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持人语

2022-12-05

广州文艺 2022年10期
关键词:于坚散文家苏东坡

于坚不但是具有诗学意识的杰出诗人,也是一位具有文本开拓意识的散文家。迄今纵横捭阖四十年,他锐意独行于人迹罕至的畛域,仍然在文学的掌子面从事着自己的开掘,其文字炼金术越发炉火纯青。

这一组随笔新作,见识卓异、判断惊奇,有戛金断玉之势。触人所未至之境,书人所未发之论,写人所未道之言,别具“纵目”第三只眼的通识与通感,更有自己的在场意识与历史往来互动。文章流动起来,恰与一股不期而来的风携手并进,仿佛腋下生翅,意欲乘风归去,但大地的灯火又让他降临,直到“脚掌一次次陷入土地,脚踝上全是褐色的泥巴”。

一个真正的为天地立心的作家,我以为大体应该做两件事:对于已知的事物,一是打磨附着其上的语言青苔,变乱其方位,改造其在既往语言里被赋予的状态,激活它们的本来模样,让它们以呼吸与体香来昭示本真的存在;而对于那些未被历史寓目、未被笔墨涂鸦的事物,更应该有为之命名的胆识与责任。“说出就是照亮”,一旦说出就是“天雨粟、鬼夜哭”,一阵热风从云南的水面斜起,将青黛色的天空刮出一层新皮。

《山海经》里,对于一个动物的命名理由往往是,动物“自呼其名”,所以我们更要学习在天籁间倾听,然后才能说出。于坚说:“语言令我们发现自己是谁。”

于坚写有《在苏东坡那边:苏轼记》,我刚好也在写《苏东坡传》,我记得一个苏东坡的往事:书生葛延之来到海南岛儋耳,追随苏东坡,交游相处很是熟悉。走在市井间,东坡曾告知作文之法:譬如这市上店铺,各种货物无不具备,却有一样东西可以将它们都弄来。这个东西就叫“钱”。容易得到的往往是货物,而最难得到的恰是钱。现在文章、辞藻、事实等,犹如市场上的各种货物;而文章的意蕴、意味,则好比是钱。写文章如能有好的心意,则古今所有的事物,一下子都将聚拢而来,为我所用。若能够明白这些,大概就会做文章了。

——蒋 蓝(散文家)

猜你喜欢

于坚散文家苏东坡
Be the best of whatever you are
无与比肩的散文家、美国文学偶像琼·狄迪恩去世,享年87岁
苏东坡突围
苏东坡《献蚝帖》
品诗赏词
第10届河北散文名作奖颁奖典礼暨百名散文家走进馆陶大型采风活动合影
关于于坚诗歌口语化特征的探究
关于于坚诗歌口语化特征的探究
行走在“反叛”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