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科研训一体化实践:课题研究的新路径

2022-12-05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实验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36期
关键词:教科研教研组课题组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实验小学 俞 静

无论是从教师的专业成长,还是学校的发展,抑或是区域教育质量的提升角度出发,课题研究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从不同角度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困惑与难题,同时提升各个层面的教科研发展水平。然而,实际上,教科研课题的进展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审视: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课题研究问题不真实

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但是很多的课题研究问题往往追求“高、大、上”,脱离实际的教学,无法切合教学实际,这样的课题研究就没有价值。

(二)课题研究主体不明确

教师应该是课题研究的主体,但是,现在的课题研究很难分清楚研究主体。一线教师总认为课题研究是他们无法企及的,是专家、名师的事情,不愿意积极投入课题研究,这就造成“教学”与“科研”脱节。

(三)课题研究管理不规范

课题研究往往成为教师额外的负担,导致课题研究质量不佳,而这主要源自研究目标不明确、研究计划不清晰、研究过程不规范。如此,便会造成课题研究管理无法规范、到位。

(四)课题研究成果推广不到位

徐伯钧老师认为提升教学研究品味的路径就是进行教育科研,以科学研究的态度对待教学问题,将先进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在研究中将理念转化为行为、内化为智慧,再将之化为文字,形成研究成果,这才是具有推广意义的研究。

二、探寻:课题研究的新路径

自2008年起,笔者就先后参与了学校全国级、省级、大市级、县市级课题研究。在十多年的课题研究实践中,笔者一直致力于在日常教学中、课题实施间,探寻课题研究的有效路径。

同一时期,本区域的教师发展中心一直在进行教科研训一体化实践,将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和教师培训融为一体,构建以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教师发展和教师培训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笔者所在学科教研组紧跟这股“潮流”,加入科研队伍,深入开展了江苏省级陶研课题研究实践,并顺利结题。笔者发现,“教科研训一体化”实践就是进行课题研究的新路径。

鉴于此,笔者联合教研组内教研组长及年轻骨干教师总结课题成功经验,凝练研究成果,顺利开启新一轮课题研究工作。下面以本教科研组的课题实践和笔者总结的研究经验为例,具体阐述教科研训一体化实践模式指导下的课题研究有效策略。

三、实践:教科研训一体化实践模式指导下的课题研究新策略

(一)引领:从教学中“真”且“实”的问题出发

确定课题研究的问题或主题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一要“真”,真实地切合本区、本校、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实际需求,从实际教学中提炼出“实在、实际”的真课题;二要“实”,确定一个研究问题,首先需要“市场调研”,从教学一线或社会、家长、学生层面获取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的课题研究问题才是“实在”的,才是有价值的。

笔者所在的教研组之所以进行有关课外阅读的省级陶研课题,最根本原因是我们区域的英语学科成绩在大市级的监测中,成绩连续三年低于大市平均水平,其中“阅读”指标差距十分明显。我们的课题就是在此基础上应势而生的,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综合素养。

确立课题主题后,课题组成员们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对区域学生、家长、教师进行了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就学生层面来看,学生缺乏英语阅读的兴趣与动机,缺乏系统的阅读材料推荐,英语课外阅读面相当狭窄且阅读能力参差不齐;就教师层面来看,不少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新,受灌输式教育理念影响较大,而且最大的问题是他们缺乏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系统策略。通过精准的数据反馈,课题组成员们最终为课题研究找到了真实的问题与研究原点。

(二)谋划:以学科科研课题方案为先导

课题研究的方案并不仅仅包括明确研究目的和思路,同时还要详细规划课题研究的整体思路与实施过程,这是需要科学谋划而后动的过程。在本教研组进行新一轮课题申报时,笔者与组内教师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教研组活动中反复商讨,最终商定主题为“指向文化自信的小学英语语言运用研究”,并经过不断修改,最后定稿课题规划方案。

我们“策划”课题方案时,就是要科学地、有逻辑地、详尽地阐述清楚“课题研究的是什么”“研究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开展研究”“怎样推进研究”,而其中“怎样研究”就是重点,重点阐明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且要在关键环节凸显我们的创新之处。

我们的课题要阐明的问题是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根基,通过中西方文化对比式的学习与理解,促进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学习,使其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自信;通过体系化的中华文化故事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且依托阅读后的各种形式展示,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表达能力。因此,本课题重点研究指向文化自信的小学英语语言运用研究课程体系的开发和学生文化自信展示表达的评价体系构建。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流程图一目了然。

“指向文化自信的小学英语语言运用研究”课题研究流程图

(三)研究:立足课题实施过程进行应用与验证

课题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反思改进、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应用与验证课题预期结果的过程。课题就是要按照课题流程图有规划、有步骤地开展研究。课题组的成员研究多元理念,综述国内外相关联的研究现状;采用多样的课题研究方法,反复探讨、研究、求证有关课题的结论,提炼有效的策略。

笔者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学校苏州市级课题研究时,和组员们一起开展研究:开题时由区域教科研专家引领;查找文献,调查研究现状与问题,理清“深度学习”与“学科+阅读课程”的核心概念;理论学习,进一步明确“课程整合设计与实施”的相关理念;开展研究,目标聚焦于课程与教学改革,构建融合“学科+”阅读体系;凝聚力量,开发全科阅读课程和图书馆阅读课程。

在实际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碰到了各类问题,如:如何确定各学科的阅读书单,形成阶梯式体系,如何进行同一主题下的“学科+”课堂教学实践,如何寻找校外的有效、有意义的场馆合作阅读项目,如何形成有效的不同学科的阅读策略等。但是我们总是互相配合、相互协商,共同解决问题,创新研究方式。

(四)补位:通过贯穿式培训更新研究理念与研究方式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切不可忽略培训的作用。培训应该是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的,旨在更新研究成员们的研究理念,促进其研究方式的变革。在进行课题“指向文化自信的小学英语语言运用研究”前期准备时,课题组的成员们进行了多次文献搜索与研究的实践式培训,最终确定了课题所需要的相关理论。

研究中,每位成员有不同的分工,重点突破分管领域的研究目标与任务,此时,培训就针对研究成员的类别、层次、需求进行主题式指导,全面提升本组成员的课题研究能力与水平。在区域性的教科研训一体化管理模式下,本区的教师发展中心也会聆听我校教研组的需求,为我们提供更切合实际的培训,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召集各级名师、专家,为我们提供贴合我们课题研究的培训,进一步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指明我们的研究方向,提升我们的研究能力。

总的来说,贯穿式的课题研究培训是教、科、研、训一体化实践中的一种补位。虽说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育研究与教育科研,但是课题研究想要更深入、更彻底、更有推广价值,也要依靠研究成员们的成长,这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五)提炼:在经验推广之上的共生与共赢

在课题研究的每个阶段,研究成员们总是在实践与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经验,这是大有裨益的,一方面能促使他们向“研究型”教师发展,另一方面能提升他们的研究能力,还有助于他们建构案例集、论文库、课题模版以及资源库。同时,课题组成员还能在区域教科研训一体化背景下将自己学校或者教研组的经验进行全面的推广与普及,形成区域经验共享。

我们课题组在进行省级陶研课题研究时,在每月一次的校级研讨后,都会将研究成果在每学期的市级阅读课题研讨活动中及时展示并推广。市级研修活动辐射全市32 所公办和9 所民办学校。课题组会在市级研修活动中及时开展针对成果的理论学习,向全市教师讲解:成果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开展?怎么观察?效果如何?接下来组织全市各校代表教师进行课堂观察,从不同维度检验成果的有效性。同时,我们课题组还邀请其他学校的教师通过公开课或者比赛课的方式实践研修成果。在以上措施的实施中,我们检测推广的效果,发现新的问题,予以调整,继续研究,形成了一种共生共赢的局面。

经过多年的探索,笔者所在区域的“教科研训一体化”的理念逐步得到了上级单位、学校和教师们的广泛认同,且区域的课题研究方式正在转向教学与科研融通形式。在此基础上,立足区域“教科研训”一体化背景,依托本校学科教研组课题研究平台,笔者带领的英语学科教师们将会继续以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为基础,以教科研为导向,以教研组为研究主体,实现教学、教研、科研和培训的有机整合,借此提升整组的课题研究和执行能力,以期在区域内推广研究经验。

猜你喜欢

教科研教研组课题组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iSoil课题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利用与生态修复课题组
王者之师——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王者之师——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关于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行动策略研究
课题组成员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
“教-研-修”一体化网络教科研平台的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