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对促进母婴分离初产妇正常泌乳的效果研究

2022-12-05曹云霞袁兰张佩玲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互联网+护理服务泌乳初产妇

曹云霞, 袁兰, 张佩玲

随着剖宫产和早产儿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母婴分离产妇无法及时进行母乳喂养[1]。由于产后住院时间通常较短,获得专业康复护理的支持力度较弱,产妇无法进行科学的母乳喂养,对产妇康复和新生儿正常身心发育均不利。产妇出院后居家更加不能及时有效获得专业护理服务,“互联网+护理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应运而生[2]。它是指在医疗机构注册的护士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主要借助电话、短信、QQ、微信等为出院患者或者罹患疾病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的护理服务,即居家护理服务,但缺乏强有力的平台监管,不能有效解决慢性病人群或其他特殊人群的院外照护需求[3-4]。国内现有的技术平台有“U护”、“医护到家”、“金牌护士”、“健护宝”等,患者注册后即可在平台下单,护理人员接单成功后便可到患者家为其提供专项护理服务[5-6]。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及相关方案,对规范具体的护理管理措施指明了方向。互联网+护理服务在母婴分离产妇中的应用经验尚少,特别是对母婴分离的初产妇,因此,本研究分析“互联网+护理服务”对促进母婴分离初产妇正常泌乳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母婴分离的初产妇共8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正常妊娠且为初产妇;②产后母婴分离时间至少3 d;③产后可泌乳;④积极配合本研究并签署研究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经产妇;②拒绝母乳喂养或有母乳喂养禁忌证者;③存在产后严重并发症者。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其中2020年收治的产妇纳入对照组,2021年收治的产妇纳入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5~36岁,平均(30.2±4.7)岁;孕周35~38周,平均(37.0±1.5)周;剖宫产25例;大专及以上文化20例;主要照护者:配偶11例,父母21例,公婆8例;新生儿出生体重2.6~3.3 kg,平均(3.0±0.4)kg;母婴分离时间5~13 d、平均(9.5±2.4)d。观察组年龄24~35岁,平均(29.6±4.8)岁;孕周34~38周,平均(36.5±1.6)周;剖宫产28例;大专及以上文化18例;主要照护者:配偶8例,父母22例,公婆10例;新生儿出生体重2.5~3.2 kg,平均(2.9±0.5)kg;母婴分离时间6~15 d、平均(10.3±2.6)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2019-P4-N21)。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母婴喂养护理管理,主要包括在院期间对母婴分离的初产妇进行心理疏导,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指导其排乳技巧,可手动或者采用吸奶器进行,使其及时排空乳汁;出院前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向产妇及家属讲解产后康复注意事项、预防急性乳腺炎、替代母乳的喂养途径等。

观察组应用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2.1 成立“互联网+护理服务”干预小组 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小组成员包括培训师、专科护士、产科护士等。由工作经验丰富、拥有母乳喂养指导证的护士担任培训师,对小组成员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理念、形式、内容和护理注意事项;组长负责日常工作监督、工作安排,定期组织护理技能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评估小组成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奖惩制度激发小组成员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护理人员通过互联网平台为患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制作健康宣教视频、音频等。

1.2.2 搭建互联网管理平台 在研究开始前,首先聘请专业工程师设计互联网应用平台,力求操作简单、界面清晰,满足个性化需求。2020年12月开放该平台,采用邀请码注册制,仅对研究对象及相关护理人员开放。有护理需求的初产妇或家属进行简单注册和信息填写后,通常1 d内即可得到答复,由专业护理人员提供上门服务,服务结束后可由初产妇或家属对其进行质量满意度评估,还可以提供宝贵意见。

1.2.3 上门护理服务 产妇出院居家期间,秉承“专业、高效、人性化”的服务宗旨,不仅要针对初产妇的具体情况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项目,还要向初产妇和家属进行康复护理知识宣教,手把手指导自护技巧。对待母婴分离初产妇要细心,理解其母婴分离的痛苦,要将母婴分离的必要性和优点向其讲清楚,起到缓解初产妇焦虑的效果。同时,指导产妇和家属建立正确的母乳喂养观念,在渡过分离期后可及时过渡到正常母乳喂养,对产妇和新生儿均意义重大。

1.2.4 质量持续改进 提供上门护理服务时需尽量满足不同初产妇的康复意愿和特殊需求,促进其正常泌乳并尽快渡过产褥期,并将服务项目细化,沟通到位并讲解清楚,避免产生误会和矛盾,对服务不到之处允许产妇和家属及时提出,并根据情况进行合理整改以保证上门服务的高质量。

1.3 观察指标

两组产妇纳入本研究后,均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初产妇母乳喂养的依从性和认知程度、初次泌乳时间和平均每天泌乳量、产褥期并发症(包括产后抑郁、泌乳不畅和乳腺炎、恶露和出血、营养不良)以及护理质量满意度。其中,血液中白蛋白水平≤35 g/L即为营养不良,依从性、认知程度和护理质量满意度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参考相关文献设计调查问卷[7-8],经小样本预调查计算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达到80%方可满足调查的要求。调查过程中不诱导、不代填,保证结果的可信度。

表1 两组母乳喂养的依从性与认知程度的比较(n=40)

1.3.1 依从性调查表 主要包含遵医程度(30分)、自护能力(30分)和问题诉求(40分)3个维度,得分90~100分为良好,70~89分为一般,≤69分为较差。总依从性=(良好+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3.2 认知程度调查表 包括采乳知识(5个条目)、技能(5个条目)、舒适度(5个条目)3个维度,各条目满分为2分,各维度满分均为10分,该量表满分为30分,分值越高表示认知程度越好。

1.3.3 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表 主要评估护理态度(5个条目)、专业技能(5个条目)、护理项目(5个条目)和问题答疑(5个条目)4个维度,各条目为1~5分,各维度总分均为25分,该量表总分100分,得分80~100分为十分满意,60~79分为一般满意,40~59分为不满意,≤39分为十分不满意。总满意度=(十分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母乳喂养的依从性与认知程度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母乳喂养的依从性显著提高,母乳喂养认知程度的各维度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初次泌乳时间和平均每天泌乳量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初产妇初次泌乳时间提前,平均每天泌乳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初产妇的产褥期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初产妇的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3.1 “互联网+护理服务”对母婴分离初产妇泌乳的影响

母婴分离后,产妇的乳房无法得到及时吮吸,造成泌乳素分泌减少,诱发乳房肿胀、泌乳时间延长;而已分泌的乳汁由于不能及时排空,易淤积堵塞乳腺管,引起乳房胀痛,最终引起母乳分泌量减少,对新生的生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初产妇在分娩后,母婴分离使其难以进入母亲角色,在对婴儿的担心、思念等心理的影响下,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进一步对泌乳产生影响。“互联网+护理服务”应用于初产妇母婴分离能够实现院内护理向家庭护理的延伸,使产妇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母乳喂养相关知识,不仅能够第一时间解答产妇关于母乳喂养的疑惑,使其了解母乳喂养的优势,还能提供上门服务,并通过专业的护理技术缓解初产妇内心的焦虑,最大限度满足产妇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同时通过科学的健康宣教纠正初产妇和家属错误的喂养观念,促使乳汁正常分泌[9]。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初产妇新生儿照护知识与技能,并根据产妇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传授正确的哺乳方式与姿势、乳房按摩和挤奶方法,按需哺乳,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母乳喂养率。

表2 两组初产妇初次泌乳时间和平均每天泌乳量的比较

表3 两组初产妇的产褥期并发症比较[例(%)]

表4 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的比较[例(%)]

3.2 “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不足

由于互联网+护理服务还处于发展初期,尚存不足。首先,该平台为我院自主搭建,受开发条件制约,平台稳定性还有待提高;其次,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居家上门服务时,其自身人身安全及医疗安全还存在一定隐患;此外,在该护理模式下,患者需要付出高昂的医疗服务费用且无法通过医保报销,因此,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产妇更愿意选择到医院复查,限制了“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的推进[10];最后,拥有母乳喂养指导证的护士缺口较大,增加相关护理人员培养难度。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①将政府监管和学会指导相结合,快速出台“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相关政策及服务监管,统一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将系统与医院电子病历对接,实现信息互通,提高效率;确定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制定操作技术标准、上门服务规范等,积极推动上门与资料服务纳入医保范畴;积极发动各级医院符合条件的护士注册到统一平台,组织集中培训、考核,持证上岗,保障“互联网+护理服务”管理同质化、标准化。②组建居家护理人才库,对符合资质的护士完成平台注册、备案,签约“互联网+护理服务”劳务分配协议,参加岗前培训[11-12]。③建立区域化居家护理模式,确立具有居家服务能力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授权建立居家护理服务站;二级以上医院与其服务站对接,开展会诊、上转患者接收工作;三级甲等医院作为主导医院,提供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疑难会诊等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互联网+护理服务泌乳初产妇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母猪泌乳量不足的危害及提高措施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上海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
“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可行性、难点及对策
京津沪等6省市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不同泌乳阶段驼乳理化指标和体细胞数的测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