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朊病毒感染概述及诊断

2022-12-06施路一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3期
关键词:水貂空泡印迹

施路一

(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朊病毒感染是一类被称为亚急性海绵状脑病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疾。主要特点是潜伏期长,一般为数月、数年甚至十几年以上;病程缓慢但呈进行性发展,均以死亡告终;临床上出现进行性共济失调、震颤、痴呆和行为障碍等神经症状;机体感染后不发热、无炎症、不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即查不出特异抗体,又难以用血清学反应进行诊断;病理剖检变化以脑灰质的海绵样变为特征。

1 病原

病原为朊病毒或蛋白侵染子。据调查研究认为,朊病毒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经过慢长的潜伏期而发病的。主是用病反刍动物(牛或羊)的尸体经加工后作为饲料(富含蛋白质的肉骨粉添加剂)饲喂所致,还有在美国已发现接触过痒病鹿而患病的牛。有科学家近期还发现疯牛病的传播与生活在干草中的螨虫有关。

2 各种朊病毒病概述

2.1 水貂传染性脑病

水貂脑病首次于1965年在美国被确诊。本病仅见于成年水貂,病貂通过粪、尿排出的病原污染饲料及饮水,通过消化道而感染,致死率极高。还可通过水貂间互咬或食入感染痒疫的病羊的肉及内脏而遭感染。潜伏期5~200d,病貂表现交替兴奋和迟钝等神经症状。兴奋时在笼内奔跑做圆周运动,尾上举,自行撕咬,腕关节活动不灵活,后肢运动不自主,有时惊叫,乱排粪便或紧咬笼网,部分肌群痉挛性收缩。兴奋过后转为迟钝,病貂转入昏迷沉睡而死亡或由昏迷又转入兴奋,可在兴奋时咬笼死亡。主要病理变化在脑。脑部水肿、充血,大脑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出现空泡。脑脊髓神经细胞变性、皱缩或出现空泡、小脑浦金野氏细胞固缩。

2.2 鹿慢性消耗病

在1978年美国科罗拉多的黑尾鹿群中发现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其临床症状和神经系统的病理变化与羊的痒疫极为相似。人工接种健康黑尾鹿也成功地发病。1982年又在附近的麝鹿中发现这样的病。

2.3痒 疫

又称痒病或瘙痒症,是山羊和绵羊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本病即可平行传播,又可垂直传播。潜伏期很长,为1~5年。患病早期易惊,头高举,行走时高高举步;头、颈和肋腹部发生震颤;典型的症状是出现搔痒,运动失调,后肢更为明显,病羊不能跳跃;体温和食欲无明显变化,但却日渐消瘦。病羊经常趺倒,最后完全不能站立和行走。病程数周至数月不等,致死率几乎为100%。人工感染小鼠、大鼠、仓鼠、水貂和猴等都易感,潜伏期一般为4~8个月。

2.4 牛海绵状脑病

本病又称疯牛病,临床特征为病牛精神错乱、痴呆和死亡。本病现已发现于欧洲多数国家从英国进口的牛中。初步认为牛吃食了病牛或污染痒疫的肉骨粉而感染发病的。病牛的牛龄为3~11岁,以3~5岁成年牛多见。人工接种小鼠易感。潜伏期2.5~8年。病牛易惊,对声音和触摸反应过敏,行动异常,运动失调,起站后肢叉开,步样蹒跚,后期不能站立,转归死亡。病程1~3月。最典型而明显的病理组织变化是中枢神经系统灰质部形成海绵状空泡。

3 诊断

因朊病毒感染不能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故不能用血清学方法进行诊断。但潜伏期的动物都是重要的传染源。目前用于诊断的主要依据是临床表现如持久的疾病经过,临床发病动物几乎100%死亡及该病的特征性症状如痒疫的瘙痒等、病理组织学变化(脑的海绵状变性和神经元空泡化等)以及生物学试验。动物接种:将患病动物丘脑、中脑、脑干的组织乳剂脑内接种小鼠,可在13~20个月内发病,继代接种可缩到4~7个月。蛋白免疲印迹技术:据报道,有人用相当于痒疫朊病毒蛋白N端一个区域的人工合成多肽,制备抗血清,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成功地检出了痒病感染小鼠脑、脾、淋巴结中的痒病相关纤维蛋白(SAFP),但被检样品的制备比较复杂。后来又有人建立的用兔抗绵羊PrP,即蛋白酶抗性蛋白,多克隆抗体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绵羊脑、脾、淋巴结,检出了PrP。应用蛋白印迹试验,有可能成为检出临床期感染动物的一种方法,但被检标本必须用蛋白酶K处理,以免出现因健康动物细胞膜成分中正常存在的PrP类似物,导致假阳性反应。

4 防治

本病没有有效疫苗,防控措施是扑杀发病动物及与其有接触史的动物及它们的后代,加强海关检疫,严禁从疫区引进动物;培育对朊病毒有抵抗力的动物品种。

猜你喜欢

水貂空泡印迹
自由场中液氮单空泡动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1)
国服的梅花印迹
非等强度多道冲击波作用下空泡溃灭机制分析
走进大美滇西·探寻红色印迹
低弗劳德数通气超空泡初生及发展演变特性
水下航行体双空泡相互作用数值模拟研究
“杀貂”丹麦部长辞职
丹麦承认扑杀水貂“无法可依”
为防疫荷兰要杀1万只貂
成长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