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2全国高温图鉴

2022-12-05

青年文摘 2022年17期
关键词:体感烤肉雪糕

最近全国人民最有同感的事是什么?没有悬念!那就是——这天气也太热了吧!

南方已经热出天际。且不论四川都江堰的江水,已快盛不下成都人泡进去的脚,就连靠海的上海,都已经有人在车里给导航手机打起了伞。

那么北方就不热吗?西安的路面据说已经烫脚,邯郸的游泳池据说热得快要“开锅”……气象图上,全国火红一片,到底谁才是最后的“高温赢家”?

先来看首都北京。北京人调侃今年的热是“炙子烤肉”系。烤肉讲究火稳,外焦里嫩,肉要多汁、锁水,正像最近的北京:气温回升,湿度较大,体感闷热,撒把调料,嘿,那叫一个香!

任何一个北京人看到自己37 码的拖鞋被热缩成34 码,想必都不会冷静。二环胡同里,老奶奶手里祖传的蒲扇已经扇不动胶着的空气。而年轻人则全往郊区的山沟里扎,名曰“溯溪”,其实就是太热了,不得不找条山间小溪,啃西瓜泡脚。

再来看上海。上海的热是“精致”系。

今年上海的最高气温已达40.9 摄氏度,追平了1873 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有网友的唇膏化成了唇油;做核酸的大白脚底下踩着冰块;老鼠在跑过柏油路时,直接热晕了。不过即便这么热,上海人还是要维持精致的生活方式。牛排照样要吃,放露台上两小时就能熟;巴黎水也要喝,瓶子热胀出的富贵包,显得它更富贵了。

现在把目光转向西南的成都。成都人素来以淡定和安逸著称,但现在他们被天气惹毛了。有成都网友说:“总教我‘心静自然凉的爷爷,现在每天骂空调不凉,跟我说吃雪糕对身体不好的奶奶,边吃雪糕边把另一支雪糕放在自己脑门儿上。”

青城山的山沟里,你已分不清是河里有人,还是人里有河。都江堰的王婆岩、龙池等亲水胜地,已经被占领得水泄不通。更有众多的成都人扎进江水中间吃饭,江水硬是被分出岔来。站在宽窄巷子的石板路上,你觉得自己正在被做成铁板烧,采耳师傅的棉球在耳朵里摩擦几下能生起火来,熊猫基地的熊猫白天就没醒过。

說到这儿,浙江人不服气了,今年,浙江各种惊人的“热炸”新闻层出不穷:杭州的一棵树热到冒烟了,温州的路热裂了,宁波的玻璃窗热爆了,一位浙江女孩只是下楼取个快递,鞋子就边走边化了。

今年,杭州多了一项新“荣誉”:体感温度高达50 摄氏度,挤掉重庆荣登新四大火炉城市。一说要被挤掉,重庆网友很不甘心:“重庆的热和外地的热不是一个‘体系。”“重庆是蒸笼式的闷热,其他地方是干热。”“重庆是恒温热,其他地方是间歇热。”

但与高温搏斗了一辈子的重庆人民,自然也有不少自己的办法。比如,背着电风扇做饭;跷着兰花指开车;把水洒在凉席上,加上电风扇一起吹;一次性手套灌上冰水,与凉爽十指相扣。

不过对于喜欢玩梗的年轻人来说,热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精准表达自己的“水深火热”。于是,便出现了“热死文学”——指因为全国高温,什么都能和“热”扯上关系,形成新的文学变体。举几个例子:甄版热死文学——今天的太阳比甄被华妃罚跪那天还毒;鸡汤版热死文学——世界这么大,你不出去看看就不知道有多热;矫情版热死文学——打败我的不是天真,是天真的热。

在火辣辣的三伏天,创作一番有趣的“热死文学”,是不是还有点降温效果?

(摘自“三联生活实验室”微信公众号,桃& 桃图)

猜你喜欢

体感烤肉雪糕
烤肉上的头发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雪糕
人体体感感知机械手设计与实现
大名鼎鼎的巴西烤肉
脆皮雪糕好好吃
疯狂雪糕“战”
非触控式的体感机械臂交互控制系统研究
雪糕
体感语境下的交互行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