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多元化护理预防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2022-12-06史军艳蒋晓娟

医疗装备 2022年20期
关键词:平均速度血流量治疗仪

史军艳,蒋晓娟

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妇科 (福建厦门 361000)

全子宫切除术是临床治疗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等妇科疾病患者的重要方法,但由于手术切除范围较大,易损伤淋巴管及神经,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而下肢DVT若未得到有效的干预,可进一步引发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发生下肢DVT,缩短其术后康复进程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多元化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综合生理、社会功能等方面因素对患者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2]。但由于部分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不高,加之手术应激的影响,术后往往不愿进行运动锻炼,导致护理效果不甚理想。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是一种理疗仪器,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点,通过给予患者肢体持续循环的压力,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预防下肢DVT的目的[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多元化护理预防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下肢DVT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行全子宫切除术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年龄34~52岁,平均(40.52±4.22)岁;体质量指数19~24 kg/m2,平均(21.74±2.03)kg/m2;疾病类型,子宫肌瘤20例,子宫内膜癌24例。对照组年龄32~50岁,平均(40.97±4.19)岁;体质量指数19~24 kg/m2,平均(21.66±2.12)kg/m2;疾病类型,子宫肌瘤23例,子宫内膜癌2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诊;具备全子宫切除术指征;认知状况良好,可配合完成本研究。排除标准:合并血栓疾病;合并凝血功能异常;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术前长期服用雌激素、孕激素等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合并精神障碍;合并其他恶性肿瘤。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采用多元化护理。(1)体位护理:术后6 h,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取半卧位,协助患者翻身(每2小时翻身1次);适当抬高患者腿部,以促进下肢淋巴回流。(2)饮食护理:合理安排患者膳食,给予患者清淡、易消化、低脂、低胆固醇的食物,并嘱患者多食用黑木耳、洋葱、茼蒿等富含吡嗪类食物,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指导患者每日饮用2 000~3 000 ml水。(3)生活护理: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协助其步行和上下楼梯;每日定时帮助患者按摩,按照由远端至近端、由跟腱至足踝顺序按摩,重点按摩腓肠肌、比目鱼肌等部位,30 min/次,2次/d;每日记录患者双下肢肿胀程度、颜色、皮温、腿围等的变化情况,若有异常,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处理。(4)运动护理: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用手握住患者脚尖,做足背屈、足跖屈和足踝环绕运动,20 min/次,2次/d;指导患者进行足趾屈伸及拉伸运动(指导患者坐在椅子上,踮起脚尖,保持5 s后再放松,然后将患者一侧小腿放在对侧膝盖,手放在足背面,轻轻将脚向下压或向上拉,感受小腿伸展,20 min/次,2次/d),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指导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伸直,踝关节尽量背伸,缓慢抬起下肢,坚持15 s后再放下,双下肢交替进行,30 min/次,2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北京龙马负图科技有限公司,型号IPC600D-13090017)干预: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将其双下肢放入压力护套中,调节压力按钮,设置压力为60 mmHg(1 mmHg=0.133 kPa),充气速度为3级,依次对大腿、小腿、足部进行充气,30 min/次,2次/d。

两组均连续干预7 d。

1.3 观察指标

(1)下肢DVT发生情况:参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4]评估两组干预期间下肢DVT发生情况,诊断标准包括下肢肿胀、疼痛、小腿后方和大腿内侧有压痛;D-二聚体检测结果呈阳性;经超声检查确诊;符合上述全部标准即可诊断为下肢DVT。(2)血流动力学:干预前及干预7 d后,分别采用飞利浦EPIQ7超声诊断仪检测两组下肢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与血流量。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下肢DVT发生情况

观察组干预期间下肢DVT发生率为4.54%(2/44),低于对照组的18.18%(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1,P=0.044)。

2.2 血流动力学

干预前,两组下肢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及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两组下肢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均高于干预前,下肢血流量均大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下肢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均高于对照组,下肢血流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3 讨论

下肢DVT是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文献报道,我国下肢DVT发生率约为15.6%,且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DVT发病率更高[5]。下肢DVT患者若未得到有效护理,可进一步诱发血栓后综合征及肺动脉栓塞,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6]。多元化护理强调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基本需要,通过对患者实施运动、饮食等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下肢DVT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但由于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在进行运动锻炼时易牵拉伤口,出现疼痛、出血等现象,可降低其进行运动锻炼的积极性,不利于术后康复[7]。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主要应用于血管性疾病的干预中,通过空气波的反复膨胀与收缩,可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期间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下肢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及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两组下肢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均高于干预前,下肢血流量均大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下肢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均高于对照组,下肢血流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多元化护理可有效预防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下肢DVT发生,改善其血流动力学。分析其原因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利用气囊反复充、放气,可改善患者下肢血液循环,增加下肢营养及氧气供给,增强下肢血管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可加速病理产物代谢和渗出液回收,减轻患者双下肢水肿程度,降低下肢DVT发生率;而且,该治疗仪的工作速率与血流速率接近,通过对患者进行从足尖到大腿部的按摩,可增加局部血流量,提高下肢血液流速,从而促进患者下肢静脉血液循环,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9];将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与多元化护理联合应用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干预,可协同增效,加强患者下肢肌肉运动,加速淋巴液流动,进而可改善患者下肢血流动力学,预防发生下肢DVT[10]。

综上所述,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多元化护理可降低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下肢DVT发生率,改善下肢血流动力学。

猜你喜欢

平均速度血流量治疗仪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从计算肺循环的血流量联想到定积分的思想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抖腿是健康行为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浅谈体育课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的作用
变速运动中的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