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系统视角的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发展路径探究

2022-12-05栾敏吴明达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19期
关键词:双创系统学校

栾敏,吴明达

(1.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220;2.济南职业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是民族复兴的灵魂。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因此要完善创新创业培训体系,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不但要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更重要的是面向全社会,针对打算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

为了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优化创新创业相关制度和服务环境,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政府加大财政投入,高校建设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着力构建全覆盖、分层次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提升学生综合实力,进而激发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活力。

1 系统思想的来源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著作《易经》就是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古人利用“天人合一”的思想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出系统思想的灵魂。“牵一发而动全身”和“多米诺骨牌效应”,都告诫人们要有大局思想,要系统地看待事情。系统思想就是将各个看似孤立的事物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各个事物之间存在联系,任何事物都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不能从整体中剥离出来,每个要素都有特定的作用。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对事物进行整体分析和综合的思想,而系统思想就是在此基础上兴起发展的学科。

2 建立政府、企业、学校、学生、教师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系统

目前来看,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部分高职院校存在创新创业机构形同虚设的问题,创新创业意识薄弱,并没有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许多企业积极性不够高,参与度不足。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培养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社会各方付出努力。因此,需要以系统思维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以学生为核心、政府为主导、学校为引导、企业提供平台资源的“双创”系统。企业、政府、教师、学校以及学生五大要素构成“双创”教育系统,明确各要素角色,以学生为核心;教师起引导作用,要提升自身创新素质,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培训;政府积极落实“双创”政策,鼓励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制定具体的奖励措施,尤其是对于中小型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对于企业,鼓励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节约人才培养成本。高职院校学生仍以学习为主,院校课程体系要与时俱进,融入创新意识和创新项目,积极举办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创业。最终形成一个整体,各个环节相互联系、协同工作,培养优质人才。

3 创新创业教育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以及功能

3.1 政府的主导作用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校校、校企、校地、校所协同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打造一批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示范课程。”第一,加强思想引导,对“双创”教育理念进行积极宣传,鼓励学校、企业加入创新行业。第二,制定制度和政策。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对取得显著成效的学校和企业给予奖励。第三,加大经费投入,全面落实各项经费投入政策,确保“双创”教育经费预算按时足额到位。第四,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组织,建立健全职责,明确其协调学校、社区、企业、机关的职责,以及提供信息服务、资金预算和资源服务等职责。因此,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在现有政策基础上继续完善国家、地方不同层面的“双创”教育政策,推进政策深化、细化和精准化发力,激发各方协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引导科技创新成为发展的主动力,建设工业设计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创新创业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有效促进“双创”教育的质量提升。“双创”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加大资本投入,在形成一定投资规模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投资方向、投资方式和投资效益等结构性问题,政府通过创新驱动模式,不但能够实现各产业规模目标,而且对提升产业效益、产业质量和技术效率也具有重要作用。

3.2 企业的孵化平台作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通过企业来实现,它有助于实现就业岗位增加、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企业而言,人才是发展的根本动力,让学生提前接触企业文化,了解工作技能,掌握工作程序,可以缩短实习时间,快速胜任工作,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学生而言,企业是学习成果的输出,是发展自我的开始,尽早地接触企业业务,也是一种能力提升的方式。因此,增强企业的服务意识,可达到双赢效果。把企业对员工的教育延伸到学校,把学校的教育与企业需求相融合,是使学生顺利融入社会、做好“全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围绕产品开发、服务设计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区块链、5G网络、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等的开发与应用,并实施创新驱动企业发展计划,构建创新创业共同体,加强科技中介服务、创新投融资服务,将创新与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等有效结合。企业发挥了重要的平台作用,因此企业应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作为成果转化的地方,企业应坚持问题导向,鼓励创新精神,做出更多优质产品,争做创新型企业,创造更多社会价值[1]。

3.3 教师的引导作用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经延伸到课程、教法、实践等人才培养的各重要环节。要实现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教师承担着重要作用,要提升创新意识,这对教师提出了高目标、高要求。因此教师应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培训,深入企业,主动进行教学改革,以赛促教,进行启发式教学。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育,因此,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要不断丰富教育形式,整合校内校外、国内国外、线上线下的优质资源,创新教学模式。

3.4 学校的保障作用

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力的保障。学校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主题,邀请企业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宣讲。物质保障方面,高校应建设“双创”示范基地,积极推出创新创业教育精品课[2],融入课程思政,增加实践机会。制度机制方面,保证教学管理体系与时俱进,根据企业招聘要求训练学生能力。在课程建设方面,应对课程进行创新,并加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创新创业案例和实验课程、创新创业能力课程为各专业基础课,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融合,推动人格培育体系与知识培育体系同步发展。价值观塑造方面,积极宣传并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将创新能力内化为自身能力。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推进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系统化培训,建立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制度,创建校企合作理事会,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兼职授课。高校应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高校和企业合作搭建长期的线上服务、联络和对接平台。评价机制增加创新创业实践比重,以多种形式为自主创业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如学生参加大赛的获奖作品可以作为毕业设计作品。实施弹性学制,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化制度,制定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总之,学校为学生提供资金和培训机会,做好平台服务工作。

3.5 以学生为核心

高校“双创”教育[3]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方法、实践技巧。学生首先要提升创新意识,保持敏锐的眼光,多思考,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学好专业课,与教师沟通,参加学校的创新创业社团,保持对企业的持续性关注,督促自己积极进行实践。同时,认识到创新创业是个持续曲折的过程,因此要具有良好的心态。

系统科学不同于其他科学,它是从事物的全局与局部、整体与部分以及层次关系的角度来研究客观世界。所谓系统是指由一些互相作用、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组成部分所构成的具有某些功能的整体。这样的系统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包括人自身是普遍存在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个社会性系统,它由政府、学校、教师、企业以及学生五大要素共同组成,每个部分均具有相应的功能,系统整体性并不是组成部分的简单“拼盘”,只有五位一体、协同合作,共同完成“双创”教育系统的良性循环,才能发挥出系统的最佳功能,进而进行全链条和全覆盖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教育。

4 结语

本文旨在将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各组成部分的独立工作进行协同工作的逻辑意识转型[4]。拥有良好运行能力的系统协同机制成为共识,完成从各主体独立工作到协同保护的逻辑意识转型,才能实现相互配合、稳健运行的协同效应。系统学揭示系统存在、演化、协同、发展与控制的一般规律。任何系统的发展都会经历动荡期、稳定期以及发挥期,目前社会处于创新创业的初期动荡期,各个组成部分都处于意识接收阶段,也就是“双创”系统处于萌芽期,因此政府引导起到关键作用,奖励制度的制定便是其中的重要举措,目的在于将“双创”能力内化为自身能力,营造全社会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对于系统来说,各部分有效协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能忽略外部环境,对于“双创”系统来说,只能主动适应外部环境。能够改变、调整和设计的是系统结构[5],通过改变和调整系统组成部分或组成部分之间、层次结构之间以及与系统环境之间的关联关系,使它们相互协同,从而使系统在整体上发挥作用[6]。

猜你喜欢

双创系统学校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WJ-700无人机系统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品“助读系统”之妙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学校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