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业的精细化设计

2022-12-05福建省福鼎市茂华学校吴幼芳

天津教育 2022年31期
关键词:教师应布置法治

■福建省福鼎市茂华学校 吴幼芳

随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提出,推动了传统教育面向素质教育的改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作用。但是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有限,如果单纯依靠课堂讲解,难以提升学习效果。课后作业是学生知识的额外拓展与补充,是巩固学生已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检验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教师针对性调整教学内容,能够帮助教师反思与优化教学。为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根据“双减”教育要求,精心设计课堂作业,通过作业使学生构建道德与法治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一、“双减”背景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业的要求

(一)减少作业总量

“双减”教育提出初中作业总量完成时间不允许超过90分钟,明确提出了作业总量递减的要求,学校应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针对学生作业情况积极组织教研会议,通过研究出具科学的作业布置方案,突出教学重点,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提升作业设计质量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为学生布置作业,其目的是通过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检验学生学习成效,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应保证教师设计的作业内容与学生实际学情及教学目标相符。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保证作业富有层次及弹性,提升作业的有效性,防止惩罚性作业形式。

(三)加强作业完成指导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大部分学生是在校内完成作业,因此教师应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认真批改,并针对学生道德与法治作业给予一定的教学反馈,在批改作业过程中增加面批与讲解,为学生详细分析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做好解疑释惑,对学生加强面对面作业辅导,突出教育的针对性,禁止学生自主批改作业。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业精细化设计的原则

(一)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在“双减”教育背景下为学生布置道德与法治作业,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作业布置中应精心设计,保证作业能够具有巩固知识兼备立德树人的作用,通过精心设计与分步实施,发挥提质增效的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每个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等因素不同,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双减”教育背景下应根据学生的差异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教师应积极了解全体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在作业布置过程中应做到因材施教。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突出因材施教。第一,将学生划分等级。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制定评分标准,坚持自愿原则对学生加以指导,将学生划分为ABC不同等级,在此过程中学生根据评分等级,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根据自己的等级选择作业,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适当调整作业内容,突出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引导学生实现阶段性提升,积极完成作业。第二,划分作业等级。在划分作业等级过程中可以将作业分为三种题型分别为必选题、选做题、拔高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等级,选择不同等级的作业完成,其中C级学生只需完成自选题,B级学生完成选做题。而A级学生需要完成难度较大的拔高题,在此过程中如果C级学生对B级作业及A级作业感兴趣,可以参与其中进行深入训练,均以学生自愿为主。通过将学生及作业划分不同等级,引导学生完成对应等级的作业,突出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充分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此外,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应保证内容具有立德树人的功效。

(二)根据课程标准,作业设计具有可视化工具作用

在“双减”教育背景下,教师在布置道德与法治作业过程中应保证作业与课程标准相符,保证作业设计与学生年龄特点相符。在作业中渗透核心素养教育内容,保证作业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道德与法治属于生活类、实践类学科,教师在设计作业过程中应保证作业内容与生活相关联,同时又具实践意义,以此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教师海量题库堆积的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应掌握信息化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能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完成作业与学习,促进学生积极完成作业。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观看新闻热点的时事播报作业,学生通过网络选取新闻素材,并用图片、视频、文字等方式丰富内容,播报时展现学生的风范,感受到满满的仪式感。时政新闻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学生通过时政播报活动丰富了道德与法治小讲堂,更加认识了社会这个大讲堂。运用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动态,突出信息化教学作用,积极响应新课标要求,运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更是落实政治学科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的具体举措,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具体途径之一。

(三)体现单元意识

在“双减”教育背景下布置道德与法治作业,应以单元为依据,在作业设计中根据学习单元内容逐步分层进行作业布置,突出教学单元与教学目标,将课程目标渗透于作业设计中,通过整体的布局设计,保证作业内容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成效。为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应以“双减”教育目标为基准,设计作业内容,设计的内容应保证精练、适度,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为此教师应根据单元内容、学生学情制订中长期作业计划,将培养学生情感、道德、知识融入其中,使学生具备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同时应保证形式具有多样性,突破传统背诵及做题等形式。作业设计应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实践性等不同形式,提升作业设计质量,按照单元分层次进行设计。

三、“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业的精细化设计

(一)关注学生实际学情,分层设计作业

在“双减”教育背景下,要想通过优化作业质量递减作业数量提升学生学习成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充分考量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学情,保证作业能够满足成绩优异学生的拓展需求,同时应顾及学困生的学习需求,保证学困生能够自由选择适宜的作业完成任务,教师应为学困生提供能够展示成果的机会,使学困生也能在学习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以此提升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班级内整体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应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改变传统单一的作业布置形式,创新作业形式。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当前的盲盒流行趋势,将作业与其相结合,设计盲盒作业。教师可以挑选课程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让其自行抽取盲盒,通过盲盒抽取决定不同的个性化作业形式,以此活跃课堂氛围,丰富班级的作业形式。

(二)双向选择,作业超市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除了可以让学生抽取盲盒作业,还可以设计作业超市,引导学生进行作业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设计不同形式的道德与法治作业,其中包括背诵训练及标准答案训练等不同的作业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选择不同的作业形式,学生还可以选择独自完成作业或是与同学一同合作完成作业,其中有些作业是对单元知识的巩固,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有些作业是实践性作业,能够切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通过设计特色作业,丰富作业形式与内容,突出作业的针对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新闻拼盘作业、市政小课堂作业等不同的作业形式,以此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作业完成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实践拓展,丰富形式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属于实践类课程,与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在作业设计中为学生布置实践作业,通过实践作业的完成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提升作业布置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体操作如下。

1.精心设计角度,考量不同因素。在设计实践作业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量不同的因素,站在学生的角度精心设计实践作业。例如,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时,教师需要基于学生的视角进行实践作业设计,在作业中根据学生的需求教师设计问题与实践相结合的作业任务,教师为学生布置实践作业主题根据自己的家庭进行调查,并以此绘制属于自己的社会关系图,通过实践调查、关系图绘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运用实践作业,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系与交通关系,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深度分析,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与问题分析能力。

2.接轨生活认知,提升实践效果。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很多知识与生活具有关联,为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生活进行教学引导,通过作业引领学生走进真实的社会生活,展开活动和思考的进阶过程有迹可循,还能提升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适合学情的实践作业。可以是依托学校开展的“劳动实践基地”的活动,如采白茶、手工制作陶艺、包饺子等,也可以是学校组织开展的采摘栀子、采摘茶叶等活动、运动会上的义卖活动,校园内外的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指引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为其实践体悟创设了真实情境,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不仅丰富了课余生活,还将书本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了提高作业的效果,课堂中作业成果分享是必不可少的。作业成果分享能指引学生聚焦实践中的体悟进行深度思考与提炼,从而在知识的联结中进行意义建构,实现思维进阶。学生再次提炼自己的观点,并倾听别人的观点,在思维碰撞中获得新的感悟,从而加深学生对自身知识掌握情况的了解,提升学生对生活与社会的关注,促进学生自我完善与发展、自我实现与进步,强调课程与教学在学生自我体验与自我实现中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这种体验式活动方式的运用有助于深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育人功能,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为学生奠定知识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为学生布置阅读作业。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为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应适当为学生布置阅读类作业,运用阅读学习方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拓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实现“双减”教育目标。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外读物,或是引导学生根据课程知识,自主到网络中查找阅读资料,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获取阅读资源,提升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通过阅读与课程相关的文章拓展学生情感思维,将阅读内容与生活关联,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与法律意识,深化学生对道德与法律知识的理解,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在学习“爱我中华”课程中,为学生布置课后阅读观看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周末空余时间观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或是收集关于中国复兴文化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观看后根据观看内容写观后感。运用这样的作业形式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阅读作业,促使学生对内容的深度理解,改变传统背诵及题库式作业形式,通过布置阅读类作业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提升道德与法治作业布置效果。

4.为学生布置自主性作业。在“双减”教育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兴趣布置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教师应明确不同学生的实际学情与兴趣爱好,保证布置的作业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为此教师应保证作业具有针对性,应突出因材施教,充分考量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意愿,为学生设计自主型作业,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使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乐趣,通过完成作业,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例如,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讲解“好习惯重在养成”内容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制定习惯养成计划表,通过制定计划表,将计划表张贴在书桌上,每天对照计划表认真坚持,运用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后,根据习惯养成表观察自己的习惯养成成效。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自主性作业,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学生自主制作并执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成功的乐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有利于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中。此外,自主型作业充分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有利于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宽,充分满足了“双减”教育需求。

四、结语

在“双减”教育背景下,教师应根据“双减”教育要求,精心设计作业,保证作业具有立德树人的作用。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符合课程标准、单元学习内容的作业,将作业分层设计,丰富作业形式与内容,突出作业设计的个性化,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教师应布置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