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液汤治疗阴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

2022-12-05高建恩邓志灏蔡德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2期
关键词:麦冬功能性肠道

高建恩 邓志灏 蔡德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肛肠科,北京 101100)

功能性便秘为我国人群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是经检查后排除器质性病变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且不符合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predominant constipation IBS-C)的诊断标准[1]。功能性便秘属于功能性肠病的一种,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系因燥热内结,气阴不足,或腑气不通所致。老年人功能性便秘发病率越来越高,症状也逐渐加重,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明显增加[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年6月—2019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收治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 8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龄 61~80岁,平均年龄(72.5±1.3)岁,病程 1~5年,平均病程(3.9±0.3)年。治疗组46 例,男 25 例,女 21 例,年龄 61~80岁,平均年龄(73.4±2.1)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5±0.3)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均事先知晓本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且均为自愿参与研究。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关于便秘的相关标准作为诊断依据:排便时间延长,3 d以上一次,粪便干燥坚硬;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栗,可伴腹胀、神倦乏力、胃纳减退等症状;电子结肠镜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同时中医辨证属阴虚型便秘,症见:大便干结,状如羊屎,口干少津,神疲纳呆。舌红,苔少,脉细数。

1.2.2 西医诊断标准 功能性便秘的诊断参照罗马 IV 标准,需要排除肠道及全身器质性因素、药物及其他原因导致的便秘并符合以下标准[1]。(1)满足2个或2个以上临床症状:如厕时间中≥25%的时间内感觉排便费力;大便呈现块状或者粒状(参照布里斯托粪便量表1~2型);≥25%的时间内感觉排便不尽;≥25%的时间内感觉肛门有阻塞感;≥25%的时间内需辅助盆底支持、手指协助等手法排便;1周内自发性排便的次数低于3次。(2)不借助于泻药,少出现稀便情况。(3)与 IBS-C 诊断标准不相契合。连续6个月出现上述症状且近3个月临证与疾病诊断标准相符合。

1.3 纳入标准 (1)签署知情同意书者;(2)年龄 60~80岁;(3)近2周内未服用任何通便药及相关治疗用药。

1.4 排除标准 (1)合并心血管、肝、肾、脑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恶性肿瘤、精神病者;(2)对中药药物过敏者;(3)由器质性疾病导致的肠扭转、肠道狭窄或肠梗阻者;(4)由心脏病、糖尿病、直肠肛门等疾病导致的继发性便秘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予以乳果糖口服溶液(杜密克,生产厂家:荷兰 Abbott Biologicals B.V.,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71057)治疗,初始剂量每日30 mL,后将服药剂量改为每日10~25 mL,治疗几天后依据患者病情情况酌情加减用药剂量,每日早餐时服用。

1.5.2 研究组 采用中药增液汤加味:玄参30 g,麦冬24 g,生地黄24 g,木香6 g,焦槟榔6 g,火麻仁6 g,郁李仁10 g,炒苦杏仁6 g,姜厚朴10 g。随症加减:兼口干唇燥者,加沙参10 g,太子参10 g;兼腹痛者,加延胡索6 g 白芍10 g;兼肝郁者,加柴胡3 g;兼纳呆者,加焦三仙各10 g。上述取颗粒剂(北京康仁堂颗粒中药),每日1剂,分2次水冲服用。2组均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停药2周后统计疗效。6个月后随访。

1.6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主要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治疗后 2周进行统计和比较,具体症状包括排便间隔时间、排便不畅、大便干结。排便间隔时间:<2 d为0分,2~5 d计2分,6~7 d计4分,>7 d计6分。排便不畅:顺畅为 0分,稍有不畅计2 分,需要手辅助计4分,需要用药计6分。大便质地:软便为0分,稍干结计2分,软便与干结便交替计4分,呈颗粒状计6分。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2 d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短期无复发,临床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至少降低90%。好转:3 d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临床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至少降低55%~90%。无效:症状无改善。临床症状积分降低不足55%或增加。

2 结果

2.1 主要临床症状积分 与治疗前比,2组治疗2周后积分都有所下降,且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分)

2.2 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43/46),高于对照组的78.0%(32/41),治疗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3 讨论

便秘是胃肠道的一种常见症状。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加上饮食少、活动少等原因,老年便秘的发病率不断攀升。长期便秘可加重痔疮、肛裂等肛周疾病,加重冠心病、高血压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便秘引起的焦虑和抑郁,会给家庭带来较大的精神负担。研究[4]显示,长期便秘者的总病死率高于无便秘者。慢性便秘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正相关[5],且慢性便秘严重程度越高,发生结直肠癌的可能性越大,便秘也可显著增加结直肠息肉的发生率[6]。

中医认为便秘属于中医学“便秘”“大便难”等范畴。《伤寒论》中,有“阴结”“阳结”及“脾约”之称。西医方面认为便秘是心理社会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肠外疾病和结肠肛门疾病所导致的。中医学认为,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7]。病位在胃肠,但便秘与患者的肺、脾、肝、肾等脏腑功能受损有关。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邪犯胃等导致肠道传导失司。根据病因病机不同,可分为热秘、气滞秘、气虚秘、阴虚秘、血虚秘等。

老年便秘中阴虚型便秘较为常见。主要由于人体阴津不足,肠失濡润所致。《景岳全书》云:“秘结证,凡属老人、虚人……多有病为燥结者。盖此非气血之亏,即津液之耗”。针对阴虚肠燥型便秘,治疗应以增液行舟法为根本治疗方法。 《温病条辩》云:“阳明温病,无上焦证,数日不大便增液汤主之”,指出阳明热结和无水舟停是导致便秘发生的原因,而这其中因无水舟停引发的便秘,应当以增水行舟为根本治疗方法,选用增液汤,达到“水道溢而舟自行”的治疗效果。

增液汤加味可增液润燥,方中玄参养阴增液,软坚润下,泻火散结,为君药;麦冬益肺阴、滋液润燥,生地黄滋肾阴、养阴清热,麦冬与生地黄可增强玄参滋阴润燥之力,共为臣药;火麻仁、郁李仁润燥通便滑肠,木香、焦槟榔理气和胃、调气机,厚朴下气除满。诸药合用,可滋阴生津,泻下通便[8,9]。

现代研究[10]发现,玄参中含有维生素A,有润燥的功效。生地黄含甘露醇和β-谷甾醇,其提取液对便秘模型小鼠有润肠通便的作用[11]。雷金艳等[12]通过药理实验得出结论,生地黄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保护肠黏膜的作用。

药理研究[13]发现,麦冬富含的麦冬多糖可以促进非糖尿病和糖尿病小鼠肠道益生菌的增殖,如促进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增殖;同时减少链球菌等有害菌的增殖。研究[14]表明,增液汤可提高胃肠道蠕动和排空能力,增强排便肌群张力,促进消化液分泌,有效改善便秘患者症状。研究[15]发现,增液汤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肠道水分,从而达到润肠通便之功,腑气得通,浊气得降。

本研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43/46),高于对照组的78.0%(32/41),分析原因是实施增液汤加味方治疗可针对性调理脏腑,增水行舟,控制病机,并针对性调理症状,更利于患者便秘症状改善。

综上所述,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增液汤加味治疗对患者效果较好,可改善通便效果,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麦冬功能性肠道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愿 望(下)
愿 望(中)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川、浙麦冬质量差异研究概况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常做9件事肠道不会差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听见麦冬在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