保证每次消毒有效。消毒液应多配几种,3~4 种消毒液替换使用,防止致病原出现耐药性;此外,应做好牛群的免疫接种工作,对于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等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应根据要求进行强制免疫。应做好产后母牛的健康监测,对于体温不正常者及时就诊治疗。除体温监测外还应进行直肠监测和胃部叩诊、听诊,防止消化道疾病的加重。对产龄较大的母牛还应注意补钙,防止骨质疏松、产后瘫痪等疾病发生。
3.3 奶牛产后疾病的治疗
对于奶牛疾病的治疗应注意抗生素的使用,尽量少用,使用过后应严格遵循休药期,丢弃不合格的牛奶。对于乳房炎应在干奶期加强疾病预防治疗,做好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干奶期后期可药浴2 d,观察15 d 无异常即为健康。对于产道拉伤、胎衣不下、难产等症状可肌肉注射福新安、头孢噻呋钠、维生素B1。对于低血钙症可口服钙制剂或者静脉滴注葡萄糖、钙和维生素C。子宫炎、胎衣不下等疾病还可子宫投放土霉素治疗,疗程为10 d。患有奶牛酮病可口服400~500 mL 的丙二醇,大量补糖[3]。对于胃部扭转应及早发现并治疗,减轻患牛痛苦。
4 结 语
综上所述,做好奶牛产后的饲养管理与护理保健工作,可以有效防止产后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加重,保证奶牛良好的健康状态,提高生产繁殖性能,增加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