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生成课程的有效实施
2022-12-05张苏群
文 张苏群
构建适宜儿童发展的课程并努力贯彻落实,是实现幼儿园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落实《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重要途径。我园不再拘泥于照搬教材,而是提倡教材的班本化实施,鼓励教师生成课程,由日常生活中的偶发现象或热点问题引发幼儿的学习和探索。
一、顺应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启动课程
生成课程不是天马行空。在课程启动阶段。教师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捕捉课程生长点
幼儿是否需要、是否感兴趣、是否能通过相关活动获得发展,是确定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那么,教师如何去感知、发现幼儿的需求?重要的途径是观察,这是课程的来源。
教师在观察的基础上,每天都会捕捉到幼儿的大量兴趣点。如果幼儿连续几天对某个话题、现象、内容很感兴趣,教师就要深入思考。
(二)预先设计网络图
预先设计网络图可以帮助教师明确课程可能发展的方向。教师可以围绕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从不同思路设计课程网络图。需要指出的是,教师不能用多学科的拼盘方式绘制网络图,以学科内容、技能作为课程的开始与结束。例如,教师将必要的内容、课程目标以及有关该主题对幼儿各方面发展的作用纳入预先设计的主题网络图中,将焦点放在与此主题有关的重要概念上,预想幼儿可能会提出的问题等。
(三)张贴展示网络图
教师和幼儿共同设计好的网络图不可被束之高阁,应被张贴在与幼儿视线高度一致的位置,使之成为环境的一部分,为幼儿之间的互动、对话、交流提供直接的素材。幼儿能随时与之互动,任何时候都可以回顾近期的探究,查找需要的资料、分享最新的发现、交流有趣的想法等。师幼可以随时在原有网络图上进行拓展、调整,使课程朝着适宜的方向发展。
二、支持幼儿持续探究——推进课程
教师应通过观察、对话、讨论、提出问题、再观察的方式,回应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支持幼儿的探索和学习,使课程不断拓展、深入推进。
(一)了解幼儿的想法
在课程推进中,教师要详细观察、了解幼儿情况,不断拓展课程内容。教师只有注重观察和倾听,才能明白幼儿的想法,了解幼儿的兴趣,结合幼儿的经验生成适合幼儿发展的活动。
(二)支持幼儿的想法
课程实施中,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同伴、资源。教师要将自己变成幼儿的共同探险者、共同研究者,变成一个和他们一样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的人。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幼儿答案,不要教给幼儿有关的知识经验,不要操控课程推进的方向,应该在课程推进过程中更多展示幼儿的想法。教师可通过不同的活动形式,支持幼儿的想法。
(三)以问题推进探究
在课程推进过程中,教师应以幼儿的兴趣需要为主线,以幼儿的问题为导向,对其探究学习给予持续的支持和引导。教师要鼓励幼儿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让幼儿真正成为课程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幼儿持续探索的兴趣,不断积累和丰富他们的经验和认知。
三、记录幼儿探究轨迹——展示课程
记录,让思考看得见。对幼儿来说,记录是一种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其梳理经验和知识;对教师来说,及时把课程实施的过程记录下来,能够在课程结束后对课程全面分析、评价与反思。
(一)鼓励幼儿记录
教师应鼓励幼儿通过涂涂画画的方式进行记录。例如,幼儿使用符号和标点,记录图书查阅和网上搜索的结果、制作图表、自制小书、完成任务清单等。幼儿只有坚持完成这些记录方式,才能发展听、说、读、写等能力。
(二)多种记录形式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记录或收集幼儿的活动轨迹,如照片、视频、音频、文字等;教师可以展示活动轨迹,鼓励幼儿和自己合作完成记录。
生成课程是教师与幼儿共同经历、充满挑战的探险之旅,需要师幼不断探究、聚焦、筛选,在实践、反思中有序推进。