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基层烟草专卖管理数据分析能力
2022-12-05胡旭升叶本领乐强勇
胡旭升 叶本领 张 伟 乐强勇
(安徽省烟草公司池州市公司,池州 247100)
随着网络和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烟草行业已经初步建成满足行业自身需求的应用数据库,其中包含多年以来烟草行业积累的大量客户信息和订单数据。2016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开发了专卖管理信息系统并全面推广使用,至此初步形成“三统一和两完善”的运行格局。针对物流寄递方面的信息,各地也相继开发了物流寄递数据库,如安徽省烟草专卖局“徽映云析”系统。各地积极应用统计工具分析数据,有针对性地制订市场监管计划,为决策提供支持,从近两年的监管成效看,尽管这种做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距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数据先导”效果尚有一定改进空间。
一、背景和现状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列为生产要素,标志着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进入新时代。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要适应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以数字化转型为主线,积极推进数字技术与烟草产业深度融合。安徽省烟草专卖局指出要以数据为导向,发挥信息引领作用,强化数字技术在生产经营管理各领域的基础应用,推动数字化从服务支撑向引领升级;全面建设智慧专卖系统,按照“平台思维、系统融合、数据驱动、智慧治理”的要求,全面构建智慧专卖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池州市烟草专卖局高度重视专卖领域数字化建设,力求通过数字化、标准化模式提升专卖市场管理效率。
标准化是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基础,近年来,池州市烟草专卖局通过推进标准化,开展“烟草基层专卖管理所(站)标准化研究”“标准化背景下烟草商业物流仓储使用VR技术的知识管理研究——以池州烟草仓储操作岗为例”等科研项目,有效提升了标准化水平,具备了数据分析的基础。
(二)数据分析研究现状
基层专卖管理数据分析实践存在数据来源单一、数据内容失真、数据获取滞后的客观短板。当前可用于池州市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管分析的数据仅限于专卖三统一系统中的证件信息、案件信息、市场信息和内管系统零售户经营数据,不能满足数据分析的多维度需求。此外,虽然专卖三统一系统的零售户进货数据和内管数据由系统自动读取更新,但是其他数据相对固化,这导致分析结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市场监管命中率不高。因权限问题,基层专卖管理人员往往无法及时获取在途物流寄递数据,且单号已经从传统的顺序排号改变为系统随机发号,无规律可循,致使外部分析软件无法获取有效信息。
以“APCD”工作法为例,国家烟草专卖局于2013年下发了《烟草零售市场检查工作指引(试行)》,提出“APCD”工作法,包括“分析(analysis)、计划(plan)、检查(check)、处理(deal with)”四个步骤,即前期通过各部门多方互动,汇集、整理与卷烟零售户相关的信息资料,借用主客观分析方法,从中发现存在问题的疑点,筛选出数据异常的卷烟零售户,通过综合分析对零售户的违法经营嫌疑逐一进行排列,进而确定重点检查对象,让基层专卖管理人员“师出有名”,能够带着问题上市场。其核心就在于数据分析,但受制于基层实际运作中信息量的匮乏,分析难以深入。基层管理所有效获取信息的途径一是通过现有的信息工作平台获取其他业务部门更新的数据;二是通过定期组织部门联席会,实现信息交流共享;三是由专业线人或群众提供举报线索。然而,通过这些途径获得的信息不仅数量有限,而且数据雷同、不具体,这就使得对市场与零售户的深入、全面分析显得乏力,专卖管理人员往往只能对已获取的各类信息进行简单的汇总整理,难以真正透过数据找出问题。
(三)数据分析短板原因分析
(1)专卖管理人员欠缺数据收集和应用意识。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执法水平有待提升,而且缺乏数据收集的意识和数据分析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数据分析需要依托大量真实的数据,但在实际工作中,虽然市场监管工作较为普遍,监管过程却大多流于形式,对于零售户的动态信息不能及时发现并在系统内进行维护。例如,零售户私自转让、业态发生改变、所属市场环境的变化等信息,如果数据库储存的信息不能及时更新,每次分析所依据的数据完全相同,就会造成分析结果也完全相同的无效结果。
(2)数据分析人员的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大数据分析是一个科学、复杂、严谨的学科,分析方法具有技巧性和艺术性,还包含经验因素。要想得到一份高质量的分析结果,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果单一地通过系统提供的指标建模分析,不考虑影响分析结果的其他因素,不人为干预排除无效信息,分析结果必然失真,也就难以为市场监管精准打击提供依据,如农村零售户因农忙季节而出现单次未订货的情况、寄递面单出现全新的名称等,因此对分析结果需要进行人为干预才能提高命中率。
(3)营销部门货源投放政策的差异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系统模型分析的运行原理是对两个特定时间段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不能智能排除因货源投放政策不同而产生的无效信息。
(4)专卖信息系统设定的分析算法不科学而产生无效分析结果。专卖信息系统的分析算法是将当前进货情况和历史某个时间段进行比对。例如,在2020年12月8日选择零售户进货量月度同比的某个指标进行分析,因为在分析时不能自定义时间段,系统运行分析时默认是将2020年12月1日至2020年12月8日零售户的进货量与2019年12月整月的进货量进行对比并产生分析结果,也就是拿单次进货量与整月的进货量进行对比,这样的算法必然会产生无效信息。
(5)物流寄递数据无法获取。受权限的制约,专卖信息系统在物流寄递环节不能在货物到达之前先行获取运单数据信息,致使数据分析员面临“无米下锅”的窘境。“徽映云析”系统储存的是已经查获的面单信息和实物信息,如果能使这些信息和在途运输的物流快递信息进行碰撞,必然会产生理想的效果。
二、提升数据分析效果的具体做法
(一)打破“信息孤岛”
信息孤岛原本是指功能上不关联互助、信息不共享互换、信息与业务流程和应用相互脱节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信息孤岛”的出现,常常导致沟通不畅,继而使得决策不准确,行动迟缓,事倍功半,行政管理效率低下。在专卖管理数据分析工作中,由于内部条线部门横向交流不畅、各类系统缺乏接口,因此信息关联分析能力匮乏,“信息孤岛”客观存在。
要打破“信息孤岛”,需要通过标准化管理进一步梳理、细化专卖管理工作职责。近年来,安徽省烟草专卖局启动了专卖管理标准体系研究工作,规定了安徽省烟草专卖管理标准体系的结构(图1),制定了系列子标准,为打破“信息孤岛”提供了基础支撑。
池州市烟草专卖局在参与安徽省烟草专卖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开展烟草基层专卖管理所(站)标准化建设,从职能定位、岗位职责、管理制度、所(站)运行、工作规范等方面进行研究,制定了基层所(站)党建工作、市场监管、营销服务、政务服务、管服协同、内部监管、考核评价、风险防控八项主要业务标准,形成了基层烟草专卖管理所(站)“1+8+N”标准体系,加强了对基础数据信息的收集力度,不断深化对大数据思想方法的理解,尽可能地收集数据,更为将来有可能到来的“大数据政务”“大数据烟草”时代做好准备。
(二)稳固数据来源
池州市烟草专卖局采取自行收集与借力收集相结合的方式稳固数据来源。一方面依靠基层单位一线执法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开展数据收集工作,如及时维护市场动态信息、详细记录违法案件信息。另一方面从各类系统中导出整合数据,借助政府职能部门的力量收集数据,争取打通数据壁垒。例如建立稳固邮管协作机制,借助邮政烟草快递大数据应用平台,提前获取在途运输的所有包裹信息,分析查找违法寄递包裹单号信息,在寄递包裹到达之前及时部署拦截。
在寄递物流环节查获卷烟后,除制作常规的法律文书和登记面单信息外,池州市烟草专卖局还主动联系公安部门,借助公安部门的权限传唤购买者进行询问调查,登记与线索关联的微信号、手机号、支付宝账号、交易转账的时间和金额等信息,为网络案件侦办提供线索支撑。
(三)提升分析能力
在分析人才培养方面,依托警烟合成作战研判室、邮政快递大数据应用平台,挑选对数据分析具有浓厚兴趣,并且能熟练操作Excel、Xmind等数据分析软件的执法人员从事数据分析工作。
组织数据分析专题培训,提升数据分析人员的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培训先进的分析理论,力求分析思路系统化,并针对可以影响分析结果的技巧和经验开展交流。例如,对零售户的经营信息,在自定义时间段查询环节,通过查询导出Excel进行排序,对进货量突增突减的零售户,通过营销部门提供的具体订购品牌数据,结合系统登记的商圈、地缘及业态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查找与其销售能力不匹配的零售户,找出需要重点关注的零售户。又如在途物流寄递数据的筛查,通过包裹来源地排序可以剔除非重点区域发出的包裹数据,通过重量排序可以剔除重量不符的包裹,通过发货时间排序可以剔除非重点时间段发出的包裹,之后利用透视表功能对发货地址、发件人姓名和揽件时间分别进行透视。因发货地地址名称和发货人及手机号不断更换,可能发件人名称相同,地址变了,或者地址和发件人都变了,手机号码一致,又或者都变了,但是地址名称规律相同,由此可以结合已经查获的包裹信息的共性获取并发现新的信息,通过关联图捕捉相同的发货人、手机号,并将其转换成表格导出,力求分析结果准确无误。
结 语
池州市烟草专卖局通过构建基层烟草专卖管理所(站)“1+8+N”标准体系,完善专卖管理所(站)运行标准,进一步优化部门职能,拓展信息交流渠道促进部门业务交叉,增强关联,推进“三员协同”,建立以零售点合理布局为调控、新型管理所(站)为载体、网格监管为手段、社会力量为基础的“综合监管、分类处理、群防群治”的综合治理体系。从中可以总结出以下三点体会。
(1)增强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增强整体监管效率。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畅通的信息传导,形成上下左右实时联动的监管局面,能及时应对各种涉烟违法突发情形和各种大型集中整治行动,切实做到监管纵到底横到边。
(2)增强数据分析能力,有利于打通监管脉络。通过一线搜集、信息系统分析、执法人员研判,上下联通地实现信息数据的实时双向传输,可以最大化地激活信息数据效力,让冰冷的数据真正“活起来”。
(3)增强数据分析能力,有助于提高监管针对性。数据分析的结果可有效应用到对零售户的评价当中,通过对日常市场监管中发现的违法行为进行计分制管理和风险管理,可以形成辖区客户的“数字画像”,从而形成因地制宜的监管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