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与管理研究的选题建议
2022-12-05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费岭峰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费岭峰 陈 微
与社会发展一样,教育的发展同样充满着许多的不确定性。教育规律的发现是在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中完成的。因此,教育教学的改革尝试是推动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热点的选题也是最能体现教育科研的创新意义的。教育教学改革热点应该是一线教师课题研究的重要选题来源。政策的出台、文件要求的落地,也正是教育教学改革热点的重要源泉,其从制度层面进入实践运用层面,基本途径也需要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不断完善与扎实。因此,对于一线教师来说,结合文件内容,在明晰文件要求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研究课题,并进行深入而扎实的实践研究,既是一种重要的专业素养,也是一种责任。以下结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文件)出台后,一线教师如何基于“双减”文件中关于作业设计与管理的要求,选取适合的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谈一些思考与建议。
一、基于文件整体内容把握的选题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双减”文件,此文件的出台,旨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文件主体内容包括八个板块,共计30 条。与学校教师在“作业设计与管理”上相关的是第二板块的5 条,即文件中的第4 条到第8 条的相关内容。
仔细研读,我们可以看到,与作业相关的5 条要求中,前面的两条是针对作业管理的,其中“第4 条 健全作业管理机制”针对的是机制管理,与以往相比,增加了一项“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的要求;“第5 条 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明确的是作业时间的总量控制,这也是对前期文件要求的进一步强调。第6 条至第8 条,在“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科学利用课余时间”等具体内容的要求上,则是很明确地提出了关于作业设计与管理的研究。由此,我们可以就作业管理的整体实践提出相应的研究课题。
选题1:“双减”背景下的学校作业管理“规范—创新”实践路径研究
此研究是基于“双减”文件中关于通过作业管理来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要求而进行的整体改革与文件精神落地的选题,涉及的研究内容是“作业管理”,核心研究点是“规范—创新”中的“规范”,主要是指作业管理的规范,既需要达到外在显性层面的“量”上的要求,又需要考虑内在隐性层面顺应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认知规律的特点;“创新”则是指可以在实施过程中,结合学校特色与学习内容的特点,于规则范围内进行作业形式、作业内容与作业评价等层面的个性化处理,形成更具学校特色的作业设计与使用经验,探索更具实效的作业管理策略路径。
当然,在深度解读与领会“双减”文件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提出类似于“‘双减’背景下学校作业管理机制实践研究”“‘双减’背景下学校作业创新设计与应用研究”等作业管理整体实践的研究课题,为在实践层面探索形成更多的“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与管理”的校本实践案例。
二、基于作业功能价值思辨的选题
作业是什么?通俗地讲,作业就是学生为了掌握学习内容、巩固学习成果而进行的练习。“作业是课堂的延续,是学生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巩固已学习的成果,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重要工作。”而在“双减”文件中,在第6 条关于作业设计质量中提出“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这已经将作业的功能进行具化与扩展,作业除了具有以往传统认为的巩固功能,其承载着的评价与延学功能也为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与接受。于是,以下的研究选题也值得一线教师深度研究与探索。
选题2:评价先行理念下的学科作业设计与应用研究
评价是作业的首要功能,却也是容易被教师忽略的。事实上,作业的结果首先反映的是学生对相关知识是否理解,有没有存在问题。如若存在问题,又属于哪方面的问题:是概念理解层面的,是思考过程中的,还是思维品质方面的。从深层次来看,作业应该是“检测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作业更多是为教师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以及设计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而设计,并要求学生完成的。因此,研究作业的评价功能是作业研究的重要选题之一。此研究选题的最大价值在于改变教师对作业功能的理解,因为“评价先行的理念”会让教师在作业设计中思考作业前的目标定位与作业后的评定分析,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变教师的作业设计理念,改进传统的作业设计与应用路径。
选题3:基于学科作业设计的学生课后延学路径探索研究
延学也就是延伸学习,这也是作业“学习意义”的充分体现。我们说,高质量的作业并不只是对课内所学知识与技能的简单重复,而是在依托课内所学知识与技能基础上的延学与拓学。比如一些实践性作业,一些需要应用本学科知识以外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作业等。这样的作业,在课改深入推进的过程中,显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因此也为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接受并实践。与选题2 相类似,此研究选题的意义,更多还是在于逼迫教师转变对作业价值的传统理解,突破对作业功能的固有认知,牢固树立“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学习的过程”的理念。当然,此研究选题中,基于作业的“课后延学”如何实施是核心内容,需要进行深度思考与可行性设计。
关于作业功能深度理解基础上的课题研究选题,需要一线教师打破传统作业观,建立起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观,从而改变以往作业的单一功能,实现“作业即学习”的观念定位。
三、基于作业设计策略思考的选题
事实上,在“双减”文件出台以后,关于作业设计策略的思考与研究已经成为教师探索作业管理策略与改进作业设计的重点研究内容。从文件中也能看到具体的一些要求:“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这是文件第6条中的内容要求。显然,这些文件内容也是一线教师进行作业实践研究很好的选题。
选题4: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小学数学整组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此选题包含着两个关键研究点:一是单元整体教学;二是整组作业设计。其中,单元整体教学是关注了教师“教”的设计,整组作业设计则指向学后的作业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是系统思维下的单元重组实践的基本路径,是针对以往教学中过多重复性内容与同水平教学的问题提出的;而整组作业设计实际上是基于单元整体教学基础上的配套跟进,是助力于单元整体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减负”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与整组作业设计,分别是从“教”与“学”两个维度,尝试改变以往数学教学中过于尊重教材、遵循知识的逻辑体系,而缺少对学情的深度了解,造成教学与作业的针对性不强、学习主动性无法真正归于学生的问题,以“学为中心”的理念为依托,促使一线教师将数学的单元整体教学与作业设计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与实践,探索有助于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策略路径。事实上,这也是“双减”文件的提出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选题5:基础性作业的“评—改—练”三段设计与实践研究
此选题中的“评—改—练”,是指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订正与及时跟进的针对性练习。如果说上一个课题研究的选题是纯粹着眼于作业内容设计的应用,那么本课题研究则是融合了作业评价的研究内容。关于作业的评价,也是一个需要一线教师深入研究的问题。比如: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作业评价?如何通过评价,在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自主思考与自我调整的指导?如何丰富作业质量评定的方式,使作业评价真正能发挥激发学生作业兴趣、保持良好的作业习惯的作用?本选题主要是针对现实教学中“教师在进行作业评价时普遍与学生学习改进脱节”的问题而提出的,旨在探索“评—改—练”三步一体,有效结合评价后的数据分析及时跟进针对性的练习,从而将学习诊断与及时改进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技能,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选题6:项目化学习理念下的数学长时作业设计与应用研究
从本研究选题的研究内容来看,其有着作业内容与形式创新的意味。我们知道,项目化学习是现阶段学习方式研究中的一个热词,是一项可以较好地体现学习素养的学习活动。从项目化学习的一般定义来看,它是一种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一个驱动性问题进行深入持续的探索,并且在过程中需要调动所有知识、能力、品质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能形成对核心知识和学习历程的深刻理解的学习。本研究选题以项目化学习理念为指导,设计数学长时作业,既需要对数学作业内容与形式进行深入思考,更需要充分理解项目化学习与数学长时作业的关系,在改变传统作业单一形式的同时,抓住数学长时作业的“长时”特征,以完成项目学习的过程来完成相关作业,从而使“双减”背景下的数学作业更能体现“学习”的特点与发展学生素养的本质。
四、基于作业应用问题解决的选题
“双减”文件的第7 条中,特别强调了“作业完成指导”,还特别强调了“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由此,我们需要思考,原有作业包括教材中的习题与配套的“课堂作业本”习题,在布置作业时,需要在内容与应用上进行怎样的调整?对于学生出错频率较高的知识内容又该进行怎样的补救与指导?而这些问题也应该成为一线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有价值的研究选题。
选题7:理解·改造·巧用:数学配套“课堂作业本”的应用研究
自“双减”文件出台以来,以上选题是笔者一直推荐给一线教师去做课题的研究选题。理由有三:一是“双减”文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在作业要求上,“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事实上,作业本上的习题与教材上的练习题很多情况下是重复的,这便需要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取舍,进行调整;二是需要减少学生课后作业的时间,即“课堂作业本”上的作业也需要调整一部分到课内完成;三是在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中,针对性练习设计也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课堂作业本上的习题很多是极佳的课堂练习作业材料。当然,要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利用“课堂作业本”,需要对教学目标与作业本习题进行深度解读、充分理解。此选题中的“理解·改造·巧用”,既是高质量应用的三个关键动作,又是有着前后逻辑关系的“应用路径”。
选题8:收集·自探·共研:小学生典型问题专项练习课探索研究
本研究选题中的“典型问题”是指学生作业中的高频错题。一般而言,由于某个知识点相对较难,或者某些内容对思维要求比较高,活动经验的积累需要足够支撑其解答相关问题,这就导致学生在作业中出现错误的频率比较高。因为“双减”背景下强调“量”的减少,注重“质”的提升。在实践中,教师要更加注重作业的针对性和效率,关注学生的错误,把握典型问题,在收集与明晰的基础上,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中指导。此研究选题中,三个关键词同样具有研究策略的意义,也是构建“典型问题专项练习课”基本教学模型的重要抓手。“收集”指向材料的把握与数据的分析;“自探”着眼于学生自主研究与再探索的过程,即当采用专项练习的形式进行相关典型问题再探索时,同样需要给学生自主研究的机会,以便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问题所在;“共研”则是指问题探讨、问题解决以及策略方法的总结与提炼的过程,期间需要有生生间的互动、师生间的互动,甚至有课外资源的应用。由此可见,在“双减”背景下,对于典型问题的专项指导与练习课设计,是助力学生问题解决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实践活动之一,值得一线教师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
以上就“双减”文件出台后,一线教师如何基于“双减”的要求进行相关的课题研究,以保证文件精神的扎实落地和实现文件提出的工作目标谈了一些思考的方法。事实上,这样的思考与分析问题基础上的教育科研选题,同样适用于比如“小学综合评价改革”的相关文件出台后的实践落实,适用于接下来的新课标执行后各学科的教育实践行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